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历史教学随笔谢光平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果从课型上分类,可以分为导言课、新知识课、复习课、练习课等,以及讨论、模拟等活动课的课型,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侧重,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1 是否适合教学内容。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果从课型上分类,可以分为导言课、新知识课、复习课、练习课等,以及讨论、模拟等活动课的课型,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侧重,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方面各有不同。如果从教学内容上划分,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民族、外交、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具体的历史状况,有历史进程的发展、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经过、历史现象的表现等不同
2、的形态。这些内容的教学,肯定是不能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就可以包办了的,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即使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有时也需要用多种方法,如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教学,可以用讲解的方法分析事件的背景,用讲述的方法介绍事件的过程,用讨论的方法探讨事件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和选择,比较各种方法对实际教学内容的效用,甚至是搞清楚哪些方法不适合哪些内容的教学,如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难以理解的某些内容,就不宜采取讨论的方法。2 是否适合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教师所运用的所有教法,其实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活动,更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不同班级
3、,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即使是一个班里,也有不同程度的学生;而且,学生的情况也不是静止不变的。面对这些具体的教学对象,是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方法的。有些教法在这个班使用效果很好,并不一定在其他的班上也有同样的反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学情,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例如本文开头所举的例子,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还采用比较简单化的调动方法推进教学,就不大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因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经验的积累,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中所蕴涵的智力的、理性的因素,应该是越来越加强,而不是减弱。 3 是否适合教师的教。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优秀的教师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教
4、学风格,这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提炼而形成的,绝不是靠刻意模仿、照搬他人的方式。教师要搞好教学工作,其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包括对自身的了解、发掘和驾驭,而不是在实际中迷失了自我。如果一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运用某种教法已经得心应手,就不一定非要改弦易辙或随波逐流。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所长,同时也是有短处或不足的,教法的运用之妙,也在于如何量体裁衣、扬长避短,而不是削足适履、刻舟求剑。记得当年北京十二中李秉国老师用图示教学法进行教学影响很大,有的年轻老师在仿效时却效果不佳,问我这是为什么,我的回答是:李老师运用图示的教法,之所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有多方面
5、的因素,如对教材在宏观上和微观上都有全面的分析和深刻的理解,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切实的把握,而且对板书、图形、线条等直观信息的表达能够做到迅速而准确。如果我们尚不具备这些条件,教学基本功还不扎实,如对教材没有吃透,字又写得既慢且乱,图示的方法当然是用不好的,还不如考虑选用更适合自己的教法。总之,教法的运用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灵活多变的,这正是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体现,很值得我们的教师来探索。我们知道,医学上从来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武术界里也未曾有过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奇技绝招。对症下药,见招拆招,方是行内的高手。教学也是这样,注重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才能发挥
6、出教法的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带进去”与“领出来”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历史知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历史史实,其二是历史评论。历史史实是历史评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历史评论是历史史实的引申和拓展,是我们后人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发表的看法和见解。说到底,学习历史知识是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现实服务的,学习历史知识的落脚点和归宿应该是历史评论,是我们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汲取经验,这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和着眼点。因此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善于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的起承转合,相互衔接,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科学理念,落实历史教学
