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钱文忠《三字经》.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227887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179 大小: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讲坛》钱文忠《三字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百家讲坛》钱文忠《三字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百家讲坛》钱文忠《三字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百家讲坛》钱文忠《三字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百家讲坛》钱文忠《三字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百家讲坛之钱文忠三字经详解专集(声明:下述内容仅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勿作为商业用途。 )第一讲(人性本性专精)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初:初生,刚开始有生命。性:天性。本:本来原来。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苟:假如。教:训导教诲。性:性情。迁:转变变化。道:此处指方法。贵:注重、重视。特性。专:专一。一本古儿童启蒙读物识字课本,为什么会被尊称三字经广为流传?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到底包含什么深意?每到开学时会看见很多可爱的孩子背着沉甸甸书包装满各种各样课本,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印制精美,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纂统一发放。这是现代的孩子。那在传

2、统中国孩子们用什么做教科书用什么来启蒙呢?毫无疑问是有的,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政府统一安排的启蒙教科书!但早在秦汉就有大量类似这样的教科书,如仓颉篇 、 凡将篇 、 急就篇等。它们有个共同特点,用非常整齐的语句比如四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诵,这样来教孩子们识字传达一些最基本的道理。但这些书像刚才讲的这几部都没能留用到今天。今天有些人即使成了大学教授,花费一生时间都未必能读懂的书,当时却是小孩的启蒙书。到宋朝后突然出现一部三字经 ,来历不明,作者是谁都不知道。而这部三字经从宋朝开始一直流传到今天。这部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形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今天好多

3、地区如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广东梅州或福建一带,他们对三字经还是可像歌谣一样唱的。内容上它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积聚下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边。正因为如此三字经一直流传不绝。宋朝后流行的这种传统启蒙书主要是通常所说的“三百千” ,即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都是孩子的启蒙读物。统称“三百千” ,但为什么只有三字经称“经”?而百家姓不叫百家姓经?千字文不叫千字经?这就彰显了三字经的重要性。在传统文化中把一部书称为“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古往今来漫长历史长河中,无数中华儿童就是靠三字经启蒙开始了他们求学生涯,而更多的人也许未必识字也许没机会受教育,但他们从小

4、也听诵三字经 ,对三字经耳濡却不一定目染,也从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的启蒙经典。也许大家说既然是给儿童看的一定很简单,有什么值得讲?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但正因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所以必须用心阅读用心体会才能真正理解它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为什么能流传到今,才能理解对中国人来讲,特别对今天还在学习过程中的孩子们来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三字经开始的六字中国人都知道。 “人之初,性本善。 ”从字面看就是人出生时天性本来就是善的。貌似简单背后却有着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讲的是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问题。也就是人性究竟是什么样

5、?是善还是恶?古今中外所有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问题,无论如何必须首先认识自己认识人(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论的讨论丰富多彩。先秦时儒家传统中就有三派。一派是孔子。儒家创始人,怎么说的?就是接着的六字“性相近,习相远。 ”孔子认为人本性差距不大,由于后天熏染环境影响差别会越来越大。这里孔子并没告诉我们人性是善还是恶。另一派是荀子。荀子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思想家,甚至和法家有极深关系。荀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恶” 。这个看法比较容易得到理解。看一个小孩子生下来呱呱落地,饿了就要吃奶,他会管母亲很劳累?有没有乳汁?是不是在生病?不会的,非要吃奶不可。如果有几个孩子的话,可能几个孩子争先恐后

6、要求吃奶。人的本性从这个角度看谈不上善良。那“人之初,性本善”究竟是谁的思想?是“亚圣”孟子一派的思想。却也不准确。孟子并没说“人之初,性本善” 。他的确切意见是人性向善。关于人性善恶的分野,中西文化就在这里踏上了不同发展轨道。西方文化传统中认为每人都有罪,人都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恶” 。正因为每个人都有罪所以谁都不能相信。从社会管理运作上讲不能把所有权力交给某几个人,因为谁都是有毛病的。怎么办?把管理的权力运作权力予以分散相互监督彼此独立,创设出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彼此,西方文化传统就这样发展下来。而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就是接着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也就是接着以疑似孟子

7、的思想走下来,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成为尧舜,那还需要制度吗?每个人都是自觉的。每个人都知道不要在红灯时横穿马路,每个人都知道不要随地吐痰,每个人都应知道不要损害别人利益,主要应是教育引导培养他,而不是用制度规范他。千万别小看这六字,精义非常深。即使在中国儒家学派内部对人性是善是恶看法也不统一,有性善、性恶、有善有恶三种,争论从没消停过,这充分说明人性问题的复杂。孟子以大量理由证明他的“性善论” ,最重要的是“四心说” ,孟子何以说“人之初,性向善”呢?或说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孟子有这样的意见呢?这么说有什么理由?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当然

