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257203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在学校,德育工作队伍是强化德育管理、实施德育要求、提高德育实效的组织保证,是沟通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为此,我们致力于抓好教师队伍、德育管理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首先是抓好教师队伍,致力于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开展了“强师德、增素质、树形象”活动,把师德、素质、形象作为教师岗位轮换、校际交流和聘用与否的主要条件,把教师的德育工作与年度评先评优、晋职、晋级挂钩。因此,全体教职员工都能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特点和任务,寓德育于管理、教学和服务工作之中,形成了全校上下

2、人人关心德育工作、参与德育工作,做好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第二是抓好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包括抓好德育处、团委、年部、学生会、值周生和班主任工作队伍的建设。重点抓自身素质的提高,工作作风的转变,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德育过程的实施和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三是重视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把团队、学生干部作为德育过程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骨干力量,放手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参与学生操行评定、班级考评的全过程,放手让他们组织和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并通过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利用少年团校等阵地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德育工作能力,给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勃勃生机。 坚持召开每月一次德育工作例会,

3、每学期至少分别召开一次全校学生大会和年段学生大会,每学期召开四次家长会。通过德育工作例会总结、布置工作、协调德育影响,落实德育要求。通过学生大会褒奖先进、鞭策落后、强调规范要求,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和导向。通过年部、班主任工作汇报会,既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可以达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分析对策、提高实效的目的。通过家长会宣传教育法规和学校管理要求,传授家教知识,教师与家长互通情况,交流方法,以统一家校教育的影响。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校德育工作已实现了德育队伍、德育内容、德育基地、德育环境、德育评估的五到位。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德育处和团委会为龙头、年部、班主任

4、、年部干事、政治教师和学生干部为主干的德育管理工作队伍。在确定德育内容过程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行为规范教育为基本内容,以做人教育为重要主题,并紧跟时代脉博,适时调整教育内容,我们以“减负更需立德,减负仍要勤奋,减负还要增效”为主要内容开展德育工作。为开辟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我们还先后在校内外建立了国防教育、传统教育、法规教育基地和学工、学农、学军基地。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校内外德育环境的优化,并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如班级德育工作考评、学生操行量化考评、劳动卫生量化考评,为保证德育工作的切实到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家校携手,统一德育影响学校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

5、教育机构,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在塑造品格、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主导作用,但它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质量。因为学生相当多的时间生活在家庭里,他们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性格的养成、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无一不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能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就能增强教育效果,反之,就会削弱甚至抵消学校教育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就成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为此,我们坚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促进家校的沟通,实现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1办好家长学校,开好家长会我校的家长学校了做到有机构、有教员、有场所、有经费,其教学以家长学校读本 、中学生家

6、长手册为基本教材,以探讨家教问题、传授家教方法、宣传教育法规、通报学校教育要求为授课的基本内容。并以年部为教学班,每学期至少集中授课一次。家长会是密切家校联系、沟通家校信息的重要形式与渠道。我校在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集中授课的基础上,每学期至少还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四次。班级家长会由班主任通报班级管理情况,分析学生现状,并对家长提出具体建议,由科任教师通报教与学的情况,简要介绍学科的学习要求。会后又安排家长与班主任、有关科任进行个别交流、沟通信息,以达到家校教育要求与影响的一致性。2做好家访工作,协调家校教育家访就是深入学生家庭环境中,通过对家长及相关人员的询问、调查和座谈等形式,全面了解

7、学生所受家庭教育及学生在家里实际表现的过程,也是教师将学校教育信息及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学生家长的过程,所以家访对协调家校教育,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对教师的家访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家访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一项任务,每位科任教师每学年至少要家访 20 人 次以上,家访情况列入教师年度业务考核内容。第二,通过家访,在使家长及家庭成员全面了解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第三,通过深入学生家庭,倾听家长意见,要准确地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和办学效果真实评价。第四,通过家访,要尽力帮助家长提高家教的科学性,把学校要求同个体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以期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第五,要认真分析家访过程掌握的典型材料,探

