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社会行为 教案红星中学 理化生教研组 魏红霞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和探究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及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和意义。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2、明确社会行为的特征;、3、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合作、创新等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三、教学重点:动物的社会行为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2、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的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及实施。五、课型 多媒
2、体新授课六、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 合作探究 讲授法七、教学资源 网络书籍及教材中的相关资料八、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文字、图片、录像等)制成课件学生: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文字、图片、录像等);仔细观察动物的社会行为。九、课时安排:1 课时十、教学过程(一)、了解具有社会的动物教师:(展示动物图片)同学们在片中都看到了哪些动物?学生:(积极发言)教师:这些动物中有哪些是群体生活的?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你们还知道别的群体生活的动物吗?学生:还有狒狒、蜜蜂、蚂蚁等。(二)、社会行为的特征教师:(播放蜜蜂群体生活的录象)群体生活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
3、有哪些特征呢?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学生:蜜蜂是群体生活的动物有一只蜂王,专门负责产卵,还有少数雄蜂专门与蜂王交配,而工蜂占大多数,它们负责采蜜、侦察、守卫、清理蜂巢和饲喂小蜂等工作,非常辛苦,可见它们是有明确分工的。教师:(展示白蚁群体生活图片)白蚁的群体生活有什么特点?学生:白蚁的群体生活与蜜蜂一样,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教师:(展示狒狒群体生活图片)狒狒群中的首领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会成为首领?学生:身体最强壮。教师:那它有哪些特权?学生:它可以优先享有配偶、优先享有食物和巢所,并负责指挥整个群体教师:狒狒群体生活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特征呢?学生:狒
4、狒群是一个大家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不同,排成等级次序,形成“等级社会” 。作为首领的雄狒狒负责指挥整个群体的行为,其它成员都要听它的。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不管是蜜蜂,蚂蚁,还是狒狒等,只要是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教师:蚂蚁也是我们熟悉的动物,请同学观看蚂蚁生活的录象,你们能区别出蚂蚁家族有哪些成员吗?各有何职能?学生:腹部膨胀自己不能动像大肉虫似的是雌蚁。还有雄蚁、工蚁和兵蚁。教师:为什么雌蚁的腹部那么大?学生:里面应该有很多卵,这样就可以生出许多小蚂蚁,使
5、种族可以延续。教师:为什么许多动物都要群体生活呢?群体生活对动物有何意义?学生:因为它们的单个力量不足以使自己和其它动物抗争,容易被伤害,所以只好借助于群体的力量。还有的动物如猴子,可联合起来以防不测。教师:社会行为是动物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食物、敌害以及生存条件等的适应。(三)、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教师:(展示两只蚂蚁共同搬运食物的图片)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那么动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学生: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都可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教师:人类了解了动物的一些特征以后,有什么用呢?请阅读书 P41。学生:人们利用昆虫间的气味通讯,如性引诱剂,从而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教师:可见了解
6、动物的行为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师:信息交流对于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非常重要。(播放蚂蚁的信息传递)学生观看后,探究动物间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请同学们阅读书 P3941,参考其中的探究活动,小组合作找到本组感兴趣的动物,提出问题,探究动物间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去认真的研究。两周后我们把写好的探究报告带来进行交流和评比。学生:(课后完成探究活动)(四)、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同学们查资料、举例,我们知道了许多营社会行为的动物,通过观察、分析营群体生活动物的特点,归纳总结出了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征;采用分析、讨论、归纳观察法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了大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
7、能力,拓展了大家的思维空间。十一、作业布置1参考书 P3941 探究蚂蚁的通讯2、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十二、板书设计第三节社会行为一、社会行为的概念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二、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组织还形成等级三、群体之间的通讯1、方式 动作、声音、气味2、作用 群体中的不同个体之间随时交流信息十三、课后反思教学反思:八、教学反思 动物的群体生活及社会行为离不开信息交流,动物的信息是什么,怎么交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单纯的讲解,学生也能记住,但是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很容易处于机械的记忆状态。 本节课整个教学
8、过程突出培养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在问题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获得知识,使探究更有趣、更有效,学生对知识记得扎实,难以忘怀。 本节课另一比较成功之处是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感受和体验中获得感悟。如请各小组用一句话概括成功的秘诀,其中有一组同学说“兴趣+汗水=成功”。学生感悟到科学的探究除了需要掌握知识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坚韧不拨的毅力。再如:实验完成后,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一只小蚂蚁,你有何感想?学生说:“妈妈你在哪里?”“我想回家!”“求求你,别碰我,我很疼。”“我很愿意和你交朋友,你能送我回家吗?”学生提出实验后应该把蚂蚁放回到大自然,还有几个同学提出为在实验中死去的蚂蚁默哀,学生在体验中感情得到了升华。接下来谈如何对待动物,学生发自内心地说应该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有些同学观察很仔细,能观察到蚂蚁触角相碰的情况,很多同学则观察不到,教师要给予指导和说明。 本节内容学生感兴趣,应引导学生多讨论。在设计探究计划和实施探究活动时,给学生创设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个性化的设计,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能力非常重要。及时总结,教学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