8、不会信口胡说,他认为“人之初,性向善”自然有他的道理。 孟子 公孙丑上有这样的话,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恻隐之心即一种同情心;羞恶之心是一种觉得不好意思,知道害羞,自省之心;辞让之心是应该知道彼此谦让彼此谦退;还要有是非之心,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认为人必须有这四心,没这四心就称不上人,这是孟子的看法。“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可用孟子自己的举例来说明。 孟子 公孙丑上中有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原文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9、。 ”什么意思?古代的聚落都以井为中心,一般井上有井栏防范小孩和一些小牲畜掉进去。假如我们看见一个小孩靠近井栏就要掉到井里会怎么样,每个人都会起恻隐之心。孟子觉得每个人都会担心同情,小孩如掉下去要淹死的。为什么会这样?并不是因为你和这个小孩父母是朋友,也许根本不认识他们。也并不是因你觉得把这孩子救起来,拉他一把可以在乡党朋友中得到舍己救人的美誉。也不是因为小孩掉下去因害怕要叫,你觉得孩子的叫音实在刺耳不好听。孟子的意思是,正因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所以看见一个小孩要掉到井里大家都很着急。“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这个比较好理解。人都有一种害羞之心。比如美国有个非常著名的影星玛莉莲梦露,有一张照片

10、传遍了世界:她正穿着裙子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出风口,突然涌来一股很大的气浪把梦露的裙子给吹起来,梦露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是赶紧捂着这个裙角,这是什么,羞恶之心!觉得害羞,赶快把裙角捂住。羞恶之心世人皆有,当然不同民族羞恶之心不一定一样。有的民族认为这件事我很害羞不能做,有的民族未必;有的民族认为这件事很重要我得先护住,有的民族认为不一定。比如说有这么个故事,说三个女孩都戴着非常漂亮的帽子,穿着非常漂亮的裙子站在一起。突然来了一阵狂风有个女孩捂着帽子不管裙子。另一个女孩捂着裙子不管帽子。还有个女孩一手捂着帽子一手捂着裙子。这三个女孩是哪三国人?答案是,只管捂帽子的是美国人,因为帽子吹走她得花钱再去

11、买,她不干,她是对这方面有羞恶之心,而对裙子吹起来春光外泄的羞恶之心比较淡。捂着裙子不管帽子的是日本人。日本人说吹掉帽子我可再去买,但我的裙子不能吹起来。另外一个当然就是中国人。帽子不愿丢裙子也不能被吹起来。这说明人的羞恶之心每个民族不一样。“无辞让之心” , “无是非之心”就更容易理解,以后会涉及到暂不讲。孟子认为要有这四种心才够算得上一个人。如果没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那不能算人。但又何以证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这四心呢?孟子又自己进行了说明。 孟子告子中讲了个例子, “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嗜,其) 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

12、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每个人的嘴对味道好的东西,都同样爱好,都知道要吃好的。 “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就是说都喜欢听好听的,比如我拿块铁片在玻璃板上嘎嘎嘎地来回擦划就没人喜欢,而美妙的音乐都喜欢听。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就是眼睛都喜欢看好看的东西。恐怖肮脏龌龊的我们都不愿看。口耳目人皆相同,那难道在人心上,就没有相同的吗?其实这个论证也有问题。你觉得好吃不一定我觉得好吃,人的口味有所不同。可举出反例。谁说人欣赏音乐的感受是一样的?比如现在好多年轻人喜欢听摇滚,也许老人就不喜欢,可能更愿意听古典音乐。谁能说一概一样?还可举出历史上好多例子来证明人性问题的复杂。

13、讲个曹操儿子们的故事。曹操有四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文才斐然为人忠厚非常温良。才华高到什么地步?在曹植死后几百年有个同样是大才子的人叫谢灵运,他讲,如果天下诗人的才华有一石这么个份量的话,曹植一人就占了八斗。剩下的两斗是谁?谢灵运也不客气,自己占一斗。还有一斗是谁?全中国别的人来分。谢灵运那么高傲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认为曹植一人占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成语的来历。而曹植的天性令他觉得名位是天定的,能不能接父亲曹操的班不必费尽心机去争。曹丕也很有名,是曹操的大儿子,可这两个亲兄弟的本性相差就太远了。曹丕也有文才也有诗歌流传下来,但跟曹植比恐怕差得太远。只能跟别人去分那一斗,因为他兄弟一个人就占

