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 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作文(议论文)标杆文洞庭湖畔,伴随着古朴豪放的渔歌,老渔夫燃香祭拜,祈祷丰收与平安,拥有数千年历史的牧渔纳福仪式被重新演绎。今冬的小雪节气,北京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朋友圈一时被雪景与兴奋刷屏。不少人感叹,下雪是大自然举办的一场仪式,让我们感受到了鲜明的季节变化。有人说,仪式不过是一种形式,其实可有可无;有人认为仪式内涵丰富,不可或缺;有人觉得,身处快节奏的社会,可以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一号文:食堂里的五星红旗(一类上 48)天气转冷,为避免学生在操场上受冻,我校决定将升旗仪式
2、转移到食堂内举行。这决定好像引爆了一颗炸弹,同学们热议:没有了目送国旗缓缓上升的庄重,升旗仪式不就“名存实亡”了吗?对此我却颇不以为然:难道没有了“仪式”,面对国旗的我们内心的敬意就因此消失了吗?仪式固然重要。冬天的雪作为大自然的仪式,可以让我们更有冬天的感觉;孔子诞辰时身着长袍的学生齐齐下跪,让我们体会到历史文化的厚重。但并非没有仪式,这些情感就因此减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围炉而坐,即使窗外无雪,心情也必是闲适;手捧论语孟子,即使没有“正冠而坐”,我们也必会为古人深邃的思想所折服。难道九月十八日没有拉警报,我们就会忘了祖国屈辱的历史?只要有仪式感、庄重感,仪式其实可
3、有可无。相对地,有些地方过分追求仪式本身而忽略了仪式感。我不止一次见到有人在升旗时嬉皮笑脸,甚至拿出手机刷屏。试问没有对仪式感的培养,这样的仪式有何意义?过分追求仪式本身,岂非本末倒置?再说了,对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想要完整的仪式谈何容易?古时祭祀规矩多多,一套仪式下来人们汗如雨下也是常有的事。这样繁杂的仪式对身心俱疲的现代人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实,我们只需独自来到先人墓前献上一束白花,缅怀之情便已尽显,何必注重形式?近年来流行的“网络祭祀”也正是对快节奏生活的一种适应。韩非子中说:“今不法先王之法,而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这种活动正是将人们不变的情感与变化的时代相结合,而赢得一片“点赞”。仪式的
4、逐渐消退在世界各国均有体现。美国总统的圣诞演讲从原来的长篇大论变成了如今的“拉家常式”的闲聊,非但没有降低仪式感,反而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碑逐渐被形式新颖的“机关”取代,使人们有种“走入历史”的感觉。渐渐地我们发现,所谓“仪式”不过是一种“督促”手段,它对于有仪式感的人无益,更是会让其他人觉得厌烦。而仪式感存在于我们心中,才是永恒的存在。仪式无须被强调,真正的仪式在人们心中。“面向国旗,行注目礼!”洪亮的声音从广播中传来,食堂鸦雀无声。我随之立正,面色庄严。国歌声响起,食堂里的那面五星红旗显得更加红了。简评:文章从现实生活入笔,展开对仪式问题的探讨。开篇惊警,体现了作者
5、对生活的观察。论据丰富,由冬雪初临、汉服行礼、围炉夜话、九一八警报引出“只要有仪式感、庄重感,仪式其实可有可无”的观点。然后从反面着力,强调过分追求仪式本身,反倒会失去了仪式感。接下来联系快节奏的社会现实,论述当下社会仪式的特点形式虽然简化,但仪式感依然浓重,真正的仪式在人们的心中。全文符合题意,论点明确,论据丰富,论证合理,积淀比较丰厚。结尾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上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二号文:没有仪式感又何妨(一类上 48)仪式,作为一种存在已久的形式,必是有其价值所在的。然而近来屡屡出现的“仪式感”三字,却令我不太赞同。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少些仪式感,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高效
6、与自由,更加接近实质。诚然,在一些事情上,我们是应该讲究仪式,注重仪式感的。各个高中一般都有“成人礼”这项仪式,来纪念,或是提醒每个学生作为一名十八岁的公民的义务与权利。在这件事上,仪式感传递了一种责任,不可缺少。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讲究的是“断舍离”,我觉得仪式感在精神上的正面作用效果不大,我们不妨将其舍去。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都在看书。试想,若是此次看书前都要将书摆在面前,待心下平静后,充满仪式感地翻书本,那将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古有陆放翁“呼僮不应自升火,待饭未来还读书”,今有三联书店书架、楼道间卧坐“啃”书之人,若是他们都过于注重仪式感,那读书这事可太耗费精力与时间了。更何况,舍去仪式
