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名言名句简介.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144991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哲学名言名句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哲学名言名句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哲学名言名句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哲学名言名句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传统哲学名言名句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国传统哲学名言名句简介考研政治试题中经常涉及中国传统哲学的命题、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等,考生对此应有所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们之间又有许多相似或相通之处, 特别是后者中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一。中国人比较容易接受、并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哲学传统中已经含有这种哲学的某些智慧。但是,中国传统哲学中还未形成科学的物质观、不能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和说明对象;没有自觉系统的唯物辩证法;也没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更不可能形成唯物史观。中国传统哲学虽然重视圣贤、君子人格的培养,重视人的道德价值 和精神境界的

2、提升,但对人的理解实质上也是脱离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的抽象理解。这些问 题考生答题时须予以注意。 一、世界观(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一)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1. “天下一气” 、 “元气”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就已提出气一元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多样化的物质世界统 一于“气” ,这就是所谓的“天下一气” 。 “元气”是最初的气即本原的气。秦汉时期流行的“元气论”认为, “元气”在万物生成之先,是万物的本根,是宇宙的初始状态,宇宙万物都是由元气化生而成的。 2. “天人之蕴,一气而已” 王夫之认为,天与人统一于“气” ,即“气”是万物的本原,也是一切生命现象和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所

3、谓“天人一气” 。 3.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他认为,天与人本来就是合一的,只是因为人们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天与人的统一。 4. “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 ” 张载认为, “太虚”也是“气” ,唯心论者所说的“无”并不存在,实际上, “有”和“无”都统一于“气” 。这表明气一元论所说的“气”是物质性的客观实在。 5.“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 ”荀子认为,事物状态变化而其本质不变,这种不变的东西就是“一实” ,在气一论者看来就是“气” ,提出了“化不易气”的思想。这里猜测到了物

4、质不无的原理。 6.“元气亦从一心所变” 佛教主张“一心为本” ,同主张“一气为始”的气一元论根本对立。唐代佛教学者宗密指出,元气也是由心所变的。这是唯心论的观点。 7.“心者,神明万主,万物之统也” 西晋傅玄认为,心比万物更根本,主张以心去统摄万物。这是世界统一于心灵的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观点。 8.“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元为本” 。 魏晋王弼认为, “无”生出有形有象的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无,而“无“则是一种客观化的精神本体。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命题。 (二)运动和时间空间 1.“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2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

5、缺,是恶乎为我设?” 柳宗元指出,天地、山川、阴阳的变化,都是物质性的元气自然的运动;山崩川竭则是阴阳二气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的结果。 2.“动必有机” , “动非自外” 张载在元气自生自化、自己运动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命题。 “机”即动因。他认为气和万物都有内在动因,并认为阴阳二气的对立和统一是元气生化、运动的内在根源。 3.“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古籍尸子留下的佚文。上下四方指东、南、西、北、上、下六个向度,又称“六合” ,相当于今天常说的空间的三维性;往古来今指过去、现在、未来,是说时间的连续性和不可 逆性,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时间的一维性。 这里对 “宇宙”的界说已包含了时空无限性的思

6、想。 4.“上天下地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虽然,莫之为郛郭也。惟有郛郭者,则旁有质而中无实,谓之空洞可矣,宇宙其如是哉!宇宙者,积而成乎久大者也。二气的絪缊,知能不舍,故成乎久大。 “ 王夫之指出,没有像围墙(郛郭)那样的东西把宇宙包围着,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不像围墙那样包起来绝对空无一物的空间(空洞) ,它充满了阴阳二气的絪缊生化。时间不断积累成“久” ,空间不断积累成“大” 。正是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和天地乾坤的不断运转,才成就宇宙之久大。这里已把时空与物质运动相统一,并看到了由无数的有限构成无限。 (三)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1.“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这里老子既指出任何事物都

7、有阴阳两个方面,构成了其内在联系, 又指出阴阳二气在交互作用中实现了统一(和) 。 2.“三材共建” , “三材之道” 周易称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为“三材” 。这里是说宇宙万物可归纳成不同层次而互相制约的三大系统,三大系统构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 董仲舒肯定人的崇高地位,认为人与天地同为万物之本,人可以成就万物;人与天地合成一体,不能割断它们之间“一体”的联系。但他的哲学是把“天”神化的神学唯心主义。 4.“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 宋明理学家把动静关系看作