7、的目标,使历史课教学真正做到既让学会了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既使学生了解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景,又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既让学生理解了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又初步了解和学会了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实现历史教学的多维目标。一、对第一部分内容教学时,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带”进历史时空,把他们的思维拉回到历史事件,回到历史场景中,回到历史人物身边,与其同呼吸共命运,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身置其中,仿佛亲身经历了历史事件,仿佛亲眼目睹了历史人物,不经意间也成了那个历史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人。这就是要善于“带进去” 。试想,如果我们能运用多种方法和
8、手段,真能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时空,那将会使枯燥的历史知识生动起来,使死气沉沉的历史事件鲜活起来,使离我们遥远的模糊的历史人物走近我们,清晰起来,甚至能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笑貌,这样的历史课一定不单调,不乏味,学生一定不会厌烦,头疼,不感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使用多种手段把学生“带”进历史时空。其一,运用生动的语言,逐渐把学生的思维拉进历史。这要求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语言,事先精心策划,运用心理学知识,能真正用话语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的思维能跟着你语言描述的历史画面前进。比如,要善于进行时空的转换,用“300 年前的某地,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
9、进行” , “就在距离我们今天 500 年的某国,一幕悲壮的历史剧正在上演” ,或者教师运用生动的感染力极强的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某件历史事件的细节,或者多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假如当时让你处理这件事,会如何?” “假如你是某某,你会怎样?”总之,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一下子把他们的思维从眼前的现实中拉走,进入历史时空,然后展开生动的历史画面,教师和学生一起去体验,去感受。其二,运用历史图片或有针对性的历史图画,在教学中,借以渲染气氛,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到真实的历史。比如,学原始社会历史,因为学生对其知之甚少,脑子里没有感性认识,思维很难回到几十万年前,这时运用生动逼真的历史图片,展示一幕幕原
10、始居民的生活、劳动场景(尽管有的是想象图) ,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最终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原始社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学其他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运用大量的历史图片,展示历史场景,再现历史,真正把学生“带”进历史时空。其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电视,录象,多媒体等播放历史影片,历史人物的活动,电视剧片段,这是“带”学生进历史时空最为有效也最直接的手段。需要教师注意的就是在使用历史影片和电视剧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选取材料,不能因此而把历史课上成“看电影或电视”课,那样“喧宾夺主”有违使用此手段的本意。使用历史影片和电视,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愤,起到“带”学生的思维进历史时空的
11、目的即可,针对教材该拓展的就大胆拓展,该简略的就勇敢简略,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取舍,自己要把握好分寸,进行有针对性的剪辑,然后再把它带到课堂。其四,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的角色。历史是人的活动史,历史是人物活动的结果。历史就是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构成。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演历史剧,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揣摩历史人物的心理,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从而深刻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利用这一方式“带”学生进历史时空时,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课堂环节的安排,适时把握和驾驭课堂,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注意适当的调控,真正使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师生生命共同发展的过程。把学生“带”进历史时空,教师要把
12、握这个“带”的涵义和方式,教师要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但不是主宰作用,教师只是把学生“带”进历史之门,打开一扇历史的窗户,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双手去挖掘,用自己的心去顿悟。教师把学生“带”进历史之后就和学生一起游历历史迷宫,寻找历史线索,与学生一起随着历史事件的波澜起伏而或紧张或轻松,或愤慨或同情,或鞭挞或赞扬,随着历史人物命运的波折跌宕而或喜或悲。当与学生一起来到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千古绝唱、宁死不降的文天祥身边时,当一起看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邓世昌开动打完了弹药撞向敌舰的壮举时,当听到因变法失败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谭嗣同临刑前发出
