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观点(各个环节中反复强调)1. 我方提倡以专为主、以博为辅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在主张专的同时,并不否认博的重要性。2. 但是这个“博“需要有一个核心,有一个指导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专” 。3. 一切的触类旁通(广泛的学习/博学)都是为了这个“专”来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专”上有所建树。4. 大学只有短暂的四年,我们拥有着十分有限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因此在大学期间,我们必须认清大学生的特殊使命。5.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博学的过程,然而,没有任何一个阶段是要求我们以博为主的。6. 不同的人生阶段,总有不同的学习任务,总需要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学习和探索,大学阶段更是如此。 (
2、用于反驳)7. 由专而入,循序渐进,才能达到博专相融;由博而入,广种浅收,结果只能是博专两空。8. 大学生,现在最需要培养的是自己的【拳头 产品】 、 【优势项目】 ,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有机会为国家为社会奉献,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而所谓的【优势项目】 ,就来源于“专” 。 提出问题(材料)1. 相信对方辩友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请对方辩友列举两三个你们认为博学的人。他们各自的职业/才能 有所不同 (例如。 。 。也就是说博学是为了服务专才的,也就是说对方辩友十分支持我方以专为主以博为辅的观点 在此表示感谢!Or 看来对方辩友并不重视本次辩论赛嘛 连材料都没怎么收集。看来我方只能换一个简单点
3、的问题了。社会上需要专才还是通才?我们大家是希望袁隆平,对水稻的研究更深入些,好对全人类的贡献更大些,还是说:ok,您对水稻的研究到此为止,接下您应该做个通才,学习如何销售水稻2. 请问对方辩友,目前社会上紧缺的是在一项技术或一个方面专而精的人,还是各项技术都略知一二却都无所建树的人呢?3. 对方辩友,现下不管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其他失业者,许多人都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严峻问题。请问这种现象体现的是这类人群的专业技术/知识达不到相应岗位的标准呢 还是 这类人群会的东西太多呢?4. 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题,这其中体现的问题是什么呢?(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你的博识会给你带来不少的优势,但是如果没有不
4、定过硬的专业知识,你如何在公司中立足,老板看重的不仅是你的博识, 。 。 。 。 。 。 )请对方辩友作为招聘方想一下,他们重视的是什么呢? 以专为主,学好本专业,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完备的专业技能的毕业生,才能更好的就业。 5. 请列举几所立志于培养通才的大学?大学生学习以专为主是现行大学教育体制的必然要求(或符合现行大学教育体制) 。世界各国的大学教育都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也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所以大学生学习,需要,也必须,首先完成本专业的学习。 6. 就现在的世界格局来看,科技对各
5、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请问对方辩友,如何才能让一个人对科技有所贡献?科学的探索需要在某一专业持之以恒的耕耘。大学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储备力量,只有那些在某一专业孜孜以求的学子,才能够成为推动这一专业发展的真正力量。 本辩题胜负的核心,就是要想方设法挤压对方的空间,扩大本方的空间。因为专和博是相对概念,这一点我之前已经提过,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管理专业的学生,业余辅修会计,你说这个是专还是博呢?说他是博,可以,因为这是他专业以为的东西,说他专,也可以,因为会计可以增强他的管理学技能。你们的任务,就是把他尽可能说成是专! 为什么呢? 因为说白了,大学生只要肯学东西,学好东西,就是好
6、事情。好事就要往自己身上揽。会计专业的学生自学作假账技巧,这个算什么?当然算博啦!因为这根本不是他的专业所教授的知识,这就是以博为主这种谬论的误导!7. 回到大学的教育目的上来讨论这个问题,如果一味的去从广义的学习,那么大学教育的意义 何在?而上大学的意义又何在?我们上大学就是为了学习专业的知识,而大学培养我们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要。要说求博,社会中想必肯定比学校中学的多吧? 这里重点是那一个为主,我们们不是忽视“博”的重要性,他很重要啊,他需要我们用己一生的时间去学习、积累,但在大学这个相对特殊的阶段而言,我们就必须暂时将他放在辅的位置上了 8. 古典学家亚当*斯密有过这样一个论