8、是变化之道的主要问题,周敦颐认为,动静之间相互包涵,不可分割,这就是变化的根据。5.“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 “动静有常” 。 中国传统哲学中讨论的变与常的关系。 易传中这句话强调事物的变化中有一定的法则和恒常的规律,顺之者吉,逆之者凶,必须认真对待。 6.“尽小者大,积微者著” 。 荀子概括的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积微”指量上细小变化的积累, “著”为质上显著的变化。7.“积微成显,积著成象” 两汉时期王符提出的命题。力图把前述荀子的观点推向前进。 “积微”属量变, “显”指 显著的变化即质变; “著”相承“显” ,所以, “积著成象”是指质变形成新事物之象。这里已揭示了量变、质变的不

9、同特点及转化。 8.“积微而著,由著复微。 ” 宋明罗饮顺提出的命题。这一命题显示他已看到量变、质变这两种状态的相互转化、相互3渗透,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导致新的量变。 9.“原始反终” , “物极则反” 。 易传概括的“原始反终”指出,那些构成某一事物最初出发点的因素,同时也就是该事物发展的最终归宿。汉代王弼则以“物极则反”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要走向自己的反面。这里已有辩证否定的内涵。 (四)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 1.“物生有两” , “各有妃耦” 。 春秋末史墨的思想。他认为物的生存有的成双,有的成三,有的成五,有的有辅佐,都有搭配。 “妃耦”即配偶,比喻事物有差别,有主从的矛盾关系。

10、 2.“反者有不反者存” 。 王夫之的观点,它要人们注意相反者之间有不相反的同一性。他曾批评一些人一见相反,就怀疑其不相济,结果谬误百出。 3.“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 ” 方以智在前人关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命题。他以水与羹汁交融的状态说明事物又是“合二而一”的。这说明他已看到事物对立面的同一。4.“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 西周史伯的思想。说明不同性质的五材相和合,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万事万物。 “以它平它”之“和” ,就是强调有差别的对立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 5.“君子和而

11、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认为, “和”与“同”是两种不同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君子以正确意见纠正错误意见,做得恰到好处,不去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不肯表示不同的意见。 6.“礼之用,和为贵” 。 孔子认为,礼有上下尊卑的差别,关键是通过礼的作用,使人际关系有序而和谐。这里的“和”也是指有差别的统一。 7.“一阴一阳之谓道” , “一阖一辟谓之变。 ” 易传中的命题。道是阴与阳的统一,变则是开与合的统一。 8.“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会位焉,万物育焉。 ” 中庸中的思想。 “中”是天下最重大的根本, “和”是天下通行的道路。将“中和”发挥至极致,天地就各得

12、其所而清宁了,万物的生长就茂盛了。这里的“和” 、 “中和”人生实践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具有通过实践使现实与理想相一致的涵义。 中庸辩证法强调矛盾对立的中和,重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联结和同一,但不能把中庸原则绝对化,在封建社会,中庸之道往往属于一种含混苟且,不分是非的圆滑态度和不思进取、阻碍革新的庸俗世界观。 9.“归根曰静” 老子把一切事物归结为静态,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导致形而上学。这表明朴素辩证法思想家(老子)其思想的不彻底性。 10.“不相容之事,不可两立” 。 先秦韩非的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本质区别和确定界限,却以绝对不相容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否认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11.“

13、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 ” 东晋僧肇的观点。 “旋岚”指狂风。它把日常所见的事物的变动不居,看作是常静不动的。这是一种以主观唯心主义同形而上学相结合的观点。 二、认识论 4(一)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及其统一 1.“人皆欲知,而莫索其所以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管子中的思想。人都想获得知识,但不了解怎样才能获得知识。人们认识的是那个对象( “彼” ) ,而去认识的是这个主体( “此” ) 。不把这个主体修养好,怎么能认识那个对象呢?“所以知”与“所知”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早将认识活动的主体( “此” )和客体( “彼” )加以

