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械制图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船舶驾驶(内河)专业1.前言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轮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图示方法;能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所绘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线型分明,尺寸完整,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美观;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规定,并具有查阅有关标准的初步能力;本课程为造船大意、船舶柴油机等实务专业课打下基础。 1.2 设计思路以制图基础知识、正投影法及点、线、面的投影、基本体的视图、组合体与轴测图、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
2、、常用机件及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为依据设置本课程。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船舶轮机人员所必须具有较强的图样识读、绘制能力的培养,达到STCW7895 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船舶操作级轮机人员与本课程相关的适任标准。课程结构以轮机专业所涉及到的机械制图方面内容为线索设计,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法基础知识、机件表达方法、零件图绘制、公差与配合识别、装配图绘制、管路图识别 7 个学习主题。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 98 课时。 2.课程目标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制图基础知识、正投影法及点、线、面的投影、基本体的视图、组合体与轴测图、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常用机件及
3、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以及技能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资料收集、分析判断、团队协调沟通能力,培养绘制图样、识读图样、查阅图表、测量等专业素质,以及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热爱航海事业,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意识;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研究船舶轮机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并要求达到以下职业能力目标: 能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能够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所绘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尺寸完整、清晰;字体工整;线型标准
4、;图面整洁、美观。符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规定。 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常用工具和仪器。 能熟练地掌握运用各种作图手段来构思、分析和表达机械问题的能力 培养认真负责的绘图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3.课程内容与要求学习主题 学习内容与要求 建议学时1. 制图的基本知识 1、绘图的基本方法 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 掌握图纸幅面及格式。 熟悉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说出图副、图线、比例等基本概念。 掌握字体的规格和写法。2、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熟悉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熟悉绘图用品的使用方法。 掌握绘图方法:铅笔图(底稿及描粗加深)。 掌握各种线型的规格和主要用途及其画法。3、尺寸标注 熟
5、悉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熟悉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243 掌握尺寸界线标注方法。 掌握尺寸线及其终端形式。 掌握尺寸数字注写的规定。 掌握线性尺寸的注法。 掌握圆及圆弧尺寸的注法。 掌握角度尺寸的注法。4、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 概述几何作图的基本原理。 熟悉常用几何图形画法。 归纳绘图的方法和步骤。5、基本平面图形的画法 熟悉常见平面图形的画法。 掌握等分直线段画法。 掌握等分圆周和作多边形画法。 掌握斜度与锥度画法。 掌握圆弧连接画法。 掌握平面曲线画法。 掌握平面图形的分析和画法。 说出平面图形画法的基本要求。2. 投影法基础知识 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简述中心投影法和
6、平行投影法的概念及用途。 概述多面正投影法的用途。2、 点、线、面投影知识 熟悉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掌握点的投影和该点直角坐标的关系。 了解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 说出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掌握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的可见性的判断。244 熟悉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 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及其投影特性。 熟悉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说出平面的各种表示方法(用几何元素表示平面、用迹线表示特殊位置平面)。 了解各种位置平面及其投影特性。3、三视图的概念 掌握三视图的基本概念。 了解各视图的位置关系。4、基本几何体三视图 了解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归纳尺寸标注注意事项。5
7、、 组合体三视图 识读组合体视图的组合形式和形体分析法。 了解组合体视图的位置关系。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3. 机件表达方法 1、基本视图 简述基本视图的概念。 识读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位置关系及其标注。 归纳基本视图的表达方式。2、剖视图 简述剖视图概念。 掌握画剖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列举剖视图的种类:全剖、半剖、局部剖视图的画法及标注。 列举剖切方法:单一剖、旋转剖、阶梯剖、复合剖的画法及标注。 归纳剖视图的表达方式。1053、断面图 简述断面图的概念。 掌握画断面图的方法和步骤。 归纳断面图的表达方式。4、局部放大图 简述局部放大图的概念。 掌握画局部放大图的
8、方法和步骤。 归纳局部放大图的表达方式。4. 零件图绘制 1、零件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零件图的基本概念。 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零件图视图选择原则。 熟悉常见典型零件的结构分析和表达方法。 说出绘画零件图的注意事项。2、零件图的结构画法 掌握零件上标准功能结构的画法。 掌握零件上标准工艺结构的画法。 掌握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列举零件尺寸的标注方法。 归纳零件标注的注意事项。3、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列举零件粗糙度、公差配合、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掌握表面粗糙度在图上的标注。 掌握公差配合在图上的标注。 掌握形位公差在图上的标注。125. 公差与配合认识 1、公差和配合的概念 简述公差
9、和配合的基本概念。 说出公差和配合的等级。862、尺寸公差的基本术语 掌握尺寸公差的基本术语。 了解尺寸公差的配合关系。3、公差配合的标注形式 掌握公差配合的标注形式。 归纳公差配合的标注方法。6. 装配图绘制 1、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装配图的基本概念。 识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2、装配图的画法 掌握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掌握装配图的特殊画法。3、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尺寸和技术要求 熟悉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尺寸和技术要求。4、装配图的标注 掌握装配图的标注方法。 掌握测绘装配体的方法与步骤。 说出看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掌握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方法。127、管路图识别 1、常见管配件 熟悉常见管配件的
10、管路图。2、大小头、管子、法兰、弯头等的投影 掌握大小头、管子、法兰、弯头等在视图上的投影。3、常用管路、阀门的表示管字积聚、重叠和交叉的表达方法 列举常用管路、阀门的表示管字积聚、重叠和交叉的表达方法。4、管道图例和符号87 说出管道图例和符号。4.实施建议4.1 教材编写(1)教材编写应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并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就业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2)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材,将本专业知识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学习主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船舶操作级轮机人员的适任标准要求确定教材内容。(3)教材应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观点,做到科学理论、结构原理、范例、数据等正确可靠,专业名词规
11、范,技术用语准确,插图无原则性错误。(4)教材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教材结合中职学生特点,编制校本教材,考虑实用性、可行性,分模块教学。 4.2 教学方法(1)学生、教师、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三者互动的因素,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2)本课程的教育关键是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教”与“学”互动,学生提问,老师解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较强的图样识读、绘制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资料收集、分析判断、团队协调沟通能力,培养绘制图样、识读图样、查阅图表、测量等专业素质,以及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
12、工作风。8(3)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挂图、多媒体演示等手段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零件的图纸绘制,使本课程教学内容准确、清晰,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沟通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使教学过程生动逼真。(4)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3 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标准制定应紧密围绕课程目标、船舶轮机相关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既要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态度、情感进行评价。(2)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多元化。采取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为辅的形式。(3)评价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采用笔试、口试和综合评价等多种形式;通
13、过测试来了解学生对绘图、看图的能力,以及零部件具体测绘掌握情况,有没有达到要求。(4)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及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奖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4.4 资源利用(1)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应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清静,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制作和收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试听光盘、多媒体软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搭建一个立体的教学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争取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通过对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互转变;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