13、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之言时,带领学生一起体验生命的崇高与价值,一起感悟生命的另一种存在意义。二、在把学生“带”进历史时空,充分了解历史史实的基础上,下一步关键的就是要善于把学生从历史时空“领”出来,从今天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便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为现实服务。读史以明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说到底,任何教育都是为现实服务的,尤其是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历史知识都是建立在今人在一定的史学和哲学理论基础上的,史学理论与对待历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构建历史学
14、科大厦的基石和框架,因此学习历史决不是单纯为学历史而学历史,主要是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和历史人物身上,学到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利的东西,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正确评价历史。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从中得出对我们有价值的知识,比学会历史史实的相关知识更重要。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走向,运用适当的方式适时地把学生从历史时空“领”出来,然后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这是历史教学更为重要的任务。如何把学生成功地从历史时空“领”出来,让他们的思维回归到阳光灿烂的现实?笔者尝试了几种方式。其一,顺其自然法。就是顺着历史事件的叙述,当叙述完一件
15、事情或一个人物时,然后自然而然地询问学生:你如何看待这件事?你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人物?你从这件历史事件中学到了什么?你从这个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这样学生自会非常积极地进行思考和讨论,然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提示和指点,引导学生的思维,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戛然而止法。当教师带领学生在历史时空游历到一定程度,到了某个历史事件的发展或某个历史人物命运的紧要关头,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被调动起来,十分投入的时候,猛然停止,让课堂出现一个短暂的“静寂” ,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仿佛电视画面的猛然停顿,激起学生的巨大的感情冲击波, “此时无声胜有声” ,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当将
16、到岳飞被迫班师回朝,并且被秦浍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迫害而死的时候,教师把握好课堂气氛,在适当的时候将故事“戛然而止” ,在猛地停顿中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悲壮与无奈,使学生达到群情激愤的教学效果。其三,时空置换法。教师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或文字把学生的思维进行置换,从古代置换到现在,仿佛拉动摄象机的镜头一样,适当的时候把它拉近,适当的时候再把它拉远,在远和近的比较中让学生品评历史,感悟历史。其四,心理暗示法。无论怎样运用多种手段把学生的思维拉进历史时空,但学生的潜意识实际一直还给他一个暗示:那就是他们是在阳光明媚的现实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呀善于观察学生心理的变化,当学生对某一个历史事件了解到一定程
17、度,要运用适时的心理暗示,对学生进行启发,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科学的评价。其五,引用他证法。对某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古往今来有许多人对它们进行过评价,在教学中,在适当的时机,列出这些评价,由此引发学生对它们的科学看法,激发学生的探讨评价的兴趣。 总之,历史课教学是一个融知识性、趣味性与理论性于一体的大熔炉。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既做到传授知识又跳出知识对历史进行评价,既注重历史史实的了解更注重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课上有一个充分的体验,真正做到处处以人为本。教师在“带进去”和“领出来”之间充分发挥其主
18、导作用,带领学生驰骋于历史的天空,真正落实历史教育的目标。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一)重点的选定 重点的选定记得有一次去中学听一节初一历史课,课的内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任课教师讲述老子时,在简要介绍了老子的生平之后,着重阐释老子的哲学思想。为了使学生理解“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这一思想,教师首先提出“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 ,然后要学生思考对立的事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十分踊跃地答出各种对立的概念,如好与坏、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难与易、有与无,等等。接着,教师介绍老子的观点,在投影屏幕上展示出老子关于祸福倚伏的论述,并加以解释,又用动画片的形式生动地演示塞翁失马的故
19、事,然后让学生讨论老子的这一辨证思想有什么意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后,在总结和评议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我的意见是:任课教师对老子这一部分的教学应该说是很好的了,教师为了讲好老子,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在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述,又有学生的讨论;既有文字史料的运用,又有音像材料的播放;教师既深入浅出地讲明概念、事理,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教学过程设计得环环相扣,师生之间积极互动,这些都是要充分肯定的。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任课教师考虑不周的,这就是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从所使用的教科书来看,该课有三个子目:老子、孔子、百家争鸣。教师对老子这一子目的教学下了很大的气力,展开了一些教学活动,也用