14、掉了八斗。他也好舞枪弄棒非常擅长剑术,在中国武术史上曹丕还是有一席之地的。同时这个人占有欲非常强,比如曹军攻下邺城曹丕冲进去先干什么?不是指挥将领去安抚民众也不是先去库房里看有什么战利品,而是先冲到袁熙家把袁熙的太太甄氏抢过来做老婆,因为甄氏很漂亮,这就说明他占有欲极强。同时他又非常尖刻非常好财。曹操有个兄弟叫曹洪也就是曹丕的叔叔。这个叔叔也极好财且非常吝啬从不愿把钱财与他人分享。曹丕的占有欲大到什么地步?他能费尽心机从这个铁公鸡叔叔身上拔下毛来。怎么拔?上门找叔叔借,人家不愿借,你不借是吧?我折腾你。想尽办法把叔叔曹洪给折腾得够呛,最后乖乖地把钱借给他。曹丕和曹植不相往来,可两人是亲兄弟啊。

15、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传这是才高八斗的曹植所作的七步诗,是对急于迫害自己的兄长曹丕的质问,也是他们之间真实关系的写照。为什么亲兄弟间会有这么大差距?他们另外两个兄弟又是什么样的人?曹操还有个儿子叫曹彰外号黄须儿,头发胡子可能都是黄的非常彪悍。史籍上没留下他好写诗的记载只留下他力大无穷武艺精湛,射箭百步穿杨的记载,他能射中百米外的一根头发丝。力气大到什么地步?有一次曹彰跟老虎打起来,他把老虎尾巴缠在自己胳膊上老虎就动不了了,老虎没他劲大,他把老虎给拖住了。据说还有一次曹彰找一头象打架,估计跟人打架不过瘾,因为别人打不过他,他过去把象按在地上那象也动不了。后来曹操

16、在战争中见到马超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时就哀叹,假如儿子曹彰在此有你马超什么事!可见曹彰的性格就是勇武彪悍力大无穷没什么心机。曹操还有个儿子叫曹冲,是中国著名的神童。 “曹冲称象”是个很有名的故事。史籍记载说当时孙权为讨好曹操就送了一头象来,那时中原地区象很少,看到这么个庞然大物,曹操就和手下群臣将领琢磨,这象多重啊怎么称啊?你一言我一语谁也没主意。曹冲那时还不到十岁,在旁边说:“这有什么难的,开条船过来把这个象搁到船上,这个船不就沉下去了吗?我在船边划一道线再把这个象给牵出来,接下来我就有办法知道这象有多重。 ”他怎么做?两种说法,一种是一块块往船上搬石头,看到船刻的线到了,就称称石头多重,不就知

17、道象多重了吗?这是利用排水量的原理。另一种说法更聪明了,曹冲叫人一桶桶往船上倒水,也倒到刻线的程度,倒进去几桶水,每桶水几斤是知道的,象的重量不就知道了吗?通过这几个故事我想说明的是,同样是曹操的四个儿子天性差距就很大,完全不像兄弟。所以我们对“人之初,性本善”这六字是不是可打个小问号。我想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与期盼。如果这么理解我想是比较稳妥的。一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差距,这也是一种社会现实。如果说天性是由先天决定无法改变的话,那接下来三字经又传达了一种什么思想呢?“人之初,性本善”接着是“性相近,习相远” 。出于论语阳货第十七 。 “人之初,

18、性本善”据说是孟子的思想,接下来“性相近,习相远”就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了。但跟前面那六字是有点矛盾的,既然“人之初,性本善”了那怎么后来又变成“性相近,习相远”了呢?“性相近”人的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 “习”这里不是学习的意思是“熏染”的意思,受影响被熏染被污染的意思。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但因后天受到环境影响,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用这个话去解释前面讲的这个故事也是可成立的。也许曹植、曹丕、曹彰、曹冲三个月时都差不多,但由于后来成长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差距越来越大也是可以解释的。在这方面千万要注意,古人是非常重视后天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教育环境古人非常重视。用一句很简单的也

19、是古人的话就可说明这个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就是讲的熏染问题。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我老家在无锡,无锡下面有个县叫宜兴现在也是个市,是很有名的陶都,出紫砂。当地也出了很多很有名的人,其中一个人恐怕是最有名的,叫周处,晋朝人。没有人给他讲规矩慢慢地就瞎混,受到不好风气的熏染影响长大后变成了一个非常粗鲁暴躁野蛮的人,动不动跟人打架打得人家头破血流满地找牙。这么一来周围的人见了周处就躲,惹不起他。周处自己不知道,因为他没有羞恶之心,没有是非之心,这个心被遮掩掉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怎么谁见我都躲啊?就去问一位长者。这就说明他天性不坏,他对老人还是尊重的。他问“为什么乡亲邻居见了我都