8、究学生的思想及其行为的根源,洞悉和掌握学生成长的规律,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家访带动校访。随着教师家访的深入和家长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校访也成为很多家长的一次重要的家教工作。面对这些好现象,我们又就做好校访工作对老师提出 4 点要求:第一要热情接待,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第二要如实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情况。第三要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第四要给家长提出教育管理子女的具体建议。实践证明,家访、校访是统一家校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形式与途径。而今,家访已成为我校教师的自觉行为,校访已引起了绝大部分家长的重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已成为家校共同努力的目标。3建立家校联系卡,密切

9、“三方“联系建立家校联系卡,是老师、学生、家长三方互相沟通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我校已有不少班主任在班级学生中实行家校联系卡制度。班主任可以在联系卡上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也可以给学生写上一句激励性的评语,学生可以在联系卡上表明自己的心声,向老师和家长提出自己的要求与建议;家长可以在联系卡向老师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提出对班级管理的意见。这种联系卡以学生为中介,每周进行一次书面联系,对密切班主任、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三方的情感起到桥梁作用。 三、社区联动,形成德育网络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结合“,作为学校就要全面了解社会,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认真正视社会问题,

10、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把青少年的校外教育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对此,我们做了以下几件工作。1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努力开展育人新途径社区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这块教育的新天地,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开发和利用。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发动学生走出校门,去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从中接受自我教育,达到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的目的。如今年的暑假我校 100 多名学生分别深入到所在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学校共收到 1000 多篇的调查报告,我们还从中精选 50 篇汇编成册。还有,我校今年暑假的小记者夏令营的营员,分别深入到油城工作单位开展采访活动,并从中精选出 20

11、 篇的采访报道和体会以走向社会为题汇编成册。作为为人之师的我们,看了学生的学会调查报告、采访报道和体会,深深地感觉到社会教育资源的丰富和社会教育力量的强大。 老同志具有政治、经验、威望和时空四大优势,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为此,我校坚持同以老干部为主体和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立了密切联系,经常邀请他们来校为青少年学生作教育报告,参加学生教育座谈会,共同探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问题,学校还经常向关工委反馈学生教育工作,反映家庭、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请他们帮助协调、呼吁。与此同时,学校还成立以退休老教师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机构,并设有家教员、报告员、辅导员、帮教员、科教员、市场督导员。关工委

12、的老同志以关心下一代为已任,积极开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倾注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成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中坚力量。 2学校社会相结合,联手净化育人环境青少年的教育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离不开各部门的配合。现实的社会环境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丑恶现象,街头书摊上渲染暴力的作品也不少,游戏光盘中也有大量不健康的东西,游戏机厅把中小学生作为主要消费对象。面对这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的社会环境,我们不是消极等待,被动堵截,而是积极引导,强化内功,协同净化。首先是强化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抗诱惑的能力和校园生活的吸引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和

13、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第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认识。我们坚持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告别“三厅两室”宣誓仪式,开展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踩街活动,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清除街头广告,清扫文化垃圾等。第三积极争得社会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参与净化社会育人环境的活动,如配合公安、宣传、文化部门清理、检查文化市场,及时向政法、宣传、教育、文化和关工委等有关部门反映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依靠他们的职能和力量,促进社会育人环境的优化,同时还积极主动地取行少年宫、文化馆、博物馆等育人场所的支持,发挥其育人的功能。3开设地方性课程,激发热爱家乡之情并通过开设地方性课程把这些教材列入教学与考核内容。学生通过地方性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和认识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优良传统,而且还可以了解到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状况,从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热情,对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净化社会育人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不仅要关心校内,强化内功,而且要十分关心校外,并形成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新型“网状结构“,通过这种教育的“网状结构“形态,来营造一种有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育人环境。今后,我们将在总结自己做法、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