20、了不少的时间,这样就使得后两个子目的教学相对被冲淡了,时间安排上也显得紧张,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那么,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恰恰是后两个子目,即孔子和百家争鸣。所以,如果说这节课的教学有什么缺失的话,就是在教学重点的选定上。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二)细节的重要 细节的重要有一次在中学先后听了两位教师的历史课,他们所讲的内容是一样的,课题都是辛亥革命。在讲到黄花冈起义时,一位教师说: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向总督衙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他们个个视死如归,英勇无比,勇猛杀敌,在枪林弹雨中前赴后继,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冲入了总督衙门后,又冲杀出来,与敌人的援兵发生了激烈的遭遇
21、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革命党人仍是战斗到底。而另一位教师则是这样讲述的:黄兴带领 120 余人的敢死队,勇猛进攻总督衙门。战斗中黄兴的右手中指和食指的第一节被枪弹打断,他忍着痛,用手指的第二节扣动扳机,坚持指挥战斗。有个叫喻培伦的革命党人,在胸前挂一装满炸弹的大筐,边向前冲边投弹,所向披靡,虽负伤多处,但仍冲锋在前。两位老师在讲述时,都是带着激情的。看得出来,他们都是想讲好黄花冈起义的情况,尽力表述出革命党人惊天地泣鬼神的无畏精神。但是,他们两人的讲述及其效果是有明显区别的。前一位教师多是用词语来论述,显得有些空泛和一般化,学生听后留下的具体印象不会很深;而后一位教师则是以黄兴和喻培伦的具体
22、行为作为代表,用细节来展现当时激战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再现出革命党人的英勇形象。相比较而言,显然后者的教学效果更好。这里,涉及到历史教师在课堂讲授时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史事叙述中的细节。历史是具体的,是动态的;对历史的叙述也应该是具体而生动的。在讲授历史事件的过程或历史人物的活动时,要讲得真实鲜活,不仅要线索清晰,层次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三)老师的提问 老师的提问在一堂初三世界历史的课上,一开始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老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情况。有谁能告诉我,公元 10 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背景、规模和特点是什么?”过了一会儿,没有学生来回答。老师:“这是前
23、天刚教过的内容,怎么这么快就忘光了?再好好想想。”还是没有学生回答。老师点名叫一位男生来回答。这个男生慢悠悠地站起来,说了一声“不会”,就直愣愣地站着。老师接着又叫起了一位女生。这位女生翻开了教科书,把书上的有关内容念了一遍。这节课就是在这样尴尬的情境中开始的。原因是出在哪里呢?是学生的水平太低、学了就忘吗?是学生不配合老师吗?看上去好像是的。但如果教师从自身上找找原因,想一想提问的内容和提问的方式,就会发现有些问题。例如,就题目本身说,这一问题的跨度有点大了,又比较笼统,学生很难迅速回忆并组织答案。何不把它分解为几个小点的问题,分开来问,那样不是更明确吗?就提问方式来说,老师采取的方法和态度
24、有些简单生硬。如果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甚至是不想回答,为什么还用直逼强行的方式?能不能想办法启发、引导、提示学生?就问题的答案来说,学生复述老师和课本上的话,就是真的理解和真的记住了吗? 这里,涉及到一个值得研究的教学问题:教师的提问。目前提倡以学生为本,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因而有人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讲多议,甚至主张教师要少讲多问。现在也流行问题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一讲到底了,而是通过问答来组织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向学生提出问题。 特邀主编老师 王静 点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三)老师的提问,优质论文,值得下载!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25、的艺术听课随笔之(四)学生的提问 学生的提问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每年都要带本科师范学生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要听很多实习教师的课。记得有一次听课,实习教师讲的课题是郑和下西洋。他在介绍郑和其人时,提到并写出郑和原姓马,小名三保,后来当了太监,人称三宝太监。当他正要接着讲郑和出使的事迹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郑和小名三保,他当了太监后为什么成了三宝?这两个字不一样啊。 ”实习老师显然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很干脆地回答道:“名字怎么写并不重要,这也不是本课的重点,我们还是关注郑和做了些什么吧。 ”然后就接着讲下去。在课后进行评议时,我问这位实习教师是不是知道学生这个
26、问题的答案,他说还真不知道,所以只好转移话题。我说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看一看郑和的传略就知道了;即使一时答不上来,也不要紧,关键是怎么对待和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你采取的办法是绕开了学生的疑问,这就像是在关上一扇门,关的是学生浓厚兴趣和积极思维的门,关的是师生互动的门。然后,我给他讲了我在中学听过的一堂观摩课的情况。这节课的内容是战国七雄。教师在讲完长平之战后,问学生“怎么看赵括这个人”,显然这个问题是有预设答案的,也有学生马上就答出了“纸上谈兵”。就在这一问答本应结束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赵括这个人很了不起。 ”此言一出,连我们听课的教师都吃了一惊,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学生会这样说。任课教
27、师的做法是怎样的呢?他是请这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就回答说:长平被围三年了,几十万赵军和城中老百姓的吃喝怎么解决?外面的援兵又没有。摆在赵括面前的出路,要不就是活活饿死,要不就是投降秦军,但他既不是等死也不是投降,而是冒死突围。他就这么做了,虽然战败而死,但也是为国捐躯,怎么能说他是纸上谈兵呢?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五)史事的过渡 史事的过渡师范生到中学教育实习,在正式上课之前,都要进行试讲,听者是指导教师和其他的实习生。有一次我听一位实习生的试讲,课题是秦末农民战争 ,他在讲完了第一个题目“秦的暴政”后,是这样说的:第一个题目秦的暴政讲完了。下面讲本课的第二个题目大泽乡起义。
