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大题训练.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2273237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大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态系统大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态系统大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态系统大题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态系统大题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态系统的训练题1.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图 1 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 表示能量值的多少。图2 是种群乙 10 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同化能量 1.1108 2107 1.4109 9107 3.4106(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 ,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每空 1 分) (3)图1 中 (数字)=210 7,C 表示_。(4)图2 中_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

2、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 信息,说明_离不开信息传递。2.每年到了夏收和秋收季节后,农民都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犯愁,焚烧会导致环境污染,直接埋进地里,一时难以降解,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的播种,请你结合自己学习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由于 ,所以抵抗力稳定性小于森林生态系统。(2)某同学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解决秸秆问题的方案: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角度分析该方案实现了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具有 意义。(3)若将大量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与粉碎的秸秆搅拌混匀后施到土壤中,可以增加秸秆降解速度,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最好选择 土壤取样,无菌条件下加

3、入含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 上,一定温度下培养12d,直至培养变浑浊,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 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 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3.请回答有关农业生态系统的问题:(1)农田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 。农田生态系统具有的功能包括: 。(2)调查某块农田的东方田鼠种群密度,一般采用 法。(3)管理人员连年使用同种化学杀虫剂杀灭害虫,结果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害虫再度爆发的原因: ; 。(4)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 。(5)农田被弃耕一段时间

4、后演替为灌木林,其演替类型属于 。4.下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F营养级示意图(a、b、c表示能量),请据图回答:图甲 图乙(1)用图甲中字母和箭头表示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图中缺少的箭头是_(用图中字母表示)。(2)图乙中能量a是指_,能量b用于_。(3)若被F摄入的能量为m千焦,其粪便中的能量为n千焦,c 1中的能量为e千焦, b中的能量为f千焦,则最终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最多为_;产生c 1 生理过程的场所是_。(4)在该生态系统中,D和F的行为活动互被对方感知,以利于捕食和反捕食,这体现出生态系统具有_的功能。多代选择的结果使反应敏捷的F与跑得快

5、的D得以生存,这共同进化现象的本质是 _。试卷答案1.(1)(2)第三营养级(1 分),不会(1 分) (3)(1 分) ;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1 分) (4)c 、d (5)化学;种群繁衍 解析:【命题立意】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能根据能量传递效率进行相关计算;识记种群的特征,能结合图表中信息准确答题的能力。分析图1:A表示摄入能量,B表示同化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F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图2:图2是种群乙10

6、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1-4年,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4-8年,1,种群数量不断减少,8-10年,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1)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结合表中数据可知,丙是第一营养级,甲和丁都处于第二营养级,乙处于第三营养级,戊处于第四营养级,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为:(1)。(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第三营养级;若甲的数量减少,乙的食物来源还有丁,因此戊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3)图1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表示乙的同化量=2109;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4)由以上分析可知,图

7、2中a、e两点时1,种群数量增加;c、d两点时1,种群减少;b点时=1,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因此,c、d两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种气味是某种化学物质散发出来的,属于化学信息,这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2.物种数量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利用率提高等) 减少焚烧秸秆引起的大气污染(沼渣、沼液、粪便可作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富含纤维素(富含纤维素分解菌) 摇床 刚果红 涂布平板法 透明圈解析:【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及微生物培养相关内容。人工生态系统物种数量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小。由图可

8、知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可减轻大气污染。因为要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菌类,所以要选择含纤维素多的土样。鉴别纤维素分解菌使用刚果红染液出现透明圈。3.(1)群落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标志重捕法(3)害虫中具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化学杀虫剂导致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营养结构(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食物链的结构)(4)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5)次生演替解析:【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种群密度的调查、群落演替等知识。(1)我们把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

9、简称群落。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2)调查运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通常是标志重捕法。(3)农田大量使用杀虫剂,杀虫剂对害虫抗药性变异进行了选择,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抗药性逐渐积累;另外,由于生物富集作用,害虫天敌大量死亡,营养结构遭受破坏,害虫在灾。(4)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5)弃耕农田的演替是 “从有到有”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4.(1)EFDB(1分) CA (1分) (2)F同化的能量(1分) F的生长发育和繁殖(1分)(3)(mn)4

10、%千焦或(ef)4%千焦(2分)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分)(4)信息传递(2分)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分)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1)食物链只包括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E)和消费者(F、D、B),A代表生产者,C代表分解者,故食物链是EFDB;(2)F摄入的能量包括同化的能量(a)和粪便中的能量两部分,同化的能量(a)又分为两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b)和呼吸热散失的一部分(c1);(3)F是第二营养级,最高营养级为B,F同化的能量是(mn)或(ef),故B同化的能量是(mn)4%千焦或(ef)4%千焦;(4)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11、、信息传递,本题主要体现了信息传递功能,进化的本质就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5.(1)竞争和捕食 (2)30 (3)偏高 (4)绿藻 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 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2分) (5)24.6 KJ/(cm 2a)解析:(1)通过分析画出食物网,则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2)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来源植食性:肉食性=1:1,则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传递效率为20%,1/20%+1/(20%20%)=30kg。(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用标志重补法,种群中的个体总数 = 初次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使重捕中标记个体数变小,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4)两种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能力相同,但蓝藻中藻毒素量远高于绿藻,会对罗氏虾和露斯塔野鲮鱼造成危害,因此选择的藻类是绿藻。如果藻类大量繁殖也会破坏环境,所以放植食性较高的鱼类,即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此类鱼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5)罗氏沼虾同化量=摄入食物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51.6-27.0=24.6 KJ/(cm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