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71551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4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一)教育的日常用法作为一种过程有三类 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二)教育的词源educare “引出”的意思。在我国, “教”与“学”是词源。1906 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 。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 。此后, “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有三个层次: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

2、,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3、二者的缺陷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 ;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24、

3、准确的定义教育 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二)学习者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

4、,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 “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2、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三)教育影响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3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三、教育的形态(一)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

5、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注意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这个概念。非学校化社会起源与 20 世纪 70 年代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倡导者是美国的伊里奇。他打出了“非学校化社会”的旗帜,认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以组织化、制度化和仪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校体系,在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创造性的,依赖于对出乎意料的问题的惊奇、对事物的想象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热爱

6、。因此,应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代之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网络”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一般的看书了解就可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有时与长处,最终形成“教育合力”(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注意三方面:1、首先要把握它们所处时代的生产力、经济状态以及上层建筑的特征。2、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 ,前者是基本的教育形态,后者是专门的教育类型。3、三种形态的教育,是建立在前一种形态教育基础上的,彼此是一

7、种历史的连续性。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所有的宗教的观点)教育是由神创造的。(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法:利托尔诺 英:沛西能4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根本错误: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

8、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 。评价:离生物起源说不远,这种无意识模仿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但进步的是,认为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一)农业社会的教育1、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P122、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二)工业社会的教育1、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P132、工业社会的教育特征(与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对应着记忆)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9、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三)信息社会的教育51、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大致记忆)P142、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学校的目的;学校的类型;学校教育网络的建立;学校市场化;班级授课制的改造;学校教育观念方面的改革。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解释。生产性 政治性、文化性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学龄阶段 人的一生 青少年 所有社会成员。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17 世纪以前)(一)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

10、。(二)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著作中中国: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大学 、 师说等西方:柏拉图理想国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等影响:1、他们的教育思想指导了当时他们的教育活动。2、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来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二、教育学的创立(17 世纪到 19 世纪末)(一)主客观条件:有三个1、 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2、 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密切关系3、 与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分不开(二)创立标志:1、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概念和范畴: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3、方法:有

11、了严谨科学的研究方法4、结果: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组织机构: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6(三)教育学家英 培根 “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捷克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书中:1、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2、提出了系统的学科教育思想3、不仅指出了教育应该怎么办,而且努力为教育措施寻找理论依据。德 康德 康德论教育 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德 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 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还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

12、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和哲学。创办了第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此外 ,还有洛克的教育漫画 、卢梭爱弥尔 、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三、教育学的发展(19 世纪末以来) P19-22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一) 实验教育学(二) 文化教育学(三) 实用主义教育学(四)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五) 批判教育学以上我们可以发现,1、教育总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求。2、不同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3、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以上五个方面都从代表人、观点、评价三个方面来考查,由于书上已经很7明确、条理。因此在此

13、不再重复罗嗦。大家在记忆时把握住主要观点和关键词就可以了,不需要死记硬背。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20 世纪末) (非重点)第四节 教育学的价值(非重点)一、 超越日常教育经验二、 科学解释教育问题三、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复习建议:本章属于教育学的基础章节,虽不重要但也是在认识上奠定基础的。最起码应知道什么是教育,教育的三要素,教育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这是重点部分。对这些基本概念应有明确的定位和理解。另外,对于几位大教育家的著作,观点也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大家在看书时,即要有针对性,又要兼顾到整体。重点的部分,应仔细地看,但这并不意味着非重点就不用看了,非重点也需要看几遍,只是不需要记忆。另外

14、,在记忆时,一定要抓住关键词语,有些问题的回答不需要你用书上的原话,但也不能太口语化了,因此还是需要多看书,书上写的比较精彩的话可以记下来。第二章 教育功能(重点章)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内涵(基础)(一)定义: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内部 外部教育功能不是主观的期望,而是客观的结果。(二)教育功能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1、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教育本质是教育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教育功能取决于教育本质,并随着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变化而变化。本质回答“教育是什么” ,功能回答“教育能够干什么” 。2、教育价值与教育功

15、能都是回答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区别在于:教育价值是教育应该发挥的作用,教育功能使教育能够发挥和实际发挥的作用。3、教育职能与教育功能职能是指一定职位的人完成其任务的能力。一般不说教育的职能,只说学校的职能,学校教育职能的完成,则意味着教育功能的实现,可以规定学校的8只能,但不能规定教育的职能。教育功能是学校教育职能实现的自然结果。二、教育功能的特征(基础)1、客观性 2、社会性 3、多样性 4、整体性 5、条件性三、教育功能的类型(一)从作用对象看,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是教育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社会功能(工具功能或派生功能):是教

16、育对社会的稳定、运行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二)从功能的层次看,分为本体功能和派生功能本体功能: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是教育固有的功能,是由教育的本质和内部结构决定的。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派生功能:是由教育的本体功能所引发出来的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就是通过本体功能而派生出来的。(三)从功能的表面属性和外部特征看,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期待,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体现出来的与之符合的功能。隐性功能:是教育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四)从性质上看,分为保守功能和超越功能保守功能: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结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自身的逻辑性,不随社会的变

17、化而变化,形成了教育自我保存的功能性和承继性,表现出教育重复、封闭、保守的一面。教育功能的保守性是由教育不变的本质和相对稳定的结构所决定的。超越功能:是指通过教育的自我更新和变革,促进和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一、个体发展的内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一)个体发展的内涵个体发展:是指个体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生中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二)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1、个体自身因素9先天因素:遗传素质和成熟后天因素:个体发展的水平和个体发展的自觉性2、环境因素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自发地对其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从性质上分为自然环境

18、和社会环境。3、活动因素二、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一)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独特价值表现: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2、提升个体发展的速度3、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4、唤醒个体的生命的自觉(二)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表现1、教育的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个体社会化是什么?影响它的因素(主要是学校)教育对其功能表现: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社会化思想上促进个体行为社会化行为上促进角色和职业的社会化角色上2、教育的个体个性化的功能表现: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自主性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创造性三、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1、教育活动必须遵循个体的身

19、心发展规律2、教育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3、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4、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10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一、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的历史演进发生顺序: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并存 经济功能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的表现(一)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3、教育推进社会走向民主教育对社会民主的推进表现: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一环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孵化器”(二)教育的经济功能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1、教育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2、教育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 生产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 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3、教育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教育的文化保存和延续功能有两种方式: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标准: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