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24323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五、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片段1、写分数。出示教材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并说说为什么?图略(有六张图,分别是 3/4、4/4、5/4、2/5、10/5 、12/5 )2、分类先观察上述六个分数,再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此进行合理的分类。(教师话音未落,下面就有学生在窃窃私语:很简单啊,分成分母是 4 的、分母是 5 的不就行了吗?)师指出:不能按分母是 4 的、分母是 5 的这样来分两类,这样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 (“唉” ,学生有些失望,但也有些跃跃欲试)先给予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大约五分钟后,教室里开始静下来,学生基本

2、上组内达成共识)小组汇报交流,主要意见如下:生 1:我们把这些分数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第一类:分子比分母小的,有 3/4、2/5第二类:分子与分母相等的,有 4/4第三类:分子比分母大的,有 5/4、10/5、12/5生 2:我们把这些分数也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把这些分数跟 1 比较大小。第一类:比 1 小的分数,有 3/4、2/5第二类:跟 1 相等的分数,有 4/4第三类:比 1 大的分数,有 5/4、10/5、12/5生 3:我们分成了二类,分类的标准是有的分数实际上是整数,有的不是。第一类:实际上是整数的,有 4/4(是 1) 、10/5(是 2)第二类:

3、不是整数的,有 3/4、2/5、5/4、12/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相应板书。3、概括特征师:第一种分法与第二种分法的结果相同,但它们的分类标准却不同,看看它们的标准有没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分子比分母小的,实际上就是这个分数比 1 小;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实际上分数值就等于 1;分子比分母大的实际上就是分数值比 1 大。教师把上述内容的板书合并在一起。并指出第一类是真分数,第二类与第三类是假分数。追问:如果让你来概括一下什么叫真分数,你该怎么说呢?什么叫假分数呢?指名说说,后小黑板出示真、假分数的概念。 师:第三种分法中,是整数的分数 4/4、10/5 都是什么分数?不是整数的分数中呢

4、?评析 注意培养学生 “想学”这种意识,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在想知而又不知的这种矛盾心理中。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分类时,学生很兴奋,以为按分子是 4 的、分母是 5 的这样来分两类就可以了,教师能很好地利用这个教学意外事件,来激起学生的“疑” ,马上提出不能按这样的方法来分,要自己去找寻另外的办法,这时候学生就显得有些丧气,但很快又兴奋起来,进入积极思考状态,在寻找分类标准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六、 毫米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观察尺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师: 直尺上 1 厘米中间还有很多的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 1 毫米(板书:1 毫

5、米)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 1 毫米的特点吗? (短、小、细) 师: 请你用手势来比划一下。 师:请你任意选择尺子上的相邻两个数字即 1 厘米中间数数有几毫米,为了方便数的时候可以用铅笔尖指着数。 学生交流(我数的是 1 和 2 中间或 5 和 6 中间有几毫米)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或得出了一个什么规律? 出示:1 厘米=10 毫米 齐读,往返各一遍 评析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会自由选择的轻松和快乐。七、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片断1、 出示实践探究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

6、好的棱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体,请学生任意拼出一个长方体,看看长、宽、高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2、 实践操作 每个学生把棱长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了不同的长方体。 3、 观察填表 (1) 学生观察自己拼出的长方体,把每排摆的个数,摆的排数、层数,含小正方体的个数填在表里。 (2) 学生汇报 生 1:每排摆 4 个,摆了 3 排,共 2 层,用了 24 个小正方体,体积是 24 立方厘米。 生 2:每排摆 7 个,摆了 2 排,共 3 层,用 42 个小正方体,体积是 42 立方厘米。 生 3:每排摆 3 个,摆了 2 排,共 7 层,也用了 42 个小正方体,体积是 42 立方厘米。 .4、

7、探究规律 (1 小组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到底有样的关系?(2) 汇报: 生 1:长方体的体积与摆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有关系,摆的个数排数层数=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生 2: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宽高。生 3:我认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评析)新课程改革不仅明确要求教师要充当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且更多地关注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并从成功中获得喜悦。 学生为了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积极主动地进行了探究。通过摆一摆,填一填,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已经验证了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

