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体发育学第一章1. 人体发育学: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是一门新的学科,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2. 生长: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 、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发育: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 育,重点涉及儿童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 改变3. 格赛尔成熟理论:适应性行为大肌群运动行为小集群运动行为言语行为个体和社会行为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一个人的精神世
2、界分为三个方面:本我自我超我5. 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6. 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斯金纳操作条件学习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7. 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8. 正常小儿囟门闭合时间:约半数在 11.5 岁闭合,最晚闭合时间 不超过 2 岁。9. 囟门早闭多见于小头畸形,囟门晚闭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等,也偶见于生长过速的婴儿。10.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11. 婴儿出生时的平均头围:32 34cm 。12. 较小的
3、头围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往往提示脑积水。13. 判定骨龄的方法主要有图谱法和计分法14. 大多数婴儿在 67 个月时开始出牙。15. 生殖系统发育分为:胚胎期性分化;青春期生殖器官、第二性征及生殖功能生长。16. 生殖系统发育主要特征:Y 染色体短臂决定胚胎期性分化的基因性别从出生到青春期生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性器官迅速增长,出现第二性征17.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规律:18. 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易于受环境的影响。视觉发育 出生后半年内语言学习 56 岁之前19. 脑的可塑性:经验可改变脑的结构并影
4、响其功能,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20. 脑性瘫痪: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21. 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体重:3.20 3.30kg,一般男婴比女婴重 100g。22. 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身长:50cm。23. 影响生长发育的两个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22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冲动、任性和学习困难为特征。25. 儿童身高体重生长特点体重 非等速增长。随着年龄增加,体重的增长逐渐减慢。身高26. 语言发育障碍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病因:(1)听力障碍(2)精神发育迟滞(3)家庭因素(4)发音器官的影响
5、(5)脑性瘫痪及其他神经系统障碍(6)环境因素临床表现:(1)构音异常( 2)嗓音问题(3)流利性问题(4)语言问题27. 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具有社会交往、语言沟通和认知功能特定性发育迟缓和偏离为特征的精神障碍。28. 孤独症临床表现:(1)社会交往障碍(2)语言发育障碍(3)兴趣范围狭窄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4)感觉障碍和动作异常( 5)智力障碍和认知偏移( 6)患儿早期较难抚养,睡眠少、尖叫、倔强和固执,或特别安静、有特殊兴趣等29. 筛查性的测验包括哪些方法:(1)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2)绘人测验(3)图片词汇测验30.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适用对象:4.5 岁儿童。31. 丹佛发育
6、筛查测验分为四个能区:个人- 社会、细运动与适应性行为、语言、大运动。32. 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适用对象:4 周至 3 岁的婴幼儿。33. 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包括:大运动、细动作、个人- 社会、语言、适应性行为。34. 发育商:用以表示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的商数,以发育龄与实际年龄的百分比表示。第二章1. 胎儿宫内发育分期:胚芽期(02 周) 、胚胎期(3 8 周) 、胎儿期(9 40 周)2. 胚泡:受精卵进入子宫腔后,卵裂球增大至 100 个左右,细胞间隙融合成一个大腔,呈泡状,称胚泡。3. 胚胎期有哪三个附属结构?有哪些作用?胚胎期的三个附属结构:羊膜囊、胎盘、脐带。羊膜囊:含羊水,羊
