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行列式习题 1.11. 证明:(1)首先证明 是数域。)3(Q因为 ,所以 中至少含有两个复数。)(任给两个复数 ,我们有)3(,21ba。3)()3()(3( 212112121121 bababa因为 是数域,所以有理数的和、差、积仍然为有理数,所以Q。)3()()3()(3( 32121121212121 Qbababa 如果 ,则必有 不同时为零,从而 。022, 0又因为有理数的和、差、积、商仍为有理数,所以 )3(3)(3)()(3(3 212122121 babababa 。综上所述,我们有 是数域。)(Q(2)类似可证明 是数域,这儿 是一个素数。pp(3)下面证明:若
2、 为互异素数,则 。q, )()(qQ(反证法)如果 ,则 ,从而有)()(Qbapba,。bap2)(2由于上式左端是有理数,而 是无理数,所以必有 。q02q所以有 或 。0如果 ,则 ,这与 是互异素数矛盾。a2bpp,如果 ,则有 ,从而有“有理数=无理数”成立,此为矛盾。0bap所以假设不成立,从而有 。)()(qQ同样可得 。)(qQ(4)因为有无数个互异的素数,所以由(3)可知在 和 之间存在无穷多个不同的数域。2. 解:(1) 是数域,证明略(与上面类似) 。)1(P(2) 就是所有的实部和虚部都为有理数的复数所组成的集合。Q而 复数域。)()(C(3) 不是数域,这是因为他关
3、于除法不封闭。例如 。1Z )1(2Z3. 证明:( 1)因为 都是数域,所以 ,从而 。故KF, KQF, KF含有两个以上的复数。KF任给三个数 ,则有 且 。因为cba0, cba,c,是数域,所以有 且 。所以, ab。KFc所以 是数域。(2) 一般不是数域。例如 ,我们有)3(),2(QKF,但是 。F3, 36习题 1.22. 解:项 的符号为6514231aa )312645()245(习题 1.31证明:根据行列式的定义 =1 121212()nnnjjjj a 1ija=0。1212()nnjj所以上式中(-1)的个数和(+1)的个数一样多,(-1)是由奇排列产生的,而 (
4、+1)是由偶排列产生的。同时根据行列式的定义这里包括了所有的 阶排列,故可以得到全体 阶排nn列中奇排列的个数与偶排列的个数一样多,各占一半。2解 (1) = ;19820034562C198104521C9804(2) ;20343241C08下 三 角 形 12689(3)10213R0124R0132R102;43R012上 三 角 形 13=(4)2abcabc123R2abcabc提 取 公 因 子 ()22aabcc= 。213()Rbc1)00bcab3()c(5)7227512iiC2721,345iR2005。上 三 角 形 51533解:(1) 。121323xyxy提 取
5、 每 行 的 公 因 子 12323yx性 质 40(2)左端 14,32iiC523aabbccdd432C= =右端。2212abcd0(3)121121nnaabaab 12,iRn 21100nnaabb。上 三 角 形 1nb(4)原式(先依次 )=。 。 。= 。121, CCnn 2,nif(5)原式(先依次 )=。 。 。= 。121, RRnn ,if4解:设展开后的正项个数为 。则由行列式的定义有 。又因x !2)!(nxxD为(利用 ) (下三角行列式) 。所以有DniRi ,32,1210 12n。2!,!211xnnn5证明:(1)左端 123C提 取 公 因 子 1
6、1112222333abcab13C=右端。111222333abcc23C;()-11223cab(2)利用性质 5 展开。6解:(3)与上面 3(3)类似可得。7解:利用行列式的初等变换及性质 5。8解:121001naa 1,2iiCn。210013naa 下 三 角 形 121()nna9证明:设原行列式=D。则对 D 进行依次如下变换后所得的行列式 D第一列由题设中所给的 5 个521432314 ,0,0, iiCC数字构成。从而由行列式的定义可知 D可被 23 整除。又由行列式的性质知D 。因为 23 是素数,且 不可能被 23 整除,所以 D 可以被 23 整除。D1010习题
7、 1.41解:(1) 00xabcydezfghkulv5按 第 行 展 开 0xabyvezghku按 第 4列 展 开 0xabvuyez= ;按 第 1列 展 开 0yxezx(2) 23411,32iiR10312,4iR120= ;按 第 列 展 开 041.7()习 题 第 题 3(1)24()16(3)方法一 100abcdeedcba按 第 1列 展 开 01adcb+ 510()de第 2个 行 列 式 按 第 4列 展 开= ;241()0ae2ae方法二 逐次均按第 2 行展开可得同样结果, 具体解法可参见下例。(4)逐次按第 2 行展开 = =1231001001naa
8、 1320na = ;123nnaa 231()na(5) 123112221 3300xxabcx6C12312312132300xabcx35R123231112330xabcx45R123122312330xabcx= = ;21(,)Dx22311()()()xx(6) = =23418x(,)()()(21)x;2()(7)换行后可得到范德蒙行列式;(8)先把第一行加到第三行,再提取第三行的公因式,换行后可得到范德蒙行列式。2解:(1) 000xyxyy 按 第 1列 展 开+1()0xyx 10()0nyxxy= ;1()nnxy(2) 123123nnaaaa 12,3iRn 1
9、2301naa 12niiC=1+ ;(此处有笔误)1ni(3) 212122nnnnxyxy12,3iRn 11212 21121()()()nnnxyxyxy= ,2112131 2()() nn nxyxyxx 据此当 时,原式= ;当 时,原式= 。n2121()yn03解:(1)将 按第 n 列展开得:D= +n00xyzxz 10()0nzxyz 0xyyzx= 。11()nnyzD(2)略(参考课本例中的叙述) 。4解:(1)交换行、列后得到三角块行列式,然后利用例 1.4.6 的结果;或者直接利用Laplace 定理。(2)左端先做变换 ,再做变换 ,然后利用 P30 推论。3
10、241,C2314,R5解:(1)76543298970536108 再 分 块 2474975361(1)08 = = ;327456(2) = ;1023C12023R121021 291(3)利用初等变换。附加:P30 推论的证明:证 (1) 将第 r+1 列与 r 列交换, 由将新的 r 列与 r-1 列交换, 如此继续, 直到将第 r+1列交换到第 1 列, 这样共交换 r 次; 再将第 r+2 列如上方法交换至第 2 列, 也交换了 r 次, 如此继续直到将 r+s 列交换至第 s 列. 于是交换了 rs 次后得到=111110rsrrrsssacb 11111()0rsrrrsr
11、ssscab 将所得行列式的第 r+1 行依次与第 r 行, r-1 行, , 第 1 行交换. 交换 r 次后, r+1 行交换至第 1 行. 类似地交换 r 次后将 r+2 行交换至第 2 行, , 交换 r 次后将第 r+s 行交换至第 s 行, 于是交换 rs 次后得:111110()rsrrsrs rssrrbca 例 .45111rsrrssab (2), (3) 思路与(1) 类似, 证明过程略去。习题 1.5 2解:计算得 102D14C012第 行 展 开 10()4= 4根据克拉默法则, 当 时, 即 时, 原方程组只有零解。014习题 1.61证明:方法一 归化123111n naDa ,1inR23011nnaaa 10niiiRa注 意 12310nniaaa= =右端.121()nia方法二 归纳法当 时, = 结论成立.1D1()a假设 时结论成立, 即有n1n12().nia则当 时, 将 的第 n 列看成 1+0,1+0,1+ , 故 可表示为 2 个行列式之和, nnD而第 2 个行列式按第 n 列展开可算出为 从而1n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