8、关系,体现了知识发现验证解释的思维过程。 ) 8、 3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片断1、游戏:听数打手势(判断是否是 2、5 的倍数) 。投影出示:这个数若是 2 的倍数,则出示左手 2 个指;若是 5 的倍数,则出示右手 5 指;若同时是 2、5 的倍数, ,则出示两只手。14 51 60 72 375 820 964 60002、师:你是根据什么来作判断的?生:我们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2 或 5 的倍数,是根据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来作出判断的。3、师:请学生分别说出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如电话号码、牌照号码、人数、钱数等老师也可以快速判断这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 (一个学生说数,老师判断、其他同学

9、计算器验证)4、师质疑: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是不是也只要看它个位上的数就行了?生:我发现个位上是 3、6、9 的数,不一定都是 3 的倍数。生:3 的倍数,个位数也不一定就是 3、6、9。5、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 的倍数的特征” 。 (板书:3 的倍数的特征)(评析:学生刚刚学习了 2、5 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只要看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就能判断出 2、5 的倍数。因此在学习 3 的倍数的特征时,直接抛出问题,学生自然会把“看个位”这一方法负迁移过来,就产生了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唤起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情感和积极的参与意识)9、 倒数教学片断师: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猜字的

10、游戏,大家愿意玩吗?生:愿意。师:中国的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颠倒。变成了什么字?生:呆。师:把“吴 ”字颠倒呢?生:吞。师:你们玩过正话反说的游戏吗?生:玩过。师:能否仿照老师的样子说一说。蜜蜂蜂蜜,山清水秀水秀山清,我爱妈妈妈妈爱我。生 1:奶牛牛奶,柴火火柴生 2:门前前门,牙刷刷牙生 3:生机勃勃勃勃生机生 4:我爱老师老师爱我师:孩子们真的很聪明,想到了这么多和老师所说一样的例子,你们真棒!接下了请同学欣赏几张图片。 (课件展示,并配有音乐)(这时,美丽的山水图,再加上优美的音乐,把孩子们深深吸引,同学们看的如痴如醉。 )师:(欣赏完图片)同学们有什么

11、样的感受。生 1:景色很迷人。生 2:景色很美。师: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生:有倒影,倒影也非常的美。师:是呀,我们的汉字这么的有趣,自然景色因为有倒影的衬托而更加妖娆、美丽,其实我们的数学中也有和汉字一样有趣,和景色一样美丽的数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中的另一个新的知识倒数(板书课题)师:有哪位同学可以结合以上的例子,说一说对倒数中倒的理解。评析:本案例是教师从中国汉字的结构特点引入,沟通了学科之间的联系,然后又玩了一个正话反说的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又让学生明白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结构特点就像汉字一样可以交换。进而又让学生观赏了美丽的图片,从图片中让学生进而体会倒数就和自

12、然景物中的倒影一样,把数字倒过来就可以。10、 秒的认识教学片断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 1 秒有多长。生:我想知道 1 秒在钟面上是怎么显示的。生:我想知道分与秒有什么关系。得最快,对分针和时针,我们不能明显的看到它们走动。只有过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它们走动。师:那它的特点就是走动快,又细又长(板书特点)秒针“嘀嗒”一声,就走一格,秒针走一格就是一秒。3.借助钟表,体验 1 秒。师:我们来听一听,一秒钟是怎样溜走的?(课件演示秒针(赏析:本节让学生看秒针转动,让学生看其形并听其音,使学生亲历 1 秒并自主认识秒针,最后让学生看钟表、听声音,说一说:1 秒钟是怎样溜走的?这都是建立在

