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项 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通过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2、理解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3、分析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了解造成其悲剧的根源,透过小说描绘的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4、整体阅读小说,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教学重点: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理解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巧设契机;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教学方法:1、通过导读、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把握人物
2、性格。2、通过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教学过程:一、导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者常乐。反之,一个人物质消费有限,欲望却无穷大,那将怎样呢?向往美好生活,这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但如果一味不切实际地梦想享受豪华、舒适的生活,就会葬送一个人一生的幸福。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就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而付出了 10 年的代价,今天,我们就走进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探寻酿成她悲剧的原因。二、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19 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 6 部
3、长篇小说和 356 篇中短篇小说,我们今天学习的短篇小说项链是莫泊桑的作品,同学们以前曾学过他的作品吗?(初中曾学过我的叔叔于勒)那篇小说写的什么内容?(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 短篇小说之王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另两位是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莫泊桑出身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受到他母亲文学素养的熏陶,中学时便养成了对诗歌的特殊爱好,一心向往着做一个诗人。1870 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刚到2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
4、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 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羊脂球,一跃而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在短短的十年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 6 部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名漂亮朋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我们的心。这些作品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 356 篇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又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1、以普法战争时的若干侧面为背景,歌颂普通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了各类爱国主义人物,主要作品有羊脂球(1883)、蜚蜚小姐(1882)、两个朋友(1883)、米隆
5、老爹(1883)、决斗(1883)、蛮子大妈(1884)等,以羊脂球蛮子大妈和米隆老爹最佳。2、揭露帝国主义时代法国的腐败风尚的。著名的作品有一家人(1881)、遗产(1884)、我的叔叔于勒(1883)、项链(1884)、勋章到手了(1885)等。以项链勋章到手了最佳。3、揭示和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的。著名的作品有:瞎子(1884)、马丹姑娘(1885)、穷鬼(1885)等,以马丹姑娘最佳。莫泊桑的小说思想深刻而富有教育意义。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采生动,
6、故事结尾耐人寻味。莫泊桑的长篇、中篇小说也不乏名作。莫泊桑著名的长篇小说一生(1883),以 19 世纪四十年代为背景,通过少女约娜对幸福生活幻想的破灭,孤苦度过一生,描写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肆无忌惮地冲击一切,使夫妻、母子关系受到践踏;使封建贵族的文化、道德遭摧残和践踏,女仆梦莎丽是唯一有德有同情心的人物,一生是一部深入细致地剖析人物心理的长篇名著。俊友(也译漂亮朋友,1885)是莫泊桑长篇中的杰作。通过善耍手腕、厚颜无耻、追逐名利的杜瓦洛依靠熟识世风和不择手段,终于爬到上层社会成为政界和新闻界的要人,暴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以及对外进行掠夺和野蛮的扩张。小说对资本主义丑恶的揭露与批判达到
7、了顶峰,成了著名的社会讽刺小说。 莫泊桑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没落本质的短篇小说,曾受到鲁讯先生推崇。鲁讯说:“ 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的要求具备的高度。”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一)听录音,正字音。31读准下面的字音:寒伧(chen) 奢(sh)华 黯(n)淡 粗陋(lu) 佳肴(yo) 惆怅(chuchng) 请柬(jin) 债券(qun) 契(q)约 账簿(b) 油腻(n) 誊(tng)写2解释下列词语:资质:人的素质。艳羡:十分羡慕。寒伧:不体
