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172949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安全管理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安全管理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安全管理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安全管理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安全管理1、硬技术的发挥依赖于软措施的实施。2、人员的低素质、集中化和难控性以及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等,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工艺、技术及环境的复杂性加大,安全管理的对象也日益复杂,影响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2 社会处于转型期,有关安全生产的立法、执法有待进一步完善。3 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 社会总 体协调管理水平尚待提高。5 、安全科学仍不在不断发展, 作为其学科丛林中的安全管理学尚落后于社会实际需要。 3、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有四个方面 :1 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 理”方针的基本保证。

2、 2 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 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安全管理是减少、控制事故尤其是 人因事故发生的有效屏障。 3 安全技术和职业安全健康措 施依靠有效地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安全管理 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保驾护航的作用。4、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及 其保障条件。5、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 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保护职工再生产 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 催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 6、安全关联主题和范围的大小不同分为宏观和微观的, 按照对象的不同分为广义和狭义。宏观:国家从政治、

3、经济、法律、体制、组织等个方面所 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微观:将企业作为安全管理的主体狭义的:直接以生产过程为对象的安全管理广义的:泛指一切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防止国家财产受 到损失的,不仅以生产经营活动为对象,而且包括服务、 消费活动等涉及的安全管理活动。7、安全管理活动的研究对象:(1)安全管理学史研究安 全管理活动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2)安全管理学就是以社 会、人、机系统中的人、物、信息、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安 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合理、有效的配置诸要素及其之 间的关系,从而保证系统中安全状况的持续实现,保证人 类社会活动中的安全生存、安全生活、安全生产。 8、研究内容: 包括安全管理学

4、的理论基础,安全管理方 法,事故管理,安全文化和安全法规等。理论基础包括:各种有关的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管 理学的基本原理等。安全管理方法包括:安全目标管理、 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化安全管理、安全信息管理、事故统 计与分析和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管理包括:事故统计与 分析、事故调查与处理和事故预防和控制9、安全文化与安全法规的关系:安全文化、安全法规是 实现系统安全的两种不同的、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前者 从文化、理念层面研究如何使人自主的约束不安全行为, 实现个体人的安全,进而实现组织系统的安全。安全文化 和安全法规是自主管理的基础。后者从行政角度规范人的 行为,具有强制执行的性

5、质,是法制管理的基础。两者相 辅相成,不可或缺,从软的手段进行事故预防与控制,而 安全科学技术是保证安全管理实施效果的硬手段。 10、安全管理学的特点:系统性、决策性、前瞻性、综合 性和交叉性、实用性11、我国安全管理发展阶段:1 建立和发展阶段(三年国 民经济恢复时期 1949 1952,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1957)。 2 停顿和倒退阶段(受挫阶段 1958 1960,探索 阶段 1961 1965,动荡和徘徊阶段 1966 1978) 3 恢复 与提高阶段(1978 1992) 4 市场经济下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3 年至今)12、安全管理学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

6、原理,探讨、揭示我国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健全我 国安全管理机构体制和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以达到提高 管理效益、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具体地说,安全管理学 的研究任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第二章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论1、安全管理应遵循管理和安全的普遍规律2、管理就是管理者经济、有效地运用组织的各种资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行为活动是 组织成功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3、管理学基本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科学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国 法约尔(管理理论之父)的一般管理理论,德国韦伯(组织管理之父)的行政组织理论。 4、泰勒的科学管

7、理理论内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标准化管理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强调雇主和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主张计划与执行分离,计划由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由工长和工人负责。5、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 从经营职能中独立出管理活动(经营职能: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2 教育的必要性 3 提出五大管理职能和 14 项管理原则(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4 项管理原则:一,劳动分工 2 权利与责任 3 纪律 4 统一指挥5 统一领导 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 人员的报酬 8 集中 9 等级制度 10 秩序 11 公平 12 人

8、员的稳定 13 首创精神 14 人员的团结) 一般管理理论被誉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6、韦伯的思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特点 1 明确的分工 2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 人员的任用 4 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 6 组织人员之间的关系7、事故定义: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一意图而进行活动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行动暂时地或永久地停止的事件。我国认为: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8、常见的几类

9、事故 ;1 伤亡事故,简称伤害,是个人或集体在行动过程中,接触了与周围条件有关的外来能量,该能量作用于人体,只是人体生理机能部分或全部损伤的现象。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的伤亡事故,称为工伤事故。 2,一般事故,也称无伤害事故,这是指人身没有受到伤害或只受微伤,停工短暂或与人的生理机能障碍无关的未遂事故。 3 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的事件。(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件之比为 1:29:300,要消除重伤事故必须从消除大量的无伤事件着手) 4 二次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9、事故的基本特征:1 事故的因果性 2 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

10、律性 3 事故的潜伏性、再现性和可预测性。10、事故致因理论有以下五种理论组成: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因果(M :遗传及社会环境 P :人的缺点或失误 H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D :事故 A :伤害)连锁理论的核心思想: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个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但是其理论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单链条化。尽管如此,海因里希”直观化“的事故因果连

