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201428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 年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 1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器材: 激光笔 1 支 铁架台 1 个(带铁夹) 平面镜 1 块(10cm10cm) 玻璃板 1 块(30cm20cm) 白纸 1 张(B5 打印纸) 直尺(20cm) 纸夹 2 个 量角器 1 个 直角三角板 1 块操作程序:顺序 操作内容1 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2在白纸上画出中线(法线),并在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射向入射点的线作为入射光线,把白纸夹在玻璃板上,并用铁架台固定玻璃板,竖放在平面镜上。3 用激光笔沿第一条线射到入射点,经反射标出反射光的位置。4 改变光束入射方向,按步骤 3 再做两次。5 取下白纸,画出反射光线,用

2、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 和反射角 ,记入表格。实验记录: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实验结论:_。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实验总得分_ 监考教师签字_试题 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 1 块(20cm25cm3mm) 火柴或火机 白纸 1 张(8 开)纸夹 2 个或铁架台 1 个(带铁夹) 完全相同的蜡烛 2 支 刻度尺 1 把(30cm) 直角三角板 1 块 小烧杯 1 个操作程序:顺序 操作内容1 将 8 开白纸对折成两个 16 开平放在实验台上,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上。2把一段点燃

3、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蜡烛的像,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对应位置画出标记。3 改变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前的位置,重复步骤 2。4 熄灭蜡烛,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5 把实验数据填写在表中。实验记录: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 第二次 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试题 2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评分细则序号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1将 8 开白纸对折,展开平放在实验台上(或沿对折线在纸上

4、画线) 1 2 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或画线)上 1 3 把一段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 1 4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使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 5 作出物与像位置的标记对应 1 6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另一位置,重复上面 4、5 的操作 1 7 熄灭蜡烛,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1 8 量出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1 9 如实填写实验数据 1 10 整理器材到实验前的状态 1 得分合计 说明:1本实验只做两次。2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及量出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强调先后顺序。3读数时不估读也不扣分。实验总得分 监考教师签字

5、 试题 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凸透镜( f =10cm) 蜡烛 光屏 光具座 火柴或火机 小烧杯 1 个操作程序:顺序 操作内容1 把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2 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高度,使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3 调整物距使 u2 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记录像的性质及像距。4 调整物距使 u2 f,改变物距再做一次。5 调整物距使 f u2 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记录像的性质及像距。6 调整物距使 f u2 f,改变物距再做一次。实验记录: f _10_cm像 的 性 质实验次数物 距u(cm)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像

6、 距v(cm)1 2 3 4 实验结论:当 u2 f 时成的像是_ 。当 f u2 f 时成的像是_ 。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试题 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评分细则序号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1 把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 1 2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相互靠近,调整高度使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13 调整物距使 u2f 1 4 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1 5 记录像的性质,记录物距和像距 1 6 改变物距大小重复步骤 35 1 7 调整物距使 f u 2f,重复步骤 4、5 1 8 改变物距大小

7、重复步骤 7 1 9 正确得出结论 1 10 整理器材 1 得分合计 说明: 1. 整理器材时蜡烛不动。2 u f 的成像情况不要求。实验总得分 监考教师签字 试题 4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器材:烧杯 1 个(50mL) 水(温度接近 90) 温度计 1 支(0-102) 铁架台 石棉网 酒精灯 火柴或火机 中心有孔的纸板 钟表 抹布 小烧杯 1 个操作程序:顺序 操作内容1 检查器材,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记录。2 用烧杯装适量热水,放在铁架台石棉网上。3 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并穿过纸板插入水中。4 点燃酒精灯,开始对烧杯加热。5 水温达 90后,每隔 0.5min 记一次温度值,直至水沸

8、腾 2min 为止。6 将酒精灯熄灭,取出温度计。7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上描点,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得出结论。实验记录:温度计量程_,分度值_。时间 t(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温度值 T() 实验结论:水沸腾时,温度是_。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试题 4 探究水的沸腾评分细则序号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1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正确记录 1 2 用烧杯装适量热水,放在铁架台石棉网上 1 3 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并穿过纸板插入水中 1 4

9、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1 5 点燃酒精灯方法正确 1 6 每隔 0.5min 记一次温度值,时间控制正确 1 7 读数及时、方法正确 1 8 熄灭酒精灯方法正确 1 9 取出温度计 1 10 绘制图象正确,结论合理 1 得分合计 说明:1.本实验不要求观察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2.实验结束,学生只需取出温度计,烧杯由监考教师负责整理.实验总得分 监考教师签字 试题 5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实验器材:100mL 烧杯(内装适量的水)1 个 50mL 烧杯 1 个 塑料块 1 块(30cm 3 )弹簧测力计 1 个(量程2.5N 或 5N) 溢水杯 1 个 小桶 1