8、面、寒酸。惆怅:忧伤、失意。自惭形秽:因为自己的样子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二)诵读、思考:1、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你对她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明确:玛蒂尔德(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2、复述故事情节(要求体现“以项链为线索”)。明确: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将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了项链归还,用 10年光阴偿还所借款项,直到得知那项链原来是条赝品为止贯穿情节。3、理清小说结构方案一:结构法。部 分 自 然 段 内 容序幕 16 痛苦与梦
9、想720 买衣服开端2136 借项链3764 丢项链6574 赔项链发展7582 还债务高潮结局 83100 识项链(假的)四、分析人物形象:(一)点学生诵读序幕部分(16),思考:1、玛蒂尔德为何“痛苦”、“苦恼”、“伤心”?请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4明确:第 1、2 段,第 3 段开头两句,第 6 段开头第 1 句。2、对以上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明确:美丽动人,但出身低微,无钱无地位,与友交往,自惭形秽。3、找出玛蒂尔德七种“梦想”的内容,并一言以概之。(心理描写)(1)完成下表现实与梦想的矛盾项目 现实 梦想住宅 寒伧 幽静的厅堂、宽敞的客厅墙壁 黯淡 东方帷幕、古式的壁衣家具 破旧 高脚
10、青灯、宽大椅子、精美的木器饮食 简单 精美的晚餐、佳肴、鲈鱼、鸡翅穿着 粗陋、朴素 漂亮的服装、珠宝首饰用具 桌布几天不洗 珍奇古玩、亮晶晶的银器、名贵的盘碟心理 痛苦烦恼悲哀伤心悔恨失望跟亲密的男友交谈、跟女人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得人欢欣,被人追求一言以概之,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心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概括:她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尖锐矛盾,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正如文中所说“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这种对超越现实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执迷,正可看出她的虚荣。(2)提问:作者为什么用梦想,而不用想象或联想?(为准确把握“梦想”
11、一词的含义,可给出现代汉语词典对“梦想”解释的两个义项:妄想,空想;渴望。问:玛蒂尔德的“梦想”,是词典义的第一个还是第二个?还是兼而有之?用上这个词,表达效果好在哪里?)玛蒂尔德的“梦想”,两个词典义兼而有之。首先,她是在“妄想”、“空想”,想象的事情不太可能实现;其次,她虽然是“空想”,可却又“渴望”实现。这就表明了她的自不量力,预示了悲剧的必然发生。4、本部分着力写女主人公的梦想、苦恼、揭示了她怎样的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玛蒂尔德自恃面貌标致,人品出众,渴望过上流社会那种奢华的生活,希望自己成为男人们追求的目标,女人们羡慕的对象。然而现实(低等的社会地位和并不富裕的家境)生活束缚
12、了她,因此,她只能在梦想中获得一时满足。这就揭示了她“爱慕虚荣”的心理。这一部分的描写与后面主体情节是面与点的关系,因与果的逻辑,是后面情节发展的铺垫。正是有了前面的叙述,读者才知道玛蒂尔德爱慕虚荣;也正因为她爱慕虚荣,才产生了她付出十年艰辛的悲剧,才发生了小说以后描写的故事。(二)分角色朗读 736 段(陈述、路瓦栽、玛蒂尔德、佛来思节夫人各 1 人,共 4人),思考:1、玛蒂尔德接到晚会的请柬后,有怎样的表现?她的情绪有着怎样的变化?怎样认识5她的喜与忧?明确:玛蒂尔德只有在拆信封时短暂的“高高兴兴”,接下来便是“懊恼”“恼怒”和“不耐烦”。这种情绪的变化在玛蒂尔德身上表现出来,并不矛盾。
13、因为请柬给她带来在上流社会风光一番的机会,但穿戴的寒酸又令她苦恼不己。最后硬从丈夫手里抠出四百法郎添置衣裙。这又让我们再次认识了她的爱面子、好虚荣的特点。2、第 3336 段的动作、语言描写有何作用?重点赏析玛蒂尔德“借项链”一节(从“第二天,她到她的朋友家里,说起自己的烦恼”到“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教师提示:“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达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借项链一节是作者描写得非常精彩的片断,其中有很多最准确的句子,最准
14、确的动词和形容词。请学生找出来,好好欣赏,细细品味。)(1)玛蒂尔德在试这些首饰的时候,“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而且还不断地问着:“再没有别的了吗?”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一个贫穷却又对珠宝情有独钟的妇女见到日思夜想的珠宝首饰时特有的激动、惊喜。这种激动与惊喜绝不亚于一个在沙漠中行走多日快要渴死的人突然见到一泓清泉时的心情。(2)当她忽然发现青缎盒子里的一挂精美钻石项链时,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双手拿着那挂项链“发抖”。她真是又激动又紧张。激动,是因为她发现这里竟有如此精美的项链;紧张,是她很想借到却又担心对方不借给她。(3)她把这串项链挂在脖子上,对着镜子“出神好半天”她发现自己配上这副
15、项链太美了,美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镜中这位高雅迷人的贵妇人竟然就是自己,这不正是自己日夜梦想中的富贵形象吗?现在竟然变成现实了!(4)可是要开口借了,却又显得“迟疑而焦急”担心借不到,所以“迟疑”;可又很想借到,所以又“焦急”。这种心情只有玛蒂尔德自己才能真切地体会到。(5)她的问话也特别讲究:“你能借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这里“这件”、“只”、“这”,三个词必须重读,才能体现她此时的心情。“这件”、“这”,强调自己对这串项链情有独钟;“只”,表明自己要求不高,别无他求。她问得如此迟疑而焦急,如此讲究问话“艺术”,是担心对方不借给她。(6)可没想到对方却爽爽快快四个字:“当然可以!
