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浙科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134195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浙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浙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生物)前 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以及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促进普通高中生物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便于广大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本学科必修及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生物(2012 版) (以下简称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 版) ) 。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 版) 是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生物学科组在分析

2、 2006 年以来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国内外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按照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要求,以及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学生共同基础上有个性发展的指导思想,结合研究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及普通高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结果制定的。 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 版) 是浙江省普通高中2012 级起生物学科必修及选修模块教学、学业评价和升学考试的基本依据。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 版) 分成上、下两篇,按模块编写,各模块内容按浙江省普通高中所使用教科书的章节为序进行编排,分为“课标

3、内容” 、 “教学要求” 、 “教学建议” 、 “活动建议”四个部分。“课标内容”是教学的目标源头,按章节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中摘录,便于教师检索。“教学要求”是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和浙江省所使用教科书的要求,结合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而制定。 “教学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表述所用的目标行为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并且分为不同的层次(“目标行为动词”参见附录) ,其中上篇分“基本要求” 、 “发展要求”和“说明”三个层次,下篇分“教学要求”和“说明”两个层次;下篇的“教学要求” 相当于上篇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 。

4、 “基本要求”是从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共同基础,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中的核心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5、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发展要求”是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可能存在的空间,着眼于满足学生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基本要求”基础上进行适度拓展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发展要求”中的相应内容,有助于拓展视野、增进理解、提高能力。 “说明”是从避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出发,对教科书内容的选用作适当控制。学有余力的学生或高中生物教学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学校可以自行取舍。“教学建议”是针对教师在实施高中生物课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达成教学目标,从课时安排和教学方法两个层面上提出的建议。 “课时建议”以每节课

6、45 分钟为标准, “教法建议”是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提出的、供参考的教学途径或方法,不作为刚性、统2一的要求。“活动建议”是从实验或活动教学应把握好的环节、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建议。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 版) 是提纲挈领式的,力图对关键问题作出简要说明,教师在使用时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本指导意见适用的对象为 2012 年秋季及以后入学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上篇:必修模块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的三个模块分别为必修 1 分子与细胞 、 必修 2 遗传与变异和必修 3 稳态与调节 ,共 6 学分,108 课时(按每课时 45 分钟计算) ,课时建议汇总如下表:必修 1 分子与细胞该模块选取了细胞

7、生物学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反映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的实际应用,是学习其它模块的基础。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从微观层面上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能量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局部和整体的统一,等等,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同时,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模块 章 节 课时数 总课时数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6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7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13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5必修 1机动 536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7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6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7第四章

8、生物的变异 5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 3第六章 遗传与人类健康 2必修 2 机动 636第一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3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4第四章 种群 4第五章 群落 3第六章 生态系统 4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3必修 3机动 7363中的应用,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一、课标内容1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3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4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5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6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分子和离子(选学)基本要求 具体内容不作要求。发展要求说明第二节 无机物基本要求 1说出

9、水在细胞中的作用。2.举例说出细胞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发展要求说明1水的分子结构、产生极性的原因及氢键形成等内容与化学学科内容重复,不作要求。2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不作拓展。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基本要求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说出分类的依据。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形成事物统一性的观点,认同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4说出核酸的种类和功能。5 在进行“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油脂”和“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蛋白质”时,制作徒手切片,使用高倍镜验证生命的物质性,养成讲究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0、。发展要求 说明氨基酸、多肽、蛋白质之间的关系。说明1碳原子结构、碳链形成与结构、各种糖类与脂质的分子结构式等内容不作要求。2 “小资料: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 “小资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只作为背景资料供阅读,不要求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43 “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油脂”和“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蛋白质”不要求掌握颜色反应的具体原理。4 “建议活动:检测细胞中的 DNA 和 RNA”不作要求。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 7 课时)前言 1 课时第二节 无机物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5 课时(含活动)复习与小结 1 课时2教法建议(1) “第二节 无机物”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水及无机

