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通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生物 1:分子与细胞模块 组成细胞的分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基本单位,氨基酸通式、脱水缩合过程,二肽、多肽、肽键和肽链概念,蛋白质结构特点、多样性原因和蛋白质主要功能一、元素组成:由 C、H、O、N 元素构成,有些含有 P、 S。二、基本单位: 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一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除此之外,该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基团(R 基)的不同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20 种, 分为必需氨基酸(8)和非必需氨基酸(12)两种.三、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四、脱水缩合反应:(必修
2、1P22)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R1 R2 R1 R2| | 酶 | |NH2CCOOH + NH2CCOOH NH2CCONHCCOOH +H2O | | | | H H H H 五、相关概念: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叫肽键(NHCO)。二肽: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多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即为多肽。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有关计算:(1)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2)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脱去水分
3、子的个数 18 。六、结构特点:多样性,具一定的空间结构,特异性,易变性七、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折叠,盘曲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八、蛋白质的功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载体。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调节作用:如蛋白质激素中的胰岛素。免疫作用:如抗体是蛋白质。总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核酸的组成元素、类别、分布、基本单位及作用一、元素:C H O N P二、类别:DNA、RNADNA 与 RNA 的比较(表)DNA(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化学组成 磷酸
4、(P) 脱氧核糖碱基(A.T.G.C) 磷酸(P) 核糖碱基(A.T.G.U)存在场所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主要功能 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三、核酸的功能: 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概述糖类的元素、种类和作用 (必修 1P30)一、化学元素:C H O单糖: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二、种类 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体内)、乳糖(动物体内)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体内)、糖原(动物体内)三、功能: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植物特有的糖类:蔗糖、淀粉、纤维素。动物特
5、有的糖类:乳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动、植物共有的糖类:脱氧核糖、核糖、葡萄糖还原糖的鉴定:用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4、举例说出脂质的元素、种类和作用(必修 1P32)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 H O)种类 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C H O N P)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5、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必修 1P3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有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链接而成的,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有许多单体链接成多聚体。6、说出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概念、作用及无机盐的作用一、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概念及作用:(必修 1
6、P34)含量:水在细胞中的含量最多。存在形式:自由水:多,绝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结合水:少,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功能:结合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运输营养和废物、参与反应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必修 1P35)存在形式:离子功能: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如血红蛋白中含 Fe、叶绿素中含 Mg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 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7、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0.1g/ml NaOH
7、0.05g/ml CuSO4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蛋 白 质: 双缩脲试剂 0.1g/ml NaOH 0.01g/ml CuSO4 先加入 A 液再加入 B 液. 成紫色反应。脂 肪: 苏丹 III(橘黄色) 苏丹 IV(红色)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内容、建立过程和意义(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 一、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
8、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二、意义: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2、原核细胞基本结构及与真核的区别,常见实例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实例 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线菌(一支蓝细线) 动物,
9、植物,真菌3、细胞壁成分和功能与细胞膜成分、结构特性和功能,生物膜系统结构和功能一、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二、细胞膜成分:主要是脂质(约 50)和蛋白质(约 40),少量糖类(约 2-10)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结构特性:具流动性三、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必修 1P68)结构: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流动镶嵌模型: 蛋白质分子不同程度插入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叫糖被。结构特点: 流动性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功能:细胞膜使细胞具有相对稳
10、定的内部环境;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4、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形态与成分,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 DNA 和RNA 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 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 DNA 和 RNA,叶绿
11、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
12、透吸水的作用。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其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无膜结构的有:中心体、核糖体。注意:高等植物的根细胞无中心体、无叶绿体。5、 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描述细胞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P55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的结构:染色质: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核仁:与某种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二、细
13、胞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复杂精巧,各组分分工合作成为一整体,使生命活动能自我调控、高度有序进行。细胞既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6、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识别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P46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 具体方法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前方稍偏左,右方留出一定的位置以便绘图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着通光孔。用手来回转动反光镜,当左眼看到一个圆形的、明亮的视野,对光完成。 强调:用低倍镜对光。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标本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徐徐下降,至物镜距玻片25 m
14、m 处。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以便绘图),同时用手反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不够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可以在调焦时边观察边使镜筒下降,以免压碎装片和镜头)。如果需要高倍镜继续放大,需在低倍物镜下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心,然后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着通光孔,左眼从目镜看时,一般能看到模糊或清晰的物像,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模糊的物像清晰。 即先低后高,先下降后上升,先粗调后细调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观察时,要用左眼看目镜,右眼也要睁着以便边观察边绘图关于显微镜的常考知识点要点 解析目镜 放大倍数有 5x、 10、 15 x 、
15、20;无螺纹,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 低倍物镜(8或 10)、高倍物镜(40 x 或 45)和油浸物镜(90或 100);有螺纹,放大倍数和物镜的长度成正比低倍换高倍后 由于放大倍数变大而使视野变小、变暗;调节视野的明暗调反光镜、光圈;调节视野的清晰调细准焦螺旋反光镜 有平、凹面之分,环境中光线暗时用凹面,光线强时用平面放大倍数 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面积实际放大了放大倍数的平方倍调焦 先低后高,先下降后上升,先粗调后细调成像 放大倒立的实像;像与实物的上下、左右位置均相反。物像在视野的什么方向,装片就向什么方向移动细胞的代谢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条件和意义(必修
16、1 模块第 7072 页)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包括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方向 载体 能量 举例自由扩散 高低 不需要 不需要 水、CO 2、O 2、N 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等协助扩散 高低 需要 不需要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 低高 需要 需要 氨基酸、K +、Na +、Ca +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大分子物质进出
17、细胞的方式 (必修 1 模块第 72 页)胞吞(内吞)、胞吐(外排) 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2、酶的概念和特性,在代谢中的作用一、酶概念:是活细胞(来源 )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 RNA。二、酶的特性: 、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 pH 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 pH 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三、作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ATP