16、”这可太意外了,她兴奋得简直要发疯了,“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6“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莫泊桑真不愧是得到老师真传的语言高手,场景不大,着墨不多,却把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描绘得栩栩如生,把她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既要深入领会作者的用意,同时又要敢于超越作者,冲破框框,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文学欣赏课,应该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让我们共同朝这个方向努力。(三)默读 37100 段,思考:1、作者是怎样描写玛蒂尔德在夜会上的具体表现和心理特征的?作者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提示:注意体会主人公在夜会上的表现所
17、反映出的内心世界,并体会四个“陶醉”等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明确: 这一部分通过对主人公在夜会上大出风头、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等描写,作者连用四个“陶醉”写出了玛蒂尔德得到梦想的东西而兴奋激动到疯狂地步的心理状态,充分揭示了她追求豪华生活,爱慕虚荣的思想品质,同时又为丢项链埋下了伏笔。讲解:在夜会上,她“狂热”、“沉迷”、“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甜蜜的胜利里。”作者就是用这些心理描写,在读者面前剖露了路瓦栽夫人庸俗、空虚的心灵,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这四个“陶醉”与前面的七个“梦想”相呼应,前者是她追求虚荣心和享乐的思想核心;后者是她虚荣心得
18、到满足时的真实写照。2在丢项链前后,小说描写女主人公心理,先后两次出现“什么也不想”这句话,仔细分析其内涵是什么?提示:两次“什么也不想”分别出现在夜会上获得成功和她丢失项链后。明确:两个“什么也不想”分别描绘出主人公由幸福的顶峰跌入痛苦的深渊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讲解:前一个“什么也不想”是写她在夜会上获得成功的狂欢程度,表现她幸福满足到了极点;后一个“什么也不想”是描写她丢失项链后的狼狈心理,表明她痛苦、惶恐到了极点。这两种心态的描写正是女主人公从“幸福的云雾里”跌进倾家荡产深渊的冷酷现实的心理变化的具体写照。 3.讨论:玛蒂尔德对一夜的虚荣换来 10 年的贫困后悔了吗?这说明了什么?提示:从
19、“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句进行揣摩。明确:从文中的心理描写不难看出主人公爱虚荣的性格是她不幸遭遇的根源。讲解: 从文中对她“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的心理描写,可看出她对一夜的虚荣换来 10 年的贫困并没有后悔。10 年的辛苦,使她的外貌和家庭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她那爱虚荣、慕豪华的性格。由此也可见,她的不幸遭遇绝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而是7她爱虚荣的性格给她带来的。4、第 84 段心理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明确:反映了玛蒂尔德也有其善良、诚实的一面,说明了她己经远离了
20、虚幻的遐想,成了明确生活目标而奋斗的女性,心态平和、自豪、成了一个心理成熟的女性。5、欣赏小说巧妙的构思(一)故事情节序幕部分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得知项链是假(二)几个问题1、两处关键情节课 程 讲 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示:作者在构思结构时,有两处十分重要,是故事发展的关键情节。由于这两个情节的出现,才使整个故事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变。若没有这两个情节,就不可能出现后文的情节。请找出来,是
21、哪两个情节?第一处:请柬。请柬的出现,使主人的欲望膨胀,命运发生突变,平静的生活起了波澜。第二处:披衣逃走。披衣寒伧丢脸逃走丢项链。情节突变,急转直下。导致人物命运有一次突变。2如何看待路瓦栽夫人丢失项链这一偶然情节? 明确:丢项链虽是偶然事件,但蕴含着必然因素,因为如果不借项链,自然就无丢项链之事,而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独特性格必然驱使她借项链。另外在晚会上她的“狂热”、“兴奋 ”、“ 沉迷” 、 “陶醉”以及后来的“赶快逃走 ”,都是很容易丢失东西的。那些身边总是跟着女佣或随从的太太、老爷们,大小事情不用自己动手,也不用自己操心,一切行动自然从从容容,怎么会丢失戴在脖子上的项链?这些情节的出
