《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133849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法律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 律 基 础 教 学 大 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5015005总 学 时:34 学时(其中实践学 时:2 学时)总 学 分:2 学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法学专业以外的全校所有其他本科专业预修要求:无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为法律系以外的全校所有本科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属于考查课性质。根据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有关的指示精神及司法部的规划,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各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法律基础是一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它通过讲授法律基础知识,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严格履

2、行公民义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并完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在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建立必要的相关法律基础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对法治的理念和各部门法有通识的了解,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具备必要的法律素养;初步培养运用法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法律的角度思考问题,开始产生对法律的兴趣;学会以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基本常识。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内容:(

3、1)法的基本理论;(2)宪法法律制度;(3)行政法律制度;(4)民事法律制度;(5)婚姻与继承制度;(6)刑事法律制度;(7)诉讼法法律制度。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原则性建议:在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目在于应用,而不是单纯学习书本内容,应当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由教师进行课堂讲解,辅之以文字案例(已选定的法律基础案例集)和影像案例(已录制的录像案例资料),有条件的情况下旁听法庭审理、学术讲座及法律系的模拟法庭,课后布置有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提高该课的教学效果。四、

4、教学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适用于除法学专业以外的全校所有本科专业,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34 学时,完成本大纲的全部教学内容。大纲正文第一章 法的基本理论 学时:4 学时(讲课 4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法的产生、本质、特征、类型及其发展规律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法律意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法的创制、实施和遵守,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教学重点:法律的本质 法律意识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教学难点:法律的本质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和发展一、法律的起源及其过程二、奴隶制法律三、封建制法律四、资本主义法律五、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 第二节 法

5、律的本质和特征一、法律的本质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三、法律的特征第三节 法律体系、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一、法律体系二、法律制定三、法律实施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律一、法律意识二、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三、立法四、执法五、守法 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一、法治的起源二、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三、法治的含义 习题:一、名词解释:法律 法律关系 法律意识 立法 执法 守法 法律效力 二、思考题:1、如何正确地认识法律的本质?2、简述法律的特征。3、简述我国的法律体系。4、试述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普遍守法的关系。5、简述我国的法律形式。6、法律如何对精神文明产生作用?7、简述邓小平民主法治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宪

6、 法 学时:4 学时(讲课 4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基本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增强宪法观念和公民意识,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严格履行公民义务。教学重点:国家的基本制度 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宪法的概念(二)宪法的特征二、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精神(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二)宪法的基本精神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制度一、我国的国家性质(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

7、基础(四)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四、我国的经济制度(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二)我国宪法对各种经济成分的法律规定(三)关于我国土地所有权的规定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特征(一)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特征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三、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第四节 我国的

8、国家机构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及其组织活动原则(一)国家机构的概念(二)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二、我国的国家机构(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三)国务院(四)中央军事委员会(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六)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五节 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一、我国宪法实施的监督和保证措施(一)宪法序言的相应规定(二)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统一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二、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途径(一)树立宪法至上的观点,坚持“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原则,是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根本

9、保证。(二)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是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关键。(三)积极宣传宪法,提高公民宪法意识,是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有力措施。习题:一、名词解释:宪法 宪政 国体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单一制 特别行政区 公民 国家机构二、思考题:1、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哪些优越性?为什么说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与自觉履行义务5、试说明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和相互关系。6、宪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怎样保证宪法的实施?8、简述中国的政治制度

10、和经济制度。9、非公有制包括哪些经济形式?10、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章 行政法 学时:学时(讲课 2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有关行政法律、法规的主要规定,自觉遵守和维护行政法律、法规。教学重点:行政法 行政法基本原则 行政行为 行政责任教学难点: 行政主体 抽象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一、行政.权.法二、行政法的内涵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行政法主体一、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二、行政主体的职责三、行政人与公务员四、行政相对人第三节 行政行为与程序一、行政行为概述二、行政程序概述三、抽象行政行为四、具体行政行

11、为第四节 行政违法与救济一、行政违法二、行政责任三、行政监督和救济第五节 部门行政法常识 一、集会游行示威法二、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制度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四、教育法律制度 习题:一、名词解释: 行政法 行政主体 公务员 行政行为 行政程序 行政处罚二、思考题: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如何区别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3、行政处罚要经过怎样的程序?4、什么是行政违法?它有哪些表现形式?5、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有哪几种形式? 第四章 民 法 学时:6 学时(讲课 6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民法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民法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原则,弄清民法在经济

12、生活、日常生活以及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行使民事权利。教学重点:民法调整对象 民事主体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权利 民事责任教学难点:民法调整对象 代理 民事责任一般构成要件第一节 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民法的概念(二)民法的调整对象二、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主体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二、民事主体(一)公民(自然人)(二)法人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一、民事法律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及形式(三)民事行为的无效及其法律后果二、