7、感之后,我们便活得更加随意、自在。朱熹有云:“埋头书卷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这与现代人常提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岂不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边是那充满仪式感的“规规矩矩”的生活,另一边是这样简洁与自由的作息方式,不知你愿选哪种。况且,抛弃那仪式感可使人更加接近本质、更加踏实。近来常有各种高考“迷信”,家长们纷纷求神拜佛,到庙中燃香。细想,这样的仪式,或是仪式感,难道会起到什么实质上的作用吗?少些仪式感,靠汗水浸泡出来的实力岂不是比任何形式的祈祷都更加有效有用吗?更不说有些官员了,明明做的是自己的职内事,却渴望那一份仪式感,非要弄得百姓们都知道他要做事了才开始着手。此时的仪式感,说是虚荣恐怕也不为
8、过。没有仪式感倒不是一件坏事,作为个人,我们由此变得高效,社会中的风气可变得踏实。丢掉仪式感,有百利而无一害,故没有仪式感又何妨!简评:符合题意,论点明确,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作者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少些仪式感,这样生活会变的更加高效自由、接近本质。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作者紧紧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展开论述,“成人仪式”、“日常读书”、“家长许愿”等鲜活真实的论据一一展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论述体现了当下意义、时代思考。语言流畅,表达得体,而且积累较为丰厚,无论是陆游、朱熹的诗句,“断舍离”的现代概念,还是从平常阅读写作中获取的养料,信手拈来,辅助论述,为文章增色不少。结构严谨
9、,层次分明,文章整体性较强,“诚然”辩证起笔,“然而”转向正题,“况且”引向深入,秩序井然,有自己的逻辑。三号文:仪式感之重(一类中 45)当今社会上,“仪式”一词渐渐和“形式”划上了等号,以至于不少人听了之后都蹙眉,以为不必。可“仪式”难道就是“形式”吗?我认为不是,区别的关键就在于“仪式感”上。“仪式感”顾名思义,就是指仪式带给人的感觉,或郑重或严肃,甚至故弄玄虚,内容少于形式。古代帝王新年伊始的祭天活动中,有一项是在地坛旁的“一亩三分地上”躬耕。可帝王自己往往不去,让大臣代为,反正只要在仪式的流程上打个勾就足矣。这项仪式感十足的活动,真正意义上有什么实在价值吗?没有,可其中的仪式感告诉全
10、国的老百姓农耕的重要性。在我看来,仪式带给人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仪式感。而仪式感值得推崇之处就是它能够告诉人们眼前事情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首先,我认为仪式感能让一个人以郑重的态度做事。古龙先生笔下的西门吹雪,每次动手之前,必先斋戒,沐浴更衣。武功在他心中已不是一件人人皆可习、人人皆可切磋的事物,而是一种精神和灵魂层次上的追求。他把武功看得那么崇高,以至于他需要仪式感去维持这种精神上的崇高感。仪式的目的不过在于强调重要性罢了,而这种“重要性”往往能促使一个人以郑重的态度做事。我想,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下,“郑重”一词便愈发显出它的魅力来。其次,仪式感能让人以责任为纲面对人生。刚刚过去的成
11、人礼上,有一项传统“拍肩礼”。校长对每个学子由轻及重的三次拍肩中,不仅寄托了祝贺希望之意,更让每个人感受到肩上沉重的责任。成人的一面是自由,另一面是责任。我想,责任这个极有重要的词唯有在仪式感中才能真正驻进每个人的心中吧。很多习俗、活动有自己的仪式,但仪式从来都不应该是为了仪式而去仪式,而应该是告诉人们一些事情的重量。不一定每个仪式都有仪式感,也不一定每种仪式感都要有仪式,从仪式中剥离仪式感方才是保住了真正内涵。简评:本文围绕仪式感展开论述,角度上由解读仪式感和论述仪式感的必要性两部分组成。在立意上有自己的思考,在论述中有自己的逻辑。帝王劝农的价值不在于一亩三分地上的稼穑收成,而在于其蕴含的庄
12、重崇高的仪式感。武林高手演绎武功前,繁琐的仪式能让一个人以郑重的态度做事,成人仪式上校长的拍肩礼更让莘莘学子能以责任为纲面对人生。同一类上的文章相比,本文在文章的丰富性上略逊于一号文,论述的力道上又略逊于二号文。四号文:仪式,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一类下 43)仪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每周一以集体为单位举行的升旗仪式,已普遍施行与中小学等机构,升国旗唱国歌、敬礼已是不用多言、铭记于心的行为。仪式早以(已)贯穿人们的生活,并非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仪式,表现出对某一节日、文化、习俗的尊敬的态度。每逢春节,张灯结彩,贴倒福、放爆竹、吃年夜饭等便是中国人用于庆祝春节这一最重大的传统节日而举办的
