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记(刘宏毅).doc

上传人:dwx****52 文档编号:2228157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197 大小:2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讲记(刘宏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三字经》讲记(刘宏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三字经》讲记(刘宏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三字经》讲记(刘宏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三字经》讲记(刘宏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三字经讲记刘宏毅 引 言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合称“三百千” ,是我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不知。其中三字经为首,称为“经” ;千字文垫后称为“文” 。在综合难度、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方面,自然是千字文的要求高,没有一定的文字基础和文化程度, 千字文是既读不懂,也欣赏不了。从时间上看, 千字文成文于六朝时期,出现得最早。 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真正流传开来已经是明清时期的事情了。从教学顺序上看,历来是三字经第一, 千字文殿后。其中的道理,一是先简后繁,这很好理解;二就是“经”与“文”的根本区别。经者经舆大道,是天下车马行人经行的通衢,引伸

2、义就是规律、原则与方法。自古以来,圣贤人的话叫做经典,因其讲述的是亘古不变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三字经既被称为经,又被千古传颂,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千字文是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编缀而成的一篇韵文,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文学价值极高,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三字经则不然,它“字有重复,词无藻彩” ,即不讲究对仗,2语言也不甚优美。但它朴实无华,用极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大道理。因此“三百千”中最难理解的是三字经 ,最难讲的也是三字经 。没有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学识,仅仅凭借文字是无法理解经义的。相反,随着阅历的增加与人生经验的积累,对三字经每一句话的理解会越来越深,以至越到晚年

3、越喜欢,这也是为什么来听三字经讲座的老年人很多。与千字文同理, 三字经也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所不同的是, 三字经不受文字限制,以通俗的文字将中国文化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贯三才,出入经史”。清人王晋升就称三字经是“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 。清人贺兴思称其是一部“袖里通鉴纲目也” 。近代的章太炎也称赞三字经 “其启人知识,过之急就章与凡将篇之比矣。今之教科书,固勿如三字经远甚也” 。在 三字经出现之前,几乎所有的蒙学读物都是四言的,也就是四个字一句。例如千字文 百家姓都是四言,四个字读起来不上口,小孩子不容易唱颂。 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三个字一句,四句一组,读起来轻松

4、愉快,更符合儿歌的特点,所以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 。此次我们介绍三字经的形式,不同于千字文 。 千字文讲座是讲者解字说文,学者随文入观,体会文义。这次的三字经讲座,则是以经义为纲文句为目,纲举目张,文义也就自然现前了。三字经全篇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独立的中3心,但六个部分又合成一个整体,似江河之水风起浪涌,层层推进,在编排顺序上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学术思想,这是我们在学习之中应该加以注意的。第一讲关于三字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代说法不一,但是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 ,以课家塾”的说法。王应麟(1223-1296 年) ,字伯厚

5、,号深宁居士,进士出身,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政治家。他祖籍河南开封,后迁居浙江鄞县,历事南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位至吏部尚书。王应麟博学多才,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研究。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书立说。明代著名诗人、王应麟的同乡黄润玉在先贤赞中称颂王应麟:“春秋绝笔,瑞应在麟。宋诈讫录,瑞应在人,尼父泣麟,先生自泣。出匪其时,呼嗟何及。 ”王应麟隐居二十载,所有著作,只写甲子不写年号,以示不向元朝称臣。他一生著作甚丰,有困学纪闻 、 玉海 、 诗考 、诗地理考 、 汉艺文志考证 、 玉堂类稿 、 深宁集等六百多卷。但是知名度最高的反而是这部三字经 ,这可能是他做梦也想不

6、到的事。王应麟晚年为教育本族子弟读书,编写了一本融会中国文化精粹的“三字歌诀” 。他是通古博今的大儒,举重4若轻的大家手笔写出这部“三字歌诀” ,当然是非同凡响。 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个本子,是清朝王相(王晋升)的训诂本。王晋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学者,他训诂的是王应麟的原本。王应麟是南宋人, “三字歌诀”原本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所以王晋升训诂本的历史部分也只解到宋朝为止。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最著名的是清朝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的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中国的正史是二十四正史,辅以清史稿也不过二十五史,所以三字经的历史部分也就到清朝为止了。历史上的

