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63429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灵活运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用“先学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研讨的题目是:灵活运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从理论上简要谈谈我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的认识,二是具体 谈谈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和操作要领。 “先学后教,当堂 训练”是在“ 先教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它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搞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怎 样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 先学后教,当

2、堂训练” 教学模式就作了很好的回答。 “先学”和“ 当堂训练”都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还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上,先 让学生独立看书、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检测自学效果,从中发现学生在自学当中没有学懂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学生个人解决有了困难,教师再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这时的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教师讲评)和合作的对象(同学、老师),最后当堂训练还是自主学习。 搞新课程改革,用的教材有国家课程,也有地方课程。学校必

3、须从实际出发,经过适当增、减把它变成校本课程。怎样才能变成校本课程呢?运用这种模式时, 让学生先学,教 师 通过检测弄清课本上哪些是学生已经会了的,哪些是不会的,会了的,就删去不教;不会的,就留下来教。这样,国家课程(课本)就变成了校本课程(即疑难的问题)。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上把国家课程变成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 这种模式也符合“循序 渐进” 、“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 “先学”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同样看书、练习,结果优秀生看懂了、做对了,后进生没有看懂、做错了;“后教 ”时, “兵教兵 ”,即做对了的优秀生帮助做错了的后进生更正,并且讲清“ 为什么”, 这样后进 生的问题在同学、

4、老师的帮助下就当堂基本得到解决,补了差。同时 ,优秀生在帮助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对当堂所学的知识又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培优”。 这种模式还符合“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认识规律,符合自主创新、素 质教育的要求。 “先学”时,学生运用旧知识看书,获得新知识是“创新” ;看书后完成 检测练习 ,是开始运用新知 识,也是 “创新”;自己纠错、讨论、弄懂为什么,最后当堂训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都是创新。全过程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就是自主创新,就是在培养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同其他模式相比,这种模式也是很便于教师操作、很实用、很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5、紧张高效地学习,暴露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更正、讨论 、讲评,加以解决,当堂背记,完成作 业,达到教学目 标,这就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学后教,当堂 训练”把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简化为八个字,使之变为方便教师操作的基本方法,这个变化意义重大,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一般结构特点和操作要领。 “先学后教,当堂 训练”教学模式,每节课的基本结构一般有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 “后教”环节、 “当堂训练”环节。在 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还有一个“ 辅助环节”。 “辅助环节” 就好比高速公路旁的引桥,教师通过这个引桥,把学生送入自学的快车道。接下来的三

6、个主要环节环环紧扣,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紧紧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正因如此,每堂课学生的学习也就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一、辅助环节(1 分钟左右): 辅助环节包括三项内容: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 1、板书课题, 简称“板题”,包括导入和板题两部分内容。 导入上课以后,教师先用一两句话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或由回顾旧知导入,或由启发思考导入,或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半分钟。各学科的教师都要具备一定的文学水平,能根据教学内容随时讲出一串跳动着火苗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入语太平淡就会

7、影响效果。教师同步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也可以用投影出示)。例如语文教师上课时一般不再复习旧知,不解题,不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也不范读。教师为什么可以不复习旧知而开门见山入题呢?因为这种模式的课, “堂堂清” 的要求和“ 日日清 ”的管理已 经保证了学生对当堂所学知 识的理解和巩固,所以也就不必再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去复习旧知了。课文标题的含义,等学生读完教材上的相关材料以后自然能理解,教师不必先讲;至于作者和时代背景,凡是教材注释上有的,学生在自学时又可以看得懂的,教师也不讲;课堂上的时间是宝贵的,教师 要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到本节新授知识的学习上。 板题教师板书或出示课题可以很快把师生引入课堂

8、情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板书时字体要工整,笔画、笔顺正确,大小适中,间架结构合理,不能潦草;板书的位置也要事先设计好,有序、醒目。从写字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水平能力,还可以看出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揭示目标, 简称“示标”。 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师生在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标准。美国的教育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就很 难评价这节课效果的好坏,效率的高低。传统教学只有单一的知识目标,教师重在传授知识;新课程改革强调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目标的整

9、合。所以,按新课改的要求,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指的是学生在本节课上必须掌握的学科知识点。 能力目标指的是学生在本节课上对知识点的掌握必须达到的能力层级。学生学习的能力是分层级的,我 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其含义,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学习那些有益的知识,有意识地加强能力的培养,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益。其它学科也是如此。 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从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看,所有学科教材上的内容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叫做“是什么” ,这层内容要求学生百分之百地读熟、记准;第二层次叫做“ 为什么” ,即分析事物产生的原因或