13、“仪式”。过节做的仪式早从古代便流传至今,仪式是老祖亲传给后世之人的文化荟萃与结晶,是前人用来纪念、欢度节日的习惯做法。仪式中蕴藏着许多典故传说与由来,像是一个叫“年”的魔鬼要吃了一村的百姓,于是人们家家户户点燃火把趋(驱)赶怪物,终于赶走了“年”,故称春节便是在过年。我们举办仪式,便是与禽兽动物等区别开的不同之处。 儒家所谓礼仪之邦便是如此,兴办礼仪之仪式便是自封建甚至是奴隶社会便开始施行的一项活动了。举办仪式,让人更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深入了解其内蕴并怀有敬畏之心。古之臣子上朝前必换官服,祭拜神灵时必手握香柱,上前三拜,再安置香于灰烬之中,甚至有些村庄于每年丰收后燃烧秸秆以感谢土神的庇佑
14、,这都是中国民族博大精深的习俗文脉。仪式是对某一伟大事物的一种记录和纪念,象征这人们对它的重视,并受其深远影响、受其洗礼与熏陶。仪式,看似无用,却影响深远。它虽是一种“形式”,但不可或缺。简评:符合题意,论点明确,着重论述意思丰富的内涵和对人的重要意义。论据丰富、形象,积淀丰厚。结构严谨,属于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构,完成的较好的例文。结尾永遇乐的相关论述尚有些单薄、生硬,错别字减去 1 分。五号文:仪式不可或缺(一类下 43)生活在当今的社会中,节奏就好似坐上了高铁,不断地加快,再加快。而仪式这种带有众多规定、礼节的慢节奏的活动似乎不再适用。但我认为,仪式不可或缺。仪式是我
15、们与自然的交流。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是整个大自然的一份子,从自然中获取,也在向自然回报。而维系并标明我们与自然间联系的,便是如同仪式般的四季变化,雨雪风雷。正因为这如约而至的仪式,我们才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也正因为这如约而至的仪式,我们才能体会到人类所拥有之物的宝贵。当你行走在微风,细雨,小雪之中时,感受着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便会感受到那妙不可言的联系,而自然也通过它的仪式,告诉所有人,无论如何,欢迎回家。仪式是我们与祖先的交流。我们虽不能像阿凡达中那样直接地同祖先谈话,但通过仪式,我们依然能够回味起与逝去亲人相处的美好时光,感悟着生命的不易与幸福,更为重要的,则是通过繁多的礼仪,继承着祖先的
16、意志,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并祝愿他们的灵魂得以在安静祥和之中升华。这或许带有一点点迷信的味道,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明白了生命的宝贵,我们才能感受到人类社会带给我们的,跨越历史长河的温馨。仪式是我们与文明的交流。春节,清明,重阳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仪式,每个节日也都是中华民族行走至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仪式,既使我们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也使我们发自内心的地体会到自身文明的伟大,与成为其中一员的自豪。也许数据、互联网、电子产品可以取代传统的仪式的外在表现,但它们永远不能代替传统的仪式中,所包含的发自灵魂的那美好的精神,因为只有参与其中,我们才能体会出那种乏味的语言所不能描述的联系。正因为仪式联
17、系着人类的方方面面,所以它不可或缺。简评:符合题意,论点明确,围绕“仪式不可或缺”,从三个方向展开论述,结构逻辑上虽相对简单了一点,但三个分论点仪式是我们与自然的交流、与祖先的交流、与文明的交流,依然体现了作者的思考,且行文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较好、较为深入的论述。论证合理,论据较充实。语言结构上也符合要求。六号文:仪式感:庄严中的热爱(二类上 40)洞庭湖畔,伴随着古朴豪放的渔歌,老渔夫燃香祭拜,祈祷着丰收与平安。这便是数千年历史的牧渔纳福仪式于当今重新演绎。如此传统的仪式在当今社会多少显得有些“多余”与“尴尬”,但这种仪式所代表的,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仪式的背后是人们心中的仪式感,是一种庄
18、重的态度。如老渔夫的祈祷仪式,便是其对自然,对生命的敬重与对生活的热爱的态度。而所谓的仪式感,便是这种态度的之所在。在古代社会中,孔子的儒家一直推崇礼乐制度,以此使社会的等级分明有序。礼与乐便是这样一种仪式,让人们明白自己的身份与态度。在当今的时代,礼乐这样的仪式诚然已为多余之物,但其下的仪式感,仍是要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可以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在生活中,一个人倘若心中有仪式感,他会视自己的生活为一种仪式,因而也会重视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所处的整个环境。这是极其可贵的,设想社会中的每个人皆如此,将自己与这个社会视为仪式一般,以庄重的态度面对世界,那么社会中那种浮躁的气息,便会无影无踪。这
