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为科学,如何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边界线?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学号 119020018姓名 张健(研究生)何为科学,如何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边界线?对科学最早的认识应该是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流行一个问,是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并且流行的一个回答,是我长大了想当科学家。那时候记得做过一次梦,梦见了流星,流星停下来问我,你长大想当什么?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我长大了想当科学家。那时候觉得科学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东西,不存在于自己现实生活中,而在是存在于自己的梦里。后来学过一些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生物,发现原来科学离自己也不远。比如知道苹果熟了之后为什么会往地上掉落、鸡蛋变质之后为什么会发臭,铁为什么会生锈,包括
2、人为什么会生小孩等等,在学习之后都知道了原委,并被告知说这就是科学。虽然知道了科学也不是遥不可及,并不只在梦里。但是觉得科学与自己无关或是觉得就只有一部人在从事关于科学的东西,比如教材的作者或是电视上经常表彰的科学家。再后来上了大学之后,有一定的专业素质,渐渐发现科学并不是教材作者或是受表彰的科学家所作的事了,发现有时自己已经置身于科学之中。而且经常在生活中发现一些“秘密” ,好像值得去研究一下。特别是有一位老师讲课时对我们说,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成为科学家,我们也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句话让我一下揭开科学的面纱,其实科学并不是某种特别被定义的东西,而是一个泛泛的概念,也就是说科学就在我们周围。我
3、觉得科学是人类认识这个世界的产物。人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了这个世界,同时科学以副产品出现并指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认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科学家。比如,牛顿在苹果园里休息时,掉落的苹果触发了他的灵感,再加上前人的成果以及自己的努力,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批判的总结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 大 量实 验 事 实 进 行 了 订 正 、 分 析 和 概 括 , 总 结 出 了 元 素 周 期 律 , 并 绘 制 了 元 素 周 期 表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后来慢慢发展成遗传学。人类总是在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创立了科学。那为什么
4、只是少部分人在史上留名呢?套用牛顿的一句话就是,我之所以能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里的巨人并不一定是和他一样赫赫有名的大家,也可能广大的人民。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些规律由一部分有心人记住并相互传播,而由更少的一部分人记录下来,最后由一两个大家分析总结,最终形成了有影响力的科学。就像一个金字塔一样,科学大家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在史上熠熠生辉。推动历史的正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只是现在由于科学水平的提高,进行的科学的研究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需进行专门的训练。所以现在大部分人只是个科学的“受者” ,不再是“参与者” 。其实未经训练的广大群众也会发现科学,只是
5、他们发现的早已被别人发现了,只能说他们出生晚了。 当然,认识一个事物并不是简单的看到这事物的表象,而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发现内在的规律才是真正的认识。比如“地心说”就是典型的例子。人民看见太阳东升西落,感觉月亮群星都绕着地球转,就粗浅的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教会处于统治的目的竟对其进行打压。不过“日心说”最终打败了“地心说” ,随着人民认识的深入,发现“地心说”存在的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站不住脚。这是因为随着人民探索的深入,认识逐渐从事物的表象到事物的本质。在本质上出发得出的结论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而最终被称之为科学。这里的“日心说”只立足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话,
6、那就轮不到太阳做中心的了。科学也有一定的时效性。这是因为人民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限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事物本质的程度把握的不一样,导致认识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科学也有时效性。比如在“日心说”提出之前, “地心说”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科学,并且统治了很长的时间。如果把我们也放在那个时代,估计我们的地理书里就会这样编写: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这是由亚里士多德发现的。即使不把我们放到古代,在现在也有很多科学未解之谜。比如百慕大三角洲之谜,UFO 之谜等。当人民在用科学无法解释的时候就对科学失望,还不如直接迷信得了。其实,人过从认识的角度来看也不难理解,未解之谜只不过是人民还未认识而已。百慕大三角洲可
7、能存在一种还没发现的特殊磁场,这种磁场可以制造风暴或是扭曲空间,当然也可能是某些人精心策划的谎言。至于 UFO 我倒是相信真的有外星人存在,只是他们不愿被我们发现,或是已经发现了外星人,但迫于默写压力政府一直未公布而已。虽然现在是未解之谜,我相信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会逐步揭开现存的未解之谜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科学,根据生物上的多样性原理,或者统计学上的概率事件,在科学漫长的发展史上,肯定出现过非科学。从字面意思来看,非科学就是与科学相对的,是科学的对立面。但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边界线是什么呢?如果说科学是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那么伪科学则是忽视了事物的本质,或把一种表象错认
8、为本质。因此,凡是未揭露事物本质的都可称为非科学。但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性,揭露事物的本质需一个过程。在对微观粒子研究的过程中,一开始人们发现了分子,觉得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最小的组成粒子;后来发现了原子,分子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就成了最小的组成粒子;再后来又在原子内部发现了质子和电子,质子和电子就成了最小的组成粒子;到现在又在质子中又发现了更小的粒子,这一层层的发现慢慢揭示了物质的组成,逐渐接近实物的本质。其实这就是对科学发现的一个真实写照,人们在一层层揭开了掩盖事物本质的面纱,当最后所有面纱都被揭开了,就发现了事物的本质。但事实是,层层面纱之后还有层层的面纱。科学是动态发展的,
9、所以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界线也是相对的。当然有一些人,利用人类心理的弱点,创造一些非科学科学来达到某些目的。比如说宗教,说存在一个救世主,只要你虔诚的膜拜它,它就会保护你。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疾苦,内心无法排遣,于是有些人就相信宗教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但事实是,当真正遇到危难时,就自己的还是自己,那些救世主除了让你内心变得强大一点之外,什么忙也帮不上。因为根本不存在什么救世主,这只是心理作用而已,所以这就是非科学。你相信救世主存在,它就存在,你不相信它存在它就不存在。但是宗教是人民的精神寄托,能给人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所以说它是非科学也不完全对,至少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还存在一些伪造科学的案例,
10、用现在的话就是学术造假。2008 年,韩国官员发现该国的金泰国教授发表的两篇关于抗衰来技术论文涉嫌造假,里面存在大量的伪造数据。这也算是非科学,没有直接的反映对事物认识的结果,用一些捏造的数据来曲解事物对本质。所以是非科学。学术造假是对科学的亵渎,作为惩罚政府已经中止了金泰国教授的教学和研究职位,并接受调查。而现在的科学研究工作更多的是处在摸索的阶段,处于在路上的那种感觉,只能是逐步接近实物的本质,而没有到达,研究工作也是科学本身。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带有私人目的的造假,科学研究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应经受住失败,耐得住寂寞。虽然研究工作还没有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但也是属于科学范畴,因为“认识”的本身就是科学。科学是认识这个世界的产物,是人们对待处理事物本质的态度。人们的认识在进步,科学也随之发展。科学和非科学的界线则是动态相对的,你说它是科学,即使有悖事物的本质,也可能是科学。人类的认识没有疆界,科学也没有疆界。可能某一天,我们现在认为科学的东西全都颠覆了, “非科学”成了“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