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docx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135193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导论第一节 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基础教育的含义:是对国民进行的普通文化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一、 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二、 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一) 基础教育的特点:基础性(最起码、最必须的教育 ) 、普及性(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 、人本性 (以学生为主体)(二) 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三、 基础教育面对社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一) 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促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

2、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等等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二) 基础教育与社会改革的关系(三) 社会改革对基础教育构成挑战并提供机遇1、 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向基于基础教育特质的发展机制的转型2、 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3、 由价值对峙向文化兼容转型4、 由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转型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一、 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一) 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之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二) 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基础的重要任务(三) 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依然任重而道远二、 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建设(一)

3、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自觉改革(二)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尝试与建设(三) 基础教育体系内外的关系重建三、 基础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一) 多级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介入与主要责任人承担机制,具体包括:政策问题收集制度;专家自选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责制度(二) 内在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内在动力指的是教育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三) 多维互动、保障质量的过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各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沟通与监督)(四) 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多级配置与保障机制的完善(五) 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保护性机制建设四、 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一) 学校内涵式发

4、展思路的再明晰与价值观的转变学校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实现学校内在价值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校外延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进一步提升发展品质的自我醒悟和内在超越(二)学校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三)学校教育成人与成事的统一(重视学校“人”的教育)第三节 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及其整体协调性一、 教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一) 改革的动力1、 社会层面(世界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深化改革)2、 个人层面(二) 改革的阻力1、 相对阻力: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利益群体之间冲突)2、 绝对阻力: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可能因改革而受损,从而每个人都可能具有抵

5、制教育改革的动机(通常发生在教育改革之前;是人们自身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二、 教育改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一) 特殊性:基础(二) 复杂性: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人1、 面临问题的复杂性2、 目标的复杂性:短期目标,长期目标3、 改革过程的复杂性:改革中的各种关系4、 改革主体利益的复杂性:我国更多的是根据国家利益来进行改革,通过教育法的形式传达国家的命令,忽略社会主体和学校主体三、 走出教育改革累计问题的胶着状态(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一) 目标问题:数量与质量的冲突(二) 动力问题:草根与精英的分岔(改革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广大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是处在一种被动

6、的位置)(三) 功能问题:传承与创新的对峙(四) 路径问题:渐进与突变的博弈渐进:主要是针对各种“软资源”来讲,比如教育批评,教育流派,名牌学校突变:主要是针对各种“硬资源”来讲,比如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五) 性质问题:事功与立人的抵牾(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生命的唤醒、激发、促进另一个生命成长、完善、提升的过程;教师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为自己人生的指导者,从而发挥基础教育长远的辐射效应。 )四、 教育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协调发展(一) 信息单向流动或阻碍1、 主体缺乏知情权2、 过分依赖信息技术3、 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二) 改革过程中支持、促进系统的相对薄弱1、 依法治教的力度仍

7、需加强2、 经费投入差异引发的区域师资失衡(长期以来,教师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我国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3、 管理系统中缺乏民主性制约教育质量提升(三) 改革评估的针对性不足1、 改革评估重物质轻文化2、 重效率轻公平3、 改革评估的标准粗放而不够精细五、 教育改革问题性质的再认识(一) 改革方略的整体性(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思考中国基础教育)(二) 改革价值的基础性(培养合格的公民、专门人才、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 改革机制的转型性(由过去以计划经济、行政力量为主导的发展机制转向当今的灵活开放、多元协调和全面系统的发展机制)关涉教育改革的六大类相关产业

8、:投资办学;与中国学生出国相关的系列市场;收取高额会务费、买卖入场卷的的论坛和中小学的“教学大奖赛” ;以教育科研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为名所进行的名利交易;宣传媒体和出版行业为主的盈利行为;久禁难止的正规学校乱收费因此应当通过教育立法规范教育市场机制(四) 改革问题的复杂性第四节 中国基础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性一、 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二、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旨在促进人的充分发展三、 中国基础教育的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一) 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事件(二) 改革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博弈过程:改革中有动因也有阻力,有得到也有失去(三) 改革是一个新文化不断生成