19、对于目前已开始逐渐浮躁的社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对我们而言,如何找寻并获得这种仪式感呢?答案就在我们生活之中。以一种郑重与敬重的态度观察生活,我们便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仪式。今冬的小雪节气,京城的初雪如期而至。在兴奋与喜悦之际,也有人在感叹下雪是自然所举行的仪式,一场表明季节变化的仪式。这便是仪式感的体现于庄严中流露着的热爱。身处现代,尽管处于快节奏的裹挟之中,亦要守护住自己心中那一份仪式感,在对生活的庄严之中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虽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简评:本文将仪式感解读为“庄严中流露着的热爱”,立意正确且有一定的新意。老渔夫的虔诚祈祷与儒家的礼乐教化体现了仪式感中的庄重,今冬的
20、一场大雪,在兴奋与喜悦中体现了仪式感于庄严中流露着的热爱。两个层次实现了推进,但思考不够深入,具体论述上弱了一点。七号文:仪式的重要性(二类中 37)在现在的生活里,“仪式”充斥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剪彩仪式、开幕式仪式,还有古朴的祈福仪式,甚至下雪,也是大自然举办的仪式。在我看来仪式很重要。仪式即传承。仪式的由来可谓源远流长,亘古不变的仪式也是一种传承。它传承的不单单是一种形式更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洞庭湖畔的祈福仪式人们祈祷来年大丰收;女娲庙的烧香仪式寄托着人们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每年雍和宫的烧香祈祷仪式更是人们认为一年顺利、阖家幸福的“标签”。各种古老传承的仪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
21、继承古为今用。它们一天天地传承下去,内涵丰富,不可或缺,十分重要。历史的雨水不曾洗刷掉这些仪式的存在,人们也都在一步一步地把这些仪式传承下去,维系民族精神的发扬,博采众长,把仪式传承到今。所以,仪式即传承。仪式即规矩。身处在快节奏的社会的我们一定要有仪式感,即懂规矩。运动员每每赢得金牌,当升起国旗,放起国歌的一刹那,他们都庄重严肃一直目视着国旗的上升,一丝不苟地跟着国歌轻声和着声,不论国籍。这就是规矩,也是仪式。我们已经把这种仪式印在了脑子里。一种仪式感一直跟随着我们,因为我们懂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就没有成就。古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日的“讲文明,懂礼貌,守规矩”都是如此,所
22、以我们要有一种仪式感就是懂规矩。所以,仪式即规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传承着仪式,坚守着仪式,遵守着仪式的规矩,仪式很重要。简评:平头正脸儿,文章两大块儿,“仪式即传承”、“仪式即规矩”,立意、构思,行文逻辑与一类文相比,稍简单了一点。但前半篇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后半篇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思考,论述还是很集中且有效的。二类中,字数不足,减 1 分。八号文:仪式不可或缺(二类下 35)仪式,在我们的生命中无处不在,如婚礼,开学典礼,葬礼等等。它是事物最表层、最外在的一面,是人们对于事情最直观的感受和记忆。人们难免会忘记许多,但当他们回想起仪式时,便隐约又记忆起了那个历历在目的场景,
23、其中人们的面孔、场景的氛围等等,让人历久弥新。所以仪式,不可或缺。有人认为,仪式无关紧要,不过只是走个过场,可有可无。而我认为,即便是过场,也有它自己独特的意义。比如高三学生即将面对的成人礼,它是高中生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可能,成年在一些人眼中不过是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走到了第十八个年头,不过是个数字而已。其实,成人礼的意义远不止是说所有人穿着西装革履,被主持人宣告成人而已,它更多的是要向我们宣告我们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穿着成年人的服装,就要做与成年人一样的事,履行同样的责任和义务了。这个仪式,可以以多种形式被保存记录下来,如照片、影像等,它与一般的文书和记忆不同,它能最直观地让人感
