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家长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但是不少家长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导致学校、家庭教育不和谐,导致教育的失败。因此,教师必须懂得和掌握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规律,并善于运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给予家长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并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家长提高教子水平。 一、引导家长做学习型父母,不断发展完善自己,创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教师要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家长经验交流、订家教周刊、阅览有关青少年心理方面的书刊等形式,帮助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创造良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家风,促进孩子
2、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既得到尊重、保护又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长既要满足孩子的正常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积极的情感,又要对其不正当的要求和言行及时说服教育,帮助他们抑制不正当愿望,使学生形成独立、自尊、正直、学会与人相处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帮助家长淡化过高期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现在有些人对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是片面的、不合理的、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典型的表现是把家庭教育理解为就是教育孩子读书、写字、画画,弹琴等,这实际上是把内容丰实的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和文化知识学习,从儿童入幼儿园到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家长对子女文化知识的过高要求表现越来越强烈。心理学
3、常识告诉我们,超负荷或超阶段的教育,不会对儿童智力发展和文化知识学习起到积极作用,相反只会僵化智力发展。当然,作为父母有理由和权利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甚至名人、伟人,但是决不能把这种高期望掺杂到日常的家庭教育中,损害孩子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因此,教师要教育家长淡化过高期望,尤其是那些对孩子文化知识学习过多要求的父母,理智的做法是适度的期望再加上科学的教育方法,要科学、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三、帮助家长理解和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个性 虽然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独立性、自觉性和批判性,家庭教育一定要建立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个性和思想的基
4、础上,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相互爱护、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相互完善、共同发展的关系,不能因为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和监护权,就可以随意干涉和限制孩子合理的行动自由、思想自由和正常生活。 许多父母“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心切,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什么都要学,还美其名“早期教育” ,教育孩子要早,可是一定要适时,教育孩子要抓紧,可必须适度。 孩子小,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这是自然的,父母应该给孩子设立一个学习的目标,这也是可行的,有了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不过给孩子设定目标还得讲究科学合理性,绝不能使目标成为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否则不仅不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还会成为孩子成长
5、的障碍。 4、谨防“过度教育” ,引导父母转变教子观第一,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父母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服“一体感”确立家庭教育的目的,应把孩子培养成独立的人,采用这种方法,孩子需要的过分满足与活动的过分干涉等问题就会得到有效解决,孩子也就能早日迎接独立的生活。 第二,孩子是自由人。让孩子成为自由的人,是父母教育的最高境界,父母应该把自由还给孩子,让他们自由地接触生活,给他们自由地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权利,从而教会孩子用自己的头想事,用自己的双手做事,用自己的脚走路,在生活的磨练中真正获得自由。 第三,每个孩子都是个性化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人,这如同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
6、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孩子都应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能力特长,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有这样的观点,也就不应该搞过强的智力刺激,也就不至于一窝蜂地教孩子学钢琴、学画画,也就不至于都来挤兑孩子考试拿第一。不少父母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特别是以自己孩子的短处去跟别的孩子的长处比,其结果是孩子的自信没有了,孩子的能力没有了。如果家长遵循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规律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并以此调整自己的角色地位,就能够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使孩子健康成长。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有自己的主观愿望及思想,尤其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其自尊心是非常强的,家长平时要注意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尽量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以理解和尊重为前提来爱护、帮助孩子,那么再多的教育和关心都是不会过度的。 社会文明在不断提高,各种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为此,中国传统式的家庭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也要作相应的变革。父母们要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尝试、去解决每一个现实问题,要让他们在适当的教育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去获取各种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培养适应多种变化的能力。总之,家庭教育的正常发挥、优化家庭教育、改善父母与子女关系对孩子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柳林县高家沟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