28、在对试讲情况进行评析时,我说:你这样从一个题目蹦到另一个题目,显得有点生硬,好像不是在叙述历史的进程,而是在讲教科书中的子目。你能不能想办法使各子目之间的转换变得更自然一些呢?在听了我的意见之后,他对教案重新进行了设计,在正式授课时就变成了这样讲:正是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使得广大民众难以为生,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全国像是布满了干柴,有一颗火种就能燃起熊熊大火。那么,这反秦的火种是怎样点燃的呢?这就是大泽乡起义。不过是加了几句话,就显得自然、流畅多了,也使得两个题目之间有了有机的联系,使讲述的历史过程显示出必然的发展。这里,涉及到讲述历史时的一个问题,即如何使一个题目及内容转入到另一个题目及内容
29、。这种转入,我们通常称之为“过渡”。讲述中的“ 过渡” ,本身并不承载或传递明显的实质性信息,像上面所举的例子,是没有新的知识点的。既然如此,有没有这种过渡,似乎并不重要。但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过渡得好,效果很明显。这是因为过渡可以使被划分成不同部分的实质性信息得以激活、释放、润滑、衔接,产生出必然的联系,形成整体性的信息。这就是过渡的作用。讲述历史时为什么要有过渡呢?表面上看,这是讲授技巧的问题。其实,这是与历史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有关。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六)图片的演示 图片的演示在一次相当规模的课堂教学观摩中,一位教师讲授抗日战争中期的历史。在讲到汪精卫叛国投敌时,将汪精
30、卫的照片投影在大屏幕上,然后对学生说:这就是汪精卫的像。他是不是长得很帅气?据说民国时期的政坛上有四大美男子,汪精卫就是其中之一。你们知道那三位是谁吗?他们是这次教学观摩,要对每一位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打分,结果这位教师得到了较低的分数,评委们一致认为他在演示图片时的解说极为不妥当。在评议这堂课时,一位老教师的话很有代表性:展示汪精卫的照片不是不可以,但这样引导学生关注汪逆的长相,进而又发挥到什么四大美男子,越来越脱离教学的主旨,这就不对了。即使是学生觉得汪精卫长得漂亮,教师也要指出这个人虽然长得人模人样,但认贼作父,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是极其丑陋的。这使我联想起十多年前听过的一节课,其中一个内
31、容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当教师展示出黄宗羲的画像后,学生们笑了起来,说:“他长得好瘦啊。”的确,画像上黄宗羲的脸极为消瘦。对学生的这种直觉反应,这位教师引导说:别看他长得瘦,他可是非常有骨气,一直拒绝为清廷效力,并尖锐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然后,教师就进一步介绍黄宗羲的思想和言论。这里,教师巧妙地将骨瘦如柴的人物像转移到正面的评述上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解人物的思想贡献上来,而且是主动、自然地引入。 特邀主编老师 王静 点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七)课件的效果 课件的效果一位教师在讲授德国纳粹政权建立的内容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其中放映了一段希特勒阅兵的历史记录影片。这段影片足足
32、播放了四分钟。课后,我对任课教师说:这一段影视资料,虽然场面热闹,传递的信息不过就是显示纳粹德国的嚣张,但却用去不少时间。这样既会影响到整个这节课教学内容的进行,又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我们看电视中的节目,若感到内容冗长、情节拖沓时,肯定就换台了。应该在备课时对原始的影片进行剪裁和重新编辑,将希特勒及其军队的耀武扬威和民众疯狂场面等主要情景展示出来即可,有二三十秒钟足够了。还有一次听课,教师也是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自己的讲授进行教学,课件制作得很精致,色彩明快,形式多样,有图片、地图、史料、动画、影视等,显示出了大量的信息。在课后的评议时,我在充分肯定了这节课的教学后,指出了一个缺憾,这就是
33、在这堂课上没有板书,学生也不记任何笔记。如果这样来上每一节课,即使堂堂精彩,但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却没有留下有关的学习提纲及要点,没有养成记笔记的学习习惯,这大概不会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随后,我举了一个比较好的例子。一位教师在设计电子课件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和复习巩固,他将一课的教学提纲用“超级链接”与课件内容结合起来。在讲授一个子目时,先是投放出该子目的标题,然后点击进入相关的内容;当这些内容完成后,返回到初始的界面上,再演示下一个子目的标题。最后一个子目的内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八)讨论的组织 听课随笔之八讨论的组织课堂讨论是历史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历史课堂教
34、学中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讨论的开展能否顺利,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讨论的主题,二是讨论的组织。这里,谈谈历史课堂讨论的组织问题。我在中学听历史课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提出讨论的题目后,班上有几个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老师叫了三四个学生,他们的回答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讨论就结束了。这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吗?如果从真正意义上的讨论说来,当然是有的。首先,这只是少数学生参与的讨论,而班上的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动起来,他们是怎么想的,有什么见解,并没有机会显示出来;其次,这只是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的回答,是一种单项的回应,学生是被动的,而且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交流;再次,这只是对讨论问题进行观点上、概