24、受到当年的场景,回忆自己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和青春岁月的美好。即便多年过去,仍历历在目。仪式固然重要,它是我们回忆最直观的载体,但是,过于注重仪式,也会使仪式变成现如今为人诟病的形式主义,铺天盖地的形式,使人们眼花缭乱,难以应付。同时,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会使仪式失去了它本真的意义,变得世俗化,比如多种颁奖,多种典礼。这样一来,人们对于仪式也会变得麻木,繁多的仪式也不被重视,淹没在记忆之中。因此,仪式不可或缺,但需要我们珍视,一场意义非凡的仪式或许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过程,而是人们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仪式便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之中。简评:论点明确,论述虽简单了一些,但还是比较集中的。尤其是成
25、人仪式那一大段,有一定的分析与思考。然后又展开了一些辩证思考,强调仪式不可或缺,但也不能过于重视形式,有一定的推进。但整体思考、论述还是有些简单。九号文:留住仪式,传承文化(二类下 33)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在刚入春的时候回到了爸爸长大的村庄,正好赶上村里举办春分的仪式,我便记在心中。后来我再也没有回过那里,只听说再也没有仪式了。我认为我们应该保留那些仪式,传承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了解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然而随着了解的增多,我们渐渐忽视了自己的仪式。我们了解了西方人在感恩节吃饭前的祈祷,了解了西方的婚礼仪式,却忘了属于中国人的中式婚礼,属于中国人的春分仪式。在韩国很多家庭依旧保存着传
26、统的仪式,曾经有一位韩国的老教师去世了,他的学生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给他办了仪式。不光是这一位老人,还有很多的韩国人保留这些仪式,将这些仪式传承着。保留仪式不光是为了使用它们,更是为了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展这些仪式提供了人们了解、传承、热爱中国文化的平台,可以增强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然而前不久的一条消息让大家心寒。在运动赛场上当中国国歌响起时,一位中国运动员只顾低着头,并没有仪式感。还有当很多人都在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欢呼雀跃时,又有多少人知道不同的节气不同的仪式呢?比如春分时的打春牛等等。虽然很多人认为仪式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但那些传统仪式也是中国文化这一浩瀚宇宙中的无数繁星。试想一下宇
27、宙中没有了繁星,那将是怎样的呢?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当肩负起保留传统仪式,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仪式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留住仪式,传承文化吧!简评:论点“我们应该保留仪式,传承文化”,立论正确,论点明确。行文中以“春分”为论据,能扣住“仪式”与“文化”展开论述,“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论述有一定的现实性。但论述较为空泛,成文能力较弱。十号文:仪式必不可少(三类上 31)仪式,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活动,饱含着人们对于天地,神灵的敬畏,对生命的珍重。仪式,使人们时时刻刻有所敬畏。在文明发达的今天,多数人不在为生存而苦恼,转而去追求“生活”,于是各种奢侈品、电子游戏层出不穷。代价是
28、自然环境的稳定度被破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是人类没有看到这些吗?不是的。人们看到大地、天气、海洋被污染,可是人类自以为征服大自然的快感使人们忽略了这些。据报道,地球海平面在过去的十年里上升了一厘米左右,远超过之前几百年增加的总和。各地海啸、石油泄漏事件频发,人类正在自己走向毁灭,穷其原因,是因为人们没有了敬畏之心,所以人们才会对馈赠我们资源的自然肆意破坏。当我们意识到敬畏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就可以审查仪式对保持敬畏的作用了。中国的仪式内容,如祈雨、祈福,本质上都是祈求神灵保佑,或感谢神灵馈赠。这个过程使人们意识到世界上是存在于凌驾与人类之上的存在的。并且通过仪式,把这一信念一代代传下去。于是人们