20、躲呢?”老人家说:“你不知道,我们这边有三害啊。”周处问:“哪三害,说来听听?”老人家说:“第一,前面山里出了一只猛虎经常下来吃人吃家畜,这是一害,害得鸡犬不宁。第二,你看,村前面河里有条蛟龙谁都不敢游泳不敢下河捕鱼,不敢游过河去。 ”周处说:“这不才两个吗?还有一害呢?”那老人家说:“就是你周处啊!”周处天性还好,他一下子觉得原来自己已那么坏了,以至于乡亲们把自己也当成一大害!顿时幡然醒悟。在传说当中周处上山杀掉了老虎为民除害;下水潜到河里斩杀了蛟龙为民除害;而自己则良心发现,本性善良的天性彰显出来,从此一路上进,后来还当了很大的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现在周处的

21、墓还在。这个故事可说明什么?“性相近,习相远。 ”如果后天环境不好没有人教育,再善良的天性也会受到污染。对任何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那怎样才能保证人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三字经告诉我们什么样方法?怎么才能解决环境熏染问题?接下来是“苟不教,性乃迁” 。如果不去教育或不接受教育那么“性乃迁”,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变迁。这个“教”可理解为两方面,如果不去教育他或他不接受教育,人本性中坏的东西就会生发出来。前面周处的故事就可说明这个问题。而“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教育的根本之道,最重要的最珍贵的是专一。 三字经所指的教育我们必须用心体会

22、。这个教育不简单,有几层意思:第一层,我教你之教,教育之教。第二层,受教之教,接受教育的教。 “教之道” ,这个“教”还包括非常重要的两层教育,一层是道德教育一层是知识教育。我们今天往往重视知识教育,比如孩子从小让他学钢琴学小提琴,学英语法语,也许还要去学学溜冰。指望孩子从小成为一个知识上的超人,百般武艺样样精通。音乐希望他成为朗朗,外语则希望他能精通几门,还要学书法学奥数。但我们往往忽视三字经最强调的道德教育,即怎么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怎么拥有一个作为善良的人所必须有的道德。 三字经的教育从来就是道德教育先行,当然它也绝不忽视知识教育。“教之道,贵以专” ,这个“专”又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终

23、生的,就是我学一样东西,要学一样爱一样,学一样像一样,学一样成一样,不要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这是纵向。还有一层意思是横向的,就是我要一生持之不懈,把我的一生作为学习的一生,要有一种终生学习的态度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知识的获得。在三字经里学习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必须一心一意地去经历,这是这六个字的精义。历史上我们也可找到很多故事来说明这一观点。明代著名书画家唐寅唐伯虎,他和沈周、文征明、仇英并列为“吴门四家” ,是了不起的风流才子大画家。唐伯虎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自小就有绘画天才天赋很好。绘画很早就小有名气,当地富豪之家经常把小唐伯虎请去作画。那时的唐伯虎当然有点沾沾自喜,少年成名风流倜傥。但唐伯虎的母亲

24、是位很了不起的女性,她觉得这样浅尝辄止稍有一点点成就就满足是不行的,必须专心致志好好去学几年画,把绘画艺术给钻透了。于是母亲就把这个道理跟唐伯虎讲了让他去跟沈周学画。沈周那时已是有名的大画家了,就住在离他家不远地方。母亲给唐伯虎收拾好行李让他去跟沈周学画。唐伯虎也很高兴反正离家也不远,就背着妈妈给他准备的行李高高兴兴地去拜沈周为师学艺。到了沈周那里学了也就一两年,唐伯虎发现自己画得很不错了,再看看老师的画,觉得也不见得比自己强到哪去,所以习画就不太专心想回家。沈周看出唐伯虎的心理活动也没怎么想就通知自己的太太也就是唐伯虎的师母,准备一桌饭菜送送唐伯虎:“让他出师吧,不用再学了。 ”做完了这桌饭

25、菜就把饭菜送到院子里一个独立的房子里,这间房子唐伯虎从没去过。这到底是间什么样的房子?怎么怪呢?这房子居然有四扇门。他从一扇门进去,另外三面也各有一扇门,而每一扇门外都是不同的风景:这一道门外姹紫嫣红,那一道门外莺歌燕舞,另一道门外流水潺潺。唐伯虎觉得好玩,心说:“这师傅可真够坏的,家里有那么好玩的去处也不告诉我,今天满师了他告诉我了,我先不吃饭出去看看。 ”想出东门看看那个姹紫嫣红, “咚”一下子撞了个包;想出南门看看那个莺歌燕舞, “咚”又撞个包;想出西门看看那个小溪潺潺, “咚”又撞个包。头上起了仨包才明白,原来三扇窗和外面的风景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画。唐伯虎一下明白了,原来画无止境,自己

