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共产党宣言也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发展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人”在这两大阶段中是不同的;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个人的
2、全面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两个维度;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三个辩证统一的方面中,马克思更为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 “自由”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马克思认为,从人的本体论来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是自由的,马克思主义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 “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 。必然性即是规律性,包括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以及人们自身发
3、展的规律;自由是是指从自然力的奴役、社会关系的压迫和自身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有三层意义。自由的人一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自由的人,也就是人驾驭了自然规律,获得了支配自然的主动权的人,不断超越自然界的束缚成为自由的人,并且不断提高驾驭自然的自由度。二是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自由的人,通过改造社会,以民主制度代替专制制度,并且在广泛的社会领域确保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三是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个人的全面发展” ,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社会必须保障个人的自由,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人的个性自由和自由的个人,是构成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元素。其次,个性的自由发展必
4、须不危及整个社会的利益的前提下的自由发展。自主的人“自主的人”是“自由的人”在政治上的自然延伸,两个要素:独立的人格,才能政治上自主,不唯上唯权唯命是从,自主地选择参与政治生活。其次是自主地能力,自觉的人。首先表示对法律的自觉地服从,其次是自律的道德,最后是平等的精神待人。2、从自由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自由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发展史时发现,人类在“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争取自由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野蛮人与文明人、古代人与现代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他们之间所拥有的自由度的大小。这成为衡量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 、从自由与人类
5、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来看,自由具有最高的价值。这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的特征可以体现出来。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人自由的人” ,而社会则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剑桥三一学院院长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也表达了这一思想:“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 ,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而“自由不仅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发展的主要手段” 。当然,我们在强调自由对于人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不能将
6、其绝对化,或者过分强调,把自由解读为“随心所欲” 、 “我行我素” 。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为什么用“个人”而不用“人” 、 “发展”既包含“能力”又包含“社会关系”1.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理想形态。它包括各种能力(劳动能力和其他方面实践活动的能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包括社会关系(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的高度的丰富和全面完善,以及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满足。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但只有在社会性的交往与生活中才成为可能。作为一种高级的感情动物,人有着复杂、敏感的内心世界与丰富的情感世界,这决定了人文关怀,需要人与人之
7、间互相的协作,需要彼此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关爱。这里就有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 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对立的。但人的发展又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必须以人类解放为前提。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前提,是要使人真正成为自然和历史的主人,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的作用。这就要实现人的解放,克服人对人的依赖,人丧失独立的人格,成为依附性的人;也要克服人对物的依赖,即对金钱、物质的依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
8、实前提和基础。二是需要进行制度改革。三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综合协调发展。(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分三个历史形态,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时间经济(自由时间占主导地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又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1.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与自然经济形态相联系的缺乏独立自由、个性极不发展的阶段(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2.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与商品经济相联系,人的发展呈现较多的独立性、较丰富的关系和较多样的才能的形态(资本主义社会)。但社会关系的物化仍压抑人的发展。3.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特征
9、的充分发展的阶段。与时间经济相联系,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关系已被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转变为“自由人联合体” 。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以人为本”具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由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准则的社会形态。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包括人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
10、到充分的展示。其二, “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地区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城市,还是乡村,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平等、和谐、持续的发展。1、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党在新时代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根据。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纬度:第一是发达的生产力,途经是改革和创新。第二个纬度是共同富裕,实质是人的社会关系获得全面发展。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我们建
11、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人的发展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地位,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突破了社会主义发展中“重物轻人”的单一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是 “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价值追求转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目标和基本原则。在新时期科学回答并实践“怎样建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把
12、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涵推进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命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旨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构建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同体,从社会结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自身和谐等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科学规定从而使人的发展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俞可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俞: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命题对我们的意义。第一个方面,从这一命题本身的意义来看,应包含三层意思。其一,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 ,是“每一个人的发展” 。 马克思说:“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
13、能得到解放。 ” 所以,它不允许存在一种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而保障少数人特权的社会制度,它所期望建立的社会主义新社会是一种维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其二,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发展” ,存在于社会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个人是发展的主体。这种“自由发展”要求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和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不受阻碍地发展” 。其三,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既是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同时还是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 第二个方面,从这一命题的社会政治意义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说,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就是为“
14、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保障,就是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价值和最高命题。衡量一种理论和实践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必须看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价值和最高命题。俞:“以人为本” ,就是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题中之义。“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同一命题的不同表述,其实质是完全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内在和谐,要求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协