9、的过第一篇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的演化历程第一章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第一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缘起与突破点(1977-1984 )一、 背景(一) 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民族复兴(二)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性教育改革浪潮二、 教育改革的缘起三、 突破点: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恢复职称评定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启动的价值一、 实践意义1、 “破冰”与除弊(去除文化大革命的流弊、冲破思想的禁锢)2、立序与奠基3、更新与重建二、理论意义第二章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演化过程第一节 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改革(1985-1996)一、 社会改革开放要求改革传统教育二、教育面临

10、的基本矛盾与核心任务基本矛盾:1、在教育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存在过度管理和管理缺位的问题;2、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不够;3、在教育结构上,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合格的师资和必要的设备严重缺乏任务:从教育体制入手 ,有系统的进行改革1、 改革管理体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2、 调整教育结构,相应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3、 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三、教育改革的基本措施与进展1、通过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保障基础交友改革的实施并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2、推进以下放管理权为特征的管理体制改革3、

11、加大经济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4、建设一支数量足够、合格二稳定的师资队伍5、加强德育工作四、成效及意义、问题与不足问题与不足:1、基础教育经费十分短缺2、社会需求庞大,基础教育供给不足3、 “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些地方、学校还相当普遍4、没有对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5、在改革思路与保障措施上也存在不足第二节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1997-2003)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教育面临新挑战机遇:1、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2、新的经济形势必然引起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价值体系的重建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提升,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改 革提供思路和样板二、教育改革重心与

12、任务的变化三、改革推进的策略与路径1、学制方面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主要针对农村义务教育不落实、师资缺乏等 问题。3、推行素质教育4、完善教师教育体制(师范院校等等)5、在办学体制上,明确了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非义务教育鼓励社会 力量办学的区分性政策四、成效、意义与问题(一)基本成效及意义1、 “两基”工作成就巨大,全民受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打响素质教育的攻坚战3、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为素质教育搭建现代化平台4、教师待遇和地位显著提高,教书队伍建设加强(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1、对素质教育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2、素质教育的推进尚存在巨大的梯度差距、

13、区域差异和学段负相关梯度:东西;区域:城乡;学段负相关:指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段越高, 素质教育开展的积极性和时效性越低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广大中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和转型 性变化(素质教育往往被当做思想或口号来对待)第三节 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系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2004 至今)一、 构建和谐社会向教育提出新需求二、21 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指向三、初步成效及意义、问题与展望问题:1、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巨大,实现真正均衡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2、免费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起点公平”实现之后的“过程公平”更加关键。3、衡量基础教育质量的科学合理 标准欠缺,合

14、格学生、学校的评价标准亟待确立(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反映教育质量的标准)致力于“均衡”的目的是实现“优质” ,即通过内涵式发展的努力来提升教育质量4、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第二篇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重大问题评析第三章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构成与关系评析第一节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的生成条件极其特点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条件(一)在教育管理制度从上到下的改革过程张,形成了中央、地方政府和学校三级管理主体,政府、学校、社区、学生及家长五类主体共同管理的格局(二)从原有体制内向体制外转移,改变过去正度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

15、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化(三)从宏观向微观渗透,由过去教育改革关注“变事” ,逐步转变为“变人”与“变事”并经,多元教育主体的力量得以彰显二、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基本特点(一)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教育主体由以前的投入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角色同一逐渐走向三类角色的分离(二)教育主体职能转变过程中,在传统角色分化的同时生成了新的角色与职能(三)教育供给主体与教育利益主体之间由基本重合向相对分离转变第二节 当前几类教育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教育主体:决策主体、办学主体、利益主体、行为主体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行政性的“决策主体”:国家地方两级政府非行

16、政性的“决策参与主体”:社会投资人、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学校实践人员(二)各类教育主题的发展状态1、国家决策主体:存在相关领域专业支撑不足2、地方决策主体:缺乏独立思考, “照着上面说的做”3、社会决策参与主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二、教育办学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一)办学主体:政府(公共基础教育办学的主体) 、社会和个人(民办学校)(二)各类教育办学主体的发展状体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我国教育经费增长虽然较快,但与现实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边远山区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较为缓慢,政府投入明显偏低,并且偏向高等教育3、社会团体、家庭、企业、个人对教育投资的作用未能突出表现4、缺少调动民

