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3.1 等腰三角形(第 1 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而通过探究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性质定理的来龙去;了解、感知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拓展学生探索图形变化的视野。掌握等腰三角形及其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更有益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认识问题的一般规律。【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逻辑推理能力还不理想,成为学习数学的一大障碍,因此通
2、过直观演示,得到感性认识,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实践,观察,交流, 发现,开拓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并且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概括、论证的能力。让他们在感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他们“观察-探究-发现-联想-概括”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难点】
3、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法学法】教法:主要采用:“情景探究猜想交流”的教法学法:动手操作,观察感悟,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教学工具】长方形的纸片、剪刀、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活动 1 如图(1)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2把它展开,得到的 ABC 有什么特征?你能画出具有这种特征的三角形吗?DCBA图(1)让学生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作腰,另一边叫作底边,两腰的夹角叫作顶角,底边和腰的夹角叫作底角如图(2):CBA图(2) ABC 中,若 AB=AC,则 ABC 是等腰三角形, A
4、B、 AC 是腰、 BC 是底边、 A 是顶角, B 和 C 是底角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活动 2 把活动 1 中剪出的 ABC 沿折痕 AD 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填入下表: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从上表中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吗?归纳:性质 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 ;性质 2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活动 3 问题 1: (1)性质 1 的条件和结论是什么?(2)如何用数学符号去表示条件和结论?(3)如何证明?(板书):如图(3) ,已知 ABC 中, AB=AC。求证: B= C;3D CBA图(
5、3)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若证 B= 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可以知道,只需要证明这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于是可以作辅助线构造两个三角形,做 BC 边上的中线 AD,证明 ABD 和 ACD 全等即可,根据条件利用“边边边”可以证明教师活动设计:让学生充分讨论,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利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证明,证明过程中注意学生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解答在 ABD 和 ACD 中 所以 ABD ACD(SSS) ,CDBA所以 B= C.问题:由性质 1 的证明的启发,能证明性质 2 吗?(提示:由 ABD ACD, 得出BAD=CAD,BDA =C
6、DA,从而 ADBC.这也就证明了等腰三角形 ABC 底边上的中线 AD 平分顶角 A 并垂直于底边 BC.用类似的方法也就能证明性质 2.)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P76)例 1 如图(5) ,在 ABC 中, AB=AC,点 D 在 AC 上,且 BD=BC=AD,求ABC 各个内角的度数DCBA图(4) 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中的关于角的数量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发现:(1) ABC= ACB CDB A ABD;(2) A ABD;(3) A2 C1804若设 A x,则有 x4 x180,得到 x36,进一步得到两个底角的度数四、课堂练习1、填空,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如图:在三角形 ABC 中D CBA图(5)(1)因为 AB=AC,所以=;(2)因为 AB=AC, ADBC,所以 BAD= , BD= = BC;(2)因为 AB=AC,BD=CD,所以 BAD= , AD;(3)因为 AB=AC, BAD= CAD,所以 AD, BD= = BC;2、 (P77)如图(1)和(2) ,在下列等腰三角形中,分别求出它们的底角的度数.五、归纳小结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六、布置作业1、P77 练习 2,3 2、P81 复习巩固 1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