26、这点水平差远了。这时沈周就进来说:“唐伯虎啊,吃完饭你就可以走了,别学了。 ”唐伯虎扑通跪下:“老师,您还是让我跟您再好好学几年吧。 ”从那往后唐伯虎专心致志又学了好多年。后来有一天沈周告诉他:“你真的可以走了,已经学有所成不必再跟着我。 ”唐伯虎的性格也已经改了,就自己下厨做了一桌谢师宴感谢老师对他的栽培。他把菜做好后放到房间里,这些菜里有鱼。江南鱼虾多嘛。这时旁边跳过来一只馋猫要来吃这个鱼。唐伯虎当然就要把这猫赶走不让它吃。这猫一窜朝东墙上的窗口跳想逃出去, “啪”的一声猫撞一个包掉了下来;爬起来又往南墙和西墙跑,那里各有一窗, “啪”又都掉下来,猫也撞了仨包。唐伯虎自己在练习绘画时在墙上

27、画了三扇窗,连这猫也分不出来。这个故事无非要说明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教之道,贵以专” ,就是必须把整个学习过程当成一个生命历程,必须用一种终生学习的态度来度过在世间的一生,这是个学习态度的问题。三字经接下来还讲述许多关于学习环境的问题。我们知道如果把一个孩子比喻成花朵,那他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就是花朵所赖以生长、绽放的土壤,我们应为学习中的孩子准备什么样的土壤条件?应给他创造什么样的外部环境?第二讲(环境师生)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昔:过去。孟母:孟子的母亲。择:选择。邻:邻居。处:住处。子:儿

28、子,指孟子。机杼:织布机上用于穿引纬线的梭子。窦燕山:指五代末年的窦禹均。因他祖居蓟州,邻近燕山,故称。义方:指做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后指家教。俱:都。扬:传扬。养:养育。过:过错。严:严格。惰:失职。孟子母亲为什么要三次搬家择邻而居?窦燕山是什么人?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负有什么责任?老师又应怎样和学生相处?在“教之道,贵以专”后紧接着又是四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就是“孟母教子”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闻名的“孟母三迁” 。出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这本书讲历史上各种伟大的女性,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就在里面。孟子小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只能住在城外的

29、破房子里,破房子在墓地旁边。由于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没事就哭学各种各样的丧仪,这当然对孩子成长不利。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么办?竭尽所能搬家。搬到哪?搬到市集上,搬到商业街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天天要杀猪卖肉,天天要剁肉。小孟子没事干又学着肉铺伙计天天也在那剁肉,然后学人家讨价还价,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小孟子。孟母当然更着急了。更何况当时人们是看不起商人的。孟母咬咬牙再搬家。这对一个生活很贫寒的家庭讲是非常艰难的事。孟母这一次搬到一所学校附近,弦歌不绝书声朗朗。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从此开始学打躬作揖,因为这是师生间的规矩。又凭

30、耳朵听学着背书,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为了孩子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接下来“子不学,断机杼”是什么故事?小孟子长大了要读书去了,但孟子毕竟还是个孩子自然有童心,他经常逃课。感到读书烦所以经常不去上课。有一天小孟子听着听着课觉得没劲就逃回来。孟母正好在织布。那时孟母主要靠织布卖布来维持生活。看见儿子逃学回来一句话也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孟子是个好孩子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就跪下来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

31、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它才有用才可做衣服才可做被单。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怎么能成才?”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训从此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一代亚圣,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这就是三字经中“孟母教子”的故事。在中国封建社会父亲是一家之主妇女的地位很低,甚至大多数妇女都不识字。那教育孩子当然首先应是父亲的责任。但为什么三字经在提到教育孩子时却是先讲孟母如何教子,而不是先说父亲应如何教育孩子呢?我想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像我以前讲的,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一系的思想,所以到举例子时总要首先从孟子那一

32、系来举,就举这个亚圣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例子。不巧孟子从小父亲就去世了,并没对孟子的教育成长有多大影响。孟子是在他母亲教育下开始做学问,开始成为亚圣的人生旅程。所以用孟母来作例子。另外一个原因是也许母亲并没读过书也许连字都不识,但母亲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亲是一个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一个孩子终生的导师。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大量女性甚至包括一些名门望族的女性很多都不识字。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的母亲就是不识字的。但每当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季先生也好胡适也好很多大学者也好,首先想到的却都是自己的母亲。尽管在传统社会中母亲一般都没受过很好教育,但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一些生活习惯的