22、现,都是由人物性格的力量推动的。人物的行动及行动方式是由人物的独特性格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边的情节都在为她丢失项链这个情节作铺垫。丢失项链这个情节的合理性、必然性,也以路瓦栽夫人的性格作基础,是她那爱虚荣的性格造成的。 3.出人意料结尾(1)玛蒂尔德把赝品当真物,是否有因可寻?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学生甲:是有因可寻的。因为佛来思节夫人是一位富有得令玛蒂尔德“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 的朋友。所以,玛蒂尔德根本就没考虑朋友竟会收藏如此低兼的赝品。学生乙补充:依据“ 好马配好鞍 ”的原则,赝品项链怎能放在 “镶着镜子的衣柜”中精美青缎子盒子里。学生丙补充:俗话讲“ 慧眼识珠 ”。生于“寒门
23、”(小职员的家里)、嫁于 “寒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的玛蒂尔德是很难一眼辩出真伪的。(2)提问:小说结尾出人意料的一笔,让人大吃一惊。是否在情节上有些突兀呢?前8面有没有暗示,请找一找?借项链时:“挑吧,亲爱的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 ”、“当然可以”可见不珍贵她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叮嘱贵重的东西借给人家,总要叮嘱一番,这是人之常情。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没打开盒子看 ”毫不在意佛来思节夫人竟 “没有打开盒子 ”,验明一下“正身”,这说明借出的项链本不是什么贵重首饰。买项链时:“ 我只卖这个盒子 ”不是原装货当玛蒂尔德拿着空盒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
24、“查看了许多帐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 这说明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的。作者在结尾才说出项链是假的似乎很意外,但掩卷回思,却又在情理之中,并没有耍花招欺骗读者。相反,倒显出了作者构思的巧妙。这出乎意料的结局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命运。玛蒂尔德一心想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但不能够;一辈子只在幸福中陶醉过一次,但乐极生悲,丢失了项链;十年含辛茹苦,刚刚有了点自尊自信,又突然发现项链的真相,发现自己十年辛酸的代价竟“最多值五百法郎”。十年生活“意义”的发现,给她精神的打击不比十年前丢失项链轻。这样的结局无疑加深了路瓦栽夫人命运的不幸与可悲。再者这样的结局有力地表现了作品的主旨。小说以“失项链”
25、为转折点,写出了路瓦栽夫人玛蒂尔德命运的前后鲜明对比:一时欢乐,十年辛酸。这些描写对主人公的讽刺己够深了,而结尾又一次突转,既让读者为主人公又让主人公为自己而哭笑不得。它使作品的讽刺意味更深刻、更强烈了。六、玛蒂尔德的形象分析(一)学生阐述(阐述的观点可多种多样,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正反面兼有的)观点一:“虚荣说”爱慕虚荣是玛蒂尔德性格的第一内涵。她不满足于自己的身世和处境,依仗自己的美貌,心中充满奢望,于是,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成了她性格的第一层面。应该承认,对现状不满而渴求改变的意识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萌芽,展示着求新的精神,这种不安分的心态不仅正常而且体现着人类向前迈进的追求。但关
26、键是她的追求到底是什么,是否代表着先进的时代精神和普通大众的追求。而玛蒂尔德显然只是为自己的物质匮乏和地位低下而苦恼着,她渴求被富有的男人追慕,生活能在谈情说爱中度过,渴望能过上养尊处优的富裕生活。这就使她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必然要以外表的虚荣财富装扮自己以得到暂时心理满足的选择。但尽管如此,玛蒂尔德作为小资产阶级市民的女儿,渴望过好日子,渴望充当社交界追慕的角色也并不为过,更不是错误。结合写作背景,不难看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9观点二:“善良诚实说”玛蒂尔德性格还有她依然本质的东西,即善良、诚实、质朴的本色。这种品行是在她想得到置办
27、服装的一笔钱和丢失项链后流露出来的。当她对丈夫提到要用 400 法郎做衣服时,她小心翼翼、吞吞吐吐,唯恐吓着或给他太大的压力。这反衬出她的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平日里她除了发发牢骚,有些怨气,也并没有什么非分的举动,更没有自甘堕落地利用姿色去做肮脏勾当的想法。当借来的项链丢失后,玛蒂尔德心急火燎,如大祸临头,连上床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想到的只是如何才能找到项链。当确认再也找不到时,她想的依然是如何按时还上,要守信用,不被同学当做窃贼。“面对这个可怕的灾难,她一直处在又惊又怕的状态中”,却从没有过不良的念头,如赖着不还,买个假的还上,逃之夭夭或靠堕落还债等等。观点三:“坚韧说”玛蒂尔德性格中还有坚