10、 个 细线操作程序:顺序 操作内容1 在空气中用测力计称出塑料块重 G 物 和小桶所受的重力 G 桶 ,并做好记录。2 把溢水杯中装满水,将小桶放到溢水杯出水口下。3 把塑料块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F 。4 用弹簧测力计称出被塑料块排开的水和小桶所受的总重力 G 总 。5 求出塑料块所受浮力 F 浮 与塑料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G 排 ,并加以比较。实验记录:塑料块重 G 物 塑料块浸没水中时弹 塑料块所受浮 水和小桶所受的 小桶的重力 G 桶 塑料块排开的水所受(N) 簧测力计示数 F(N) 力 F 浮 (N) 总重力 G 总 (N) (N) 的重力 G 排 (N)实验

11、结论:_。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 5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评分细则序号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1 检查弹簧测力计并调零 1 2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塑料块重 1 3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重 1 4 溢水杯中装满水溢出部分水到小烧杯中 1 5 将小桶放到溢水杯出水口下 1 6 把塑料块慢慢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 1 7 正确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1 8 用弹簧测力计称出被塑料块排开的水和小桶所受的总重力 1 9 计算正确,结论合理 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

12、放整齐 1 得分合计 说明:整理器材时,指示学生将小烧杯和小桶中的水倒入 100mL 大烧杯中并将桌面上的水擦干净。实验总得分 监考教师签字 试题 6 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实验器材:电池盒 1 号干电池 2 节 小灯泡 2 个(2.5V、3.8V) 小灯座 2 个 开关 1 只 导线 7 根 电流表 1 只(0-0.6-3A)操作程序:顺序 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 将电流表分别接入图中的 A、 B、 C 各点,测量其电流,记入表格中 。3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A 点的电流 I1(A) B 点的电流 I2(A) C 点的电流 I (A)实验结论:_ 。说明:

13、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本实验只考查两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不要求换接另外两个灯泡进行实验。试题 6 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评分细则序号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1 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 1 2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1 3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 1 4 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 1 5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 1 6 电流表的位置放在便于观察处 1 7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 1 8 能正确读取、记录数据 1 9 实验结论基本正确 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

14、放整齐 1 得分合计 说明: 1.记录电流值时不要求估读。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 监考教师签字 试题 7 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实验器材:电池盒 1 号干电池 2 节 小灯泡两个(2.5V、3.8V) 小灯座 2 个 开关 1 只 导线 8 根 电流表 1 只(0-0.6-3A)操作程序:顺序 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 A、 B、 C 各点的电流,记入表格中 。3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A 点的电流 I1(A) B 点的电流 I2(A) C 点的电流 I (A)实验结论: 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

15、的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本实验只考查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不要求换接另外两个灯泡进行实验。物理试题 7 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评分细则序号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1 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 1 2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1 3 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 1 4 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 1 5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 1 6 电流表的位置放在便于观察处 1 7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 1 8 能正确读取、记录数据 1 9 实验结论基本正确 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 1 得分合计 说明: 1.记录电

16、流值时不要求估读。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 监考教师签字 试题 8 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盒 1 号干电池 2 节 小灯泡 2 个(2.5V、3.8V) 小灯座 2 个开关 1 只 导线 7 根 电压表 1 只(0-3-15V)操作程序:.顺序 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图中 A、 B 两点; B、 C 两点; A、 C 两点之间 ;测出 L1、 L2两端电压U1、 U2以及它们两端的总电压 U 。3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L1两端的电压 U1(V) L1两端的电压 U2(V) 总电压 U(V)实验结论:_。说明

17、: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的相应扣分。3.本实验只考查两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不要求换接另外两个灯泡进行实验。物理试题 8 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评分细则序号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1 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 1 2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1 3 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 1 4 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 1 5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 1 6 电压表的位置放在便于观察处 1 7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 1 8 能正确读取、记录数据 1 9 实验结论基本正确 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

18、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 1 得分合计 说明: 1、记录电压值时不要求估读。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3、捏造数据符合串联规律扣 1 分。实验总得分 监考教师签字 试题 9 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盒 1 号干电池 2 节 小灯泡 2 个(2.5V、3.8V) 小灯座 2 个 开关 1 只 导线 7 根电压表 1 只(0-3-15V)操作程序:顺序 操作内容1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图中 A、 B 之间, C、 D 之间, E、 F 之间,测出 L1、 L2两端电压 U1、 U2以及它们两端的总电压 U。3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L1两端的电压 U1(V) L2两端的电压 U2(V) 总电压 U(V)实验结论: 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本实验只考查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不要求换接另外两个灯泡进行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