7、水有缓冲作用。胎盘:借脐带将营养成分运送给胚胎。脐带:连接母体与胎儿,运输养分的通道。4. 胚层分化方向内胚层 消化系统和其他内部器官与腺体外胚层 皮肤、头发、指甲和部分牙齿、感知器官和神经系统中胚层 肌肉、骨骼、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和循环系统5.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标准极低:超低:6. 早产儿:胎龄足 28 周不足 37 周的活产胎儿。37. 胎儿宫内神经系统发育可能出现的异常发育有哪些发生畸形,出生后出现功能障碍和精神发育迟缓等 神经细胞数目减少,形成脑发育不良 导致脑白质发育不良 导致髓鞘发育不良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8.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化的发育顺序:(从脊髓向脑干的上位中枢进展的过程)
8、延髓-脊髓中脑- 桥脑-脊髓 间脑-中脑-桥脑-脊髓9. 胎儿在多大以后具备宫外存活能力?10. 正常孕期范围:3742 周。11. 胎动: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类型:缓慢的蠕动或扭动剧烈的踢脚或冲撞剧烈的痉挛动作12. 胎动异常:胎动若少于 10 次或逐日下降超过 50%,表示胎儿有缺氧的可能,如果胎儿突然剧烈活动,接着胎动停止,往往提示胎儿宫内急性缺氧,危险性更大。13. 胎儿在八个月左右有哪些记忆?听觉记忆。14. 胎儿的听觉感受器在 6 个月时就已经基本发育成熟。15. 胎教的首选方法:音乐胎教16. 胎儿生长发育的特征:(1)生长速度:胎儿体重每日增加的量,到 38 周为
9、止,呈加速度的趋势。 (2)体重递增:若将某周中 1 天体重增加数化为上周体重的百分数称之为递增率,胎儿期递增率是逐渐降低。 (3)器官发育:在胎儿生长过程中,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其中肌较慢,神经系统最快。17. 胎儿最初的运动形式:胎动反射18. 宫内 Apgar 评分:胎儿心血管系统检查胎儿呼吸系统检查神经运动系统检查19. 胎儿听觉的传导途径:声波穿透腹壁的肌层而进入羊水,再经此介质传经颅骨-鼓室-前庭窗-迷路外淋巴- 内淋巴-基底膜 - Corti 器产生音的感觉。20. 对胎儿发育的研究主要有哪些途径?(1 ) 因治疗需要而把胎儿从子宫中取出,放在特制的“育儿箱”里进行观察,记录
10、其自然行为和其对某些电、机械刺激的反应。(2 ) 对早产儿进行研究,观察在子宫内的发育情况和行为。(3 ) 采用某些仪器设备对子宫内的正常胎儿进行测量研究。21. 胎儿发育的检测方法与内容:(1 ) 胎动(2 ) 胎儿神经系统超声检查 (3 ) 胎心率检查(4 ) 羊水检查(5 ) 胎儿宫内评分(6 ) 超生多普勒监测(7 ) 胎儿心电图(8 ) 实验室检查22. 胎儿心率正常范围:120160 次/分钟。第三章原始反射: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脑桥,是人类初期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1. 握持反射:正常足
11、月新生儿脸颊部接触到母亲乳房或其他部位时,即可出现“寻找乳头的动作。4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存在时期:04 个月。2. 放置反射:又称跨步反射。检查方法: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足背抵于桌面边缘。反应: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缘侧下肢抬到桌面上。存在时期:02 个月3. 踏步反射:又称步行反射。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反应: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类似迈步动作。存在时期:03 个月。4. 侧弯反射:又称躯干内弯反射。检查方法:婴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用手指刺激一侧脊柱旁或腰
12、部。反应:婴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存在时期:06 个月。5. 立直反射:矫正反射。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6. 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7. 围巾征:将小儿手通过前胸拉向对侧肩部,使上臂围绕颈部,尽可能向后拉,观察肘关节是否过中线,新生儿不过中线,46 个月小儿过中线。肌张力低下时,手臂会像围巾一样紧紧围在脖子上,无间隙;肌张力增高时肘不过中线。8. 与粗大运动相关的反射:原始反射、直立反射、平衡反应。9. 紧张性迷路反射:也称前庭髓反射,头部在空间位置及重力方向发
13、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的变化。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部前屈,臀部凸起。意义: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10.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当头部位置变化,颈部及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引起四肢肌紧张的变化。小儿颜面侧上下肢因伸肌张力增高而伸展,头后侧上下肢因屈肌张力增高而屈曲。意义:是评价脑瘫等脑损伤疾病的重要方法。去大脑强直及锥体外系损伤时亢进,锥体系损伤也可见部分亢进;6 个月后残存,是重症脑瘫的常见表现之一。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小儿头于正中位、对称性运动、手口眼协调等运动发育。11.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小