15、调发展。可见,科学的发展观,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的逻辑要求。在强调人的价值、权利和意义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上的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根本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充分吸取了历史上人道主义的一切合理因素,它本身就是一种彻底的合充分发展的人道主义。 它与历史上其他人道主义的实质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地谈论人的价值、个性和尊严,它力图通过活生生的实践去最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创造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真正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其它研究者的论述: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
16、和自由发展。 人的平等发展,是指每个人都应得到平等的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完整发展,是指人的需要、活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和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中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核心,这是“ 人的本质内容” 上的全面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它包括个人和人类的和谐发展,个人和集体的和谐发展、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个人自身内部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作为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它包括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和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做事两个方面,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形式、目标和成果。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
17、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1、人的主体性人得到提升和发展。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利用和改造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主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二是从人的自然、社会的责任方面上看,表现为人的道德性、理智性、自觉性等。人的主体性应是这两
18、方面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人的主体性的片面理解,都不利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2、人的思想和精神全面发展。所谓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这种内在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人们追求的生活质量的更高目标的现代标志。3、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使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研究人从不脱离开具体的社会关系,他是这样概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
19、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通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为第二个阶段创造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方面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目的,离开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也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没有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其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那样,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0、4、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其目标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的合理需要的满足;二是素质的提高;三是潜能的充分发挥,即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知识、技能(职能) 、精神动力和创造能力等,也可分为智力资源(知识和技能)和非智力资源(智力资源以外的资源) 。现代社会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人的知识的全面一切,即通过普通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的知识水平。这是人的技能、精神动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二是人的创造能力的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创造能力即人们对现实世界聪慧的认识能力和非凡的活动能力,其本质在于人的创造性和创造力。这些能力又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创
21、造性和实践的创造性上。三是人的技能(职能)的全面发展。恩格斯曾提出要使人们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关系的人”。四是人的精神动力的开发,即人的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这四个方面的开发的程度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特点 陈刚在学海2006年第1期撰文认为,马克思自由观的一大特点是将自由与人的实践特别是劳动活动联系起来,从而超越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僵硬对立;第二个特点是联系劳动的具体条件考察各社会历史阶段的自由及其对立面的强制与异化,并对之作出价值评价,进而揭示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途径。第三个特点是将自由的历史发展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剩余劳动时
22、间转化为可自由支配时间乃至人在此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力联系起来。这里主要有四层含义:第一,身与心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第三,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第四,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统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将“科学” 元素和“价值”元素同时引入发展观,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统一于这个发展观之中。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本质属性是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23、问题。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讲条件,后者讲目的。社会全面进步,包括两大系统、两大关系:第一是经济社会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社会结构各要素、社会关系各环节以及城乡、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或者可以归结为经济发达、公平正义、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共同富裕、普遍繁荣等要素。 第二是自然生态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存的自然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良好的生态环境,代际公正,代际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是社会内部系统,一个是社会外部系统,两大系统的和谐, “天人合一” 。按照这些基本要求去促进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会从可能变为现实。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
24、顾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统筹兼顾,主要内容包括:统筹兼顾的主要任务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统筹兼顾的能力和本领,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科学发展观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概括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各种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观念和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的基 础上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战略、道路、方法的总体思路和根本观点。其
25、基本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发展。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重点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话,那么,科学发展观则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基础上,侧重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新概括。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新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凸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的弊端。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
26、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所坚持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传统社会主义虽然也强调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但由于在理论上没有把人的需要上升为发展的首要目的,因而在实践中往往重经济发展速度,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重国家和集体利益,轻公民个人的权力和利益;重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轻人的发展要求。从而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动摇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其教
27、训不可谓不深刻。其次,科学发展观坚持将“全面发展”作为新发展观的中心内容,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单一”发展观念的局限。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组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证,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三个文明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社会才能顺利发展,不断进步。传统社会主义虽然也讲发展,但是却只关心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人
28、们思想觉悟的提高,而忽视了人们对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对政治发展、政治文明的追求,政治体制长期僵化,民主法制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思想观念越来越保守,从而不仅造成了人民群众的普遍不满,而且也造成了三个文明建设之间的互不协调,加剧了体制内的冲突,成为导致传统社会主义走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科学发展观坚持将“协调发展”作为新发展观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经济建设的内在规律,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片面追求速度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弊端。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结构、