7、述:过去制造扣针采取的是一包到底,也就是所谓的“博”,但一人一天最多生产二十枚针,后来把制造全过程分解为十八道工序。由 10 个工人负责一到两道工序。日产量猛增到 4800 枚,人均劳动生产率一跃为原来的 24 倍。从这个角度得知,只有专业技术型工人才可以胜任,而把创造过程分解为 8 道工序,10 名普通工人经过针对性培训就可以胜任,这等于 10 倍于过去的就业机会。这实际中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多能型”人才固然可贵,但各方面问题都依赖于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对方辨友难道不觉得工作压力大,会造成过早衰老吗?再者,会使中国就业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我们大学生有着特殊的使命,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
8、以专为目标,我们作为普通大学生,即使播下了以博为主的好愿望,恐怕收获到的也只能是面面俱到却流于空泛,流于浅薄的知识。一种学识只有到达一定程度后才会结果,只有那些钻研精深的学识才能成熟,没有结果甚至不会开花的学识,能否在实践中运用自如?是否对个人和社会有用?同学们,大学四年,不多也不少,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以博为目标,究竟能掌握几门学识?要掌握好多门学识,在大学期间能否实现呢?而如果每一类都只是初涉其中,难道这样子对方辨友也认为是博学吗?9. 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我们国家的古人说,修身齐家首先要国与治之,国与治之首先要正心诚意,请问对方辩友,以博为主的话那简直乱花渐欲迷人眼,心如何正,意如何诚呢?1
9、0. 我们先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尤其我们的特殊性,因为我们做为大学生有着特殊的使命,我们已经选择了要在烟波浩淼的知识海洋之中进行遨游,我们就必须以专的目标注重方法的培养;我们已经选择了要在众多的强手之中搏击,就必须以专的精深作为我们的中流砥柱。作为一个大学生,不以专为主,这些东西如何能够达到呢?11. 胡适先生早年清高志大,可谓涉猎甚广。而当他到美国康耐尔大学的时候,却幡然猛醒,自叹:生平之过在于求博而不务精。自此,痛下决心,明确目标,师从杜威,专攻实用主义哲学,并由此深入,最终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大思想家。12.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这是在一个资讯落后的时
10、代,却有着大智慧的圣人所言。而我们今天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于普通的大学生来说,即使是播下了以博为主的良好愿望,恐怕收获到的也只能是面面俱到却流于空泛,流于浅薄的知识。13. 驳论!0、 (好的基础决定以后的成就呀!就如同地基的坚固决定大楼的高度 )并没有否认基础的重要性 但仍需要一个目标来引导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 必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就如同人们建立了再坚固的地基,若是无心造一栋高楼大厦也是全然无用的。1、成功扮演很多角色的伟人回击:没错,我们并不否认,一个人在社会中需要扮演很多的角色,而且其中不乏成功人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时成功扮演多重角色的人,也都有自己生命中的最高使命。以毛泽东为例,
11、他虽然是一个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但是他博众家之长,都是为了辅助他一生所专注的目标解放全中国!2、大学生以博为主,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回击:对方辩友一招移花接木,貌似十分有理,实际上漏洞清晰可见。第一,相对人的一生来说,大学只是短暂的一瞬,你所说的学做人,学待人接物,是一个人的终身课题,并不只是在大学期间得以修炼的。相对于大学来说,专业学习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非专业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而这正是对方所说的“博”了,那么敢问,大家能花费在非专业课程学习的时间又有多少呢?3、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回击:我方并不否认大学生需要博学,事物之间也是存在普遍联系的。但是从哲学角度来说,事物的
12、发展是矛盾的集合体,首先要解决好主要矛盾,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正如大学期间,我们需要了解很多领域的知识,但是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把自己培养成某一领域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大学阶段还是应当完成好专业学习这一主要任务。4、专业学习存在相对性,比如法学下面的分支,所以是相对的博,支持了反方观点。回击 1:对方辩友也说了,这样的课程分布,反映的是法学学科下相对的博学内容。但是,这些课程正是以“法学”这一专业领域为主导来划分的,无论学习民法、刑法还是其他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法学专业人才为目标的。而且,对方也说了,我们需要学习那么多的专业课程,想必留给其他非专业领域学习的时间也是相当的有限了