13、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原认知和想象力,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后,说出了许多精彩的 1 秒钟的体验过程。与传统教法相比,教师做到了“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时空来探索新知、经历新知、感悟新知、体验新知,从而获得新知。这种主动而富有个性的体验活动,正是在教师的适度指导下践行新课程新理念的体现。)1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片断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一间新教室,请看,(课件出示教科书 59 页例 2 主题图,主题图表明:多媒体教室里有座位 18 排,每排 22 个座位)生 1(不由发出感叹):好宽敞的教室啊!比我们的教室大多了!生 2:一定能坐很多学生

14、。师:是啊,你能根据图中的条件,提出你的问题吗?你最想知道什么信息?生 1(迫不及待):我想知道,这间教室到底能坐多少人?师:同意!老师和你的想法一样,那谁来提出问题?生 2: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师:这个问题合理吗?生(齐答):合理。师:那还有不同的问题吗?学生们互相议论,表示没有别的问题师:那我有个不同的问题,同意我提吗?生(兴趣浓厚):同意!师:我的问题是:“如果有 350 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课件出示“如果有 350 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 )学生们先楞了一下,因为他们还没遇见过这样的问题,但片刻后都一致认为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提出并加以解决师:那怎样才能解决?生 3:只要把座

15、位总数算出来,就知道够不够坐了。师:具体说一说。生 3:每排 22 个座位,有 18 排,就是算 18 个 22 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师(作疑问状)可是我们还没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啊?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是否对我们有帮助。生 4:我想起来了,用估算。师(惊喜):棒极了!看来估算还装在你的大脑里,老师为你的记忆力鼓掌!(学生热烈鼓掌)师:那现在同学们讨论看用什么方法估算,然后汇报给老师。(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生 5:把 18 看成 20,2022440(个) ,能够坐下。生 6:把 22 看成 20,2018360(个) ,能够坐下。师:还有别的方法吗?生 7:还可以把 18 和

16、22 都看成 20,2020400(个) ,能够坐下。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看看小精灵怎样介绍估算的,课件出示小精灵介绍:18 接近 20,可以把 18 看成 20,22018360(个)022440(个) ,所以,1822 约等于 440 个,能坐下;22 接近 20,把 22看成 20,2018360(个) ,所以 1822 约等于 360 个,能坐下;可同时把 18 和 22 都看成 20,2020400(个) ,所以 1822 约等于 400 个,能坐下。师:太棒了,你们和小精灵的方法一模一样,不简单,你们都是小精灵!生(高兴)我们都很棒!师:估算这道题后,谁能小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17、估算方法。生 6: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再去乘。生 7(补充):一般看哪个因数最接近整十,就把它看成整十数,再乘。评: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让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共有多少个座位?” ,接着教师提出“350 人能坐下吗?”把乘法直接计算转化为估算,设置悬念:“没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激发学生迫切想解决问题的欲望,由于学生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基础” ,只需教师稍许点拨“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是否对我们有帮助?”只言片语激活了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估算细胞” ,通过讨论、交流、小组合作,得出了不同的估算方法,体现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是数

18、学学习的组织者” 。 12、 圆锥的体积教学片段师:(出示一个空心圆柱、一个空心圆锥)这是一个空心圆柱、这是一个空心圆锥,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比较它们的底面。 (将圆柱与圆锥的底面合在一起,完全重合)生:它们的底面是相等的。师:我们再来比较它们的高。 (用一把直尺架在两者之间,然后分别量一量它们的高)生:它们的高也是相等的。师:那也就是说,这两个圆柱与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师:下面我们采用实验的方法来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老师边说边演示)先在圆锥内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圆柱内,看看几次可将圆柱倒满。现在我们分小组做实验。大家边做边讨论实验要求。(出示要求:(1)实验仪器中,圆锥的底面和

19、圆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高有什么关系?(2)圆锥的体积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3)圆锥的体积怎么算?体积公式是怎样的?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师: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生:在我们用的仪器中,圆锥的底面和圆柱的底面是相等的,它们的高也是相等的。师: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生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生 2: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师板书: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师:得出这个结论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 )师:你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生:我们先在圆锥内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内。这样倒了三次,正好将圆柱 装满。