28、韧、忍耐和吃苦的内涵。丢失项链客观上导致了玛蒂尔德生活上的贫穷和巨额债务,但主观上却成了玛蒂尔德命运的转机和性格发生裂变的契机,她开始了由追求虚幻中的虚荣到勇敢面对打击而脚踏实地生活的变化过程。在这十年的辛苦劳作中,她学会了吃苦耐劳,勤勉节俭,心态也渐渐变得平和舒展起来。这是个从云里雾里跌落在地面的过程,虽然有过剧烈的落地时的阵痛,但一旦站立起来,就会发现现实中的生活才真正属于自己,也才会自动放弃那些虚幻的梦想,在真实的环境中寻找生活的价值与快乐。丢失项链这一遭遇给了她当头一棒,成了她改变生命轨迹的新起点,也是她真正面对生活的清醒剂,使其逐渐走向成熟。(二)重新评价。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所
29、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戏剧性变化无能为力,只能听任摆布的宿命论形象。她是一个由虚荣心导致错位到由诚实劳动导致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形象。学生自由发言后,老师总结:我们应全面,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玛蒂尔德曾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女人,然而,丢失项链后的玛蒂尔德能够勇敢地面对,并没有怨天尤人或推卸责任,而是恪守道义,默默地承受。抛弃了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的遐想,而成为了明确生活目标而一步步攀登奋斗的女性。在这漫长的十年还债的岁月里,她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心安理得的新体验。十年艰辛也挖掘出了玛蒂尔德性格的真本色,磨炼了她全新
30、的人生态度,这时的玛蒂尔德是一个由外在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一个由错位到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的很可爱的女性形象。可见这三种评价都是合理的。(解说: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应让学生见仁见智,多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充分体现审美主体的独特个性。)七、对玛蒂尔德悲剧根源的分析玛蒂尔德为了一夜的狂欢,换来的却是十年的辛辣,最后又得知项链是假的。那10么,造成主人公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注意用文中的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极细小的一件事”强烈的虚荣心错误的人生观崇尚金钱、贪慕富贵的社会环境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是“极细小的一件事”;这“极细小的一件事”又源于她强烈的虚荣心;强烈的虚荣心又
31、源于她错误的人生观“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而错误的人生观又源于她生活的社会环境。在那个社会里,人们崇尚金钱,贪慕富贵(“我费了多大的力气才弄到手你在那儿可以看到所有的官员”);而且女子是男子的附属品“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言外之意,美丽动人就应该有好命运,就应该嫁个好丈夫。在晚会上,“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受到男人赏识,她就觉得是最大的幸福。所以鲁迅先生曾一针见血地说:“在女子充当男子附属品的社会里,娘儿们的颈项上、耳朵
32、上的链儿、环儿都是古代奴隶身上的链铐演化来的。它们好像是富贵的象征,其实是苦难的标记。”所以,对路瓦栽夫人的悲剧,作者是同情的,对她的虚荣心,作者是讽刺批判的。但路瓦栽夫人不幸遭遇的根本原因,不是丢失项链这一细小事情本身,而是她摆脱不了那个社会为她安排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她那种爱慕虚荣的思想正是那个社会的产物。 可以说,主人公玛蒂尔德个人的悲剧就是法国当时社会的悲剧。八、概括艺术特征:1、故事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引人入胜。2、尖锐的讽刺性和强烈的戏剧性。3、善于心理描写4、细节描写典型九、联想训练:作者却戛然而止,不再往下写,这是为什么?”概括刚才我们能接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文学欣赏上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假如作者再往下写,就剥夺我们的思考了,让我们每个读者都接受他唯一的答案,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法国文学评论家圣勃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好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小说创作也一样,需要创设一个“空筐结构”,留下许多东西让读者自己去追索,去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