29、质量、效益目标的重要前提。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是,增长并不能简单的等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结构的比例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就会出现增长失调,最终制约发展。传统社会主义在经济发展上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片面追求重工业优先发展,造成了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片面追求速度,忽视效益,形成了一种粗放发展的模式,从而造成后继乏力,社会关系全面紧张,最后不得不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第四,科学发展观坚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发展观的重要理念,反映了随着时代进步人类对自身发展与环境和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的最新共识,是对
30、传统社会主义单纯经济增长观的突破和超越。人类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先,人们把发展仅仅理解为走向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因此,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在发展方法上向自然界进行无穷的索取。结果,经济上去了,但是却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腐败和政治动荡;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却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资源短缺,开始危及到了人的生存。正是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生态、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迫使人们对“增长 = 发展”的模式产生怀疑并展开争论,从而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大家的认同而形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
31、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本质上也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我国人多地少,多数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不仅对于超越传统社会主义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意义重大,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第五,科学发展观坚持将“统筹兼顾”作为新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根本措施,同时也是对传
32、统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补充和发展。由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强调把“人”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因而,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是这两个历史过程的有机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一是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三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理顺社会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3、,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四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国外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坚持统筹兼顾,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必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契合点,实
34、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总之,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形成的最重要的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使我们党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全面发展和超越,为我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坚持以这两个理论为指导,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 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
35、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复杂多元的,会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态势。但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从根本上说,是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
36、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指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指的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三方面的内容是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理论前提和思想指导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
37、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系统概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同其他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由高到低、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综述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关系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重大意义的认识。理论界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观念体系。有些学者从适应实践发展的角度指出:价值观念建构和培育的基础
38、,在于客观价值事实,一切价值观念都是对其客观的价值事实的能动反映。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还有一种观点从应对挑战的角度指出: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当前我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价值观念多样化现象,同时还伴随着价值真空、价值错位、价值虚无等现象。如果任其自由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冲击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明了
39、我们党已经正视这些挑战,积极并有针对性地予以应对。有的学者对党在处理社会意识问题上的思路进行了分析,认为: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等提法,体现了我们党尊重社会意识多样化,以及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社会意识的思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 理论界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多层次体系,要把握好它的内涵,就要理解好三个关键词。一是“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是对价值体系
40、的性质的限定。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社会形态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从人民这个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出发,以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正、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的目标为价值取向。二是“核心” 。社会主义社会中价值观念体系是多样的,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是社会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在整个社会的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并引领和主导同一个社会的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三是“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仅是单个的价值目标,而是由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体系。党的十六届
41、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此基础上,理论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有学者认为,四个基本内容在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
42、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有学者认为,四个基本内容本身就具有层次性: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是最高层次,它主导和贯穿整个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次之,它属于社会主导的理想和信念层面;再次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它属于社会倡导的精神风貌层面;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涉及所有人所有领域的行为准则层面。还有学者认为,四个基本内容是针对不同层面的人提出的。在社会中,人们的利益追求和理想信仰、文化水平和思想修养、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人格尊严和心理素养等是不相同的。四个基本内容有的是先进分子信奉和接受的,有的是全体人民接受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有些学者提出,应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
43、一些最能表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理想追求的、简约明确而又极具号召力和极富包容性的概念,以此来代表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比如,有的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以人为本,富强、民主和文明,社会和谐和共同富裕等,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者们一致认为,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更为根本的、更为基础的前提,是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注重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地分享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只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
44、价值观体系才能真正地得到普遍确立、巩固和提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来说,主要有以下观点:有学者认为,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根本的是扎扎实实巩固“三个基础” ,即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和组织基础。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武器。第二,在社会实践中,找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本质规定、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传统、为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的有效实现形式,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落到实处。第三,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党自身的价值观建设,保持党在价值观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织基础。还有学者进一步提出,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建设。第一,做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武装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统领力。第二,弘扬民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