13、代理(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二)代理的种类(三)代理关系的终止第四节 民事权利一、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一)财产所有权的概念(二)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三)财产所有权的形式(四)财产共有权(五)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二、债权(一)债的概念和特征(二)债的发生根据三、知识产权(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二)著作权(三)专利权、商标权四、人身权(一)人身权的概念和特征(二)人身权的种类五、其他民事权利第五节 民事责任一、民事责任的概念二、民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三、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第六节 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二、诉讼时效的种类三、诉讼时效的开始、中

14、止、中断、延长(一)诉讼时效开始(二)诉讼时效中止(三)诉讼时效中断(四)诉讼时效延长习题:一、名词解释:民法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 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 所有权 债 人身权 知识产权 著作权 民事责任 诉讼时效 二、思考题:1、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试分析公民民事行为能力。3、成立法人有何条件?4、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有哪些?哪些民事行为是无效的?5、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6、代理有什么法律特征?根据代理权的产生依据分为哪几种代理?7、什么是财产共有权?财产共有权有哪些种类?8、债的发生根据有哪些?

15、9、哪些权利属于人身权?10、民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是什么?11、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第五章 婚姻法和继承法 学时:6 学时(讲课 4 学时,实践学时 2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婚姻法概念,掌握婚姻法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明确家庭关系及其权利和义务。同时,使学生了解继承法概念,掌握继承法的基本原则,了解遗产概念和范围,明确法定继承的概念、顺序、范围和遗嘱继承的条件和形式,以及遗赠与遗留债务的清偿。教学重点:婚姻法基本原则 结婚 离婚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教学难点:无效婚姻 可撤销婚姻 事实婚姻 代位继承第一节 婚姻法一、婚姻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16、一)婚姻法的概念(二)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二、结婚(一)结婚的概念(二)结婚的条件(三)结婚的程序(四)婚约、事实婚姻和非法同居(五)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三、家庭关系(一)夫妻关系(二)父母子女关系(三)其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四、离婚(一)离婚的原则(二)离婚的程序(三)离婚后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 (四)离婚损害赔偿 五、家庭暴力第二节 继承法一、继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一)继承法的概念(二)继承法的基本原则(三)遗产的概念和范围二、法定继承(一)法定继承的概念(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 (三)代位继承三、遗嘱继承和遗赠(一)遗嘱和遗嘱继承(二)遗嘱的内容、有效条件和形式(三)遗赠(四)遗留债务的债

17、偿四、遗产的处理(一)有人继承或受遗赠的遗产的处理(二)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处理(三)涉外继承(四)继承的诉讼时效习题:一、名词解释:婚姻法 结婚 离婚 继承 遗产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遗嘱二、思考题:1、我国婚姻法有哪些基本原则?2、结婚应具备哪些条件?3、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法定继承的顺序是怎样的?5、遗嘱的有效条件有哪些?6、遗嘱继承和遗赠的区别及联系?7、遗产如何处理?第六章 刑 法 学时:6 学时(讲课 6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刑法的概念、任务、基本原则、效力范围、犯罪的概念、犯罪的构成、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犯罪过程中的形态、共同犯罪;弄

18、清刑罚的概念、目的、刑罚的种类和具体运用;了解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种类;懂得怎样运用刑法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犯罪 犯罪构成 正当防卫 刑罚种类教学难点:犯罪构成 犯罪中止 累犯 数罪并罚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任务和效力范围一、刑法的概念二、刑法的任务三、刑法的基本原则四、刑法的效力范围第二节 犯 罪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一)犯罪的概念(二)犯罪的特征二、犯罪构成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一)正当防卫(二)紧急避险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一)犯罪的预备(二)犯罪未遂(三)犯罪中止五、共同犯罪(一)共同犯罪的概念(二)共同犯罪的形式(三)共同犯

19、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第三节 刑 罚一、刑罚的概念和目的(一)刑罚的概念和特点(二)我国刑罚的目的二、我国刑罚的种类三、我国刑罚的具体运用(一)量刑(二)累犯和自首(三)数罪并罚(四)缓刑、减刑和假释(五)时效第四节 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种类一、危害国害安全罪(一)概念(二)危害国害安全罪的构成要件二、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概念(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概念(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概念(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构成要件五、侵犯财产罪(一)概念(二)侵犯财产罪的构成要件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

20、)概念(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构成要件七、危害国防利益罪(一)概念(二)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构成要件八、贪污贿赂罪(一)概念(二)贪污贿赂罪的构成要件九、渎职罪(一)概念(二)渎职罪的构成要件十、军人违反职责罪(一)概念(二)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构成要件习题:一、名词解释:刑法 刑法效力范围 刑法溯及力 犯罪 犯罪构成 刑事责任能力 正当防卫 犯罪既遂 犯罪未遂 犯罪预备 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 累犯 自首 刑罚 缓刑 减刑 假释 时效 危害公共安全罪二、思考题: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犯罪有哪三个基本特征?3、简述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4、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有哪些?5、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哪些条件?6、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7、我国刑罚的目的是什么?8、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9、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0、我国刑法分则规定了哪几类犯罪?第七章 诉讼法 学时:6 学时(讲课 6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诉讼法的一般概念、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我国诉讼法的种类以及共同原则;了解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