33、养成,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母亲的作用绝对是至关重要的。母亲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孩子终生的导师。我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那父亲应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成长中父亲起什么样的作用?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一个比较冷僻的故事,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是五代时期人,是历史上一个真实人物。出身富豪人家,非常有钱。但年少时的窦燕山为人不怎么样,虽然很有钱却经常恃财傲物,不仅小心眼还见难不救。年到 30 膝下依然无子。有一天他梦见自己的父亲,父亲教育他:“你现在这样的为人处事,这种做法和行为举止是不对的,应该改过。应该乐善好施多做好事。 ”醒后窦燕山领受

34、了父亲的教诲像变了个人,仗义疏财修桥铺路济难扶困,变成了名甲一方的好人善人。不久后就有了五个儿子。按传统的说法年过 30 才有子几乎就是中年得子。窦燕山牢牢记住自己的教训,呕心沥血地去教育这五个孩子,后来三个中了进士两个中了举人。这就是“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来历。三字经觉得仅讲“五子登科”的故事还不够,接下来就是非常有名的六个字, “养不教,父之过。 ”养,养育的意思,做爸爸的,不能光把孩子生下来而不教育他。只管生他只管养他但不去教育他,那就是当父亲的过错。从历史上可找到一正一反两个故事来说明这六个字。汉宣帝时有叔侄两人一个叫疏广一个叫疏受。疏广是叔叔,疏受是侄子,叔侄俩都当了比较大的官,一个

35、是太子少傅另一个是太子太傅,都是教育太子的大官。他们教育完太子后觉得应告老还乡了。皇帝为感谢他们对太子的教育就赏赐了他们一大笔钱。叔侄俩回到老家,按传统观念该给孩子准备好多财富留下好多钱好多动产不动产。但叔侄俩很奇怪?回去后没见他们有这个动静,只看见他们经常在村里举办宴席请自己的一些亲友,村里的孤寡老人,附近那些没人去关心的比较贫苦的人来赴宴,白吃白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皇帝赏赐的钱像流水一样地在花。疏广疏受都有孩子。孩子看着不敢说但心里担心:“这么折腾拿什么留给我们?”就托族里长老去跟疏广疏受打招呼“这么花钱,孩子将来怎么活?能给孩子留下什么?”疏广疏受就跟长老讲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做父亲的怎

36、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怎么不知道该给孩子留点东西?但我们疏家已经薄有田产,如果孩子勤劳一点刻苦一点是不会比别人过得差的。把那么多钱留给他们只能使他们变得懒惰变得依赖,从小锦衣玉食消磨斗志对他们恐怕没什么好处。 ”长老把疏广疏受的话传给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一下领悟到父亲深意所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也会经常考虑给孩子留点什么。孩子还很小就琢磨他将来要结婚先把房子给他买好吧。孩子刚进大学就琢磨给他买辆车吧。但在传统中国有句话:“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 ”留给孩子千两黄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当然“遗子一经”不能刻板地去理解,是指留给他知识。与其留给他千两黄金还不如留给他一种安身立命的知识,给他创造一种受

37、教育的机会。应该培养他对学习的渴望和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必须和母亲共同承担培养孩子养育孩子的职责。当然父亲的教育功能和母亲的教育功能,最终是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这是有所区别的。我相信父亲是一个孩子成长以后终究能理解的榜样。一般而论父子感情比较紧张母子感情很亲近。但当一个人成长起来后他往往会想起自己的父亲。父亲往往就是孩子无形的榜样,但并不是所有父亲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亲的所有思想都是正确的。那对于父亲的教诲是不是无论对错统统都要接受?如果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孩子应怎么办?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汉宣帝时有个御史大夫,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部长叫陈万年。他也

38、爱自己的孩子也愿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谨小慎微溜须拍马谁都不得罪,看到皇亲国戚看到政要就竭尽讨好之能。他儿子陈咸却是个刚正不阿仗义执言执法如山的官员。儿子官没他爸爸大,经常得罪人,不避权贵。父亲当然爱儿子,陈万年怎么会不爱陈咸呢,所以他担心:“这小子这么弄下去将来死都不知怎么死的,看你得罪那么些人,还好有我在。人缘好位置高还能罩着你,但我总有走的一天,我走了后你怎么办?不是要被人整死吗?”所以一天晚上他下决心找儿子谈谈。古时父子之间的规矩很严,陈万年年纪很大躺在榻上儿子恭恭敬敬站在屏风后,隔着一个帘。父亲在里面说话儿子在外面聆听。陈万年就教育他:“你应该像我一样圆滑,变通一点,