13、吧回击 2:就“相对”这两个字而言,人类研究了上千年。对方认为法学学科下的分支是相对的博,我们是不是也能认为这些分支组成了法学学科的框架和内容,因此也是相对的专呢?正如,以专业的科学精神来认识“相对”这个词的时候,中国只是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国家,但是相对于日本来说,中国却是绝对的广博之地、强盛之邦。难道不是这样吗?回击 3:对方辩友果然是武林高手,一招瞒天过海,看似不着痕迹,事实上一直在转移自己的阵地。对方一会儿用大学阶段和整个人生做比较,一会儿又用学科分支的课程和专业领域的分类做比较,难免有混淆视听的嫌疑。让我们再来纠正一次概念,相对于大学的专业学习来说,非专业领域的学习才是博的内容,可以
14、有所涉猎,但不宜为主。5、技多不压身、综合型人才、全才的问题回击:招聘岗位的要求上无一例外的对专业方向都有较为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分工明确的岗位,其要求更高。我们的大学也在倡导让学生以自身的兴趣为导向、以自身能力为参考、以自我发展为目标,去提高综合素质。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贪多嚼不烂,只会是“样样通,样样松” 。退一步说,如果像对方想象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所有领域的一把手,可能只有变形金刚才能做的到。6、五项全能、铁人三项、双学士学位等问题回击:无论是五项全能还是铁人三项,都是一种专攻项目的名称。如果说一个五项全能的运动员也能参加 NBA,超越姚明;如果什么人都能在大学阶段成为( 对方提
15、到的 ) ,那今天的辩题就真的没有讨论的意义了。7、公务员考试专业不限的问题、行政能力测试什么都考的问题回击:首先,请对方辩友不要以偏概全,专业不限的岗位毕竟是少数;其次,这样的岗位一般情况下,竞争也更为激烈,应征者的压力也更大,成功的几率也更小。如果专业对口,自然要轻松一些;再者,这样的选择实际上体现出的是当代大学生的无奈,相信如果可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谁也不会降低人生的追求。大学设立的目的,本来就是引导大学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如果每个人都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态度去找工作,那也就违背了大学区分专业的初衷了。8、 “只挖一个洞的老鼠,最容易被打死”只会一两种技能的人,生存危机多
16、,后路少回击:对方辩友又错了(有句古话叫 “只挖一个洞的老鼠,最容易被打死” )不管这老鼠挖了几个洞,首先它必须精通打洞的技术,其次才是挖几个洞的问题,这不就是所谓的专业导向吗?举个例子,我们所提倡的是学好法学专业课程,走上社会,可以成为法官,可以做兼职律师,可以承担企业的法律顾问,可以成为检察官,但是前提是你的法学专业知识一定要扎实过关。否则,即使这老鼠是个体育健将,也逃不过猎人的抢。9、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回击:首先,众所周知,这一要求是从我们上小学开始就被国家所提倡的,我方并不反对。其次,德智体美劳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不知道对方辩友所说的以博为主
17、,在这里是博智慧、博体育还是博劳动,如果都要博,博到什么程度,博到什么水平才能算是当初以博为主了?再次,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高中生这些方面都达到了合格的水平,可是高考的时候距理想学府的分数线只差了三五分,他如何叩开象牙塔的大门,来到大学的殿堂?由此可见,博必须以完成专的任务为前提。最后,我们还要提醒对方辩友,我们不否认大学生学习应当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但是作为大学生必须认清自身的主要使命和重要责任,千万不要舍本求末。10、海尔品牌,以前只做洗衣机,现在生产手机、生产电脑。博的价值体现?回击:依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是不是也可以认为你的观点是,上大学的时候就好好的学专业知识,工作了以后,慢慢的可以学学
18、插花、学学品酒、学学做饭什么的。亲爱的对方辩友,这正是我方观点的体现啊11、学前教育等专业要求会唱歌、会讲课、会跳舞、会弹琴,会画画,是以专为主?还是以博为主?回击:对方辩友也说了,这是学前教育这一专业的专业学习要求啊,这也正是我方观点的体现啊。为什么不让他们学考古、考医师资格证、学画图纸盖楼房呢?12、博和博的程度问题?两门以上就算是博了学了一门外语也是博 ( 对方不扔,我们扔了再打! 随时可以打出来,我们可以自问自答)回击:我们暂且承认你比同学多学一门外语也算博学,但是怎么来说明你就以博为主了呢?我又想请问对方辩友了,你们不但要博,甚至还要以博为主。以一个目标为主,这就是专的体现,你们以博
19、为主,换句话说就是认定了一个努力的方向!所以,博,可以,只要以博为主,就到了专的领域。举个例子,你们学很多种语言,就是博学的体现,但是从 5000多种语言中选择个别的进行学习,辅助专业技能的提升,其实就是专的体现,也证明了我方观点:专,引导着博的范围和方向。13、就要工作了,现在不学,工作再好好学就晚了。所以大学要博学为主,多学点社会上有用的知识。回击:依照对方辩友的逻辑,大学生走出校门以后,除了就业以外,很快就会面对很多的人生使命和责任。比如说建立家庭、结婚生子。那么到社会上以后再学,是不是也晚了呢,现在要不要学习怎么当好父母,怎么带孩子?怎么与公婆相处呢?对方辩友(对方回答了,我们可以接着打的)回到大学的教育目的上来讨论这个问题,如果一味的去从广义的学习,那么大学教育的意义 何在?而上大学的意义又何在?我们上大学就是为了学习专业的知识,而大学培养我们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要。要说求博,社会中想必肯定比学校中学的多吧? 这里重点是那一个为主,我们们不是忽视“博”的重要性,他很重要啊,他需要我们用己一生的时间去学习、积累,但在大学这个相对特殊的阶段而言,我们就必须暂时将他放在辅的位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