18、结构简式、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ATP 形成途径,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一、ATP 的结构简式:ATP 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其中: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注意:ATP 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 ATP 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二、ATP 和 ADP 的转化(必修 1 模块第 89 页)酶 1酶 2 注:能量不可逆,物质可逆。三、ATP 形成途径:动物和人: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四、作用: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 A
19、TP 直接提供。能量通过 ATP 分子在吸能反应(如蔗糖的合成过程)和放能反应(如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之间流通,ATP 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4、光合作用探究历程,概念、过程、意义,环境因素,色素提取与分离 一、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素 a (蓝绿色)叶绿素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3/4 叶绿素 b (黄绿色)色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1/4 叶黄素 (黄色)实验程序(必修 1P98)(1)称取 5g 绿色叶片并剪碎
20、 提取色素 研钵研磨漏斗过滤(2)加入少量 SiO2、CaCO 3 和 5ml 丙酮 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1)将干燥的滤纸剪成 6cm 长,1cm 宽的纸条,剪去一端两角(使层析液、同时到达滤液细线)制滤纸条(2)在距剪角一端 1cm 处用铅笔画线(1)用毛细管吸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一条滤液细线滤液划线 (2)干燥后重复划 2-3 次(1)向烧杯中倒入 3ml 层析液(以层析液不没及滤液细线为准)纸上层析 (2)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微斜靠烧杯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ATP ADP + Pi +能量(3)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彩带(如下图)A、提
21、取色素用丙酮,分离色素用层析液B、加二氧化硅目的是为了研磨更充分C、加碳酸钙目的是为防止色素受到破坏或保护色素D、应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色素溶入层析液。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必修 1P97)滤液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的快,反之则慢。这样,几分钟后,色素就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三、光合作用发现的历程(必修 1 模块第 101102 页)(1)1771 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 更新空气。(2)1864 年,德国的
22、萨克斯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的有关内容:取大小、长势相同的甲、乙两植物,在_在黑暗中_处理 24 小时,使叶片中的_淀粉耗尽:向甲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乙植物黑暗处理(作_对照组_),保持其它培养条件相同:几小时以后,分别将甲、乙植株上的叶片摘下。用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再用清水冲洗后,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物产生。实验现象:甲叶片变蓝,乙叶片不变蓝。实验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3)1880 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证明:O 2 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4)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的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
23、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四、光合作用的过程:(必修 1 模块第 103 页)总反应式:CO 2+H2O 酶 (CH 2O)+O 2 其中,(CH 2O)表示糖类。叶绿体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必修 1 模块第 103104 页)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进行场所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所需条件 光、色素、酶 酶、H、ATP物质变化水的光解:H 2OH+0 2ATP 的合成:ADP+PiATPCO2 的固定:CO 2+C52C 3C3 的还原:C 3+H+ATP(CH 2O)+C5ATP 的水解:ATPADP+Pi能量转换 光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
24、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 、ATP五、举例说明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加快,超过光饱合点,光合速率反而会下降。(2)温度: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3)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光合速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再增加。(4)水: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少时光合速率下降。光合作用的应用: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3、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4、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 5、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6、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
25、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5、描述细胞呼吸概念类型和意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化学反应式及其原理的应用(必修 1 模块第 93-94 页)一、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 ):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酶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 + 6O2 6CO2 + 6H2O + 能量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 2C2H5OH(酒精)+ 2CO 2 + 少量能量或 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场所 发生反应 产物
26、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 ATP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CO2、H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 ATP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生成 H2O、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 ATP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酶6H2O 酶2丙酮酸少量能量H+ + +6CO2H2O酶 大量能量H + +O2酶酶葡萄糖 酶 2丙酮酸 少量能量H+ +有氧、酶无氧、酶C6H12O6 丙酮酸CO2+H2O+能量乳酸(动物)酒精和 CO2(植物)呼吸场所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是否需氧 需要 不需要有机物分解程度 彻底 不彻底分解产物 CO2、H 2O 酒精和
27、 CO2 或乳酸释放能量 较多 较少相同点 两者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二、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细胞的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无丝分裂及实例真核细胞增殖方式(必修 1 模块第 112 页)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体细胞、受精卵进行的分裂方式。 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意义: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无丝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
28、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例如:蛙的红细胞分裂 2、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2DNA 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多,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特点:分裂间期时间长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各个时期细胞的特征(必修 1 模块第 111-112 页)分裂间期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 数目加倍)前期 两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两消失: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散乱排列细
29、胞周期分裂期中期(排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后期(分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家)(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 两消失:染色体消失、纺锤体消失两出现:核膜、核仁出现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DNA 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 2N) : 染色体、DNA 和姐妹染色单体关系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前期:植物细胞由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质分裂不同,植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动物细胞从外向内凹陷缢裂。3、有丝分裂的实验方法和原理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解离(15%盐酸和 95%酒精)漂洗(清水) 染色(龙胆紫)制片(1)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
30、胞相互分离开。(2)压片的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细胞的分裂、衰老和凋亡 1、描述细胞的分化概念和原因一、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发生时间: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结果: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特点:持久性、不可逆转性二、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2、举例说出细胞的全能性(必修 1P119)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例如胡萝卜的韧皮部的一些细胞,在某些条件下进行分裂和生长,形成一个细胞团块,继而分化出根、茎和叶,移栽后长成了一株新的植株。3、描述细胞的衰老特征,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内水分减少 酶活性降低 色素积累 呼吸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 膜通透功能改变。关系: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4、说出癌细胞产生原因、主要特征,关注恶性肿瘤的预防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必修 1P125126)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例如,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癌变后变成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