39、明哲保身。 ”唠唠叨叨一番车轱辘话。陈咸站在那里也累了, “扑通”头就撞到屏风上。这就把陈万年惹火了:我好心好意在这通宵教育你,你却在那打瞌睡!爬起来举起拐杖要去揍陈咸。古人有说法“小杖受,大杖走” 。这也是儒家的规矩。儒家并没说父亲要打儿子,儿子只能被打死。儒家的说法是,轻轻地打你就熬熬,狠狠地打儿子是有权逃的。陈咸扭头就跑,跑时扭头扔下一句:“你问我为什么打瞌睡,我告诉你你要说的话我都懂,无非是让我像你那样溜须拍马呗!”这两种教育都是父亲教育儿子,两个父亲也都深爱自己的儿子,可哪种好呢?虽说“养不教,父之过” ,但父亲到底应教给孩子什么却是值得深思的。正确的教育可让孩子更加尊重父亲,而错误

40、的教育只会使父亲失去自己的威信。那教育孩子的责任除了父母外还有谁很重要呢?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人终究要走进社会离开父母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那这又是谁的责任呢?老师。所以接下讲的是,“教不严,师之惰。 ”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惰,有疏忽过错的意思,并不仅是懒惰的意思。不是说教不严就是老师偷懒。也是说教不严是老师的过错。要从历史上找出故事来说明这六字就太多了。我找个皇帝家的老师来说明这个问题。朱元璋夺取了元朝天下登基做了皇帝。朱元璋本身没受过什么教育,但当了皇帝后就很关心皇子的教育,满世界找有学问的人到皇宫教他的这些龙子龙孙。终于找到了一位叫李希颜,一代名儒教书水平很高。这个老师非常

41、严格地来教育这些龙子龙孙。完全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严格到什么地步?他居然揍龙子龙孙,这些皇子上课不好好听讲他就揍,打得皇子嗷嗷叫痛得受不了。也许大家会说这个老师太野蛮了,皇子你还敢揍?但李老师照打。朱元璋有个非常宠爱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说:“这书没法念了,老师把我给揍的快揍死了。 ”朱元璋当然就火了:“这还了得,敢打我的孩子?”准备治李希颜先生的罪。这时朱元璋原配马皇后就劝朱元璋:“这是你不对。 ”她就问那个孩子:“老师为什么揍你?”“我不好好背书。 ”“那你不该揍吗?”马皇后就跟朱元璋讲:“李先生这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非常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虑

42、,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怎么还能责怪他呢?”朱元璋一下明白了马皇后的话有道理,不仅没治李希颜的罪反而对他非常尊敬。李先生退休时朱元璋专门赏赐了红袍。虽然李先生的官并没那么大并不见得可以穿这样的服饰,但还是赏赐了红袍同时赏赐了大量钱财,让李老师告老还乡。在封建社会制度中皇帝是最高权威,为什么一个教书先生竟敢责打皇子?而贵为皇帝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对一个教书先生如此礼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在传统的中国老师是什么地位?在传统的社会中孩子正式入学的第一天要向孔子的牌位磕头,因为这是至圣先师。孩子要向一个牌位磕头,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 。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祖父母。接着天地君亲

43、第五个就是师。这就是老师的地位。在 1905 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前,私塾门口一般都有块牌子写着四个字:“溺爱免送” 。如果你要溺爱你的孩子,拜托,你别送来我不教。这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即便贵为帝王也得懂得这个道理。清朝皇子入学就很有讲究。大家看宣统皇帝溥仪的回忆录,他去读书时会找些同宗的人陪。为什么要请亲贵陪伴?就是让老师骂的。因为老师必须教训你,你不好好读书小动作不断要骂你。你是皇帝不好骂。但老师总得指桑骂槐总得教训你吧。怎么教训?就找小皇帝的几个叔伯兄弟作陪,尽管也都是贝勒贝子但总还可以指着骂骂,但他不能骂溥仪。比如骂一个贝勒:“你看你,上课不好好听,动手动脚,言语轻浮,像个什么样子?”

