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生”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
2、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表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
3、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生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特创新的理解。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3、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语文是母
4、语教育课程,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汉字是平面型方块文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长期以来,汉语和汉字对中华相互影响,也相互适应,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对语文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向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
5、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像、质疑和创新;(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语文课
6、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解读 2011 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育被异化的今天,语文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 2001 年 7 月,语文新课标实验稿正式颁布至今,十个年头过去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作为一线工作多年的语文教师,我在这次新课标的学习中,也得到了不少收获,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所得总结如下: 一、 本次新课标坚持了什么?原课程标准准确的说是实验稿。经过了十年的坚持。新修
7、订的、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既是对十年课改的坚持,也是对课改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实践的期望。新课标在这次修订中首先坚持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次,坚持了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目标;坚持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坚持推进儿童阅读。二本次新课标的具体内容做了那些修改?专题一强调:(一).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二)更加强调了识字、写字。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
8、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课标后附录中,收录了 300 个基本字表,17 个部首,300 字多数是独体字,是出现频率高的字,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要先学这 300 个字。B、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2500 个常用字,表二 1000 个次常用字;3500 个字是义务教育阶段识字要求,小学阶段认识 3000 个,会写 2500个。(三).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小学 6 年,要背优秀诗文 160 篇,古诗词 75 首。课外阅读不少于 145 万字,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专题二:新课标注重了四个加强(一)、 大力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低年级阅读
9、教学要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一、二年级认字量,写字量减少了 200 个。要求认识 1600-(1800)个左右,会写 800(1000)个左右。(二)、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能力与 01 版的课标相比,修订稿有一个亮点,就是回答了“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是什么?这个问题躲不开,绕不过,是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的问题。课标没有打太极,直接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很明显,目标和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 ”上,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一句话,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三)、
10、 加强儿童阅读阅读是教育的核心,母语写不好,其它谈不上,儿童阅读要进课堂,给时间、给机会。儿童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方面,建议把阅读安排在课堂里。学生从自己读书中学到的要远远比老师教的多。(四)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专题三:降低:语文标准第一学段识字量有 1600-1800 改为 1600 左右,写字量由 800-1000 改为800 左右,减少了写字量,并强调认写分流,多认少写。语文标准第一学段阅读中关于默读少了不出声,不动唇的具体要求,并把诵读的童谣改为了儿童诗。对于第一学段写话也降低了要求:由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变为:1对写话有兴
11、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降低了要求。三课标内容解读首先总体的体例上没有变化。还是分为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第一部分-前言(性质、地位、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教材编写、课程资源、教学及评价)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 之下,按 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阶段目标我们分学段进行分析,从变化中感到新课标努力践行着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我们主要看变
12、化的部分。第一学段(12 年级)(一)识字与写字有两条变化比较大。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增加了努力两个字)习惯是逐步养成的。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大家对比一下,这种变化也是目标的降低。力争操作性更强一些。我重点学习的小学第二学段,具体学习体会如下:第二学段(34 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左右,其中(1800)1600 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
13、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增加了第条。关于写字习惯。(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 5 条,现 4 条)(二)阅读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一条有很大的变化。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一条也发生了变化。(原 10 条,现 9 条)(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
14、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 3 条)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原 8 条,现 6 条)(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删除: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原 4 条,现3 条)(五)综合性学习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识字、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 4 条,现 5 条)第三学段(56 年级)(一)识字与写字 4写
15、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新增)(二)阅读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 8 条)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原 11 条,现 8 条)(三)习作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调整:不提 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 字的习作)(原 7 条,现 5 条)对于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和具体建议课标阐述很明确,不再详述。以上就是我对新一轮语文课标
16、的解读。今后还需要我们继续学习,课标明确了,在具体的备课中才能做到有据可依。一、 课程标准主要修改内容解读2001 年,教育部根据课程改革纲要,拟定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第八届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国家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新世纪初叶我国中小学语文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标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了十年。实践证明,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改革精神,洋溢着时代气息,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推动我国语文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实践在发展,课程标准也必须随之进行修订。十年的课改实践,为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新鲜经验。在总结、反思十年经验教
17、学的基础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终于同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见面。2011 年版稿在坚持实验稿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对语文教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审视,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要求。学习和研究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准确理解和把握修改的内容,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2011 年版稿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改,主要反映在以下十几个方面。(一)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二)强调语文教育的奠基地位。(三)强调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四)强调“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8、(五)强调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六)强调识字、写字要适度。(七)强调加强写字教学。(八)强调人文素养与培养语文能力融为一体。(九)强调“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十)强调习作的阶段性特点。(十一)强调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十二)强调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应用性。(十三)强调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下面,重点对“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应用性。”予以解读。新课标明确地提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并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及“实施建议”等部分反复强调。(一)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使然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强调诵
19、读涵咏,熟读精思,强调熟读勤读为语文教学的根本执法。朱熹就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在优秀的阅读能力和广泛的阅读实践基础上成就了一代“诗仙”。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可见,我国古代的圣人、名人,都提倡学习语文要靠多读书,多积累,而不提倡教师讲的太多。从教育实践的层面来看,我国传统的私塾教学,百分之九十的教学时间是让学生诵读背书,教师极少讲问。方法虽然有些呆板,但以学生自读为主的指导思想,对今天的阅读教学仍有启发意义
20、。红楼梦中有一回描写黛玉教香菱学诗,黛玉的教法并不是讲解和发问,而是让香菱熟读王维、杜甫的诗各一百首,边读,边吟咏,边揣摩,读到一定的量时,再与黛玉交流读诗心得,这样反复多次,一个初识字的丫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写古诗。由此可见,把读书的主动权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写,自读自悟,是一种有效而且高效的读书策略。我国现代的许多学者,也都是提倡要多读多背,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中心。我们怎样学语文编者王丽老师邀请了国内一大批知名专家、作者、科学家、艺术家等共七十余人,撰写了自己早年学习语文的经历与体会,讲述小时候的语文学习对自己一生成长的影响。这些名家无不谈到了多读书对自己的影响之大,并
21、发出“学好语文别无他途,多读多写而已”的感慨。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自述十二三岁就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说那二百多篇古文,是自己真正的启蒙教师。又说“我以前在私塾念书的时候,老师平时讲得少,而且讲的简单,他唯一的方法就是叫学生多读写,多背书,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是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几千年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做到教有成效,学有收获,必须走多读、多写、多积累的路子。2.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使然从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来看,均主张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读练活动为主。发现法的创始人布鲁诺说:“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引申到语文学习中,则是要以语文为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多读多写多练,自己去发现、探求和解决问题。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教育实践家与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他说:“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全体教师得出一条理论:为了使学生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那就必须使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花在朗读上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