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46633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中学德育第一节 中学生的品德心理与健康一、品德的概述 (一)品德的概念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三)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

2、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意志行动过程包括:头脑中产生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预测各种行

3、动方案的结果;衡量行动后的利弊得失;按自己的决定行动;现实生活中结果的出现;接受行为结果的反馈;反馈影响心理结构。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一个欲望强烈丽缺乏自制的人,在行为上可能与他的是非观念相矛盾。 (四)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

4、的行为。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行为受外界的压力,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这一阶段的学生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品德即形成了。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一)伦理道德发

5、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时,中学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从仿效他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进行道德评价,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从品德心理形成的过程来看,中学生对于道德知识的理解水平逐步深化,道德观念也向稳定性发展,逐步形成比较明确的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1)道德信念的准备时期,大约在 10 岁以前;(2)道德信念萌发

6、期,大约在 10 到 15 岁;(3)道德信念确定期,大约在 15 岁以后。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较稳定的道德习惯。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初中生道德动机的多变性与稳定性交织在一起,以多变性为主,随年龄增长,总的趋势是向稳定性发展,多变性减少。初中生在活动中,容易被“诱因”引起的欲望所驱使

7、,道德动机简单,情境性动机、情绪性动机、兴奋性动机突出,动机容易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化水平提高,理智性动机发展,兴趣趋向稳定,道德动机向稳定性发展。品德不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根据研究,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人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的,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8、。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儿童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2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作为社会的成员,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也无力控制、净化社会环境,再加上自身的选择、判断能力有限,因此,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3同伴群体 归属于某一个团体的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体、非正式的小团体等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使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可以说,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二)内部条件

9、 1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比如,新出现的事物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等,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可以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期与评价,进而影响人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识态度、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

10、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及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后自律的循序渐进原则。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一)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三)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

11、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四)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 ,也有精神的( 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损害学生的

12、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惩罚与错误行为的关系,使学生心悦诚服,同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确的、可替代的行为。(五)价值辨析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第二节 道德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一)基本观点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

13、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 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皮亚杰认为儿童在 5 岁以前还是“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2权威阶段这一阶段(58 岁)也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3可逆性阶段这一阶段(810 岁)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

14、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儿童已经意识到一种同伴间的社会关系,应当相互尊重。准则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逆特征。同伴间的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这一时期也称作自律期,也就是自主期。道德发展到这个时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当然这个时期判断还是不成熟的,要到十一二岁后才能独立判断。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相对主义或合作的道德。4公正阶段 这一阶段(1012 岁)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各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皮亚杰认为,品德发展的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连续发

15、展的。儿童品德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应用时加以界说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并不表明发展的连续统一体的中断。(二)教育价值1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2不阿年龄阶段的儿童需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一)基本观点科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行了研究。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阶段划分成 3 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该水平儿童的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

16、是非。 阶段 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 9 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2习俗水平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

17、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阶段 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阶段 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3后习俗水平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

18、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阶段 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阶段 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19、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科尔伯格认为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 20 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二)教育价值1提倡民主化的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提倡的是一种公正、民主的原则。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应体现出一种民主化的教育氛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教育对象相互之间都应该充分地体现出一种民主,彼此之间平等信任、相互尊重,改变传统道德教育具有高低地位区别的道德教育方式。2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科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论反映的是个体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趋势。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各具特点,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应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

20、规律,只有抓住学生每一阶段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促使学生向更高更好的水平发展。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提倡民主化的师生关系,体现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平等地交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地学习。4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单一的教育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倡导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应注重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将多种教学方式灵活地融合在一起,同时结合学生道德发展的实际

21、情况进行,启发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第三节 德育及其主要内容一、德育的涵义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学校德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部分构成。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道德品质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它们共同塑造完整、健全的新人。二、德育的意义

22、(一)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二)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三)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三、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因此,明确德育目的及目标要求是整体认识、落实德育内容的前提。(一)我国当前的德育目标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

23、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这就是新时期我国确立的德育目标。(二)我国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激发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包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解放军和热爱社会主义教育。此外,还须防止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产生,应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增进世界和平

24、、国际理解的国际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为目标,以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2理想和传统教育中学生理想教育重在使学生对未来有目标,传统教育重在使学生了解历史、有历史使命感。两者相结合可以避免学生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而代之以历史使命感,能使其不断努力超越现状。其中,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时应重在引导学生首先应基于现实确立理想,内容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其次,为了理想实现,应有合理的人生规划并付诸实践;再次,应协调个人理想与组织团队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3集体主义教育中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服从集体决定,遵守集体规则,对自己