20、所以,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师:说得很好。那么圆锥的体积怎么算呢?生:可以先用底面积乘以高,算出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再除以 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圆锥的体积公式,V 圆锥1/3V 圆柱1/3sh。 )【评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看似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了操作活动,经历了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新知识似乎是通过学生小组自主探索得到的,但实际上学生操作过程的每一步,都是根据教师的实验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只充当了被动的操作工,思维的参与少之又少,这种在教师过多、过细的“引导” (指令)下进行操作,不足以保证学生的思维能投入到任何一个基本的探究的过程中,仅仅让

21、学生开展一次验证性或没有思考价值的实验活动,这种离开了学生自己思维的动手操作,只能将一个智力活动变成纯粹的动手活动,失去了自主探究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13、 用字母并表示数教学片断运用字母表示哪些数师:同学们知道下面的字母各表示哪些数吗?(1)我今年 a 岁,明年 28 岁。(2)一个正常人的体温为 a 摄氏度。(3)小明写了一个数 a。生 1:我今年 a 岁的 a 表示 27。一个正常人的体温为 a 摄氏度的 a 表示37。小明写了一个数 a 表示 1 或 2 或几百、几千,不知道。生 2:我认为一个正常人的体温为 a 摄氏度的 a 表示 367 或 372 都是正常的。生 3:小明写了一个

22、数 a 表示任意数,什么数都有可能。生 4: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是在 37 摄氏度左右的。师:同学们想得都很全面,那为什么我今年 27 岁你是确定的呢,而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和小明写一个数 a 却不能确定?生 1:因为你明年 28 岁,所以今年 27 岁是确定的。而小明写一个数 a 可以是任意数,不能确定。一个人的体温是 37 摄氏度左右也不能确定。师:那一个人的体温既然不能确定,那也可以是任意数了。生 1:那不行的,如果一个人的体温是 0 摄氏度早死了。如果一个人的体温是 100 摄氏度也活不了的。师:那说明了什么呢?生 1:这个字母 a 有个范围。是 37 摄氏度左右。师:同学们真会思考,(1)中

23、的 a 是个确定数 27,(2)中的 a 它有个取值范围,根据老师调查得知这个范围是一个人的口腔温度在 365372 摄氏度都是正常的。(3)中的 a 代表任意数。师:你还能举出用字母表示的数的例子吗?生举例。【评析】用字母表示数意味着将把学生从数的领域领入代数式的世界,这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数学观念、方法产生一次质的飞跃,同时用字母表示数又是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之基础。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字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在一定范围内的数,还可以表示任意数。同时渗透同一个字母 a 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示不同的数,突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特性。最后通过学生举例来

24、说明用字母可以来表示各种不同情形的数,加深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14、 分数比较大小教学片断片段一:引导探究,完善认知1.找一找。 师:找出上面表里每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分别说说十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并说一说各小数表示的意义。生 争相回答)这几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上的数都表示“几米”,十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分米”,百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厘米” 。(学生逐一阐述各小数的实际意义。)师:你能说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生 1:我认为 2.1 最大,2.1 米表示 2 米 1 分米,其他 3 个数还不到 2 米。生 2:我同意 2.1 最大,1.75 第二大,因为除 2.1 外,3 个小数的整数部分

25、相同,但十分位上的 7 表示 7 分米,其他的两个小数还不到 1 米 7 分米。生 3:余下的 1.63 米和 1.68 米相比较,1.68 米长一点,1.63 米最短。2.排一排。师:将前面的小数从大到小排列,并填写相应姓名,排出名次。(学生活动。)汇报(板书):2.1 米 1.75 米 1.68 米 1.63 米(小明) (小红) (小鹏) (小玉)3.想想。师:请同学们从位置值的角度想一想,你对小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新认识?生 1:比较小数的大小,应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依此类推。生 2:我觉得小数的大小比较和