44、其实是溥仪在动那个叔伯兄弟并没动,正好好地在听老师讲课,但他得替皇上挨骂。这是一套制度也就说明了在中国的传统中老师必须严格教育学生,连皇上也不能例外。“教不严,师之惰”不仅强调了老师的责任也强调了老师的尊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 。但这种师道尊严会不会使有些不合格的老师有恃无恐误人子弟呢?有些老师不那么合格也的确是有的。鲁迅先生就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有个老师教孩子读论语 ,读到一句叫“都都平丈我” 。学生一下就晕了,什么叫“都都平丈我”?学生问什么意思。这个老师比较蛮横:“你背就完了,我教你你就背,你管那么多?”这个学生很小心地问:“您老人家是不是有可能记错了?” “老师怎么会

45、记错,就是都都平丈我 。”但原文是什么?“郁郁乎文哉” 。这位老师是个白字先生, “郁郁”不知怎么看成“都都”了, “乎”看成了“平” , “文”看成了“丈” , “呜呼哀哉”的“哉”看成了“我” 。所以老师居然就把“郁郁乎文哉”读成了“都都平丈我” 。这样的老师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儒家文化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但为人师表者未必都合格。那我们现代人应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问题?传统中的师生关系是不是完全过时了呢?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优缺点我们还没好好地反思过,长处在哪短处在哪?有些短处是很明显的,比如体罚,这个在今天是应予以批判不能继承,现在的老师绝对不能对孩子施以体罚。但老师的严格教

46、育是不是就不对了?是不是老师就可纵容孩子了?我想,时代进步了老师应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新的教学内容教给孩子。孩子还是应以一种尊敬老师的心态,刻苦学习的心态从老师那领受知识和教诲。现在很多教师对孩子不敢严格要求。因为好多家长未必理解老师,怕严格要求委屈了孩子。家里就这么个独苗就这么个宝宝实在舍不得,动不动就对老师兴师问罪。当然我还是要强调传统的教育有它的毛病也有不能继承的心态。但传统的教育难道就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难道“教不严,师之惰”不对吗?自然,老师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那孩子应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教育、珍惜教育、领悟教育呢?这是三字经接下来要讲的

47、又一个重大问题。第三讲(学习)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非:不是。宜:应当。何为:能干什么呢?玉:玉石。琢:雕琢。器:器物。义:指道理。为:做。方:当。亲:亲近。友:朋友。礼仪:礼貌仪节。父母都对孩子宠爱备至但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那父母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愿自觉?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穿越了历史沧桑,至今仍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警示作用。那孩子究竟多大开始学习效果最好呢?孩子的教育应从哪三方面抓起?“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意思非常清楚,是说孩子小时不学习肯定是不合适不应该的。小时年轻时不学

48、习,老了还能干什么?岳飞是我们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曾写过一首词满江红 ,里面就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的词句。岁月蹉跎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揽镜自照两鬓华发早生,这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北朝时有个非常著名学者叫颜之推写了一部书叫颜氏家训 。这部书里大量讲的是怎样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教育情况,如何做评论。颜之推有好几个孩子,他非常重视孩子小时的教育,让孩子很小就开始读书。颜家的孩子三岁开始读书。古人的三岁折合成今天恐怕是两岁甚至可能两岁都没到。能连路还没走稳先得跟爸爸读书。孩子嘛大家都理解,读书觉得累,因为古人小时读书主要是背。孩子就跟爸爸说:“爸爸,难道我们非要读书吗?您看现在好多人也没读

49、过什么书也是高官厚禄锦衣玉食,我们为什么非要读书?”颜之推就教育孩子“是的,确实有那么些人靠祖上福荫当了大官过上好日子,生活也许比你们还好。但每到紧要关头每到有大事时这些人都是束手无策毫无办法。为什么呢?就因为他们没读书没知识。 ”孩子听了这话又问爸爸:“那我知道了应该读书。但能不能稍微晚点读,长大一点再读呢?”颜之推又告诉孩子“读书应只争朝夕趁小时记忆力好抓紧读书尽早接触圣贤之书,这样对你们将来读书或长大为国家服务都有很大好处。 ”按传统教育理论 13 岁以前是最佳学习年龄。古人认为 13 岁以前念书效果最好。为什么?因为 13 岁以前记忆力最好。古人非常强调记诵的功夫。孩子还小好多深奥的道理先别跟他说,说了孩子也琢磨不透,先想法让他记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把书读得滚瓜烂熟自然触类旁通。很多道理自个就悟出来了。或随年龄阅历的增长小时背的东西突然会在某个人生时刻激发他的联想,由此真正地领悟了精义。所以古人认为 13 岁以前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千万不能放松。现在的家长都很喜欢孩子文武双全。有没有发现现在孩子名字中有个字非常普遍,叫“赟(云)” 。这样一个字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做孩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