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启示》(What+The+Buddha+Taught).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228165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陀的启示》(What+The+Buddha+Taught).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佛陀的启示》(What+The+Buddha+Taught).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佛陀的启示》(What+The+Buddha+Taught).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佛陀的启示》(What+The+Buddha+Taught).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佛陀的启示》(What+The+Buddha+Taught).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佛陀的启示(另译佛法)译者序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系僧伽罗语教研室郑于中译者在此引述本人所写“ 斯里 兰卡佛教之我见” 一文中的一段 话作序:“ 罗侯罗法师于年在巴黎用英语编写了一本名叫 What the Buddha Taught 的著作,于年和年先后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又在法国和瑞士分别出版了法语译本和德语译本。美国华裔学者顾法严先生译成汉语出版,书名 译成佛陀的启示 。该译本的序称该书“实是最好的一部小乘佛学导论了。 ”六十年代斯里兰卡学者李拉拉特纳博士又将该书译 成僧伽罗语出版。罗侯罗法师在该译本的前言中确认该译本翻译得很好,符合其原意。该书的僧语译名译成汉语为佛陀说的法,可 简译成佛法

2、。笔者仔 细 地比较了英、 汉、僧三种版本,很可能由于僧伽罗语更接近当年释迦牟尼用来说法的巴利语,僧伽罗语译文更准确地传达了释氏的原意。 本文在叙述中将从这本书作一些引证,有些叙述和引证又涉及一些基本概念,所以笔者在此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及其译本的情况,在叙述时也斟酌各种版本,用词力求准确表达原意。 ”补充一点:已故李拉拉特纳博士早年出家为僧,与罗侯罗法师在兰卡智严佛学院共事多年,精通僧伽罗语 、巴利 语、梵语、英 语等 11 门语言,其专业是心理学。晚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 亚非语系僧伽罗语教研室与我们一起进行僧语教学2近 8 年,编写了不少僧语教材,并主编僧僧汉词典。足见他翻译佛法的功底。因此

3、,本人译时更多地参照他的翻译,也参照了 顾法严先生的汉译本。本人曾把一些译文念给家人听,他们说:你念的译文都是大白话。罗侯罗法师的英语原著和李拉拉特纳博士的僧语译著都写得通俗易懂。其实,释迦牟尼用来说法的巴利语,不同于梵 语(samskrt 意思是精制的语言。 ),是当 时流行于一般人民中间的一种“ 俗语” (prakrt),也可以说是大白话。我国汉译佛典几乎都用古汉语加些音译词汇,本人译时 也采用了不少,有 时作些必要的译注。佛法深奥,世人研究也很广很深,本人初探初译,难 免有肤浅、矛盾和错误之处,望与 读者切磋讨论,并请批评、指正,罗侯罗法师在本书的序言中指出:他在书中几乎谈及普遍认为是佛

4、法中的基本和精髓部分,其中包括四圣谛、八正道、五蕴、 业、再生、缘起、无我和念住等;其中涉及到不少一般人不熟悉的词语。 对初读该书的读者,罗侯罗法师建议先读第一章,接着读第 5,7,8 三章;待比较清楚和明白大意后再读 2,3,4,6 四章。译者 认为这对我国大多数 读者很重要,又 现实又 实用。本人所写的“ 斯里兰卡佛教之我 见” 一文作为附录见 于书后,意在为读者阅读本书提供一些背景知识。佛 陀佛陀公元前六世纪生活在古印度北部,姓乔答摩,名悉达多。父 亲净饭王,是释迦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君主。母亲是摩耶王后。按照当时的习俗,佛陀十3六岁,很年轻就和美丽、贤惠的年轻公主耶输陀罗结了婚。悉达

5、多王子,在王 宫里享受着无穷无尽的舒适和幸福。可是,当见到了人生的真相和人们的苦难,他就想要找到一条解脱苦难的道路。因此,二十九岁那年,儿子罗侯罗出生的那晚,他放弃了王室的舒适和幸福,成为一个苦行者,去 寻求答案。苦行者乔达摩整整六年在恒河流域行脚,拜访了许多名师,研究和修习他们的法与门道,还修炼了极端的苦行。但是这一切都无法使他满意。于是他放弃了所有的传统及其修炼方法,走自己的路。就这样,一天晚上,打坐在尼连禅河边的佛陀伽耶(在今印度比哈尔邦的伽耶地方)一棵树下(这树从那时起就叫做菩提树“智慧之树”),乔达摩证了正觉,那 时他才三十五岁。此后,人家就叫他佛陀“觉者”。这样证了正觉以后,乔达摩

