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素养.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61696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素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素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素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素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素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初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素养延庆县第四中学 于新玲科学素养也称科学素质,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其重点在于是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同时也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知识和办法。科学素养是有结构的,其基本结构可以表达为三个层次:一是价值取向层面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价值观;二是知识能力层面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三是具体行为层面的科学行为与习惯。 (如图 1) 。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规定,化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而且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

2、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课程标准还提出,义务教育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可见,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化学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是在科学素养的三层结构上全面发展,只不过在科学知识方面以化学知识的积累为主;在科学方法方面既有一般科学方法渗透和训练,也重视化学学科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终影响学生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增加化学视角,用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一、化学教师学科素

3、养的构成图 1 科学素养的基本结构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价值观1化学教师作为化学课程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重要任务。化学教师的科学素养,特别是基于化学学科的学科素养,直接影响化学课程的实施效果,影响教育目标的充分实现。根据前面对科学素养的分析,我们认为化学教师的学科素养应该包含以下三方面内涵:学科知识与技术、学科方法与能力、学科视野与情怀。1.学科知识与技术学科知识与技术指化学教师需要有丰富的化学学科知识,包括了解化学学科的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理解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化学用语;熟悉较多的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教师还

4、应该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技术,如分离、提纯、制备、研究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等的实验技术。2.学科方法与能力学科方法与能力指化学教师应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将这种思路方法应用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形成能力。这里的思路方法既包括一般研究方法,如科学探究,和一般科学方法,如测量法、数学法、模型法,也包括化学学科特征的科学方法,如实验法、化学用语。另外,化学学科中一些具体的方法也是教师必备的思路方法。如,化学学科认识物质的思路方法,认识化学反应的思路方法;以及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如,制备物质的思路方法、分离物质的思路方法等。3.学科视野与情怀化学教师的学科视野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科知

5、识的视野,即面对同一化学问题,能否从化学学科的不同视角进行解释或研究。比如,面对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教师能否自主的从物质性质视角、物质转化视角、反应类别视角、能量视角、反应的微观本质,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以及化学反应的调节与控制等多个角度理解和认识。也许对任何单一角度,一旦提示教师,教师都可能调用相关知识解释说明,但是如果缺少提示,有些教师就会局限在很少的认识角度上,缺乏全面丰富的认识视野。化学教师学科视野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化学教师对化学学科价值理解的视野。每位化学教师都知道“化学为人类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化学无处不在” ,但是如果具体追问“化学到底是怎样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 “化学具体在哪些

6、领域做出了贡献”就不是每位教师都能说得清的事情了。学科情怀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情感,一是胸怀。情感指教师热爱学科,对学科有浓厚的研究兴趣、拥有学科自豪感,教师的学2科视野越广阔,学科情感也就越深厚。胸怀指教师对学科的局限性有充分的认识,既认识到学科本身发展的阶段性、局限性,目前形成的理论都还有被突破、被发展的空间;也认识到学科在发展带给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讲究科学伦理,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初中化学教学课程包含五个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概括而言,初中化学就是要交给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基于化学视角认识物质

7、、认识物质的变化,并将这一能力迁移应用于理解、解释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因此,初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素养包含四方面内容:基于化学视角认识物质的知识与方法;基于化学视角认识化学反应的知识与方法;基于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获取、判断化学新知的能力;有广博的学科视野,对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敏锐发现、乐于探究、善于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基于化学视角认识物质、转化物质、创造物质、应用物质是化学学科的重要任务。因此基于化学视角认识物质的学科素养内涵就包括四方面内容: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认识物质的性质,认识物质的转

8、化,认识物质的应用。 (见下图)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从认识物体到认识物质认识物质的元素组成认识物质的微粒构成认识物质构成微粒间的作用关系认识物质构成微粒的堆积方式基于原子结构特征解释物质的组构成方式微观宏观定性:认识成分定量:认识成分的含量定性:认识组成元素定量:认识元素含量定性:认识微粒种类定量:认识微粒间的数量关系定性:认识微粒间作用类型定量:认识微粒间作用强弱,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3只有教师认识到以上各方面的联系,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而且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中学化学教学正由“知识为本”向“观念为本”转变。即化学教学必须超越传授具体知识的层面,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使用事实、发展观

9、念。要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素养,首先要求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从而逐步形成化学学科素养。二、什么是化学学科素养而化学学科素养,就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头脑中留存的, 是对化学科学的本质、特征、价值的基本概括性认识。它虽然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但它对一般化学知识具有统率作用,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它具有以下特点:(1)它不是具体的化学基础知识,而是化学知识的核心和精髓,是通过具体知识与原理反复提炼形成的;(2)许多具体的化学问题能在化学基本观念的框架下得到解决;(3)化学学科素养能引领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形成独特的化学思维方式;(4)化学学科素养需要在不断修改中得到完善、提升

10、,且随着认识事物的增多和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会逐渐丰富和透彻,进而会转化为信念与智慧,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 三、初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内容在初中化学课程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的化学学科基本素养主要包括:形成物质观、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与能量观、分类观、化学的社会价值观。1物质组成的元素观:认识物质由元素组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同一种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周期表中列出了已发现的100 多种元素,元素在自然界以单质或化合物状态存在,人体中存在的各种元素,不论多或少,都与人的生长、健康有密切关系。 2物质构成的微粒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是由分子、原子