17、间资源的有效措施三、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一)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利益主体指享受教育改革的主要受益者1、政府: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等等的居民2、社会利益主体:对教育人才的直接需求者: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视教育为产业的教育市场中的获利者:如教材出版社3、学生及家庭:改革需要考虑的最根本的利益群体4、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直接的经济和机会利益;间接的个人发展5、参与教育改革的专家学者:内在的专业成就利益;外在的物质性利益(二)各教育利益主体的关系及其发展状态衡量利益主体在博弈关系中合理性的一个基本点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及运作方式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是否有利于国

18、家对人才的需要。四、教育行为主题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教育行为主体: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框架内,获得相应的教育从业资格,实施教育行为的人。(一)领导行为主体:指在基础教育中承担领导职能、实施领导行为的部门和个人。(二)学校管理人员:校长,学校中层管理干部(三)教师第三节 当前教育主体的发杂关系及改革建议一、教育改革中政府、社会、学校三类主体的复杂关系二、改革建议(一)进一步将政府职能向“有限责任”转换,并划清各类教育主体的职责范围(二)校长角色需要从“政策执行者”进一步向“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与创造性实施者” 、“社会资源的整合者”转变第四章 基础教育宏观决策评析第一节 教育价值理念的转变:在继承与发展

19、之间一、教育方针的转变:在国家与社会之间二、教育目的的转变:在社会与个人之间三、教育改革取向的转变:在效率与公平之间第二节 教育管理体制:在集权与分权之间一、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二、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三、 “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集权分权之间求得平衡)第三节 办学体制改革:在政府与社会之间(谁来办学、谁来投资等问题)一、政治因素与教育的国家化二、经济因素与教育的市场化三、社会因素与教育的选择性 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并不取决于“谁来办学” ,而是要看“办学为谁” 、 “为何办学”第四节 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在教育与经济之间一、 “条块为主、块块结合”体制“条块结合”:指财政部门根据

20、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分别给个地方、各部门核定教育经费控制指标“块块结合”:指在财政部门下达的教育经费控制指标内,各地方政府仍有权结合自己的财力、物力,动用预备费,甚至对预算中的类、款、项进行统筹安排。二、 “分级管理、以乡为主”体制三、 “以县为主”体制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教育财政责任过度下放,大多数农村地区主要由乡政府和农民承担教育财政的责任,结果造成全国大面积教师工资等经费短缺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提出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县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第五章 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推进策略

21、第一节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策划、政策调控与推进方式、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规划(一)国家层面进行改革与发展策划的主要方式1、日常化工作推进的策划方式2、专题专项式推进的策划方式(二)国家策划的科学化与民族化意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进行重大策划的过程中,通常要采用大范围调查研究方式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调控(一)政策配套1、政策文本的配套:指一个改革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先后配套2、执行系列中的政策配套:指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一级提出的决定、纲要、行动计划,而省一级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实施办法,这体现了部门层次上下配套3、政策与法律之间配套:如果说法律体现的是的“一般性”要求,那政策往往体现的

22、是“特殊性” 、 “政策倾斜”4、策略与保障之间的配套:(二)程序公正:决策中,按照“三案”的要求进行,预案前充分了解各方的意见。三、国家层面的推进方式与改革策略(一)推进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二)改革策略(如何成事的策划和谋略,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 ,而非“干什么” ,总在明确 或基本明确了要干什么的目标与任务后 才被提出)第二节 区域层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一、区域改革的合理定位(一)对定位之合理性的认识1、指在整个社会发展事业格局中,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定位2、指区域的地方政府自身确立在中央政府与基层教育机构之间的地位与责任3、指明确本区域

23、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版图”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二)区域定位的实践与思考1、对区域定位的把握与分析我国教育发展非均衡状况的区域表现:A 东部:多种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共存,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国际化与本土化,区域内差异凸显。B 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导,经济发展呈现塌陷之势,教育的基础条件薄弱C 西部地区:经济总体上欠发达,多民族文化交融与冲突,而高密度的国际援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理想与现实、观念与行动之间落差加大。不同地区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不同的思路、经验与对策A 东部:内涵式发展、追求教育上的优质B 中部:通过政策平抑 “片追”势头、大量选派优秀教师培训农村教师或支

24、教等举措,也营造出一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氛围并取得一定实效C 西部:大量引进国际援助对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进行“地毯式”密集培训以及改进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发展计划等措施发展中的问题A 东部:如何巩固和发展 “以强带弱”的成效与经验,将发展差异转化为发展资源B 中部:如何真正解决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水平的差异,真正走出“片追”的价值误区C 西部:经济脱贫如何迅速的转化为教育脱贫?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仅不被“化掉”反而彰显其时代价值?外援撤后如何实现自主的可持续发展2、基于定位的区域改革实践3、基于差异调研的政策选择(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一个区域内