6、佛陀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为他的一群老同修五个苦行者,进行了第一次说法。从那天起,整整四十五年,佛陀一视同仁,毫无区别,为各种阶层的男女 国王、农民、婆罗门、贱民、巨富、乞丐、圣人、盗贼等人进行说法。他不认同种姓和社会阶层的区分。他所讲的道,对乐于了解并实行它的一切男女,全部公开。佛陀在八十岁时,去世于拘尸那罗(属现印度北方邦)。佛教今天已遍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中国、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家以及西藏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苏联等某些区域。全世界佛教徒的人数已超过五亿。4(译者请读者参阅附于书后的“斯里兰卡佛教之我见” 的“佛陀其人”。 )第一章

7、佛教的思想体系佛陀讲“心”按公认的宗教概念,能否把佛陀称为一位宗教创始人,值得怀疑。但是,如果把佛陀归到宗教创始人一类人来看待的话,应该说他是唯一的一位宗教创始人,自称自己不是别的什么,只是一个人而已。其他宗教的教主,不是说自己是大自在天(译注:印度教信奉的神,相当于天主教的“ 上帝”。),就是说自己是神的化身,要不就自命受了神灵的感召或差遣。佛陀也从未说过自己曾受任何神灵或外力的感召或差遣。他宣称自己是靠人的智慧成佛的。人,只有人,才能成佛。人人都具有成佛的能力。需要的是努力、决心、虔诚、智慧等品德。佛陀的“人性”如此完美,以至在后世广泛流传的佛教史上被视为“超人”。依照佛法所讲的,人的地位

8、是至高无上的。人是自己的主宰,决定人的命运的不是别的什么神灵或别的什么力量。“人应当自作皈依(译注:原文 refuge,庇护,依靠),还有谁可以作他的皈依呢?” 原注:见巴利语(译注:巴利语没有文字,其语音通常用其他文字标出。梵语也是。 )法句经1962 年科 伦坡版第十二章第四节。佛陀清清楚楚地这样说过。他训诫他的弟子们,应当皈依自己而生活,切不可皈依任何人。原注:见巴利语长部经1929 年科伦坡版第二集第 62 页。佛陀指出人有能力借助自身的才智5与努力解脱一切缠缚,他一一教导和鼓励所有的人要发展自己,自求解脱。佛陀的教导是:“你的事要你自己去做;如来原注:巴利语 tathagata 之字

9、义,是 来到真谛的人,亦即发现真谛的人。佛陀自称或称他佛时,通常用此名 词。只是指路人。” 原注:见巴利语法句经第二十章第四节。如果能把佛陀称作“救主”的话,意思也只是他是发现以及指点我们解脱苦难(译注:关于“苦”,请务必阅读本书第二章四圣谛的有关内容。)即涅槃之道的人而已。走这道、得到涅槃,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做。佛陀给他的弟子们自由是根据各人的责任自负的原则。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说他从不想约束僧伽(僧团)注五:巴利语中 sangha 的字义是社团,但在佛教中专指僧团而言,也即僧字的本义。佛、法、僧总称三皈依或三宝。,他也不要僧伽依赖他。他宣称,在他的法中,绝无秘密法门。他紧握的拳中,并没有隐

10、藏着什么东西。 换言之,他没有什么“袖中秘籍”。原注: 见巴利语长部经1929 年科伦坡版第二集第 62 页。 佛陀赞许思想自由这类事,在宗教史中无处可见。佛陀的意思是:这种自由是必要的,因为人要解脱苦 难,只能靠个人对真谛的 觉悟,而不能靠顺从和行为端正以获取神或其它外力的恩典来解脱苦难。有一次如来佛来到乔萨罗国一个叫做羁舍子(译注:现汉音译可为盖舍布达。)的小镇,那镇上居民的族姓是迦摩罗(译注:现汉音译可为迦拉摩。)。他 们听说佛陀来了,就去拜见他,向他说:“世尊,有些出家人和梵志来到羁舍子,他们只解说他们自己的教义,而蔑视、谴责其他教义。 然后又来了其他的出家人和梵志,他们也同样的只解说

11、他6们自己的教义,而蔑视、谴责其他教义。 但是我们真怀疑和迷惑,这些有德的出家人和梵志中,到底谁说的是真实的, 谁说的是假的。”佛陀在此给了他们一件如此绝妙的忠告,这在宗教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迦摩罗人啊!你 们的怀疑、你们的迷惑是恰当的。你们的疑惑发生在可疑之处。迦摩 罗人啊!不要因为 流传、 传统或传说,也不要认为“这是我们宗教典籍的传统。” ,也不要单靠论理或推测,也不要认为“这看上起很真善。”,也不要认为“这与我们业 已乐意接受的 观点相符合。 ”,也不要乐于通过揣测而得来的臆见,也不要因为事物似有可能,也不要出自于他是我们的导师。的感情, 就信以为实。迦摩罗人啊!什么 时候你自己确实认