14、区分的词语。这段话最后一句又强调了主体的修养对于认识的重要性, 意味着认识活动中这两者又有密切的联系。 2.“知,材也” , “知,接也” ; “知材,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若明”墨家认为,人都具备认识能力( “材” , “所以知” ) ,但仅有此还不能有知识,要与外界事物接触,才能有知识(认识) ,如人的眼睛必须视物才能有所见。 3.“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里也。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认知能力) ;知有所合(接触外物)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掌握才能的能力) ;能有所合谓之能(才能) 。 ” 荀子认为,人具有认识的能力,事物是可知的;主体只有同客体相接触相符合,

15、才能形成知识和能力。 4.“般若即能知也,五阴即所知也。 ” 佛教中“般若”指最高智慧, “五阴”指构成人的色、受、想、行、识等五个方面的形态。僧肇说的“能知”是指人人都具有的佛教宗教智慧本身;而这种智慧显示为对事物的认识,即“所知” 。 5.“境之俟用者曰所,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曰能。能所之分,夫固有之,释氏为分授之名,亦非诬也。乃以俟用者为所,则必实有其体;以用乎俟用,而以可有功者为能,则必实有其用。体俟用,则因所以发能;用,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体用一依其实,不背其故,而名实各相称矣。 ” 中国传统哲学讲的“能”是指主观能动的思维因素, “所”则是思维的对象,并且认为这两者之间是相联系的。

16、这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思想,以明清之际的王夫子表述得最为明确和深刻。王夫之的这段话有以下三层意思:(1)应从主体和客体的相联系中去考察能所关系;(2)能和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真实的存在;(3)所是能的依据和基础即客观决定主观。 6.“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 ”王夫之针对陆王学派主观唯心主义的感觉论, 指出客观对象并不是依赖于主体的感觉而存在的。 7.“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仍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庄子中记载的寓言故事。这则“鲁侯养鸟”的故事指出,鲁侯自己喜欢九韶之乐和大牢之膳,就以为海鸟也喜欢结果把海

17、鸟整死了。鲁侯“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先奏诸子著作中的一些寓言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主观必须服从客观的道理。 8.“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矢以从之。故弓夭从的,而的非从弓矢也。 ” 南宋叶适用 “有的放矢”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唯物主义的主客观关系。这段话讲的 “弓矢从的”就是肯定主观认识必须服从客观实际。另外,叶适还肯定了“在内不在外” 的主观能动作用。 (二)知和行的关系 5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 荀子认为,认识以“行”为出发点,并以“行”为最后归宿。

18、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源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之不舍,金石可镂。 ” 荀子指出,没有登临高山深溪的“行” ,就不知天高地厚;没有艰苦力学的“行” ,就没有知识的积累。 3.“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 。 王夫之这段话指出,知必须依赖于行,只有行才能使人们获得成功;行可以取得知的效果,而能知未必能行,知而不行,即无实效。由此,王夫之得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结论,认为在知与行的关系中,行是主要方面,行是两者统一的基础。 4.“要以所行

19、者听乎知,而其知也愈广大、愈精微,则行之合辙者愈高明、愈博厚矣。 ” 王夫之肯定知对行的反作用,提出了“行听乎知”的思想,指出人对事物之理, “知之不昧” ,乃是“行之不疑”的前提。 5.“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冥之广,以为知诲,不如估客之一 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 (默觚中学篇二 ) 近代魏源肯定人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亲历诸身”的直接实践。 6.“知行终始不相离” 、 “知行相资以为用” 、 “知行并进而有功” 这是王夫之提出的三个命题。 其一是反对朱熹知先行后的形而上学分立论而提出的知行始终不相分离的命题;其二是反对王守仁混淆知行差别,取消先后之

20、序的“知行合一”说而提出的,批评这种抽象的绝对同一,认为知行有区分,才能相资以互用;其三肯定知行各有其功效。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天官薄类,心有征知 荀子划分的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天官”指人的感觉器官, “薄”即接触, “类”指物类。 “心”又称“天君”指思维器官, “心”有“征知”即验证知识的作用。荀子认为, “缘天官”得来的感觉印象只是初步的认识,还必须把它提高到“征知”阶段,又指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就说明了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正确关系。 2.耳目“闻见于外” ,心思“诠订于内” 王充认为,人若想获得知识,必须通过耳目(感官)同外物相接触并获得初步印