29、恪守本分,视破坏自然为渎神。于是,环境稳态得以延续,人类与自然得以共生。仪式,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如古人春天祭拜圣贤孔子,是师道的传承;藏族的天葬仪式,是对勇士精神的传承。人们之所以进行仪式,有时就是为了表达对具有某一精神品格的人的敬仰。仪式,在记住这些人的同时,使这种精神得以发扬光大。所以说,仪式必不可少。他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个守护神,它教会人们敬畏,它使先人的品格得以在社会上传播。简评:立意正确,前半篇“仪式使人们时时刻刻有所敬畏”,分论点是对的,立意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敬畏自然部分游离于主题之外,后半篇仪式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又论回来了。整体行文论述过于空泛。十一号文:仪式的价值(三类
30、上 30)有人说,仪式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其实可有可无。实则不然,仪式往往附着一种愿望和祝福,中国文化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所以仪式内涵丰富,不可或缺。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在桃园下定决心要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所以三人举行了小小的结拜仪式。一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表达了三人团结之心,拧成一股绳,激发了三人相同的愿望。于是三人出生入死渡过很多难关,这不正是仪式所给的一种价值,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在仪式中表达的淋漓尽致。反而在战国时,秦晋结盟攻打郑国时,为何原本是战乱时期的秦晋会好好的在一起攻打郑国,但却被烛之武劝退呢?大概只是秦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晋国,结成了秦晋之
31、好。但当时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晋国最后没有履行承诺,所以当时只是暂时达成同盟,最后被烛之武说服。所以倘若没有了仪式,那么一些同盟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少了真正的内涵,体现不了国与国之间真诚的一面,不难会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所以真正的仪式才会给人与人之间,甚至是国与国之间带来价值。当代,我们还很需要仪式,春节,我们依旧要烧香祭拜祖先,这种仪式拥有数千年的历史;至今还被千家万户所举行,这就是对中国文化中表达对先祖的尊敬。所以仪式不能被磨灭,要保留仪式,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仪式不仅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愫,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演绎和理解。简评:一半对,一半错。“桃园三结义”结拜的仪式
32、是对的,但烛之武退秦师因为没有仪式,秦晋失好,太过牵强。好在结尾又论回来了。整体行文较弱。十二号文:“仪式”不只是表演(三类下 25)下雪是大自然举行的一场仪式,有人认为这只是形式,有人认为仪式内涵丰富,而我认为“仪式”不只是表演,而要有实际的内容。“仪式”不是留于表面功夫,只做给大家装装样子。从早年的豆腐渣工程到如今的虚假的空气质量测评,哪一个不是只走走形式,而没有内涵的项目。豆腐渣工程的后果是房屋经不起地震而轻易倒塌,多少人丧生于只挣黑心钱的人的手下。如今雾霾问题严重,有些人为了业绩,竟然弄虚作假,谎报数据,这些人缺少了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他们用一次次表面形式夺走了自己的人性,成为了没有灵
33、魂的行尸走肉。“仪式”不只是表演,只是形式最终献祭的是宝贵的人性。“仪式”是真正为了有实际的效果而做的。谈到垃圾回收,就不得不说到日本。虽然我们之间有不可磨灭的仇恨,但在这点上我们必需向他们学习。日本是个小岛国,人口众多却资源稀缺,因此他们每个人都会将垃圾分类丢弃,牛奶盒和吸管都会分开回收,每周也有固定的日期来分类扔垃圾,反观我们,自称泱泱大国,分类回收只是个假象,满地的垃圾更是随处可见。“仪式”能使人进步,如日本一样人人自律,获益的不仅是个人还是国家。倘若我们都能做到如此“仪式” 的话,国力应当更加强盛吧。“仪式”不仅是做出实际效果,更重要的是自己愿意去做。很多事情是必要的但却没人去做,因为他们缺少一份坚持,一份信念,老计的工作是巡查铁路,每当列车来临时,他都会向火车敬礼,这敬礼不单单只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 “仪式”。几十年如一日,他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只为心中的信念,这样的“仪式”闪烁着人格的魅力,不禁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