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张俊青七一班,七二班一、教学目标: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丰富的图形世界”、“ 有理数及其运算” 、“字母表示数”、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生活中的数据“ 、” 可能性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
2、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在合理的推证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
3、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二、教材分析: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这部分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
4、质。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是认识到事物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过程中,要亲自去展开与折叠、切截,亲自去观察、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从而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控制
5、练习和习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继而介绍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采用了与第二部分内容相同的设计思想,即从实际问题着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实现学生的思维由数到式的飞跃,并运用类比的思想探索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代数工具并用于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识别线段、
6、射线、直线、角、平行与垂直等有关概念,从事折纸、模型以及使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几何工具,画角、线段、平行线、垂线,制作七巧板、图案设计等活动。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解方程和运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丰富的实例,从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利用天平直观地归纳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归纳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立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通过实践活动,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对大数进行感受和估计。学习表示大数的一个重要方法:科学计数法。
7、通过数据统计过程,从扇形统计图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习制作扇形统计图。通过对报纸中数据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三、基本情况分析:七年级入学了,学生总体情况如下:七年级(1、2)班共有学生:90 人,通过调查,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
8、;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
9、仍然是一个挑战。四、教材的重点、难点1、利用图形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认识并能字母表示算式,初步认识角并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理解化“ 未知”为“ 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总之在每一章中都要与学生一起认真的来研究学习。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 开学准备周第二周: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共 12 课时) 小升初测试(1 课时)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课时)1.2 展开与折叠 (2 课时)第三周:1.3 截一个几何体 (1 课时)1.4 从不同方向看
10、(2 课时)1.5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1 课时)第四周: 回顾与思考 (1 课时)第一章测试 (3 课时)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 (共 21 课时) 2.1 数怎么不够用了 (1 课时)2.2 数轴 (1 课时)第五周: 国庆长假 第六周: 2.3 绝对值 (1 课时)2.4 有理数的加法 (2 课时)2.5 有理数的减法 (1 课时)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 课时)第七周: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 课时)2.7 水位的变化 (1 课时)2.8 有理数的乘法 (2 课时)2.9 有理数的除法 (1 课时)第八周: 2.10 有理数的乘方 (2 课时)2.11 有理数的混合
11、运算 (1 课时)2.12 计算器的使用 (1 课时)回顾与思考 (1 课时)第九周: 第二章测试 (2 课时)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共 12 课时 ) 3.1 字母能表示什么 (1 课时)3.2 代数式 (1 课时)3.3 代数式求值 (1 课时)第十周: 3.4 合并同类项 (2 课时)3.5 去括号 (1 课时)3.6 探索规律 (1 课时)回顾与思考 (1 课时)第十一周:第三章测试 (2 课时)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共 11 课时 ) 4.1 线段、射线、直线 (1 课时)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1 课时)4.3 角的度量与表示 (1 课时) 第十二周:4.4 角的比较
12、(1 课时)4.5 平行 (1 课时)4.6 垂直 (1 课时)4.7 有趣的七巧板 1 课时)回顾与思考 (1 课时)第十三周: 第四章测试 (2 课时)期中考试第十四周: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共 15 课时 ) 5.1 你今年几岁了 (2 课时)5.2 解方程 (3 课时) 第十六周:5.3 日历中的方程 (1 课时)5.4 我变胖了 (1 课时)5.5 打折销售 (1 课时)5.6“希望工程”义演 (1 课时)5.7 能追上小明吗 (1 课时)第十七周:5.8 教育储蓄 (1 课时)回顾与思考 (1 课时)第五章测试 (2 课时)第十八周: 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 (共 7 课时 ) 6.1 认识 100 万 (1 课时)6.2 科学记数法 (1 课时)6.3 扇形统计图 (1 课时)6.4 你有信心吗 (1 课时)6.5 统计图的选择 (1 课时)回顾与思考 (1 课时)第十九周:第六章测试 (2 课时)总复习 (共 3 课时)第二十周: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