25、承担的任务负责。而核心内容则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矛盾时,应以集体利益为重的原则。此外,当学生所在小集体与大集体(学校、国家) 发生利益冲突对,也应教育学生不能仅为维护小集体的狭隘利益,而做出错误、甚至危害他人和国家的行为。4劳动教育中学生劳动教育应使学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之理,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与科学劳动相结合,养成积极探索,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并要求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者和劳动者成果的素质。5纪律和法制教育中学生纪律与法制教育重在教育学生熟知现代社会中合格公民应遵守的基本法律,以及我国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校规

26、校纪,认清权利与义务、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确立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中学生法制教育要长期坚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满足需求;并要注重法律后果严重性教育,用身边的案例教育学生,达到警示的作用。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这是德育内容的最高层次。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包括:认识人生、规划人生,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四、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一)生命教育1生命教育的含义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

27、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2生命教育的意义 (1)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2)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3)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4)开展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5)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3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生命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六条途径来开展: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显性学科如自然、社会、思想品德、体育、健康教育等学科中,开展生命知识和生命伦理的教育。在隐性学科如地理、生物、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中

28、,挖掘生命教育的元素,有机融人生命教育。(2)专题教育中融合生命教育在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专题教育中,全面融合生命教育,从关爱生命的视角将我们进行的各种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赋予各种教育和管理以人文关怀。(3)课外活动中实践生命教育课外活动主要是指利用德育活动课、节日活动、纪念活动、仪式活动、社会实践等来实践生命教育。其中德育活动课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德育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生命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生命态度。(4)教师培训是生命教育的关键即教师要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有效

29、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学校可采取集体培训与个人自学、实践中探索相结合的方法。(5)家庭、社会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扩展空间生命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取得满意的成效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系统,如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睦的邻里交往、融洽的社区氛围、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等。总之,在探索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条途径的作用,有机整合生命教育资源,构建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自我四个教育支点在内的综合教育体系。(二)生活教育1生活教育的含义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2生活教育的意义(1)生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

30、成部分;(2)开展生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3)开展生活教育对个体发展有重要意义。3学校生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学校教育更应在教育发展中做出贡献,在学校教育中体现“生活教育”,首先,从职业和生涯规划指导中,体现生活教育的内容,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其次,通过学校实践的活动,以及教学内容的“知行统一”,在行动中实现教育为生活质量提高之内容。根据课堂生活、课余生活、校外生活不同特点和现代社会生活的不同要求,可采取多种活动方式,充分利用生活的各个场所,有力发挥生活这种教育手段,有效达到现代教育目标。 (1)探究型活动方式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就是促进学生的课

31、堂生活质量。一般要求是:有目的地选择重演和再现的内容;通过设疑提问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探究和发现的情境;帮助组织小群体、提供优结构的材料;鼓励运用多种方式完成发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加工;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自己选题、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撰写结题报告或论文。(2)交往型活动方式组织各种学习小组、研究小组、实践小队,不仅鼓励进行小群体内相互交流、共同协作,而且安排他们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访问调查。通过主题班会、联欢晚会、演讲和辩论比赛,增强学生自由准确地表达,和谐愉快地交往。(3)体验型活动方式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以体验学习、体验劳动、体验爱心、体验道德

32、为主线,开展多种多样的体验生活。在课堂生活中,倡导体验学习,并努力引导学生主动体验,调动学生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心理功能。课余体验劳动主要有:校内执勤、保卫、搞卫生、种树、清理操场等。(4)创造型活动方式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材料组织、情景创设、问题设计,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性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大型的文化艺术节,为学生体验创造生活,展示个性特长搭建广阔舞台。(三)生存教育1生存教育的含义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

33、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过程。2生存教育的教育意义(1)生存教育是适应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2)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存观念:(3)有助于学生提高生存能力。3生存教育的基本途径生存教育要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保障,通过专题式教育和渗透式教育两大类途径来实施。专题式教育可分为组织开展以生存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活动和以综合课程的思路开设此类课程两个方面。渗透式教育可分为学科课程渗透和活动课程渗透两种。(四)安全教育1安全教育的含义安全教育是指教育学生确立自主维护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意识;严防危及生命安全的犯罪。中学生安全教育包括

34、:交通安全;校内外活动安全;消防安全;卫生防病,饮食及家居安全等。2安全教育的意义(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基本上做到“三懂”、“三会”,即认识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危险性,从而增强安全意识;懂得各种危险危害形成原理,注意了解各种安全事项的细节;懂得预防各种危险危害,积极开展安全宣传;学会报警方法,学会预防危险,学会自护自救方法。(2)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是向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可以培养社会及专业的后备安全防范队伍。3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1)切实提高对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安全教育是维护中学生安全的一项基