14、儿呈俯悬卧位,使头前屈或背屈,头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头背屈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意义同 ATNR12. 直立反射中枢:中脑&间脑。功能: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协调关系。影响直立反射的原因:脑发育落后或脑损伤患儿直立反射出现延迟,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残存可严重影响智力反射的建立。13. 颈直立反射持续的时间:68 个月。14. 迷路性立直反射:当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从中耳发出的信号刺激支配颈肌的运动神经元,产生头部位置的调节反应。检查方法:用布蒙住小儿双眼,检查者双手扶住小儿腰部,使小儿身体向前、后、左、5右各方向倾斜,检查时注意不要过分倾斜。反应:无论身
15、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直立位置。15. 降落伞反射:保护性伸展反射。双手托住小儿胸腹部,呈俯悬卧位状态,然后将小儿头部向前下方俯冲一下,此时小儿迅速伸出双手,稍外展,手指张开,似防止下跌的保护性支持动作。意义:如果一侧上肢没有出现支撑动作,提示臂丛神经损伤或偏瘫;如果此反射延迟出现或缺如,提示脑瘫或脑损伤。16. 平衡反应中枢:大脑皮层。17. 平衡的躯体感觉输入包括:18. 前庭系统感受器包括:前、后、外三个班规管内壶腹嵴的运动位置感受器 前庭迷路内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19. 仰卧位的姿势运动发育:由屈曲向伸展发育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手、口、眼的协调发育。20. 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
16、由屈曲向伸展发育抗重力伸展发育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21. 立式姿势运动发育阶段2 个月 阳性支持反射逐渐消失,下肢出现半伸展、半屈曲的状态而不能支持体重3 个月 膝部与腰部屈曲,可以短暂支持体重4 个月 由于伸肌张力较高,下肢伸展并支持体重,多呈足尖支持状态5 6 个月 使小儿站立时,出现跳跃动作,此阶段称为立位跳跃阶段7 8 个月 扶持小儿腋下站立,多数可站立,髋关节多不能充分伸展,称为扶站阶段9 个月 小儿可抓物站立或抓住检查者的手后自行站起,脊柱充分伸展,称为抓站阶段10 个月 在抓站的基础上,由于立位平衡功能的逐渐完善,小儿可独自站立,开始时间较短,逐渐延长,称为独站阶段11 个月 小儿
17、站立稳定后,则可以牵手向前迈步,称为牵手走阶段12 个月 可以独自步行,称为独走阶段(一般不应晚于 18 个月)22. 粗大运动发育的里程碑:年龄 头与躯干控制 翻身 坐 爬、站、行走2 个月 短暂抬头,臀、头同高半前倾 不支持4 个月 抬头 4590,头高于臀部,玩两手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 扶腰坐 足尖支持6 个月 随意动作增多,抬头90 俯卧位至仰卧位 独坐手支撑7 个月 双手或单手支撑,支撑向后成坐位直腰坐 肘爬、扶站8 个月 胸部离床 扭身坐 腹爬9 个月 手或肘支撑,腹部离床坐位自由变换体位后退移动、抓站10 个月 四爬、独站12 个月 跪立位前移、独走615 个月 独走稳、蹲着玩2
18、岁 跑步、跳23. 脑瘫患儿姿势运动发育的主要特征 运动发育延迟的同时伴有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 四肢和躯干的非对称性 固定的运动模式 抗重力运动困难 做分离运动困难的整体运动模式 发育不均衡 肌张力不均衡 原始反射残存,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应出现延迟或不出现 感觉运动发育落后 联合反应和代偿性运动24. 脑瘫患儿肌张力异常的表现25. 如何检查肌张力26. 如何针对平衡功能进行评定?平衡反应评定静态平衡功能评定动态平衡功能评定综合性平衡功能评定对平衡障碍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1.手的基本动作包括哪些? 选择非抓握动作:悬浮、约束、推、压、触、勾状抓握等抓握动作:力性抓握(球形抓握、柱状抓握、拉) 、精细
19、抓握(尖捏、指腹捏、侧捏、三指捏)2.抓握动作发育的规律:掌握更加复杂、准确而灵巧的动作,使手开始成为使用工具的工具动作的概括化,把某一动作推广到同一类的物体上 【选择】3.无意识抓握出现的时间:3 个月左右 【选择】4.2 6 岁 是儿童握笔动作技能迅速发育阶段。5.触觉识别:人类单凭用手触及物体而无需用眼看就能识别物体的能力。6.精细运动能力:个体凭借手的动作,在感知觉、注意力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7.视觉发育分为: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物体辨认阶段精细辨认物体阶段8.婴儿视觉功能发育特点:(1 )儿童天生就具备对面孔特征进行加工的能力,周边视力比中心视力好。 (2)2 月龄
20、的婴儿能将注意力指向物体的多个特征,并成像于视网膜的中央凹。但是,注意力主要还是集中在刺激的最明显特征上。 (3)婴儿实力的强制性注意。9.3 个月时婴儿双眼追视移动物体范围可达 180。10.何时才能判断出儿童哪只手为利手:4 6 岁。11.连续的抓我动作包括哪些过程:视觉搜索物体接近物体抓住物体放开物体12.运动功能的特殊发育障碍:存在与儿童发育早期,在完成精细与粗大运动时的动作协调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的协调困难,也称发育性协调障碍。13.婴幼儿视觉功能评定方法:单眼遮盖试验光觉反应注视和追视眨眼反射双眼同视功能14.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发育异常主要表现在:常出现上肢姿势异常,主要表现为手指关节掌7屈,拇指内收,手握拳,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上肢姿势异常可导致手的抓握动作、手的知觉功能、双手协调动作、手眼协调功能等精细运动障碍。15.常见的婴幼儿精细运动异常包括:精细运动发育落后 精细运动发育障碍 精神发育迟缓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学习障碍 其他: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福山型肌营养不良等神经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