35、念上的议论,学生并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没有事先去寻找和分辨支撑论点的证据;又次,这只是对固定的、现成的一种答案的认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并没有展开不同见解的交锋,老师对讨论题目是有预设答案的,学生只需按着老师或课本的思路说出答案就行了,而不必思考其他的观点和意见。这里,涉及到教师在组织讨论时所应考虑到的基本要件,这主要包括:(1)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参加到讨论中来;(2)教师与学生是以平等的地位进行讨论;(3)尽可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4)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要有背景知识;(5)学生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与论题相关的资料,以使自己的推论有说服力;(6)不一定非要寻求绝对正
36、确和完美的答案,应容许有各种解答,只要是有道理;(7)教师应适时进行引导,以使讨论深入下去,等等。如果忽略这些讨论的要件,课堂讨论就可能只是走走形式,达不到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所应有的功效。那么,怎么样才能组织好真正的讨论呢?尤其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全班学生都被调动起来参与讨论呢?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九)讲授的必要 讲授的必要有一次听一节初一年级上学期刚开学不久时的历史课,教师一上来就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讨论、竞赛等各种活动,很是热闹。然而,在这节课上,教师没有给学生什么新的信息,没有讲述任何新的历史知识。课后,我对任课教师说,历史课这样上完全可以,但在学生没有足够的
37、背景知识的情况下这样来教历史,课堂活动很容易流于形式;如果堂堂课这样上,就不可以了,因为若是教师完全不讲新知识,学生所有的活动都难以再开展。还有一次听课,教学内容是隋唐文化中的书法、绘画、石窟艺术、音乐和舞蹈等。在 45分钟的课堂上,任课教师只讲了 20 分钟,然后就让学生讨论隋唐时期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有哪些最吸引人的成就。学生们的发言不太踊跃,课堂气氛也显得沉闷。课后,我问任课教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说是色彩纷呈,为什么你只是讲了 20 分钟?如果学生对隋唐艺术成就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突出风格以及其在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等没有具体的了解和真切的感受,他们怎么会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呢?这位教师
38、说:我也想具体介绍这些成就,但学校规定一节课上教师的讲授不能超过 20 分钟,否则就是灌输,就是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不敢放开了具体讲授。这两个例子,反映出同样的问题,这就是在历史课上教师的讲授有没有必要。当前,在历史课上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这种情况并不是孤立的。不少教学理论的专家都在说要以学生为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所以教师不能够在课上多讲,讲多了就会使学生被动。由此有的学校领导也就规定了这种以时间为量化标准的限制,越线即判为不当。这类的观点、规定等,在我看来,都是似是而非的。那种对教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十)师生的角色 师生的角色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堂
39、历史课,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了该课的课题,然后说:这一节课有四部分内容,我们班有四个同学事先分别进行了准备,下面就欢迎这四位小老师上台来为我们讲授。随后,教师就提名请四个学生先后走到讲台上,分别介绍有关的内容。台上的学生讲得很尽力,虽然有些拘谨,说话也难免有点背书或朗诵的腔调,但台下的其他同学还是乐呵呵地报以掌声。待学生讲完后,教师对他们给予了夸奖和鼓励,这节课就结束了。显然,这位教师是想摸索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由教师主宰讲台的状况,以体现学生是教学主体的理念。应该说,这种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的精神是好的。但是,我们的历史课就要这样来上吗?打个比方吧,讲台就像是一个舞台,过去,这个舞台是为老师搭
40、建的,老师是这舞台上的主角,而学生只是台下默默观看的观众。现在,这种演出方式受到了批判,需要改变,因而就有人认为,学生应该是舞台的主角。这样,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置换,老师不能是主角了。那老师又是什么呢?像上面的课例中,老师的主要作用很像是一名场记。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角色的定位,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这一方面取决于角色本身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取决于角色所担当的任务;另一方面取决于角色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这两方面制约着角色的即定性。就历史教师来说,在教学中的角色既是固定的,又是多重性的。首先,历史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历史教育的任务。国家规定的历
41、史课程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是要由历史教师来具体实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是教师的职责,这是教师的工作和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十二)学法的指导 学法的指导去年曾在中学听了一堂初三的历史课,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开展了一个小活动,使我颇有感触。这节课的内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师在讲完萨拉热窝事件这一导火线引爆了世界大战后,并没有马上接着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战况,而是组织学生对大战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教师把与战争爆发相关的因素(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军备竞赛、巴尔干问题、民族主义的发展、萨
