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导学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56818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 页数:173 大小:5.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整体学习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结合背景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把握记叙的六要素。2.综合运用有感情地朗读、默 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通过分析新闻内容,把握新闻的要素、结构和特点。3.学习阅读消息、特写、通讯等不同类型的新闻作品内容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4.结合作品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精 练的特点,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5.培养阅读消息的能力,学习写作消息,报道身边小事。消息二则2 课时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 课时“飞天”凌空1 课时一着惊海天2 课时1.主题延伸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新闻”, 着重了解消息、特

2、写、通讯等不同类型的新闻作品的特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培养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对于消息的阅读可以先引 导启发学生找出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语句,而后讲授有关“导语 ”的知识,因为“导语”在全文之首,作用就是概括全文内容。可以通过抓标题、看导语等方法快速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对于特写和通 讯,阅读时可抓住文章开 头和结尾的关键语句以及每个自然段开头的语句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2.授课技巧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消息二则这是第一次接触新闻这一题材,可采用先朗读新闻的方法,要求学生听读,指导学生从六个方面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培养快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能力,把握两则新闻战争的主题。然后再速读课文,把握

3、两 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及结 构特点。引 导学生理清两则新闻的结构,品析新闻的特点。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继续巩固消息这一题材的阅读 方法,注意与消息二则的区别。 “飞天”凌空是一则新闻特写,注意和消息的区别,重点体会文章的精彩描写。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1 消息二则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2.培养阅读能力,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把握毛泽东的写作风格。过程与方法 综合运用朗读和默读的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教学重点 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4、。教学难点 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导入一(由时代背景导入):1949 年 4 月 20 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 4 月 21 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 这两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 时满怀豪情写的两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导入二(配乐朗诵毛泽东所作的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 :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 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内

5、容就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撰写的两篇新闻。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 雪卜算子 咏梅 水调歌头游泳等。2.知识链接了解新闻有关知识新闻: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新闻 的特点 :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新闻 的要素 :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经过、 结果。)新闻 的基本 结构:从结构上说,一则新闻通常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标题、 导语和主体。标题:就是消息的题

6、目,通常是概括消息中最主要的内容 ,要求明确、简练、突出。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开 头的一两句话,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主体:就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要 对导语所概括的事实作比较具体的叙述,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来表 现主题。另外,还有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背景 :介绍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阅读时注意分清消息中标题、导语和主体这 三部分。3.积累字词(1)注音溃退(ku) 歼灭 (jin) 督战(d)芜湖(w) 签订(qi n) 荻港(d)要塞(si) 摧枯拉朽(cu ) 锐不可当(dng)(2)解释词语溃退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泄气 :泄劲。督战 :监督作战。要塞

7、 :军事上的险要处,防御重地。业已 :已经。摧枯拉朽 :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锐不可当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一)整体感知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两则新闻各报道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设置此问题意在让 学生初步了解两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尝试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交流点拨】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 4 月 22 日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的战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二)深层探究1.大声地朗读课文,分别找出两则消息的标题、电头、 导语和主体 ,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2.重点研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

8、,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概括各层层意。设计意图:设置此题目的目的是根据新 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交流点拨】 1.(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 长江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 时电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 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主体:从“渡江战 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到篇末,具体记叙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的战况。(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长江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 时电导语:第一、二句话。简述渡江战役胜利。主体:从“二十日夜起 ”到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军渡

9、江胜利的重要意义。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可分三个层次,分述中路军、西路军、 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第一层(从“二十日夜起”到“ 已渡 过三十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朗读与默读相结合,重点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新闻消息的结构特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总结阅读新闻消息的方法。第二课时1.有关新闻消息的常识。2.阅读新闻消息的方法。(一)深层探究(学生默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思考下列问题。)1.通

10、读课文,完成表格。地点 时间 战况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2.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3.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设计意图:设置这三个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抓住关 键词句,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 结合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交流点拨】1.地点 时间 战况中路军 安庆芜湖 二十日夜起的二十四小时 已渡过三十万人续表西路军 九江安庆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三十五万大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东路军 南京江阴 二十一日到二十二日 已大部渡 过,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2.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

11、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先写中路 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 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 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3.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一是

12、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 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二)品析语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语言准确、 简明、凝练、概括性强,同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全文只有五百余字,但全面、清楚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 三路共百万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历史场面。1.请学生就语言的准确性,在课文中选例分析。【交流点拨】例句: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 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 军已渡

13、过三分之二 ,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突破”一词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为其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渡至”一词含义丰富,有横渡和到达两层意思,文字简洁有力,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用“到达”则太平淡。“二十四小时内即已” ,时间明确,含有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 如用“共”,则时限不明,一般化。“至发电时止”,时间比“ 现在”更为确切。用“余部”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 例句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 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