11、盐在细胞中的生理作用。由于学生对于水并不陌生,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实例来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然后教师从学生所举的实例引入水在细胞中的作用。在学习无机盐的作用时,可以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讨论。(2)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细胞中几种有机物的结构和它们的生理功能。 “糖类”教学重点是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教学难点是多糖的种类。由于本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故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糖,将这些糖根据教科书中糖的种类进行分类,从而让学生明白单糖、二糖与多糖。在学习“脂质”时可提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类似减肥等话题,从中引出脂肪等脂

12、质,并分别介绍它们的分布及作用。 “蛋白质”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二是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是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与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由于学生还不具备有机物的基础知识,因此刚开始学习蛋白质时认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问题探讨,先让学生交流他们了解的蛋白质功能有哪些,再结合教科书中的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示例,进行蛋白质功能的学习。在了解了蛋白质多种多样的功能后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蛋白质有怎样的结构呢?从而很自然地进行蛋白质和氨基酸结构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教科书中几种氨基酸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出氨基酸分子的

13、结构通式。针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这个教学难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学媒体,借助课件的动态模拟,帮助学生理解氨基酸是如何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也可以利用板画模拟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导致多肽的不同,并通过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来理解其功能的多样性。在学习“核酸”时,只要求简述核酸的种类和功能,遗传信息的深入了解放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进行。四、活动建议在进行“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和“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和蛋白质”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多准备几种实验材料,便于让每组学生自己选择一两种样品,或让学生自带感兴趣的材料;实验前,对每一种实验材料中含有哪些有机化合物,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

14、预测;实验中,要求小组同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协调,使实验有序开展;实验结束前,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比较检测结果,了解同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含量的差异和不同种生物组织间有机物含量的差异。对于油脂、糖类和蛋白质与化学试剂的颜色反应,只是帮助学生明确生物组织中有机化合物的鉴定方法,其原理不要求学生掌握与深究。5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一、课标内容1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2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3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5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6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细胞概述基本要求1简述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15、,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继承、开拓、修正和发展的过程,正确认识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2举例说出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3在进行“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要求客观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比较、分析不同细胞的异同点,清楚地用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总结高倍镜使用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发展要求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明 “活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活动不作要求。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基本要求1概述质膜的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体会建立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2举例说明细胞膜有选择透性。3说出细胞膜各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16、4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和生理作用。5在进行“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时,能熟练地把对照的方法运用到探究实验的设计中。发展要求 说明 “小资料:细胞外被” 、 “小资料: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只作为背景资料供阅读,不要求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第三节 细胞质基本要求1识别几种细胞器的形态。2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3说出细胞溶胶的功能。4在进行“活动:观察叶绿体”时,制作用于观察叶绿体的生物材料临时装片,进行一般的生物绘图,正确表述观察到的现象,撰写格式规范的实验报告。6发展要求 简述各种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说明1 “细胞骨架”不作要求。3

17、 “活动:观察叶绿体”中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作为本活动的重点,而对观察胞质环流现象不作要求。第四节 细胞核、基本要求1概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辨证观点。2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运用模型的方法清晰地展示细胞的结构,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思维方法。发展要求说明第五节 原核细胞基本要求 说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点。发展要求说明 “小资料:荚膜、鞭毛和菌毛”只作为背景资料供阅读,不要求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 8 课时)第一节 细胞概述 1 课时(含活动)第二节 细

18、胞膜和细胞壁 2 课时(含活动)第三节 细胞质 3 课时第四节 细胞核 第五节 原核细胞 1 课时复习与小结 1 课时2教法建议(1) “第一节 细胞概述”的教学重点是细胞学说及“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教学难点是“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本节可以从活动引入,要求学生在观察临时装片和永久装片的基础上,辨别不同细胞的异同,然后学习细胞学说。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要帮助学生在阅读教科书的过程中,从科学史的角度来认识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继承、修正、开拓和发展的过程,并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2)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教学重点是质膜的结构及质膜具有选择透性;