42、拉热窝事件等)分成不同的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在每张卡片上写出原因的性质(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 ,再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议论,然后在全班的讨论时说出本组的见解分析。在讨论的最后,教师进行了小结,进而指出: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有着多样的和复杂的原因,历史原因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如长远的与近期的、直接的与间接的、必然的与偶然的、主观的与客观的等等,还可以从政治、经济、民族、社会、文化、军事等方面,以及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的角度上来进行分析。这位教师的教法,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组织一次讨论活动,以体现学生参与教学。更重要而且更有意义的是,这是在有意识地进行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一个具体
43、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引出学习历史和探索历史的路径,让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历史原因的类型、性质、作用等,使学生既从认识的角度上知晓历史原因的复杂多样,又从方法的角度上尝试进行历史原因的分析。这里,涉及到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进行认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教学,这是历史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实,在中学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是很重视学法指导的,往往要将方法的传授作为教学的内容。例如,数学课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思路、计算的公式,语文课要教文章结构的分析、文体的类型及写作的方式方法等。然而,在以往的历史课上,很多老师注重的是如何把历史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而很少教给学生认识历史和
44、学习历史的方法,忽略了必要的学法指导。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也与对历史知识教学的认识有关。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十三)单元的设计 单元的设计最近听了一节初中历史课,任课教师讲的是唐朝的政治,内容包括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所使用的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教科书。然而,教科书上这节课的纲目中,并没有开元盛世的内容,而开元盛世又是教科书中下一节课的课题。我在听课时就在想,这位教师为什么不像以前那样严格按照教科书的编排进行教学呢?他这样来设计这节课的整体思路是什么呢?下一节课他又怎样教呢?课后,我与任课教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我的疑问。这位教师解释说:之所以这样来组织这节
45、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研究,根据分析对这一教学单元进行了新的整合。这个单元的课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上安排了八节课,其中有五节课讲的是唐朝的历史。在教科书的这五节课中,一节是贞观之治,一节是开元盛世。从课题上看,都是以讲唐朝前期的政治开明为主,没有突出经济状况。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又恰恰是这一单元教学的重要主题,这方面的内容突出了,后面讲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就有了基础,也为下一个单元课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的教学做了铺垫。所以,我就将这五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重新做了编排,一节课讲政治局面,一节课讲经济繁荣,一节课讲科举制度,一节课讲民族关系,一节课讲对外交流
46、,并在本单元最后的活动课中,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唐太宗的讨论。下一节课重点讲唐朝的经济繁荣。听了这位教师的设计思路,我真的是十分佩服,因为他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摸索着历史新课程改革触及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是单元的教学设计。在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教材基本上是按通史体系编排的,并分解为一节一节的课,每节课都是独立成章的,历史教师对这样的编排也很熟悉了。但在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十四)辩论的展开 辩论的展开有一次去中学听一节初中世界史的课,课题是欧洲文艺复兴。在课的后半段,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了一场辩论会,辩论的主题是“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教师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两组,指定一组的观点是复
47、古,另一组的观点认为是创新。然而,学生的发言不甚踊跃,只是两三个学生在唱主角,其他多数学生是在听。而且,持复古观点的学生几乎没有太多的陈述和论辩,轻易就让持创新观点的学生占了上风。显然,这个辩论会不大成功,未能展开针锋相对的辩驳。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在于辩题的选择和辩论的组织。在课后的研讨时,我就向任课教师问了两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一辩题?在开展辩论会前教师和学生都做了些什么?对于前一个问题,教师说这是课程标准上的教学活动建议。我找到课标一看,果然是在第 24 页上列出了这一辩论的主题。对于第二个问题,教师说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主要是想利用辩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他方面并没有多考虑,也没有让学生事先做准备。我想,辩论会不大成功的原因就在这里。一是课程标准列出的这个辩题本身就有问题,不符合辩论题的规则;二是教师对辩论这种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还不大了解。而辩论主题的确定和辩论的组织方式这两个方面,恰恰是辩论活动得以展开的关键。我们知道,辩论是一种对立观点的交锋,是用论据、理由说明自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听课随笔之(十五)目标的表述 目标的表述按照常规的做法,中学教师在上一堂课之前,都要进行备课工作。教师在钻研了课程标准、教科书及相关的教学材料后,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总体的、具体的筹划,最终形成这节课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