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滑轮和动滑轮六年级 黄翠萍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2、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索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操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教具学具准备滑轮 9 个,铁架台 9 个,测力计 9 个,钩码 9 盒,细绳 9 根( 厘米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升旗视频。 “我们每周一都进行
2、升旗仪式,你想过没有,#*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旗杆顶端?” (生答滑轮)“对,滑轮。 ”师手拿滑轮“像这样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自由转动的轮,称为滑轮。 ”(出示课件 2)这是各种型号、各种颜色的滑轮。(出示课件 3)定滑轮的定义:像这样固定在一个位置,不随重物的移动而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板:定滑轮)2、科学探究(一)模拟升旗,感受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1、你愿意当升旗手吗?(出示课件 4)这个同学升旗的时候,请同学们观察升旗手向哪个方向拉绳子?旗子向哪个方向运动?2、你看清楚了吗?发现了什么?(手往下拉绳子,国旗往上升)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板:作用 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3、)升国旗时使用定滑轮有什么作用?(使工作方便)(二)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1、师: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2、生猜测。3、请各小组讨论利用现有的器材怎样证明你们的猜测呢?(讨论、汇报)怎样才能证明定滑轮省力?4、实验操作方法(1)组装定滑轮。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把细绳挂在定滑轮的槽内。(2)在细绳的左端挂上钩码当作重物。#*(3)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上几个钩码能够拉起左边的重物。(右边钩码看作所用的力)当定滑轮达到平衡时,我们认为右边所用的力刚好把左边的重物拉起,这和我们做过的哪个实验相似?(杠杆尺的研究)5、教师提醒学生实验要求,做好记录。6、生实验,师巡视。7、汇报。8、小结:
4、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板:不能省力)(三)会移动的轮子动滑轮1、 (出示课件 9、10)问:在建筑工地见过这种装置吗?塔吊上也有滑轮。它是可以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我们称它为动滑轮。(板:动滑轮)2、猜测:你认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出示课件 11、12)课件 12 中要使重物上升,必须想哪个方向用力?动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吗?(不能) (板:不能改变用力方向)3、使用动滑轮省力吗?请各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来证明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4、生汇报。5、 (出示课件 14)学生明确研究计划后,教师演示操作方法:(1)组装动滑轮。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
5、码挂在滑轮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2)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3)再用测力计测量将同样多的钩码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大小。 (提升到一定高度读读数)(此时帮学生复习测力计的使用方法)6、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 (学生用测力计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 个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和用动滑轮提升的重力大小,把测得数据填写在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得出结论)7、汇报。8、小结:使用动滑轮能省力。 (板:能省力)9、小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三、总结提升1、 (出示课件 18)图片中哪个人用的力气小?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搬运较
6、重的货物时用动滑轮,想站在地面把较轻的物体搬运到高处就用定滑轮。 )3、如果在生活中又想省力又想改变用力方向,那该怎么办?(滑轮组)4、请各小组把实验器材整理好,实验桌清理干净。#*板书设计定滑轮 和 动滑轮作用 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可以省力不能省力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附: 定滑轮和动滑轮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五课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轮轴省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中学生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机械,并分别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这节课也是本单元重要内容之一。2
7、.【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定滑轮的位置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所以我在课前搜集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升国旗实例出发引出定滑轮,最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教学目标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见教案)2、说教法和学法1、说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本课知识特点,以及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
8、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观察法” 、 “讨论法” 、“谈话法” 、 “比较法”等教学方法。2、说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渗透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说教学过程根据本课制定的三维目标,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本着优化课堂结构的思想,我为本课教
9、学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导入新课 、科学探究、学以致用、课堂总结(见教案)一、导入新课1、首先我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这是我们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你注意到了吗?画面中的升旗手轻轻拉动绳子,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高空?(学生回答:有滑轮) 2、 (出示课件)细心观察的学生发现,原来在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你知道这个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吗?(板书: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3、 (出示课件)定滑轮的定义:像这种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板书:定滑轮 )(这一环节设计意图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上课一开始,我
10、首先展示播放升旗视频资料,启发学生猜想在旗杆的顶上有什么样的装置吗?从而引出了滑轮的问题,出示滑轮。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结构。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 )二、科学探究(一)模拟升旗,感受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1、你愿意当升旗手吗?(教师指定一位学生借助定滑轮把这面小国旗升起来。 ) 其他同学观察我们的升旗手手向哪个方向拉动绳子?小国旗向哪个方向运动?2、你看清楚了吗?发现了什么?(手往下拉绳子,国旗往上升。 )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板书: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升旗时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呢?(使工作方便)(二)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1、教师提问:定滑轮能不能省
11、力呢? 2、学生猜测:3、请各小组讨论利用现有的器材怎样来证明你们的猜测呢?(出示研究计划,教师巡视指导)4、实验操作方法(1)组装定滑轮。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把细线套在定滑轮的槽内。 (2)在线的一端挂上钩码当作重物。(3)试一试,在线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够拉起左边的重物。5、教师提醒学生实验要求,学生小组实验探究,填好实验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汇报交流:通过实验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7、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定滑轮有哪些作用?(结论: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 (教师板书:但不省力)(三)会移动的滑轮(动滑轮)1、 (出示课件)提问:“图片中的这些滑轮是定滑轮吗
12、?” (不是)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2、动滑轮的定义:那他们是怎样转动的?(板书: 随重物一起移动)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常使用这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你能给取个名字吗?(板书:动滑轮)3、猜测:你认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请各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来证明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5、教师演示操作方法(1)组装动滑轮。将细线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2)用测力计测量将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3)再用测力计测量将同样多的钩码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大小。6、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13、。 (学生用测力计分别测量不同个数(2-5 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和用动滑轮提升的重力大小,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得出结论。 )7、交流发现: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用数据说明) 你们小组的结论和他们小组一样吗8、 教师小结: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板书: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9、教师小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板书:和)(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教学突破重难点的重要环节。新的科学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实验活动”为载体的基本理念,以实验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为主线,通过活动组织课堂教学。所以这部分就是通过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亲
14、自实验操作,经过分析思考,了解客观现实,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理性认识。 )#*四、课堂总结1.教师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机械?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谈学习后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总结。2、请各小组组长把各组实验记录表收上来,其他小组迅速把器材分类整理好归还老师。 (教师清点器材,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四 说教学预测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很好!有以下二个亮点:1、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学生推测判断、设计研究计划、自主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科学结论,老师没有做过多的限制。完全由学生自己猜测、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探究验证,从而进行观察,发现问题、总结结论,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2、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推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的科学探究程序,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3、这节课我最担心的是: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果断处理好!课后反思公开课上完了,心里并没有轻松,反思这堂课以及整个备课的过程,有欣慰也有遗憾,现总结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