19、教学难点是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中可以按照从功能到结构再到功能的线索设计教学,要充分利用示意图、模型、照片和有关动态媒体等直观教具,以及科学家研究细胞获得的相关资料,同时还可以利用视频图像“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等细胞膜的功能形象、直观地介绍给学生。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利用板图、挂图,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与图解结合起来,加深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为第三章学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做好铺垫。总之,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感性材料,甚至亲自制作流动镶嵌模型,帮助学生加深对质膜功能的理解,7区分选择性与流动性的不同,增强学生获取新知识

20、的能力。(3) “第三节 细胞质”的教学重点是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活动:观察叶绿体” ;教学难点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的功能以及“活动:观察叶绿体” 。教学中利用实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的各个细胞器及其分工和协同作用。采用“识图感知科学过程和方法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利用教科书的插图或者模型指导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介绍研究细胞器的过程和方法,列表比较它们的不同。(4)“第四节 细胞核”和“第五节 原核细胞”的教学重点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区别,以及原核细胞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细胞核的结构。教师可以从教科书中“伞藻的实验

21、”入手,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认识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然后进一步讲解细胞核的结构,并与其功能相联系,最后从整个细胞的角度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明确细胞是一个既有分工又高度统一的整体。第五节的教学内容要与本章第一节中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内容相整合,可借助模式图来分析和讨论,并列表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四、活动建议1将第一节的“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和第二节的“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合并为一个活动完成。在“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的实验中,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生物材料,展示不同大小、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

22、一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作详细的示范和指导,帮助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高倍镜。2在进行“活动:观察叶绿体”时,叶绿体的观察相对较容易,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观察时仔细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帮助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高倍镜。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一、课标内容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3解释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4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5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6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二、教学要求第一节 细胞与能量基本要求 1举例说出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2简述 ATP 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发展要求 解释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3、说明1有关能量的理化方面知识不作要求2 “小资料:生物发光”只作为背景资料供阅读,不要求学忆或掌握具体内容。8第二节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基本要求1在进行“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时,尝试排除观察中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探求新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解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3说明红细胞和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因。4说明渗透、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5描述细胞胞呑、胞吐的过程。发展要求说明 “建议活动:探究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的浓度范围”不作要求。第三节 酶基本要求1描述酶的发现过程,认

24、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完善的观点。2说明酶的本质与特性以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认同生命活动的复杂性。3举例说明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逐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进行“活动: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尝试对假设中的重要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在教师指导下设计比较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估。5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要求在进行“活动:探究 pH 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时,运用依据实验目的、操纵和控制自变量、限制和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和测量因变量的科学方法,体验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尝试与同学合作设计比较可行的实验方案。说明

25、“小资料:辅酶”及“课外读:酶的应用”只作为背景资料供阅读,不要求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第四节 细胞呼吸基本要求1概述需氧呼吸及厌氧呼吸的概念、反应式和反应过程,认同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性。2举例说明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探讨细胞呼吸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认同科学对技术和社会的促进作用。发展要求 比较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异同。说明1细胞呼吸的氧化还原、电子得失的反应不作要求。2 “细胞呼吸从糖酵解开始” 、 “柠檬酸循环” 、 “电子传递链” 、 “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这四部分的具体内容不作要求。3乙醇发酵中,丙酮酸脱羧还原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不作要求。4 “小资料:呼吸速率”

26、、 “小资料:需氧呼吸出现的意义” 、 “小资料:酵9母菌”及“课外读:各种体育运动所花费的能量” 只作为背景资料供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第五节 光合作用基本要求1说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阶段、场所和产物,认同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2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3概述光反应发生的变化和碳反应的过程。4在进行“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6在进行“活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运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下操作性定义、控制变量、数据解释等一般的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单因子对照实验方案。发展要求1分析外界因素

