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153571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教学目的 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评估一 、 教 学 目 的 历史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中国史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

2、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初中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

3、设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要引导学生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要使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 教 学 时 间 安 排 1中国古代史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中国近现代史在初中二年级开设,世界史在初中三年级开设,每周均为 2 课时。 2在中国历史教学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补充编写乡土史教材或当地民族史教材,教学时间约 8 课时。在教学中,这些课时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结

4、合中国历史教材的有关内容,穿插使用。乡土史教材或当地民族史教材,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部门审定。三 、 教 学 中 应 注 意 的 问 题 1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注重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

5、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历史教科书及有关的历史读物;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等。 4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地认识历史。 5要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

6、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的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等等。 6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应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四 、 教 学 内 容 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概述 (一)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可以追溯到距今

7、约 170 万年前的元谋人,从元谋人到约公元前 21 世纪,是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代表。原始社会后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全国各个主要地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及其文化遗存最有典型性。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文明的曙光已经隐约可见,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大约与此时期相当。 (二)大约公元前 21 世纪,我国历史进入奴隶制社会。从这时到公元前 771 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时期。 (三)公元前 770 年至公元前 476 年为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解体时期。公元前475 年至公元前 221 年为战国时期,

8、从战国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革。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典籍。 (四)从公元前 221 年到公元 220 年,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巩固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秦、西汉和东汉三个朝代,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成就显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五)从公元 220 年到公元 581 年,是中国古代政治上大分裂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等几个历史阶段,各民族文化相互影

9、响,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又有新的发展,异彩纷呈。 (六)从公元 581 年到公元 907 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隋、唐两个朝代,在政治上再次大一统,制度有所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都有很大发展。 (七)从公元 907 年到公元 1368 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分立,辽、北宋、西夏、金并存,南宋、金对峙和元朝统一等几个历史时期,各民族相互了解的加深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新的进展。 (八)从公元 1368 年到公元 1840 年,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

10、落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明、清(前期)两个朝代,发展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专制统治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使经济日趋停滞,思想文化受到严重束缚。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要点 一、原始时代 1我国最早的人类 2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 3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二、夏、商、西周 1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2商朝的建立与繁荣 3西周的兴衰 三、春秋、战国的纷争 1“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 3商鞅变法 4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先秦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文字 3诸子百家 (1)老子和孔子 (2)百家争鸣 4文学艺术 (1)诗经和楚辞 (2)青铜艺术

11、(3)音乐 五、秦的统一 1秦统一六国 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朝的灭亡 六、西汉的强盛 1楚汉战争与西汉的建立 2汉初的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3汉武帝的“大一统” 4王莽改制及其失败 七、东汉的兴衰 1“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专权与东汉的衰亡 八、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匈奴的兴起和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2汉通西域 3“丝绸之路” 4秦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九、秦汉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数学和医学 (2)张衡与地动仪 (3)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2宗教和哲学 (1)佛教的传入 (2)道教的出现 (3)王充与论衡 3史学、文学和艺术 (1)司马迁与史

12、记 (2)乐府诗 (3)秦兵马俑 十、三国和两晋 1三国鼎立 2西晋的统一与匈奴等族的内迁 3十六国与东晋 4淝水之战 十一、南朝和北朝 1南朝的政治 2江南地区的开发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与民族融合 十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圆周率(2)水经注(3)齐民要术 2宗教和哲学 (1)佛教的盛行 (2)范缜与神灭论 3文学和艺术 (1)建安诗人和陶渊明 (2)王羲之和顾恺之 (3)石窟艺术 十三、隋朝的统一 1隋文帝和“开皇之治” 2大运河的开凿 3隋朝的灭亡 十四、唐朝的繁盛及衰亡 1从“贞观之治” 到“ 开元盛世 ” 2经济的繁荣 3边疆各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4

13、对外交流的发展 5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十五、隋唐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赵州桥(2)雕版印刷术 (3)子午线的测量(4)医药学 2文学艺术 (1)唐诗与散文 (2)书法和绘画 (3)敦煌莫高窟 十六、辽、宋、夏、金 1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建立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王安石变法 3契丹、党项、女真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4金和南宋的对峙 5经济的发展 十七、元朝的政治和经济 1蒙古的兴起 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3元朝的社会经济 4元朝的中外交流 十八、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2)沈括和郭守敬 2史学、文学和艺术 (1)可马光与资治

