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第一组 1 窃读记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4* 我的“长生果” 口语交际 习作一 回顾 拓展一 第二组 5 古诗词三首 6 梅花魂 7* 桂花雨 8* 小桥流水人家 口语交际 习作二 回顾 拓展二 第三组 9 鲸 10* 松鼠 11 新型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口语交际 习作三 回顾 拓展三 第四组 13 钓鱼的启示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5 落花生 16* 珍珠鸟 口语交际 习作四 回顾 拓展四 第五组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第六组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8* 慈母情深 19 “精彩极了”和“
2、糟糕透了” 20* 学 会 看 病 口语交际 习作六 回顾 拓展六 第七组 21 圆明园的毁灭 22 狼牙山五壮士 23* 难忘的一课 24* 最后一分钟 口语交际 习作七 回顾 拓展七 第八组 25 七律 长征 26 开国大典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28* 毛主席在花山 口语交际 习作八 回顾 拓展八 2说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 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五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保持低中年 级教材特色的
3、基 础上,本册教材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 方式,又有一些改 进。为了帮助老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与教学建 议做一简 要说明,仅供教师教学中参考。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 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 爱阅读” 和第五 单元“ 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 拓展四大部分,各部
4、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 遨游 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 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 习要求和学习 重点。课例由 4 篇课文组成,其中精 读课文 2 篇,略 读课文 2 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 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 “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 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 3 个栏目组成,其中有 2 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
5、日积月累”,另有 “展示台”“ 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 “展示台 ”“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 ”一次。本册共有课文 28 篇,其中精读课 文 14 篇,略 读课文 14 篇;教材后面 还附有 8 篇选读课文,总共 36 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了逐步放手培养阅读能力的设计思路。本册要求认识 200 个字,会写 150 个字。要求 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 读课 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 “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
6、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 读会写的词语组成;“ 读读记记 ”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 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 个,以供复 习、检测之用。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考虑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本册教材在精 读课 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如,导语、资料袋、阅读链接、回顾 拓展、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 为了便于 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
7、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3二、教材的主要特点本册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 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 继承性,体 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 变化。 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 绍。(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 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如,月是故 乡明,生活的启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有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如,走近毛泽东,这组教材不仅展示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而且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凡人情怀;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
8、,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 类似的单元出现 ,如 “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 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本册在编写中进一步加强整合。主要体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本册各组的导语大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 发学习兴 趣、点明学 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 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 师 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在语言叙述上,有的导语比较平实。比如第三组, “在生活中,
9、我们常常会读到说明性文章。这些文章,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白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是介绍新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 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说明的方法” ;有的导语则充满文学色彩,富有感染力,如第七组, “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 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 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为了体现单元整合,教材加强 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 系。本册在精 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 连接语” ,有时在略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也有“连接
10、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 读课文的整体感更强。例如第八组“走近毛泽东” ,先是两篇精读课文七律长征 开国大典,展示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然后用一段 连接语引出后两篇课文, “我 们再去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把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形象立体的伟人呈现给学生。略读课文不仅在内容上是精读课文的补充,在体裁上也有 补充的作用。如,第一组课文主要体裁是散文,但第二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就用了采 访记的形式,通 过著名学者回 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
11、 和照应。每一组从导语到课文思考题,从口 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 间有铺垫 ,后面有复 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4例如,第三组“ 学习说明性文章”,重点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 导语部分即提出要求,在课文学习中主要通 过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本 课的说明方法,在口 语交际习作中 则尝试让学生应用一些基本的 说明方法,在回顾 拓展中的“交流平台” 里让学生归纳本单元所用的说明方法。通 过这一条明晰的线串起各部分的学 习内容,全面推 进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有的学习内容 还预先布置。例如,在第三
12、组的口语交际,要求学生介绍一种商品,教材则提前两课以“ 选 做题”的方式来铺垫,提示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说明书。再如,第七组“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搜集有关资料,学 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 ”。这一学习重点在“导语 ”中明确提出;在课后“思考练习 ”中要求学生联系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后“ 选做题”中鼓励学生“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以及今日祖国的 强大 ”;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引导学生在写读后感和进行演讲时用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单元后面的“回顾拓展” 中, 组织学生交流搜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收 获,展示本 单元的学习成果,体
13、现对相关资料的灵活运用。这样,结合“ 不忘国耻、振 兴中华”的专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在搜集、运用资料上反复实践,以有效地培养 这方面的能力。(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 ”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这些课文内涵深厚、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保留的课文本册教材中被编入了新的单元,体 现了新的教学功能,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设计。教材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以香港回归为题材的诗歌最后一分钟
14、,体现现代意识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有的课文人文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如,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第五组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材料)慈母情深青山处处埋忠骨。本册教材体裁多样,课文中除了散文、古诗、新诗、小说、通讯、 说明文以外,还有采访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五 组综合性学习单元选编的阅读 材料,有 谜语、歇后语、对联、笑话、通讯报道、韵语歌、书法作品赏析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经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实际,本册教材习题不再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精读课文中也取消了提示 语。但是,仍
