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文.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2169071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关于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关于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关于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关于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范文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三农”工作至关重要。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好“三农”领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夯实“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基础,提出如下意见。一、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到 2020 年,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始终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既不变相降低、

2、影响脱贫质量,也不随意调高、吊高胃口。聚焦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发现的问题,压实主体责任,坚决整改到位。抓实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和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实施好“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充分发挥“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作用。深入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推进省内经济强市、县对口帮扶贫困县。加强一线帮扶力量,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关心关爱扶贫干部。落实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常态化约谈,加大问责问效力度,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虚假式” “算账式” “指标式” “游走式”脱贫等问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巡视巡察工作。(二)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把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特殊贫困群体作为脱

3、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措施。统筹配置各类资源,坚持精准施策,推进新增资金、项目、举措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脱贫。对特殊贫困群体强化综合性保障措施。持续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统筹推进非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三)加快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强化贫困村动力电用电安全。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强控辍保学措施,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落实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加大贫困户危房改造力

4、度,2019 年底基本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等 4 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问题。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实施就业扶贫行动计划,确保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深入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做好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落实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生态护林员等生态扶贫政策。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四)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监测机制和返贫因素排查预警干预机制,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加强后续扶持和管理。攻坚期内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研究解

5、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及早谋划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2020 年完成后的工作思路。二、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五)毫不放松粮食生产。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步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6500 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 500 亿斤以上。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落实产粮大县奖补政策,培育一批特色农业大县。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守牢 7288 万亩耕地红线,确保 5883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

6、控制线。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强化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监督考核。(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到2020 年建成 3570 万亩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优先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安排。开展农用地土壤分级分类管控与污染治理修复。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加快鄂北水资源配置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鄂北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打好三年水利“补短板”工程收官战。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现代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加大新技术在农村统计调查中的应用。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七)

7、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要求,坚持“稳粮、增油、优经、扩饲”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油菜产业倍增计划和“优质粮食工程” ,开发多元化马铃薯主食产品,调减低质低效水稻、籽粒玉米、非适宜区小麦等。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到 2020 年面积达到700 万亩以上。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一批放心菜园、精品果园、生态茶园、道地药园。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科学调控生猪产能,加快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实施

8、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等防控措施。推动并支持农业走出去,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平。(八)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聚焦种业科技创新、粮油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关键技术创新等重点任务。加强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联盟建设。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推进“武汉中国种都”建设。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支持新一代智能化农机装备研发和制造,推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地球空间信息产业与农机装备制造对接,促进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

9、现代农业 ”,开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试点。加快“星创天地”建设,打造县域科技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成果产权制度,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完善人才评价和流动保障机制,落实兼职兼薪、成果权益分配政策。三、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九)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强化县(市、区)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县级按规定统筹整合相关资金,集中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制定“决定” 、五年推进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鼓励和支持有条件

10、的地方整县整镇、连线成片推进。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形成持续推进机制。(十)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到 2020 年,实现国家现行标准下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开展示范县、示范乡、示范路建设。每年建成 1 万公里美丽农村路、推动 1 万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全面完成 20 户规模村组以上通达硬化路。探索推行“路长制” 。开展农村客运服务提升行动。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加快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网络。持续推进光纤入村、4G 覆盖等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覆盖所有行政村的农村智能广播网,基本实现

11、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 。构建村庄基础设施建管长效机制,鼓励市县将管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十一)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将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工资待遇。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深入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加强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

12、级。量化调整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特困人员供养保障标准。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投入机制。支持社会力量下乡兴办社会事业。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二)加强农村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推广投入品减量化和清洁化农业生产模式,重点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严格林地、湿地、森林等生态资源管护。持续开展国土绿化,高标准推进森林城镇建设,高质量完成精准灭荒工程、长江两岸造林

13、绿化行动等建设任务。规范自然保护地管理,逐步建立山林长制。实施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持续开展农村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健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着力修复生态宜居环境。坚守江河湖库生态红线,严格长江岸线资源管理。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十三)强化乡村规划引领。把加强规划管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实现规划管理全覆盖。以县为单位抓紧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有条件的村要应编尽编。县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编制村民易懂、村委能用、乡镇好管的村庄建设规划。坚持多规合一,编制其他重要专项规划。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造质量

14、,编制推广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农房设计图集。大力培养乡村规划人才和建筑工匠。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十四)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 “一县一业” 。优化区域布局,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优质粮、果菜茶、食用菌、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产业。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新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大力挖掘农村能工巧匠,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完善“荆楚优品”目录管理办法。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 “乡字号”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蕲艾等做大做强。打造国宝桥米、潜江龙虾、恩施硒茶、随州香菇等国家

15、品牌,鼓励各地加快培育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十五)做大做强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推进做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推动公益性农产品市场、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十六)加快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加快发展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交通、信息、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提

16、升发展水平。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支持各地因地制宜举办乡村节庆和农民丰收节活动。巩固和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机制,落实县市主体责任,统筹安排转移支付资金,适当提高政府购买服务价格,落实养老保险衔接政策。(十七)拓宽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职工技能和农村妇女就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着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培育一批特色小镇,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乡村企业,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增加农民就近就业岗位。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入乡创新创业,支持返乡创业园建设、小微企业发展。完善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解决好用地、信贷等困难。大力实施“三乡”工程,支持和调动各方面力量投身乡村发展。五、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十八)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思想汇报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