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议论文阅读【教学目标】一、 能归纳概括文章或文段的中心论点。二、 能辨析四种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三、 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四、 能筛选议论文的重要信息,完成选择题和部分主观题。五、 能赏析议论文语言的特点。【直击中考】议论文为中考必考内容,从近三年的题型来看,题型结构相对稳定,一般以选择题和主观题兼而有之的形式来考查信息筛选,内容理解和概括,观点分析和论证方法。考查的形式与高考有所接近,但不过分拔高,文段较为浅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和点评能力。【明师指津】针对中考对议论文的考查内容及侧重,我将主要从五个题型入手,让同学掌握解题方法。题型一:观点分析(概括中心
2、论点,评价作者观点)论点定义:一个陈述观点的句子。 (简略定义)论点位置: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有的文章开头提出论点,有的文章末尾得出论点,有的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提出论点,也有的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需要汇集概括。注意: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评价观点:注意结合文本内容,仔细读题,表述流畅。题型二: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方法(常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论证方法的作用:1、举例论证:列举了事例来证明观点,生动具体,增强说服力。2、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话谚语)来证明观点,使作者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增强说服力。3、比喻论证:把(观点)比作,使抽象
3、的道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4、对比论证:把和从正反两方面作对比,更为突出地论证了观点,增强说服力。【例题解析】相貌和心灵周国平世上很少有人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相貌。一般来说, 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在乎。 年轻人入世还浅, 不免看重人际关系较浅的层面, 留意别人对于自己的表面印象,所以在容貌上也比较敏感。与关心名声相比,关心容貌更是一种虚荣,因为与名声相比,容貌离一个人的真实价值更远。现代整容术已经能够把一张脸变成另一张脸, 但在新脸皮下面的仍是那个旧人。 如果不通过镜子,人是看不见自己的容貌的,常常也是想不起自己的容貌的,而这并不妨碍他做一切事情。镜子代表着别人的眼光, 人一照镜子,就是在用别人的眼光
4、,审视自己了,因此,其实他所关心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观感。 虚荣是难免的,怎奈人生易老,红颜难久,这是谁也摆脱不掉的规律。 好在绝大多数人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调整自己的心理, 克服在相貌方面的虚荣心。事实上,在不同的年龄段, 相貌的内容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相貌的感觉和评价也在随之改变。譬如说,天下的娃娃都一样可爱,那是一种近似小动物的美,表现为稚气的表情、娇嫩的皮肤、憨态可掬的动作。少男少女的美洋溢着相同的青春朝气,但我们已能友现,其中有些人因为正在形成的优秀个性而显得更具魅力。 对于一个成年人的外貌, 我们一般不会对其物理性方面例如五官的构造、 皮肤的质地给予高度评价, 而是更看重其所显现的精
5、神和内涵,叔本华说:“人的外表走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 ”至少就成年人的相貌而言,他的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在漫长的时间中,一个人的惯常的心灵状态和行为方式总是伴随着他自己意识不到的表情,这些表情经过无数次的重复,使会铭刻在他的脸上,甚至留下特殊的皱纹。更加难以掩饰的是眼神, 一个内心空虚的人绝对装不出睿智的目光。我们大约都遇见过那样的人,他们的粗俗一望而知,仿佛就写在他们的脸上。同样,当我们面对爱因斯坦的肖像时,即使没有读过他的著作,我们从他的宽容、幽默、略带忧伤的神情就能判断他是一位智者。有趣的是?中国的圣人孔子和西方的圣人苏格拉底都是相貌极其古怪的人,但是,历史
6、并未留于人们认为他们丑陋的记载。你会发现,在到达成熟的年龄以后, 一个人相貌中真正有吸引力的是那些显现了智慧、 德行、教养、个性等心灵品质的因素。明智的人选择顺应大自然的安排,在不同的季节收获不同的果实。题目:第段引用叔本华的话,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它起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4 分)参考答案:道理论证(2 分) ;证明了一个人应该着重看中其所显现的精神内涵(2 分) 。题型三:内容理解和概括(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理解概括主要内容)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鲜明性、概括性、生动性等特点,因此阅读议论文时,要注意具备以上特点的关键性词句。 理解重要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深层义,比喻义,表
7、现义,指代义。 而中考在这个考点上的命题一般为理解其指代义。做这类题的时候,首先要把题目中出现的这个词句放回原文中,然后向上,向下搜索相关句子,最后联系论点进行筛选整合,得出最终答案。【例题解析】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3 分)参考答案:明智的人,不要过于关心自己的外貌,应该适应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心灵品质(智慧、德行、教养、个性等) 。 (共 3 分)原文: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举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
8、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高任鸟飞” ,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题目:作者在第二段中所说的“三维”指的是什么? (2 分)参考答案:指的是前后、左右、上下的空间。 (答对两点 1 分,答对三点 2 分。 )题型四:信息筛选(选择题,部分主观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提问方式多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 做这类题,首先要细心审题,然后将选项中的句子在原文中找到,仔细比较和推敲,注意不要以偏概全,关注一些修饰性的词语,最后用排除法得出答案。题型五:赏析语言(议论文语言赏析)赏析议论文语言在命题的时候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赏析某个词语,一
9、是赏析某个句子。答题的时候应注意规范。例 1: “某某词”好在哪里? (多为副词,如几乎、常常、更、最、将要等)答题规范:用了“某某词” ,准确地论证了,体现语言的准确严谨,如果删掉则太绝对,与实际不符。例 2:简要分析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答题规范:这个短语(或句子)用了的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 (论证的内容) 。议论文阅读指导一、知识归纳: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观点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论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怎样证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如下:理解论点: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
10、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找中心论点的方法:第一,看文章的标题。议论文的标题分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第二,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议论文。议论文论点提出的方法:1、文题就是中心论点2、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3、引用材料引出中心论点4、层层论证,文末归纳得出中心论点理解论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证据。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类:一类是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叫事实论据;事实必须确凿可靠,有代表性。另一类是人们公认的道理、
11、原理、定律、格言、谚语等,叫道理论据。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阅读议论文,不仅要弄清论据的类型,而且要弄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看看论据证明了什么论点,两者是否一致。分析论证方法: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如果说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话,那么论证则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一篇议论文往往综合运用一些论证方法,如鱼我所欲一文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把握结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议论文结构的主要类
12、型有两种:1并列式(也叫“横式” ) ,即论证部分若干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如理想的阶梯一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接着分别从“理想的阶梯,属于勤奋刻苦的人” 、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2层进式(也叫“纵式” ) ,即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的关系。如怀疑与学问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学则须疑” ,接着先从消极方面提出,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后又从积极方面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这一先一后两层之间,层层深入,属“层进式”结构。揣摩议论语言议论文的语言具有概括性、
13、严密性的特点。所谓“概括性”就是运用比较概括、抽象的词语,尤其是列举事实论据时,只需紧扣论点概述主要事实就行,无需详细描述。所谓“严密性”是指议论语言周到,没有疏漏,无懈可击,即是针对观点,作补充论述,是论述全面而严密,无懈可击。分辨论证方式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1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观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用这种论证方式写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 。如怀疑与学问一文开篇就用程颐和张载的名言作为中心论点,接着用事例和说理对论点作了有力的论证。2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论证方式叫驳论,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 。阅读驳论文,首先耍弄清文章反驳的观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反驳的是某些人提出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悲观论调。其次,弄清批驳对方论点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1)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2)批驳论据;(3)批驳论证。后两种方法的目的还是为了驳倒对方论点。另外,要了解立论和驳论是常常相互联系、交错使用的。在驳论文中,用到的论证方法还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及归谬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