7、启蒙读物,能与三字经 媲美的只有千字文 ,二者配合起来,可谓珠联璧合。 千字文短只有一千个字, 三字经长有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 千字文囿于有限之文字,文思不得舒展。 三字经就没有这个局限,所以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全部概括进来。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幼年时将三字经背诵下来,将受益终生。我们现在要数一数中国历史上哪朝接哪代,每一朝代有几个皇帝、多少年的历史,恐怕一下子说不出来。如果会背三字经就能脱口而出。能将中国通史纲要、中国文化史纲要、文化百科知识等全部浓缩在一千多个字以内,这对求学中的孩子们是多么重要啊!我们现代人,将三字经从头到尾读过一遍的已经为数不多,更何况能背诵、能够理解经义呢?在 2004 年中

8、国召开的一次关于小学教育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中国小学国文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以识字为例,小学六年毕业的识字标准是 2450 个汉字。小学六年、托儿所一年、幼稚5园一年,八年学 2450 个汉字,每年 365 天,八年平均每天学0.84 个汉字,还不到一个。我们再看传统教育, 千字文是1000 个汉字, 三字经是 1145 个字, 百家姓568 字,加起来有 2700 多个汉字,去掉重复的也绝不会少于 2450 字。需要多少时间呢?在一年左右就完成了。况且传统教育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全面发展,不只是学文。如果我们真的对子孙后代负责,不想再自误误人,就应该认真地检讨一下,传统教育是否就真的一

9、无是处。恐怕是要重新下结论了,更何况章太炎早就在高声呐喊“今之教科书,固勿如三字经远甚也” 。三字经全文虽然分为六个部分,但全篇内容连贯,自始至终突出了“教之道,贵以专”这一主题,六个部分均是围绕这一主题的展开,体现了作者完整一贯的教育思想。第一部分谈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二部分强调教育的内容和顺序,第三部分讲授基本的文化常识,第四部分介绍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经典和读书的次第。第五部分是中国通史纲要,第六部分谈勤奋刻苦是接受教育的基础,可见三字经是一部教育专著。传统教育与现代通行的西式教育,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传统教育是道德伦理型的教育,西方教育是知识技能型的教育,因为中西文化背景不同、价值

10、观念不同、教化的对象不同,所以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也就有所不同。传统教育有四个组成部分,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接受,包括家教(家庭教育) 、师教(学校教育) 、进修(社会教育)和明理(宗教教育) 。人的一生必须四种教育都接受、都身体力行,做人才能够圆满。现代的教育制度只剩下6学校教育一种了,顶多再加上一个社会教育,二者还都是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并不是教育的全部。传统教育的根本是要教人化性、立命、明道、行道,也就是怎样做人。有成人才有成事,不会做人,就不会做事。韩愈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就是帮助学生化性立命,教授做人之道。见闻觉知的知识传授是次要的,所谓“有余力则学

11、文” ,没有余力宁可不授业,也要先传道。学生不化性,老师不会放你出山,你硬要走老师就将你除名。这不是老师存心与你过不去,而是真心要对你负责任。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道德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以竞争为手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传授可以暂缓,道德一定要首先确立起来,所以才强调“首孝悌,次见闻” 。我们的现代教育什么都教,偏偏缺少了道德。有人说现代教育是“缺德”的教育,学历越高的家庭越不稳定,可见我们的教育很成问题。当然,生活质量不是不重要,它毕竟只是初步的,而提高生命质量,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转迷为悟、转识成智,最后达到转凡成圣,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要有这样的认同,

12、首先就要辨别清楚几个基本概念:一是谋生与人生要分清。谋生是人生的初级阶段,人生才是人的终极目标。谋生只是满足人的动物属性的生存利益的需求,谋生阶段实现以后就要向人生阶段转变,开发人的社会属性。如果对此没有认同,人的一生都会被局限在物质利益的圈子里,小房换大房,小车换大车,糟糠之妻换个美女,没完没了总是在谋生阶7段里打转,人生的价值就永远不会实现。二是事业与职业要分清。职业是你的饭碗,可以喜欢可以不喜欢,它与你的事业并不矛盾。你的兴趣所在、你的爱好与追求,你一生奋斗的目标才是你的事业。事业在多数情况下是不赚钱的,古今中外的大家,无论是大艺术家还是大哲学家,都是死了以后才值钱的,活着的时候苦得很。

13、职业与事业能合一最好,如果不能一致就要用职业来养事业。事业之志一旦定下来,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否则将一事无成。三是知识与学问要分清。知识是通过“见闻觉知”逐渐积累起来的常识,学问是将知识具体落实到生活中去,用所学到的“文”去修正自己的心身行为,变化自己的气质。如此有“文”有“化”方为有“文化” ,否则我们充其量只是个“文人”而非“文化人” 。现代人脑袋里装的统统是百科知识,垃圾信息太多,真正的学问功底却一点也没有,既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几十年来学的文不少,但是有“文”没“化” ;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结果还是没有“文化” 。这可怎么得了呢?以上问题在家庭教育阶段就要解决,古人说“三岁看老” ,儿