14、通鉴(2)宋词和元曲 (3)绘画 十九、明朝的政治和经济 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2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3边疆民族的发展和明朝的对外关系 4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 二十、清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1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康乾盛世” 3封建专制的统治 4闭关锁国政策 二十一、明、清前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本草纲目(2)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 2进步的思想家 3图书的编纂 4文学艺术 (1)明清小说 (2)戏剧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开始于 1840 年的鸦片战争,包括清朝后期、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的历史。 (一)1840 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

15、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 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鸦片战争激化了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由此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洪秀全等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这场运动失败了。 (二)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起了瓦解作用,同时又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

16、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 世纪中期,中国先后出现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三)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扩张使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1883 年和 1894 年,先后爆发了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四)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他们希望中国独立富强,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君主立宪制。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维新变法运动遭致失败。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

17、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五)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 清政府被迫推行的“新政”和“ 预备立宪”,没能挽救其统治危机。1911 年的武昌起义,得到全国响应。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灭亡。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攫取。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肆意践踏民主共和制度,公然恢复君主专

18、制统治。对此,革命党人相继发动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控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得以壮大。 1915 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对中国人民起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1919 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1921 年,中国共产党

19、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八)1922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随后,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发动国民革命,举行北伐战争。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在国民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背叛革命,于 1927 年发动“四一二 ”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1927 年 7 月,汪精卫宣布“分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九)“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 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同年底,张学良发表“ 易帜”通电,表示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20、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的统一。但是,国民党各派新军阀之间仍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混战不已,中国人民的灾难更加深重。 (十)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秋 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围剿”。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 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失利,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十一)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华民族面

21、临严重的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6 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十二)1937 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大举进攻中国。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发动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会战。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8 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方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投敌,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在相持阶段,国民政

22、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抗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实行野蛮的殖民统治。 在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抗战,在 1945 年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十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的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1946 年初,各党派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 年夏,国民党依赖美帝国主义的援助,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奋起抵抗。人民解放

23、战争由此开始。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各条战线上,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进行斗争。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十四)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此为标志,我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从 1953 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24、。到 1956 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十五)1956 年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出现过失误,先后发生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 经过调整,从 1962 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十年中,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了一批艰苦创业的先进集体和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个人。 (十六)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灾难和动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抵

25、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碎。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十七)1978 年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方向。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加快了国防现代化步伐;外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科学技术成就显著,科

26、研成果层出不穷,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卫生事业都有了迅速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要点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社会 2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3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 5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太平天国 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2定都天京和天朝田亩制度) 3太平天国的失败 三、洋务运动 1清朝政局的变动 2洋务运动 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1中法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3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五、戊戌变法 1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活动 2“百日维新” 六、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3辛丑条约 七、辛

27、亥革命 1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 2清政府的“新政” 与立宪活动 3各地的武装起义 4武昌起义 八、清朝后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詹天佑与京张铁路(2)冯如与飞机制造 2文学艺术 3教育 4进步的思想家 (1)魏源(2)严复 九、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十、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2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 3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 4护法运动 5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十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新文化运动 3五四爱国运动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十二、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 2五卅运动 3北伐战

28、争 4国民革命的失败 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确立 1“二次北伐” 和东北易帜 2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 十四、工农武装革命 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与秋收起义 3毛泽东和朱德井冈山会师 4土地革命与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十五、九一八事变和二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 2伪满洲国的建立 3二八事变和淞沪抗战 十六、红军长征 1“围剿”和反“ 围剿” 2红军长征 3南方红军的游击战争 十七、抗日救亡运动 1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扩大 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3一二九运动 4西安事变 十八、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1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2第二次国共合作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4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

29、辟 5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 6全国抗日运动的高涨 十九、抗日战争的相持局面 1汪精卫叛国投敌 2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3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积极反共活动 4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日斗争 二十、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 2中国军民的局部反攻 3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4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十一、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重庆谈判 2政治协商会议 二十二、解放战争 1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2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 3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4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5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6解放南京 二十三、民国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教育 3文学和艺术 二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开国大典 二十五、新中国政权的建设和巩固 1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2新中国政权的建设和巩固 3国民经济的恢复 二十六、社会主义改造 1过渡时期总路线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二十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