15、然通过其他方式加强教材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思考。首先,课文后的“ 思考 练习” 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之后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引 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外貌、语言描写,仔细体会。每篇精读课文一般安排四道 题,有的引 导朗读或默 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有的抓住重点段落或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理解;有的从表达方式上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有的从抄写、背诵方面提出要求。“思考练习”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 课文,5学习阅读方法,同时也更加关注文本,引导学生揣摩语
16、言。另外,“思考练习”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有的课文要求“ 背诵 你喜欢的部分”“ 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体现让 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有的课文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 师 操作。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加强对“口语交际习作”的指导,增加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性。在 “口语交际 习作” 的编写上,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指导更加得力,口头表达和书 面表达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中,有先说后写的,有先写后说的,有二者可以灵活处理的。教材中提示的文字,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
17、,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最后,从本册起,将原先每组之后的“ 语文园地”,分作“ 口语交际 习作”和“回顾拓展”两个板块。在“ 回顾 拓展” 中新 设“交流平台”栏目,旨在 侧 重引导学生小结、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并逐渐养成在学 习过程中反思、 总结的习惯。这个栏目是低、中年级“我的发现”的进一步发 展,引导学生在一 组教材学习之后,交流收获、体会,特别侧重就阅读、习作、习惯养成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小 结,以 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交流平台”栏目里的提示, 仅 供教师教学参考。交流、 总
18、结的内容可以不受其限制。(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我爱阅读”专题中,其编排方式和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 ”相同,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些 调查访问、搜集 资料等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得到的启发。另一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安排在第五组, 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 为围绕专题、任 务驱动 、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专题 ,开展 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接着提出活动建议,制订活动
19、计划的要求。而后分成两大板 块,按两个 阶段开展 综合性学习。第一板块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感受汉字的有趣、神奇;第二板块引导学生开展 阅读、搜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加深对汉字的了解与 热爱,并 为纯洁祖国的 语言文字而出力。教材在这两大板块中,分别提供若干必读 材料,提出一些 阅读要求,体现“下要保底”的编写思想;分别提出活动建议,供师生选用或参考。最后,建议用办展览、 办手抄报、开成果 汇报会等形式,展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并建 议有兴趣的学生继续深入开展探究活 动。其中,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 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
20、权。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 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的综 合运用能力,把听 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本册安排综合性学习的第一、第五 单元,充分体 现了大语文 观,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其他各组,从 课文的选编、 “思考练习 ”的设计、语文活动的建议等方面,也都重视向生活拓展。如,读 了说明性文章,启发学生找来商品说明书读一读,看看是怎样6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在“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单元,引导学生搜集图文资料,了解中国昔日的耻辱和今日的强大。本册重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除 继续保持“ 资
21、料袋”“阅读链 接”两个栏目外,还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更多和课文相关的资料和文章,帮助理解课文和增加阅读量;教材还在“回顾拓展 ”中增设了“ 课外书 屋” 这一新栏目,旨在介 绍、引导学生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特别是读中外儿童文学名著;在“小练笔”中引导学生联系课内外阅读和生活实际,记下自己的感受、见闻和想象。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通过语文活动和大量 阅读,培养良好的 语感和自主学 习语文的习惯。三、教学目标(一)认字 200 个,会写 150 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 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
22、 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 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 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5 万字。(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 见。学 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
23、内容梗概。(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 查找资料、运用 资 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四、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 和阶段目标。 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 标的依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 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
24、阶段性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 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 实。首先,教师在教学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高年 级语文学习 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 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 课程标准对学生语 文能力的要求。 对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未达到的目标,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 习中补充、 强 化。其次,五年级上学期仅仅是小学高年 级的起始阶段,有的目标是在整个学段要求达到的,教师不可操之过急,以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本册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学习重点,在前面7教材中可能也曾涉及,但不像本册教材这样集中和深入,有的知识点教师可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语 文能力。(二)
25、识字、写字教学五年级上册的识字都随课文安排。无 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 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 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 ,已 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 导。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要有别于中年级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 识字的能力,本册教材在正式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 课外阅读中大胆猜读和跳读 ,运用一些 识字方法推知生字的大意,以便在手边没有
26、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 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 识字规律认记生字。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 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在 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 学生随时抄写,及 时听写检测 。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进行复习巩固。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 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
27、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三)阅读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 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 级的起始阶 段,教 师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 础。1精读课文的教学。(1)指导朗读、默读。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 ,也是理解 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 读训练。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 课后练习第一题。教 师可以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 读上下工