11、、离子构成的;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可用元素化合价的概念说明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原子数的定量关系;用元素符号可以书写原子、分子、离子的符号和物质的化学式。3化学反应与能量观: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变化多样,都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数目不变,物质质量不变;化学反应需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4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能可以与热能、光能和电能相互转化;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利用化学能。4物质的分类观: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研究物质组成的分类、物质变化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等内容。5化学的社会价值观:了解身边的化学物质对

12、人类生活的影响;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两面性、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形成合理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能用化学的视角看待生产、生活的有关问题;体会科技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巨大贡献;初步认识化学学科价值。四、初中化学培养学生形成学科素养的途径依据教材中每一单元具体知识,在教学中注意突出基本观念的主导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将具体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基本观念的形成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第一节课绪言,就是想让学生建立第一个观念:即化学的社会价值观,即化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如当久旱不雨时,向云层里发射降雨

13、弹,或用飞机喷洒化学物质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实现“呼风唤雨” ;从矿石中冶炼出金属,可以实现“点石成金”的梦想;利用石油为原料,得到合成纤维,织成布、做成衣;化工生产农药、化肥,使粮食丰产得到保证,可以实现“丰衣足食” ;这样选择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就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化学的意义,初步建立起化学科学的价值观。在绪言课通过介绍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形成物质观、微粒观和元素观做了有效的渗透。第一单元以学生熟悉的空气、氧气入手,探究空气的成分、用途和发现史;从分析空气组成入手对物质进行分类;再根据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在这些知识的选择中

14、蕴涵着元素观和物质的分类观。第二单元水,以水为主线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以下化学基本观念:物质观-元素观-微粒观-物质变化观-化学反应与能量观-分类观-化学社会观与价值观。具体如下:5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将带领学生对物质的认识从宏观进入微观,从表象进入本质,从定性进入定量,从而揭开物质变化发展的奥秘,是学生跨入化学殿堂的关键一步。本单元有四个核心主题,首先是对化学物质多样性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物质分类体系;第二是微粒构成物质,建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微粒观;第三是认识化学元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元素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及其变化;第四是物质组成及其表示,帮助学生形成能够正确表示一些常见物质的能力,

15、并进行物质组成的有关计算。因此本单元整体内容有两条线索:一条主线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学式;该主线是从定性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一条副线是: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该副线是从定量的角度对物质组成进行有关计算。两条线渗透了对物质的可从定性、定量两方面进行的化学思维方法。 物质构成奥秘属于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它的学习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即微粒观、元素观、符号观,形成化学科学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用一种符号把宏观物质、微观结构都表达出来,即化学所提倡的“三重表征” 。如元素教学设计思路如下:重要教学环节:以水为主线

16、的学习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微粒观)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观)水是纯净物、 化合物、氧化物;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又是分解反应。(分类观)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能生成水(物质变化观)氢能的利用与发展;氢气燃烧生成水放热。(化学反应能量观)水是地球上、人体中重要的物质。(物质观)淡水资源短缺,要爱护、珍惜水资源。 (社会价值观)6第五单元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站在化学学科的角度认识燃烧、灭火和爆炸,形成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就可以控制化学反应观。通过化石燃料的选择和综合利用,形成化学与能源的化学社会观,从

17、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懂得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第七单元通过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建立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观。这样在第一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形成了元素观、微粒观、物质的变化观、分类观、化学反应与能量观、化学的社会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中酸碱盐的有关知识,并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化学观念的培养有机的融为一体。梳理含氧元素物质认识元素是组成物质基本成分从微观视角认识氧元素归纳出元素定义形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建立元素概念等元素观分析二氧化碳、铜、氯化钠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物质

18、组成、分类从微粒角度分析物质构成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构建物质构成奥秘知识体系,进一步深化分类观,形成宏观微观互相统一的观念梳理与氧气有关的的物质转化梳理由氧气转化的物质梳理能转化成氧气的物质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建立元素守恒观,梳理转化关系时,渗透要以物质性质、制法为线索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信息观察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分类获取周期表中氧元素信息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形成元素种类的有限性和物质多样性的对比认识7当然化学观念是建立在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备相关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个单元、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需要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慢慢的体会和感悟。如元素观的形成就贯穿于

19、各个单元的教学中:如何采用生动、活泼有效的教学形式,更好的将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整合于学科知识体系中,需要一线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感悟新课程的理念,探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启蒙化学教育,成为具备化学基本观念的合格的公民,为学生的就业或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我们的教学,实际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已经潜意识在渗透着化学学科素养的教学,只是没有明确化。假如说化学知识是千军万马,而化学学科素养就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军。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学生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在他们的脑海中可能已经没有了具体的化学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所

20、建立的这种化学基本学科素养不会轻易的消失。这也正是我们化学教育所要追求的一个目标!。参考文献 1毕华林, 化学新教材与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 元素观的形成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第二单元 水)(微粒观)制氧气要选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第一单元 空气)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第七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第七单元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元素分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第三单元 元素)化学式的宏观含义-表示物质的组成(第三单元 化学式)物质由元素组成(绪言课)氧气、水、二氧化碳的转化关系(第四单元 二氧化碳)12卢巍, 初中化学复习中“观念为本”教学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