26、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一样的,都是从高位比起,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不用再比下一位了。师:两位同学说得很有条理,也很全面。(此时,一顽皮男孩小手举得老高。)师:你有什么问题?生:我认为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有点不一样,小数的位数多少不能决定小数的大小,如 2.1 是一位小数,其他几个是两位小数,可它们却比 2.1 小。师:是呀,你真细心!那么,比 1.75 大的小数有哪些呢?写写看。生 1:1.752、1.753比 1.75 大。1.75 可看作千分位上的数是 0,这些小数的小数部分前两位相同,所以要比千分位上的数,才能确定其大小。生 2:1.8 比 1.75 大。因为这两个小数的整

27、数部分相同,所以要看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生 3:3.0 比 1.75 大。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只需比较整数部分就可以了,不用再往下比了。师:由此看来,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多少确实没关系。由此,我们能推出什么结论?师生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相比较。4.议一议。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师生共同归纳如下表5.奖一奖。师:刚才我们通过比较小数的大小,排出了立定跳远名次,学校将对前三名运动员给予奖励(分别出示奖品图片及信息)。第一名奖文具盒一个,定价 10.50 元;第三名奖三角板一套,定价 1.45 元;第二名奖铅笔一支

28、,铅笔的价格比文具盒便宜一点,比三角板贵得多,铅笔的价格会是 11.20 元、9.60 元、2.00 元中的哪一个?在颁奖中,让学生充分说一说所选文具盒价格的理由。评析:小数的大小比较重在“比”,比的方法提炼过程是本课的着力点。此片段立足学生对“小数的意义”这一已有认知基础,通过寻找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真实含义,使学生初步领会小数仍要“从高位比起与相同数位相比较”的本质。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时空,围绕“找一找” 、 “排一排” 、“想一想” 、 “议一议” 、 “奖一奖”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学生经过充分的数学思考,对“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由具体数量

29、的感性认识向位置值的理性比较转变,避免死记法则,实现“放”与“收”的有效结合;适时渗透比较要讲究顺序、讲究方法的思想。课堂上,教师善于捕捉生成性资源火花小数的位数多少不能决定小数的大小,及时组织学生写一写比 1.75 大的小数有哪些,继而引导学生对整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比对,进一步探寻其实质,形成模型,深入理解“从高位逐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相比较”的内涵,将比较方法的探究贯通整个过程。十五、 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片断认识容积单位。(1) 谈话: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 28 页第 2、3 小节的内容,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还想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学生可能提出“1 升和 1 毫升各有多少?为什么 1

30、升 = 1 立方分米”等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 升=1000 毫升。(2) 谈话:1 升和 1 毫升的水有多少呢?先用量筒量出 1 升的水,再把 1 升的水倒入纸杯里,看一看 1 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杯?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描述 1 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教师拿出一个 10 毫升的试管,谈话:这是一个 10 毫升的试管,你能用它倒出1 毫升的水吗?学生活动后,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描述 1 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3)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 1 升和 1 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你能通过实验说明1 升 = 1000 毫升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可以怎样做,再按自己的方法试一试。学生活动,教师参

31、与学生的活动,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反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可以一边说,一边做。(4) 出示:一个容积是 1 升的量筒和一个正方体的容器(里面的棱长是 1 分米) 。谈话:这里有一个容积是 1 升的量筒和一个里面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你有办法说明 1 升 = 1 立方分米吗?演示:把 1 升的水倒入正方体容器里。提问:怎样解释 1 毫升 = 1 立方厘米呢?(可以通过单位间的进率推出,也可以通过实验说明)(5) 练习:完成“练一练”第 1 题。【评析:在此环节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使用量筒、量杯等学具,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活动,建立升、毫升的概念,弄清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十六、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片断师: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几类?生: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师:那一个三角形会不会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呢?请试着画一画。生:画出: 生:不管怎样画都画不出三角形。师:请同学们用下面的每组的三个角拼成三角形,看谁拼得快。一度度度二度度度三度度度四度度度五度度度生:(学生操作)后面两组怎么拼不成三角形?师:为什么前面三组的三个角能拼成三角形,后面的两组却拼不成呢?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学生观察后)我发现前面三组的三个角加起来都等于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