14、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我 军 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用“歼灭”及“击溃 ”而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 打垮”,对“要塞”用“控制” 说明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用“封锁 ” ,说明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 铁路”则用“切断 ” ,说明我军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 词语搭配准确有力,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恰切地表 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抑敌人,用词恰到好处。2.请学生就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特点,在课文

15、中选例,并作简要分析。【交流点拨】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很多。例如 “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 冲破”“横渡”“ 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 ;又如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再如“ 歼灭 ”“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16、一系列动词,鲜明地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当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本文这种语言特点既是消息的要求,也是本文报道内容的需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加深了我们对新闻的了解,掌握了一些新闻常识,另外,还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更要珍惜我们现在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回报祖国。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学校或班级里某人、某事或某项活动,或发生在你身边的新鲜事。要求: 拟出恰当的标题。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和准确性。要简洁明了,字数在 300 左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新闻: 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三部分(人民解放军) 英勇无畏、锐不可当人民

17、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路军首战告捷 叙(略) 衔接紧密西路军所向披靡 叙议结合(详) 过渡自然东路军遭遇顽强抵抗 叙(详) 结构严谨(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 进设想)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 课生字词,巩固新 闻消息的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 层次并体会新闻消息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 综合运用朗读和默读的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感受诺贝尔奖项 的魅力,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 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新闻消息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课时安排 1 课时导入(故事导入):2

18、012 年 10 月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 年 10 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诺贝尔奖首次颁发是什么情况?今天让我们一起读一则新闻消息,了解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情况。1.交流背景诺贝尔奖简介诺贝尔奖创立于 1901 年,它是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 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遗嘱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包括金 质奖章、 证书和奖金支票。 他的遗产所产生的利息,便被当作“诺贝尔奖”的基金。 颁奖仪式每年于诺贝尔逝世的那一天,也就是十二月十日在瑞典的斯德哥 尔

19、摩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 诺贝尔奖是按照诺贝尔最后的遗嘱制定的,分成下列六 项: (1)物理学奖:由瑞典科学研究院决定,对于物理方面有重要发明和发现的人。 (2)化学奖:由瑞典科学研究院决定,在化学有重要发现和改良的人。 (3)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的加罗林学会决定,在生理学或医学上,有重要发现的人。 (4)文学奖:由斯德哥 尔摩学术院决定,对文学思想有启发引导作用的人。 (5)和平奖:由挪威 议会组成的五人委员会决定。 为促进 国际的友好关系,且为和平会议的设立和普及竭尽心力,在军备的废除和缩减上有重要贡献的人。 (6)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

20、在 1968 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2.积累字词(1)注音颁发(b n) 建树(sh) 仲裁( zhng)遗嘱(zh ) 巨额()(2)解释词语颁发 :授予(勋 章、奖状、证书 等) 。建树 :建立的功绩。仲裁 :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也叫公断。遗嘱 :指人在生前或临终时嘱咐处理身后各事的话或字据。(一)整体感知 大声地朗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此则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交流点拨】1901 年 12 月 10 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颁发首届诺贝尔奖。(二)深层探究1.从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阅读文章第二自然段,说说首届诺贝尔奖

21、获得者有哪些人?完成下表。诺贝尔奖获得者 国别 主要贡献3.第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名字和贡献?4.文章第四自然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你觉得有什么用意?【交流点拨】1.导语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颁发 机构以及获得诺贝尔奖人员的资格等情况。2.诺贝尔奖获得者 国别 主要贡献伦琴( 物理学奖) 德国 发现 X 射线范托夫(化学奖) 荷兰 发现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 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普吕多姆(文学奖) 法国 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迪南( 和平奖) 瑞士 于 1864 年建立了红十

22、字会帕西( 和平奖) 法国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3.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出的贡献突出了新闻准确详实的特点。4.进一步强调诺贝尔奖的公正与公平。诺贝尔奖主要表彰那些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或做出杰出研究、发明以及实验的人士。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就报道了 1901 年 12 月 10 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颁发首届诺贝尔奖的情况。文中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 获奖项和所做出的贡献,突出了新闻准确详实的特点。交代新闻的背景,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强调诺贝尔奖的评定必须由指定的机构完成。你知道中国都有哪些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吗?