12、识到这事是不恰当的、是邪恶的、是错误的,你就摒弃它。什么时候你自己确实认识到 这事是恰当的、是真善的、是正确的,你就接受它,奉行它。” 原注: 见巴利 语增支部经1929 年科伦坡版第 115 页。不仅如此。佛陀还进一步教导他的比丘们:弟子甚至须审察如来(佛)本身。这样,才能了解所追随的师尊是不是真正的佛。 原 注: 见巴利语中部经第 47经 vimamsaka sutta(译者 顾法严注:约相当于汉译 中阿含经第 186 求解经)。佛法上说道:疑是五盖(译注:覆盖) 原注: 五盖 为(一)贪欲,(二) 嗔恚(译注:现汉可译为“ 厌恶”等。), (三) 睡眠(译注:现汉可 译为“身心的呆滞”等

13、。),(四) 掉举(译注:现汉可译为“ 烦 躁”等。), (五)疑(译注: 现汉可译为“疑惑”等。)。之一,能覆盖人心,使之无法如实见到真谛,还妨碍一切 进步。但疑不是一种罪,因为在佛法里没有盲信(译注:即常说的迷信)这类信条。事实上,佛教根本就没有其他宗教里所谓罪的观念。一切恶的根本是无明(译注:不明了)和邪见(译注:错7误的见解)。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有疑惑、迷惑、意志不坚定,就没法进步(译注:向前走一步)。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确实明了之前,疑是一定存在的。可是想求进步,就绝对必须先去除疑惑;而去除疑惑,又必须确实明了。说不该怀疑,说应该相信,是没有意义的。仅仅说 一句“我相信。” ,并不

14、表明你已见到或你已了解。一个学生做数学题,做到不知道往后该怎么做时,心中就生起怀疑和迷惑。只要此疑不除,就无法向前走。要向前走,就得解除那疑惑。解除疑惑的门道很多,仅仅说一句“我相信。” 或“我不 怀疑。 ”,并不能解除疑惑。促使人们不了解而相信或接受一件事物,是政治行为,不是精神生活,也不英明。佛陀时时刻刻非常注意解除疑惑。甚至在他圆寂前几分钟,他还数次告诉他的弟子们:如果他们心里对他讲的法有什么疑惑的话,应向他提出问题,而不要往后再后悔。可是他的弟子们都没有出声。那 时他所讲的话极为感人:“ 假使你们因为尊敬你们的师尊而不提出问题的话,至少应该告诉自己的一个朋友也好。”(这意思就是说:他可

15、以将问题告诉他的朋友,由后者向佛陀提出。原注: 见巴利语长部经1929 年科伦坡版第 2 集第 95 页及增支部经同版第 239 页。不仅是自由思想,佛陀许可的宽容,令研究宗教史的人吃惊。有一次,在那烂陀城,佛陀接见了一位富有的居士,名叫优婆离。他是耆那教主尼乾若提子 摩诃毗罗原注: 摩诃毗罗 (译注:意译为“ 大雄”)是耆那教创始人,与佛陀同时代,可能较佛陀年龄稍大些。的在家大弟子。摩 诃毗罗亲 自选派他去见佛陀,和佛 辩论有关业报理论方面的某些问题,想击败佛陀,因 为在这些问题上,佛陀的 观点与尼乾若提子有所不同。可是出乎意料,辩论的结果,优婆离却相信佛陀的观点是对的,他老师的观点错了。所

16、以,他请求佛祖收他做佛祖的在家弟子( 优婆塞)。8但佛祖叫他不要急于作决定,要慎重考虑一番。因 为“ 像你这样有名望的人,谨慎考虑是确当的。”优婆离再次表示他的愿望后,佛祖要求他一如既往 继续敬重和供养他以前的宗教导师们。原注: 见巴利语中部经第 56 优婆离经。公元前三世纪,统治印度的佛教大帝阿输迦(阿育王),遵照佛陀这一宽容理解的楷模,敬重并款待他广袤幅员内所有的宗教。他的一则石刻诰文至今还存在,还能辨认。大帝在文中宣称:“敬重自己的宗教,不等于不 该敬重别的宗教。不过敬重其他宗教应该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这样不仅发展了自己的宗教,也帮助了别的宗教。反之则不但挖了自己宗教的坟墓,也 伤害了别