27、对光合速率的影响。2比较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异同。3阐明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建立合理的假设,领悟提出问题、搜寻事实、捕获信息和立论解释的科学思维过程。说明1光合作用反应式中氧化还原过程不作要求。2 “小资料:树叶的颜色” 、 “小资料:光反应和碳反应” 、 “小资料:表观光合速率与真正光合速率” 、 “小资料: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 “小资料:光合作用临界温度”及“课外读:光反应过程” 、 “课外读:光呼吸” 、“课外读:C-4 植物” 、 “课外读:光合作用初期研究简史”只作为背景资料供阅读,不要求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 15 课时)第一节 细

28、胞与能量 1 课时第二节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 课时(含活动)第三节 酶 3 课时(含活动)第四节 细胞呼吸 2 课时第五节 光合作用 5 课时(含活动)复习与小结 2 课时2教法建议(1) “第一节 细胞与能量”的教学重点是 ATP 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是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教科书先介绍了细胞中有哪些能源物质,它们可以通过细胞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代谢吸能、放能,把学生带入学习细胞与能量的情景中,也为后面学习“ATP 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做好了铺垫。建议教师教学时多作些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图解,帮助学生在看懂图解的基础上

29、,讨论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说明 ATP 的生成途径,阐明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相统一的观点。(2) “第二节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区分物质出入细胞的各种方式的异同。由于本节内容较抽象,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运用示意图、模型、最好是结合10动画的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质膜控制物质运输的功能。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探究,然后通过列表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出入细胞的各种方式。关于“胞呑”、 “胞吐 ”的教学,可以由草履虫形成食物泡、变形虫吞食细菌、白细胞吞食病菌等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引

30、入,引导学生分析其形成过程,再结合插图、动画进行讲解,增强直观感受,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3) “第三节 酶”教学重点是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教学难点是酶的催化作用原理以及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学生对酶的认识有限,但对催化剂的作用比较熟悉,建议在教学中以学生已掌握的无机催化剂的知识作为切入点,通过过氧化氢在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度的比较实验,证明“酶的催化效率” ,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先介绍酶的概念和成分,帮助学生对酶建立一个总体的印象,再举例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和机理,以及酶催化作用的特性。(4) “第四节 细胞呼吸”的教学重点是需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教学难点是细胞呼吸的原理

31、和本质。学生学过了 ATP 的知识,对于 ATP 作为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有了一定的认识,建议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先出示一些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原理,再联想其他事例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应用的广泛性;然后阐述需氧呼吸的化学过程,举例说明厌氧呼吸与需氧呼吸的异同。通过“乙醇发酵”演示实验,了解细胞的厌氧呼吸,学习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提高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种应用实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5) “第五节 光合作用”的教学重点是绿叶中色素的种

32、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碳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教学难点是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建议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时,重点掌握光反应和碳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其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过程、发生的部位和条件。试图从化学反应的角度上看待光合作用的过程,从化学反应发生的物质变化去认识水和二氧化碳是如何转变成糖类等有机物的。同时明确在这两个过程中每一个物质变化和相应的能量转化的过程,从整体上认识和理解光合作用。可以用图表的形式对光反应和碳反应过程的具体部位、需要的条件、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及联系予以总结概括,从比较和鉴别中潜移默化的获得知识。

3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模拟抽象的光合作用过程,如光反应阶段光能如何转换成电能,体会“观察”和“想象”过程。同时配合启发、讨论、列表对比、图示总结等手段,牢固地掌握光反应、碳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真正体会到光合作用在自然界的地位。四、活动建议1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通过“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帮助学生体验水分子的渗透过程,加深了解科学探究方法,并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典型的渗透系统: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其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溶胶) 可看作一种半透膜(选择性透过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将渗透吸水。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的实例,如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做菜馅时加入一些盐后,蔬菜中的水会大量浸出,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等。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包括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最后进行实验,包括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