23、试着积累。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间:1901.12.10颁发机构:瑞典 挪威获奖者:伦琴(物理学奖) 范托夫(化学奖) 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 普吕多姆(文学奖) 迪南(和平奖) 帕西( 和平 奖)(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 进设想)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知识与技能1.积累并掌握本课生字词。2.区 别新闻特写和消息的异同,把握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3.品析作者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过程与方法 综合运用朗读和默 读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跳水运动员的魅力,立志为祖国争光。教学重点 品析作者优美生动的语言,把握作者的爱国之

24、情。教学难点 区别新闻特写和消息的异同,把握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课时安排 1 课时导入(视频导入):( 播放 2016 年里 约奥运会上任茜十米跳台 夺冠的视频。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上任茜十米跳台夺冠的视频。在以通信卫星为代表的电子传播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同步看到比赛现场瞬间的景象,那么,文字记者如何搞好现场报道呢?夏浩然、樊云芳合写的“飞天 ”凌空为我们报 道了在 1982 年 11 月 24 日第九届亚运会上,中国姑娘吕伟十米跳台夺冠的情况。1.作者简介樊云芳,女,汉族,1945 年 5 月生,上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7 年毕业于复

25、旦大学哲学系。光明日 报社湖北记者站原站长、主任记者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范 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从 1981 年到 1989 年,樊云芳的新闻报道多次获全国好新闻奖,引起新闻界同行的重视和好评。她的通讯文笔流畅、 细腻、形象、生 动,其中特写“飞天 ”凌空是她的代表作之一。2.知识链接新闻特写指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 镜头对事件、人物或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 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新闻特写主要有事件特写和人物特写。事件特写以写事为 主,人物特写以写人为主。描写是新 闻特写的主要表现手法 ,截取新闻事件或人物的一个

26、片断 、一个 场 面、一个情景、一个镜头,运用文学笔法进行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但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如实描绘真人真事,细节也必须是真实的。要以 现场观察为描绘的基础,像新 闻摄影一样拍摄现场真实情景,捕捉典型瞬间的生动形象, 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写作上要求集中、突出,忌面面俱到。3.积累字词(1)注音凌空(lng) 翘首( qio) 酷似(k)潇洒(xio) 轻盈(yng) 由衷(zhng)屏息敛声(bng) 眼花缭乱(lio) 悄然(qi o)(2)解释词语凌空 :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轻盈 :动作、姿 态轻柔优美漂亮。翘首 :抬起头

27、来。酷似 :极像。由衷 :出于本心。新秀 :指新近涌现的杰出人才,新出现的优秀人才。屏息 敛声: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眼花 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如梦初醒 :形容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一)整体感知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交流点拨】记叙中国跳水姑娘吕伟以 1.7 秒的神话夺取第九届亚运会十米高台跳水桂冠。(二)深层探究 1.本文选自 1982 年 11 月 25 日光明日报。结合本文说说 消息和特写有什么区别?2.文章结尾处写外国记者的评价和观众的反应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本文在写法上有什

28、么特点?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交流点拨】1.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但 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而是全靠 记者现场观察,所摄 取的只是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如“轻舒双臂,向上举起”“轻轻一蹬”“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插进碧波之中”等等。 这一系列把吕伟的 5136 这个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 ,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 ,让

29、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形态。2.以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侧面描写,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凸显出来。3.落笔集中,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以静反衬动。比 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的 艺术感染力。(三)品析语言文字清新优美是这篇特写的另一大特色。 结合文中的关键语 句作简要的分析。【交流点拨】文中运用比喻、拟 人、 对照等多种修辞手法,增 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仅一组跳水动作,记者就用了大量比

30、 喻,其中既有明喻 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像轻盈的、笔直的箭” 是明喻,“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敦煌著名的壁画飞天画的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记者则以“飞 天 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但这更是一篇美文,它值得我们细细“品尝”。整篇文章不过是记叙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 1.7 秒,但是,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却在这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 1.7 秒的时间跨度里,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 画卷从“轻轻一蹬”到“

31、 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阅读下面的消息,与本文作对比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北京喜获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得票数比第二名多 34 票新华社莫斯科 7 月 13 日电 (记者许基仁、刘广、林榕) 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 2008 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北京在国 际奥委会第 112 次全会 选定 2008 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第二轮投票中,就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在 这轮投票中,北京获 得了 56 票,多伦多为 22 票,巴黎为 18 票,伊斯坦布尔为 9 票。在投票前各申奥代表 团做陈述报告时,中国国 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 2008 年奥运会的立场。他 说,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 陈述报告中所作的全部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北京在首轮投票中获得了 44 票,多伦多、伊斯坦布 尔、巴黎和大阪各得 20、17、15 和 6 票。大阪第一轮被淘汰。今天共有 118 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首 轮有 14 名申 办城市委员和萨马兰奇不参加投票,这样实际上有 104 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 102 张。第二 轮有 106 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 105 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