21、象( “须 任耳目以定情实) ,但人的认识不能止于感觉经验,还须提高到内在思维阶段。3.思与见闻“内外交相成“ 叶适认为,人的认识是由耳目(感官)的聪明和心的思维内外交互作用而完成的。 4.“思与见闻之会”是“在内之灵”和“在外之资”的结合 王廷相强调认识需以“见闻”为基础,但还须提高到“思虑”阶段,他肯定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经过理性思维对感觉材料的整理、改造,跃升为理性认识。这一命题与前述叶适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真理发展的规律 1.“两刃相割,利纯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王充指出新的见解总是针对被否定的因素、事实而出现的,这说明认识在斗争中发展,真理在论辩中阐明。 2.“和与同异,相反

22、相济” 晏婴提出的这一命题, 注意到各种思想学说在分歧中也有其一致性,认为不同观点间互相吸收是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因和表现。 63.“乐己之同,恶己之异,便是固、必、意、我,无由得虚。 ” 张载指出,如果在认识上固守绝对的同一,就会窒息真理的发展。 4.“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对真理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提出“一本万殊”的命题,指出学术思想上的偏见,相反的观点都可以促进认识的发展。 三、 社会历史观 (一)肯定历史进步和社会变革 1.“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 荀子强调要用当今的现实来检验古代的传统, 指出从古到今

23、的历史变迁是前进的而不是倒退的,应当变革过时的历史传统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2.“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 西汉末年的杨雄从社会历史观的意义上讨论了“因”和“革”的问题,提出历史的传统中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值得继承,而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则需要加以变革。 3.“承治者因之,承乱者革之,一定之论也。 ” 王夫之把有因有革同历史发展中的离合治乱相联系, 认为因是对治而言, 革是对乱而言,所以,古今之间的因革,必然表现为由治乱离合构成的历史前进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连续性与间断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二)重视经济因素和民众力量 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中的命

24、题,指出国家仓库的粮食充盈丰实,老百姓才会讲究礼节,人民丰衣足食,才会知道荣辱这类道德观念。这一命题说明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的命题,其意思是: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了。自先秦至明清这种“民本”传统在人与神的关系上,强调历史的主体是人,在君与民的关系上,强调民众的力量值得重视。 3.“先富后教” 这一思想源自于孔子。这里的“教”即教化。主要是道德教育。这一思想包含着物质利益,物质生活制约着道德规范、道德教育。(三)历史规律和理想社会 1.“势中见理” , “理势合一” 明代王廷相已萌发“势中见理”即从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发现历史规律的

25、思想,但他实际上否认了有适用于一切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普遍规律。王夫之用“理势合一”说,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是统一的。 2.“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的礼记礼运首先描绘了“大同”理想社会的蓝图,这一理想社会的总原则就是“天下为公” ,即以公有制为基础,不同于“天下为家”即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康”社会。大同理想集中体现先秦以来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但这种社会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 (四)人生哲学:理想人格、成人之道和人生价值 1.“成人之行,达乎情情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源,若此而可谓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伤身以礼乐。夫仁义礼乐,成人

26、之行也。 ” 这是汉代刘向记载的孔子回答颜渊什么叫做“成人之行(道) ”一段话,可以看作是儒家7对“成人”即理想人格的典型表述。这里讲的“知天道”是求真, “行躬以仁义”是行善,“饬身以礼乐”则是审美,只有这三者统一者才是成人之道。 2.“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而大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 孟子认为,理想的人格表现为善、真(信) 、美的统一,而这种人格蕴含着无形的道德力量(圣、神) 。荀子又把具有这种多重品格的理想人格概括为“全”而“粹” ,强调“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类” 。 3.“人皆可以为尧舜” , “涂(途)之人可以为禹” 尧舜是理想人格的典范,孟子所说肯定人人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知、情、意统一和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荀子也有类似的观点,即路途之人都可以达到像禹一样的理想的人格境界,体现一种普遍的道德自信。 4.“化性起伪” ,积善成圣 荀子认为, 通过社会的影响和人自身的努力可以改造人的本恶之性, 使之合乎理想人格;又指出,人成就理想人格取决于后天的积善过程。 5.“人之生,不能无群” , “群而不党” 荀子指出,作为个体,人力不如牛,走不如马,力量有限,如果彼此分离,势必难以生存,即群体已成为个体存在的基本前提。 论语卫灵公中指出,在社会成员的交往过程中,应坚持不结党营私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