14、童时代的幻想和理想是一个人一生事业的破题,以后的知识积累都是围绕着这个幻想和理想展开的,步入社会就是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人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想象,没有异想就没有天开。没有幻想和理想的人生一定是平庸的,人没有理想就没有根,没有追求就没有进步,没有事业就没有办法圆满你的人生。现在开始一部分一部分地讲解经文。8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几句话是总纲,是三字经立论的基础,是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教育的准则。 三字经的所有经文,都可以说是这几句话的展开。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为什么要对人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这是“教之道”在认识论上,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呢?

15、那就是“性”和“习”的关系 。 谈到人性,中国文化里面有三种学说,基本概括了诸子百家的各派学术观点,即“性善论” 、 “性恶论” 、 “性不善不恶论” 。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孟子说:人有恻隐之心,有羞恶之心,有辞让之心,有是非之心。人为什么有这四种心呢?因为这是天赋与人的本性,天道本是仁道,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非人也” ,既然不是人也就没有什么好说了。 另一位诸子百家的名人叫荀子,他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观点是“性恶论” , 荀子书中有“性恶”篇。他认为人性是“生而有好利焉” , “生而有疾恶焉” ,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小孩子生下来就会吃奶

16、,两个小拳头攥的紧紧的,一降生就来捞世界。长大一点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就会抢别人的东西,这些行为都不用教天生就会。善良之性在哪里呢?不教育绝对出不来善,所以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为通假,就是教育转化的意思,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所谓“礼9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与孟子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告子,在孟子七篇文章中就有“告子篇” 。告子认为,人之本性像一张白纸,无所谓善和恶,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好像生丝一样,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生丝本身是没有颜色的,人性也是如此,可东可西可善可恶。中国历史上对人性的认识大概就是这三种结论:性善,性恶

17、,性不善不恶。“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讲的话,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是前面几句话的出处。人之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人性的真实面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这三种观点各说了人性的一个方面,象瞎子摸象一样,如果将三者综合起来,意思就完整了。人之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天性,天赋之性,是纯善无恶的,这就是孟子说的“性本善” 。人本来就有善良的天性,看到别人受苦遭罪,我们心中不忍,这就是仁爱之心的初起。孟子举了个“孺子坠井”的例子,看到别人的孩子掉到井里,我们的第一意识是快去救人。你是为了受嘉奖吗?不是。你与这个孩子有亲属关系吗?没有。你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呢?因为这是你仁慈的本能,是你善良的本

18、性,这就是天赋之性。人还有一种生物属性,生物属性是纯恶无善的。人类作为动物的一种,其生命体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现代遗传学给基因下的结论只有两个字“自私” ,是“自私的基因” 。其本质是无限制地占有一切资源,无休止地复制自己,无限地扩张,疯狂地复制,只10有自己不顾他人。这就是基因的本质,也是一切生物的本质。从这一点上来看,旬子的“性恶论”说得一点都不错。人既然作为动物的人,其动物性需求就要首先解决。正如孔子在礼记中说的,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不让他吃饭,不让他有两性的需求,这是不可能起码是不人道的。天地既生人,人就有生存的权力。最新的行为科学研究发现,不仅仅是生物属性遗传,人的行为也

19、是遗传的。父母有什么习惯,例如喜欢赌博、打牌等,一点不会浪费,完全以基因的形式遗传下去。将来子女一但有条件隐性基因爆发,也会吃喝赌嫖,所以行为也是遗传的。但这种隐形遗传基因什么时候发作?能不能不让它发作?能不能化掉它?这可就是大学问了,这就是“习”的问题,就是孔子讲的“习相远也” 。行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动物生活的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动物的成长发育影响很大,有些时候几乎就是决定性的。动物园圈养的老虎,几代繁殖下来看见活鸡都害怕,再也当不了兽中王了。为什么?后天的生活环境变了,习性改变了。人也是如此,人有盲肠,那是千百年以前茹毛饮血时代消化毛发用的,以后改为熟食盲肠退化,只剩下一个小尾巴,叫阑尾了。人类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育、受到的感染,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形成人的习气。习气日久形成一种惯性势力,深植在大脑之中就是习性。习性一代代积累并遗传下去,就形成人类的劣根性,这种劣根习性会使人的动物属性膨胀,遮蔽人的天性,所以说“苟不教,性乃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