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备用.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23681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备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备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备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备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备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传导通路,江苏大学医学院欧阳琦,传导通路分类,感觉传导路 运动传导路,运动传导路,一、感觉传导通路,本体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痛、温觉和粗略觉传导路:躯干、四肢头面部视觉传导路听觉传导路,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本体感觉概念:肌、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时产生的感觉深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此外还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躯干和四肢本体感觉传导路有二条:产生意识性感觉和不产生意识性感觉,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 (含精细触觉),骨骼肌、肌腱、 周围突关节、骨膜、 经脊神经皮肤精细触觉,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脊神经节,延髓薄束核 楔束核,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2、的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皮质,内侧丘系,中枢突入脊髓后索,内侧丘系交叉,薄束、楔束,感受器,经延髓、脑桥、中脑,痛温觉、粗触觉、压觉传导路,二条: 头面部 躯干和四肢三级神经元,躯干、四肢浅感觉,躯干、四肢皮肤痛温觉和粗触觉,脊神经节,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后角固有核,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皮质,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周围突经脊神经,中枢突入脊髓上升1-2节,脊髓灰质,脊髓丘脑束,感受器,向上经脊髓、延髓、脑桥、中脑,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头面部皮肤、口、鼻粘膜感受器,三叉N节,丘脑中央辐射,中央后回下部的,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

3、核,中枢突入脑干,三叉丘系,经内囊后肢,延髓、脑桥、中脑,三叉丘系交叉,三叉神经感觉根,周围突,视觉传导通路,听觉传导,二、运动传导通路,锥体系: 两级神经元 (上、下神经元) 一次交叉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锥体外系,上运动神经元 大脑皮质运动区的锥体细胞及其锥体束下运动神经元 脑神经运动核及脑神经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脊神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锥体束,脑神经运动核,锥体系,锥体细胞,脑神经,脊神经,头面部的骨髂肌,躯干、四肢的骨髂肌,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临床表现,Babinski征阳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中枢性瘫、痉挛性瘫、硬瘫、核上瘫下运动神经元损

4、伤周围性瘫、弛缓性瘫、软瘫、核下瘫,皮质脊髓束,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束中央前回上部、中央旁小叶 下运动神经元前部和附近区域的皮质 皮质脊髓侧束 脊神经 皮质脊髓束 锥体交叉 内囊后肢、大脑脚底 四肢肌 脑桥基底、延髓锥体 皮质脊髓前束 在脊髓内逐节交叉 躯干肌 /不交叉至双侧 脊髓前角 运动细胞,皮质核束,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核束部分交叉 脑神经 眼外肌、咀嚼肌上运动神经元 内囊膝部 面肌、咽喉肌 锥体束 脑运动神经核 舌肌中央前回下部皮质,支配:对侧的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双侧其它的脑神经运动核,面神经瘫,面神经核上瘫的特点:对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瘫痪,表现为对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下垂,不能鼓颊。面神经核下瘫的特点:患病侧的表情肌全部瘫痪,表现为该侧额纹消失、眼不能闭、 口角下垂、鼻唇沟消失等。,舌下神经瘫,舌下神经核上瘫,舌向前伸时,舌尖偏向病灶的对侧(健侧),但舌肌不萎缩。舌下神经核下瘫时,患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偏向患侧,核下瘫时间长久时,就会出现舌肌萎缩。,(二)锥体外系 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其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红核、黑质、前庭神经核、小脑等。,三、神经系统的化学通路胆碱能通路胺能通路氨基酸能通路肽能通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