28、夫。另外,教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精读课文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如,第三组“ 学习说明性文章”;有的精读课文也不是全篇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要抓住重点的句段,指导学生练读。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 速度的训练。默 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 习惯。默 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 的讨论交流活动。默 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 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 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默 读速度,教 师还可以选择课 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检测学生的阅读速
29、度和阅读质 量。8(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 继续理解词 句的意思, 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 累词句,提高运用 语言文字的能力。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 务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有的课文要求“ 背诵你喜欢 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 ”,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有的课文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抄写课 文第七自然段”,加 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3)精读课文,领悟感情。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
30、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 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 归纳, 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 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 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 ,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 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 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
31、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 讨论得出结论。教 师可做重点指 导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 的方法,不要偏离文本提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处理好正确的阅读导 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做人。(4)精读内容,领会方法。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一是学 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一是 “体会含 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前一项内容安排在第三组,教 师除
32、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基本的说明方法外,重点 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更有表 现力。后一 项内容安排在第四组,在“回顾拓展四 ”的“交流平台”中有所提示,教 师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如,可以通 过上下文来体会,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可以通过相似文章的阅读来体会,等等。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 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2略读课文的教学。本册安排了 14 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 ”的思想,略 读教学要求与精 读要求不同。略读课文的教学,一
33、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 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 词 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 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 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 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9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3选读课文的教学。本册教材后面安排了 8 篇选读课文,内容大都与 单元对应 ,有少数是 为了补充本册精读课文和略读
34、课文在某种类型上的缺乏。例如,本册教材直接反映自然风景的文章少,教材在选读中选了黄果树听瀑百泉村(四章)两文加以补充。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自读,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 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酌情检查 。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4课外阅读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数量,教 师不能将其作 为“软任务”而忽略。因为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 难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有“得法于课内,得益
35、于 课外”的观点。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和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另一方面教材特意安排了“课外书屋 ”这一栏目,配合单元专题,以重点推荐一本、顺便推荐一批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课外阅读的书。例如,在第三组的“ 课外书屋 ”中,重点推荐了苏联作家比安基的科普名著森林报,并推荐了中外其他一些科普名著;在 “父母之爱”单元,则推荐了脍炙人口的著名漫画集父与子。 “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都是整本的书,大都比较轻松活泼,重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教 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推荐的 书, 让学生作读书笔记,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当然,教师也并不一定只推荐教材中提到的书籍,也可以配合课文的学习推荐其他书籍。(
36、四)口语交际教学本册安排 7 次口语交际,其中 “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口语交际融合在整个综合性学习中。这 7 次口语交际有的是结 合专题内容,有的是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有的单元只提供一个话题,有的 则提供两三个角度供教 师和学生选择。本册的口 语交际,首次安排了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教 师要注意不要拔高要求。本册的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 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独白(如演讲)的能力。要在学生口 语表达中随机 训练和规范,循序 渐进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
37、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2注重表达的条理性。小学生口语表达常见的问题就是不够准确、不 够有条理,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指导。例如,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描述一件物体,讲清楚一件事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上、内容的丰富上和思维的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在交 际中要注意语言美,对一些不文明的语言要加以引导。10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 倾听,要听明白 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 见与同学商讨。 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 人的
38、说话,要尊重 别人的发言。3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 问题、 讨论交流的 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 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4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 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
39、惯。对于提供多个话题的口语交际,可以有两种 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一种是自由组合,分 别对共同感兴趣的 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在全班汇报、评议。(五)习作教学本册习作共安排了 7 次,其中 “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 4 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7 次习作涉及写身边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在呈现方式上,有的是说写合一安排,有的则 分开安排。 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所谓习作意识,是指学生随时 都有用笔来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愿望。 强化习作意识,首先要从培养习作兴趣入手,
40、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 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 学习, 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 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 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 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 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 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写的时候,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作就是倾吐,是件愉快的事情。“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 4 次小练笔,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 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 “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当作语文园地中的 “习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中。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本册要求的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梗概,这些习作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有的在教材中给出例文,有的则没有。这些习作本来没有固定格式,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为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尽快“ 上路”,教 师可以先行示范。教 师通过示范,给学生讲清楚写这类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