35、本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它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把做好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到能不能营造优良育人环境、能不能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能不能实现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这一高度来认识,时刻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2)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仅靠保卫部门和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学生管理工作者和学生组织及学生家长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要发挥思想教育阵地的作用,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和优势。此外,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

36、老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3)突出重点、注意提高教育实效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有重点地进行,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是教育的内容要以防人身伤害、防财务受损、防心理失常、防违法犯罪、保学业完成为点。二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开展不同内容的教育。如对有不良行为的“后进生”要以防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帮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对喜爱运动,行为又过于冒险的学生,要加强防运动损伤教育,教育他们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有心理失常表现的学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等等。(4)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让中学生参与学校的安全管

37、理工作是提高中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5)争取相关部门协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在加大对校园安全保卫力量的投入、提高保卫人员素质和学校安全教育水平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公安机关的支持,严厉打击危害学校及中学生安全的不法行为,切实改善校园周边治安状况,优化育人环境。(五)升学就业指导教育1升学就业指导教育的含义升学和就业指导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需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职业,进而引导他们按照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点为将来升学选择专业与就业选择

38、职业,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2升学就业指导的意义第一,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对自己有全面、理性的认识。第二,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了解社会分工的要求,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第三,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3升学就业指导教育的途径教育学生做好升学与就业的“两手准备”,可以利用多种途径与方法,诸如渗透于各学科课程中、或组织专题报告会、或开展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或通过与家长、社区协作的其他校外活动等。第四节 中学德育过程一、中学德育过程的内涵(一)概念中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中学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其政

39、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中学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二)构成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们为德育对象时,是德育的客体;当他们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又成为德育主体。3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是

40、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中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确定的,它具有一定范围和层次。4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凭借一定的手段进行。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知即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

41、两个方面。在掌握道德知识基础上,可以对某些道德行为的善恶进行分析、评价,形成道德判断。 情即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它表现为:在确定道德动机时,能用理智战胜欲望;在实践道德行为时,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到底。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餐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道德认识,情感以及由道德需要产生的道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惰、意、行,以知为开端、

42、以行为终结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 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件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

43、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有目的地根据德育目标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设计实施活动,能加快个体品德的发展速度,对学生品德发展方向起规范和保证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精心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和交往。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品德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多方面教育影响广泛多样,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多方面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

44、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不同的思想斗争长期存在,必然会反映到学生思想中来,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学生品德过程中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

45、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不断前进。第五节 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一、中学德育的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导向性原则1基本含义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贯彻要求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4劳动教育中学

46、生劳动教育应使学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之理,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与科学劳动相结合,养成积极探索,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并要求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者和劳动者成果的素质。5纪律和法制教育中学生纪律与法制教育重在教育学生熟知现代社会中合格公民应遵守的基本法律,以及我国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校规校纪,认清权利与义务、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确立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中学生法制教育要长期坚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满足需求;并要注重法律后果严重性教育,用身边的案例教育学生,达到警示的作用。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这是德育内容的最高层次。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47、和人生观教育包括:认识人生、规划人生,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四、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一)生命教育1生命教育的含义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2生命教育的意义 (1)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2)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3)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4)开展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5)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

48、求。3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生命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六条途径来开展: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显性学科如自然、社会、思想品德、体育、健康教育等学科中,开展生命知识和生命伦理的教育。在隐性学科如地理、生物、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中,挖掘生命教育的元素,有机融人生命教育。(2)专题教育中融合生命教育在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专题教育中,全面融合生命教育,从关爱生命的视角将我们进行的各种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赋予各种教育和

49、管理以人文关怀。(3)课外活动中实践生命教育课外活动主要是指利用德育活动课、节日活动、纪念活动、仪式活动、社会实践等来实践生命教育。其中德育活动课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通过德育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生命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生命态度。(4)教师培训是生命教育的关键即教师要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学校可采取集体培训与个人自学、实践中探索相结合的方法。(5)家庭、社会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扩展空间生命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取得满意的成效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系统,如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睦的邻里交往、融洽的社区氛围、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等。总之,在探索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条途径的作用,有机整合生命教育资源,构建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自我四个教育支点在内的综合教育体系。(二)生活教育1生活教育的含义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2生活教育的意义(1)生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开展生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3)开展生活教育对个体发展有重要意义。3学校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