10、条件,是理论依据,是在探寻规律性的东西,这类内容要求学生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能分析综合,并能模仿运用;第三层次是“ 怎样做” ,即能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知识的迁移训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我们常 说,教 师既要把学生领进教材, 让 他们学得懂,记得住,又要能把他们领出教材, 让他们学得活,用得好。 “学得懂, 记得住”,指的就是前两个层次,“学得活,用得好”,指的就是第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掌握程度,就是后进生、中等生、优 秀生的分界线。后进生往往读书不认真、不专注,在这三个层次的要求上,仅仅 能记住第一层次“是什么”中的一少部分;中等生则是第一层次记住了 75%

11、以上,第二层次仅能达到要求的 60%左右,所以书读得死,第三层次只能掌握 30%左右;优秀生则是第一层次能完全掌握,第二 层次能掌握 95%以上,第三层次也能掌握 85%以上。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 四清”管理解决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要努力达到这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的问题。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记住“ 是什么”、理解“ 为什么”的前提下,知道“怎样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是从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当中体现出来的,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是最终目的,这个目的的达到要靠教师的情感渗透去影响。用什么去感动学生呢?教师要把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学习感悟融入教育,融入课

12、堂。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精神,没有激情,无精打采,少气无力,学生也会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有的教师上课缺少感情,没有亲和力,不关心学生,不尊重学生,没有微笑,总是板着脸,语言生硬,面无表情,结果造成课堂气氛沉闷。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 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教 师眼中无学生,心中无学生,课堂信息反馈就等于零。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心灵、智慧和知识的交流。教师要重视捕捉来自学生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教师的情感表现在对各个教学环节的精心组织上。例如:一上课,教师就要用一两句充满激情的话导入,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充满激

13、情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才会积极,兴趣才会高,效果也才会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要求就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 动上。教 师 要在“全体学生”身上做文章,每一个环节都要关注全体学生,要人人参与,人人发言,而不是只 让少数几个学生发言。 教学目标很重要,那么要怎样确定教学目标呢? 操作要领: (1)要明确具体、能够测量。教学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下课时,用一份试卷就可以测量出当堂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是否达到,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不容易测量,所以,教师每堂课只须出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不必出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由教师自己来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情感渗透

14、来达到,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教学目 标各不相同。例如复习课的目标就比新授课的目标要求高,既不能重复新授课的目标,更不能降低新授课的标准。 (2)要准确、实事求是。即在广度和深度上应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能随意拔高,也不能随意降低。如果不实事求是,要求“ 知道”的,却拔高为掌握、运用,要求掌握、运用的,却降低 为“ 了解”;要求熟读的,又设定为当堂“背诵”, 这些不实 事求是、当堂不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没有意义,就是搞形式主义。教 师制定教学目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做得到。 (3)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内容不宜太多

15、,一两句话即可,要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也是对教学大纲确定的学科总目标的具体分解。如果每节课都能达到教学目标,那么最终也就达到了学科总目标。 (4)出示目标的方式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内容简单,就用一两句话口头表述,内容多的就用书面形式表达(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无论用哪一种方式出示目标,出示的时间都不能太短,应该让学生听完或看完之后还有思考的余地。目标 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会用一两句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紧张高效地投入自学。 (5)要始终围绕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一节课,在有限的 40 分钟时间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有些教师上课随意性大

16、,经常“ 偏离教学目标”,他还认为是在创新。创新不等于“随意”。每节课,教师都要不断地问问自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有没有偏离教学目标?到下课之前,还要回应教学目标,看是否达到。 3、出示自学指导, 简称“示导”。 学生的自学要以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指导不当,就会无序、无效、甚至把自学引入歧途。从传统教学到新课程改革,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教师无指导。传统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指导学生自学。 第二个阶段是教师有指导而无效。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开始重视指导学生自学,但是往往因为指导得不得法而影响了自学效果。 第三个阶段是教师有效指

17、导。在常年赛课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即能体现“五个明确 ”(明确 “自学时间、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达到的 标准、教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 )的自学指导就是有效、高效的指导,反之 则是无效或低效的指导。 例如,教师有这样一段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然后 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六分钟以后,指名同学上台板演。 ”这一段自学指导,话虽然不多,却体现了“ 五个明确”:自学时间是“ 六分钟” ,自学内容是“读课文”,自学方法是“朗读 ”,达到的标准是“ 能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老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是“指名同学上台板演” ,即把划分的段落和概括的段意写在黑板上。 让谁上台