11、锁理论关注了事故形成的人与物,开创了事故系统观的先河,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1 管理缺陷 2 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因素 3 直接原因 4 事故 5 损失。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核心在于对现场失误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等现场失误是由于企业领导和安全技术人员的管理失误造成的)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考虑了导致事故发生的社会因素二;能量意外转移理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的释放。能量伤害有两种:第一类伤害是由于转移到人体的能量超过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阀值而产生的。第

12、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是 ; 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伤害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异常或意外转移的方法。能量转移理论与其他事故致因理论相比,具有两个优点:1 是把各种能量对人体的伤害归结为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从而决定了以对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置加以控制作为防止或减少伤害发生的最佳手段这一原则; 2 是依照该理论建立的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分类,是一种可以全面概括、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分类方法。三;基于人体信息处理的人失误事故模型:威格尔斯沃思模型(把人失误定义为“错误的或不适当的响

13、应一个外界刺激”),瑟利模型( 把事故的安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类似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知觉,认识和行为反应),劳伦斯模型(适用于类似矿山生产的多人作业生产方式)四;动态变化理论:(本尼尔)扰动起源事故理论(将事故看作由事件链的扰动开始,以损伤或伤害为结束的过程,这种事故理论叫做 P 理论 ),(约翰逊)变化 失误理论(变化 -失误 -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状态 -事故 -人的伤害物的损坏)五;轨迹交叉论 基本思想: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伤害事故。社会因素(基础原因) -管理缺陷(间接原因) -人的原因、物的状态(直接原因) -事故11、安全管理是

14、以安全为目的,通过管理的职能,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工作,从而有效地发现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预防各种意外事故,避免各种损失,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推动生产的顺利进行,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安全管理基本原理是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主要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和责任原理。12、系统原理: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弹性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13、人本原理是指管理者要达到组织目标,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5、的发挥为核心和动力来进行。人本原理的前提是: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而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的“社会人”。人本管理原理要求管理者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理解认知、需要、动机、能力、人格、群体和组织行为;掌握激励、沟通、领导规律,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努力开发和利用人的创造力,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努力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主要有管理的动力原则、能级原则、行为原则(激励原则) 。14、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15、本质安全化是安全管理预防管理的根本体现,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

16、界16、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把握“预防原则”17、预防原理。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 3E 原则(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 )对策,教育(education )对策和法制 (enforcement )对策) 、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第三章 安全文化2、安全文化的定义包括狭义和广义,狭义说的定义:强调文化或安全内涵的某一层面,例如人的素质、企业文化范畴等。广义说把安全和文化两个概念都做广义解,安全不仅包括生产安全,还扩展到生活、娱乐等领域,文化的概

17、念不仅包括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等人文方面,还包括物态文化、环境文化等硬件方面3、广义和狭义文化比较“广义说”和“狭义说”共同点:1 文化是观念、行为、物质的总和,即包括主观内涵,也包括客观存在 2 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安全素质,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需要综合的系统工程 3 安全文化是具体的形式、制度和实行表现出来的,并具有层次性 4 安全文化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和特点,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于文化的范畴 5 安全文化最重要的领域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发展并建设安全文化,最重要建设好企业安全文化。其不同点:1 内涵不同,广义的定义即包括了安全物质层又包括了安全精神层,狭义的定义主要强调精神层面 2

18、外延不同,广义的定义即涵盖企业,还涵盖公共社会、家庭、大众等领域,狭义的定义则局限于文化或安全的某一层面。4、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从里向外依次为: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物态文化5、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6、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安全文化具有意识和现实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在安全管理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有内在的联系,但不可相互取代,两者相辅相成,又互相促进。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局有影响和决定作用,安全文化的水平影响安全管理的机制和方法;其次,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软手段,有提高人的意识、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再次, 安全文化有赖于安全文化的核

19、心理念的支撑和指导,最后管理活动作文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广泛体现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并带有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总之,安全文化能够促进安全管理的理论与机制理论,安全管理的改进与提高反过来又能激励安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正确处理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无论是对安全文化的培育,优良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还是对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的生产、生活与生存,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7、安全生产的三双手:即看得见又摸得着的手安全机器设备、工程设施等;看不见但摸得着的手安全法规、制度等;即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手安全文化、习俗等;安全文化是最重要的手。8、安全生产的五要素是: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

20、安全投入。9、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安全观念文化的建设10 安全观念文化的定义: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反应人们安全价值取向、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思维方式、安全道德观等精神因素的统称。是安全文化发展的最深层次,是指导和明确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方向和目标的指南,是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企业安全管理的动力。12、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1、全面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文化素质 2、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 3、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4、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第四章 安全管理方法1、安全管理计划含义特征:必须与未来有关,必须与行动有关,必须由某个机构负责实施作用:是安全决策目标实现的保证,是安全工作的实施纲领,能够协调、合理利用一切资源,使安全管理活动取得最佳效应。 三要素:目标,措施,步骤指标体系的分类: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考核和核算指标,指令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编制原则:科学性原则,统筹兼顾原则,积极可靠原则,留有余地原则,瞻前顾后原则,群众性原则编制程序:调查研究,安全预测,拟定计划方案,论证和择定计划方案,编制方法:定额法,系数法,动态法,比较法,因素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