25、部的差异)需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双二元”体制二、中央、地方、基层的改革合力三者形成合力的关键在于:每一层面都要尽到自己该进的责任,同时对上一层面要创造性的推进实施,对下一层面则要权利支持。如国家正度这一层面,不仅要有周密的宏观决策与策划,而且要为地方和基层的改革与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区域政府这一层面,既要考虑如何落实国家政府的战略任务,又要考虑如何向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学校这一层面,则要考虑如何为区域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经验第三节 学校改革的推进策略与可持续发展一、确立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自主权学校改革与发展实现自主的这两个条件是学校主体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当学校获得了自主办学的权利空间,则顺理成

26、章的有了改革和发展的自主权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一)认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核心要素是学校主体自主发展的愿望、主体自主决策、主动策划的能力(二)在不断的更新性改革中形成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1、从学校发展规划的运作和管理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改革入手,探索“管理中心下移、改革全面推进”的运行机制2、学校内部组织机构重组后引出职能转换与功能整合的新话题3、重心下移后组织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专业团队的活力4、学校的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双向建构效应学校内部制度建设以关注成人成事为基本导向、以动态生成为基本方式基地学校的制度创新以决策、研究、责任和评价为基本内容在关注制度建设

27、的同时重视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的相互促进第六章 基础教育系统改革评析本章探讨的是中官层面基础教育系统的改革问题,是教育宏观决策的具体化。第一节 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与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教育系统与制度建设是国家佳教育系统的骨架一、基础教育的制度建设(一)教育机会均等取向下的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修订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重点校与重点班的取消不同学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组织校长、教师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去、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二)基础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变化1、教育制度建设从外在于个人,向注重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转变2、教育制度

28、的运行由传统上以国家行政权利为主,向以法律法规为主的形式转变二、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恢复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是“抓两头” (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 、 “带中间” (中等教育)的中间路线为主。三、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教育体制结构性失衡引起的公平和效率问题1、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2、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3、区域内教育结构的失衡(主要是涉及重点学校的制度)4、阶层间的教育差异(社会弱势群体,如贫困生,流动人口子女)5、教育制度内部结构的差异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上,我国政府过分偏重高等教育,而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收益率为 25%左右,高等

29、教育的收益率为 12%左右,因此以高等教育为投资中心显然是不合理的。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对高等教育则应尽可能的拓展融资的多元渠道;基础教育应保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而高等教育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依据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应当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二)自上而下、演绎式类推模式的局限问题四、我国教育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一)以上下互动和自下而上的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制度供给模式,取代自上而下的教育制度供给模式(二)正确认识均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教育均衡发展是底线,效率发展是宗旨第二节 课程观念与系统更新一、三十年改革历程(一)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1978-1985)(二

30、)学校课程权利分化与结构多样化(1986-1993)课外活动、选修课属于课程权利的配置,前者给教师更大的课程组织权,后者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权(三)新课程的孕育与展开面向 21 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建设(1993-1998)(四)面向 21 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纵深发展(1999 至今)推行教材多样化二、基本成就(一)课程体系建设系统初步形成1、初步勾勒了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基本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重建了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强调了综合性,加强了选择性,确保了均衡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

31、综合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3、促进我国课程走向地方适应性与管理民主化(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存)4、激活教育系统各项制度的改革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改革工程的一部分,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教师专业化”的挑战,其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时间之间的转化者。(二)新课程初步被教育界认同,并呈现可喜的变化三、经验启示(一)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课程政策不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对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限制或阻碍因素进行逐步的改革(我国的渐进式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发达城市的课程改革开始,扩展到全国等等;在改革方法上也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二)要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国外教育改革的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始后的 2-3 年,学校之间的改革效果开始产生差异。如果没有相应政策的支持,这种差异可能会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而加剧)我国课程改革中存在两类明显的差距:1、地区差异:乡村教师对课改的认识趋向是消极,对课程和教材的适应性低,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低于其他地区2、学段差异:即中小学之间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性和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认可程度相对低(三)课程评价体制改革要同步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