18、板演呢?老师没说,人人都可能上来。这个自学指导要求明确,操作性很强,学生的自学就相当于是在作考前准备,因而就会紧张、高效。 操作要领: (1)、要重点把握好自学的时间。课堂教学的管理,首先是对时间的管理,没有时间要求,自学就变成了放任自流。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自学时间,小学 5 分钟左右,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时间也不宜过短,这完全是在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要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 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 (2)、在指导学生自学的内容上要十分精心。注意在旧知识与新知识方面不要平均用力,自学的内容重点是新知识

19、部分,要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之前都必须讲清楚自学的内容、范围和要求。 (3)、自学的方法。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坚持“ 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 “记号”,在答案下划线,在重点词语下加着重号,难点、疑点划双线或“?”号。可以质疑问难,但不宜边读书边讨论。 (4)、自学的标准。要明确自学以后达到什么标准,是能模仿例题做习题,还是能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标准不明,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5)、自学后的检测。自学以后老师怎样检测,是提问,是做检测题,还是板演,

20、或者是动手操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来决定。有人做过一项实验:两周后我们大概还记得什么。实验结果表明,两周后,我们说过和做过的事记得 90%,我们说过的事记得 70%,我们听过和看过的事记得 50%,我 们看过的事记得 30%,我们听过的事记得 20%,我们读过的事记得 10%。听来的忘得快,看来的记得住,说过的做得来,做过的就会用。要重视 24 小时以后的知识保留度,教师要把提问与笔头练习结合起来,既要说又要动手做,笔头练习更容易暴露和发现问题。这些明确了,自学就变成了检测之前的准备,也是考前准备,学生的自学就会紧张高效。还要鼓励学生认真看书,比谁自学效果好,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怎样

21、才能出好思考题呢? 操作要领: (1)、吃透教材,紧扣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出思考题。教师把握不好教材,出的题就没有概括性、典型性,就会误导学生,学生就会只找答案部分而不去通读课文,结果学得支离破碎。所以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炼成几个问题,使教学内容问题化;每一个问题的答案有若干个要点(要教会学生抓要点),使问题答案要点化;每一个问题答案要点的表述要按一定的顺序,使 问题答案要点表述条理化。 (2)、将教学内容科学分类并提出不同的要求。前面讲过,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一般都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书上有现成的答案,即“是什么” ,这类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记忆;

22、第二类是属于“为什么” ,主要分析事物、现象产生的原因,这类内容需要学生动脑筋认真思考、分析、归纳;第三类是要求运用书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提高能力题。近几年中考实行政治、历史开卷考试,学生可以带课本、资料进考场,考的就是能力。如果只有前两类题,那就会 变成死记硬背,那就学偏了。 (3)、提炼出的思考题一定要有思考的价值,还要注意控制题量,题不能太多太碎(一般 3-5 题),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找到规 律,能 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中心。每一道思考题都要对应着教学目标,思考题的问题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

23、5)、要在上课之前先把思考题的答案做出来。不要等到检测时,学生讲了答案,教师还说不清是对还是错。 以上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为上一节高效的课奠定了良好基础。出示自学指导以后,教师一般还会鼓励学生开始自学竞赛。整个辅助环节,在实际操作时,一般 仅用一分半钟时间。教师的功夫主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教师在出示上述辅助环节的内容时,要指导学生调动一切感官,看、听、想、记。研究表明:人 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 识占 83%,听觉占 11%,嗅觉占3.5%,触 觉占 1.5%,味觉占 1%。所以看和听尤 为重要。 二、 “先学” 环节(15 分钟左右): 出示自学指导以后,进入第一个主要

24、环节“先学” 。先学分为两步:第一步,学生读书或看书(政、史、地为读书找答案);第二步,教师检测自学效果。 1、学生读书或看书(自主学习)。 “先学”,是学生按照自学指导,从读书开始的自主学习。学生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 释、做 试验、发现难点做记号、模仿例 题做习题等等。文科一般是读书,要带着问题读,边读书边思考,语言类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读一遍就能感觉出句子有没有语病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能力;理科一般是看书,边读书边思考,既要记住公式、定理,看懂例题,还要能做与例题类似的题,理科重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不同,学法也会有差异。学法不同是因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各有不同。自学也是一种竞赛,学生的读书、看书就是在做赛前准备,也是考前准备,自然会紧张、高效。这样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时,教师干什么呢?教师此时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组织教学,确保人人专心自学;二是了解学情,发现问题,为检测做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