17、的宗教。敬重自己宗教而斥责其他宗教,虽然是出自于对自己宗教的虔诚,还以为我在光耀自己的宗教;恰恰相反,这样做更 严重地伤害了自己的宗教。因此,和谐才好。愿大家都来聆听佛法,而且心甘情愿地聆听其他宗教的教义。” 原注: 见阿育王石诰第 12篇。这里我们应当加一点的是:这种富于同情的理解习惯,今天不但应该应用于宗教教义,也应该应用于其他地方。这种宽容与理解的精神,从一开始就是佛教文化与佛教文明中最崇高的范例之一。正因为如此,在两千五百多年漫长的佛教史上,找不到一个佛教迫害他教的事例,也从来不曾因为弘法或劝人信佛而流过一滴血。佛教和平地传遍了整个亚洲大陆,到今天全世界已经有了五亿以上的佛教徒。任何形

18、式的暴力,不 论以什么为藉口,都是与佛陀的佛法绝对相违背的。9人们常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佛教(译注:此处僧语明确译成“佛法” 。)到底是宗教还是哲学?叫什么,都没关系。佛法还是那个佛法。叫什么名称,并不重要。我们把佛法(译注:原著为“佛陀的教导” ,此 处僧语明确译成“佛法” 。)称为“佛教”(译注:此处僧语明确译成“佛教” 。),也没什么多大重要。其 实人们所给的名称,不是实质的。名称又有什么呢? 我们叫玫瑰的花,叫别的什么名称, 还是一样的芬芳。同样的,真谛不需要标签。真 谛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基督教的、印度教的、或是伊斯兰教的。真谛不是任何人的专利品。派 别性的标签,只是独立理解真 谛的

19、障碍,并在人心中产生有害的偏见。不仅在有关意识和心灵的事情上是如此。即使在人间关系上也是如此。举例来说,我们遇到一个人,并不把他看成人 类中的一个,而先在他身上贴上一个标签:僧伽罗人、泰米尔人、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犹太人,接着把我们心中与这些名称相连的一切偏见,都加在此人身上。然而,这人完全可能与我们此时此地加在他身上的种种属性毫不沾边。人如此喜欢派别性的标签,甚至把谁都共有的品性与情感也都贴上这种标签。有些人常常谈到各种各样“品牌”的慈善:什么佛教慈善,什么基督教慈善,却看不起其他“ 品牌” 的慈善。可是慈善实在不可能分派别;慈善没有基督教的、佛教的、印度教的、或伊斯兰教的等等的

20、区别。一位母亲对子女的爱,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基督教的,只是母爱。像爱、恕、慈、悲、慈善、宽容、耐心、友谊、欲望、10憎恨、厌恶、愚蠢、傲慢等等人的好、坏品性与情感,都不需要派别的标签;也不专属于任何派别。某一思想来自谁或何处,对于寻求真谛的人来说没什么用处。研究某一思想的源头及演变是学术界的事。事实上, 为了明了真谛,不需要知道某一法或某一学说是来自佛陀,还是来自别的什么人的。需要的是:见了、明白了。在巴利藏中部经第 140 经中,有一段很珍贵的记载, 阐明了这一道理。德高望重的佛陀有一次去摩揭陀国,在王舍城的一个陶工棚屋里过夜。在这棚屋里,已先来了一名年轻的出家人。 原注: 印度陶工的棚屋

21、大多宽敞而清静。巴利语典籍上,常有佛、苦行头陀、出家人游方 时在陶工棚屋中度夜的 记载。两人彼此并不相识。如来佛看到这出家人的仪态,心想:这年轻人的举止很不错,我不妨和他聊一聊。于是佛陀就问他:“比丘啊!原注 :很有意思的是:佛陀叫这出家人比丘佛教僧侣。从下文可知,此人不是佛教僧团的一员,因他要求佛祖准许他加入僧团。也许在当时,比丘一 词也可用于他教的苦行头陀,要不就是佛陀使用这名词时并不严格。比丘的意思是乞者、乞食之人。也许,佛祖在此用比丘一词,用的是原始字义。可是如今比丘一词已仅用于佛教僧众,尤其是上座部国家如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及吉大港等地。你是在谁的名下出家的?谁是你的导师?你喜欢谁的法?”“同修啊! ”那年轻人回答 说:“有一位名叫乔答摩的,是释迦族的后裔,离开了释迦族当了出家人。他的声名远扬, 说他已得了阿罗汉果,是一位 觉行圆满的尊者。我是在那位德高望重的世尊名下出家的。他是我的师父,我喜 欢他的法。”“那位世尊、罗汉、觉行圆满的尊者,现在住在哪里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