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船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青铜峡市第二小学 吴楠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生字词,在阅读过程中检查、复习。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四次命令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果敢、镇定指挥、以身殉职的高尚品质和忠于职守、先人后己、保护弱小的做人之道。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四次命令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果敢、镇定指挥、以身殉职的高尚品质和忠于职守、先人后己、保护弱小的做人之道。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再现情境 1、读课题: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8
2、70 年 3 月 17 日夜晚突然,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灾难降临到了,人们都惊慌失措。指名读第 2 自然段(顷刻间):你读你读你读你也读(多人不同时读,但各读各的,读出那种混乱。 )3、师:这种情况下船长是怎样做的呢?(过渡)二、学习“救援”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 328 自然段,在读书思考的同时做适当的批注。 2、好,大家读得都很认真,我想一定也思考得很深入。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4 次) 3、投影出示四次命令:(1) “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它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人全部救出去!”(2)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3、!”(3) “快救克莱芒!”(4) “动作再快点!”4、在这四次命令中,你认为最关键的命令是什么?为什么?据回答投影出示第二次命令: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 (1)生:这句话具有威慑作用,使得大家不敢乱来了(2)师:假使你也在其中,你的父亲也在其中,他会拥挤吗?生:(3)师:我也有与你们年龄相仿的女儿,假如我们也在场,我想我会挤的!是那些人的素质都比我高吗?是那些人不爱自己的妻子儿女吗?还是那些人都怕死呢?(4)再读读黑暗中船长与洛克机械师、与奥克勒大副简短有力的对话吧!交流:a、 “20 分钟。 ”“够了。 ”大家知道距离沉船还有时间后,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也就不抢
4、着逃命了。交流:b、 “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 ”让大家感觉到了船长对他们每一个人负责,关心他们每一个人。5、学习第一次命令:师:这话船长在第一次下命令时也说过吧!(指名读第一次命令:“必须把 60 人全都就出去!” )你能够读懂这段话么?(如:“必须把 60 人全都就出去!”多么坚定的信念,既是给船员们的命令,又是给乘客们的信心,更是船长在客轮遇险的职责与使命!其他如:临危不乱、沉着镇定;乘客至上,忠于职守;关心妇女;)为什么那时人们没有听从他的指挥呢?再读一读人们的表现(第 5 自然段),然后交流。(在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但是,当他
5、们知道穿还有 20 分钟才沉没时,知道船长关心他们每一个人时,知道船长要严惩骚乱者时,他们都听从指挥了。 )(5)从这两次命令中你读出了船长是个怎样的人?6、再现船长的高大形象(创设情境朗读关键的第二次命令。 )7、哈尔威船长还下过什么命令?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如:关心弱者,心系乘客安危8、师:是啊,的船长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投影出示改动的第 25 自然段:哈尔威巍然挺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1)比较“挺立” 、 “屹立” ,理解“伟大的灵魂” 。 (人们被哈尔威
6、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的品德所感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2)齐读第 25 自然段。(3)引导质疑:他把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吗?他考虑到了自己吗?理解第4 自然段“实际上船上一共有 61 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进一步体会船长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到他人的品德。 )(4)再读,读出船长的沉着镇定与伟岸高大!三、学习“殉职”部分,升华情感1、在调遣完一切之后,哈尔威船长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船长岗位指名读第 29 自然段;再指名读。2、读完后你不想说些什么吗?假如你是获救的乘客,假如你是克莱芒,或者说你就是一个事后的读者。3、配乐朗读。4、哈尔
7、威船长随着“诺曼底”号徐徐沉入大海了,你就眼巴巴的看着吗?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读课题,让刚才说感想的“角色”读课题,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四、小结任我们怎样呼唤,哈尔威船长也不会回来了,因为他在生命与崇高之间作了果断的选择,他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所以,雨果在原文中讲“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五、课后作业:有人说,文章最后一句话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中的“又”字应该换成“最后” ,即“面对死亡,他最后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理由是这是一个悲剧,用“最后”才能凸显船长死得壮烈,才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有人说还是用“又”字好,表达
8、人们不忍船长离去的情感,他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与老师交流,当然,也包括了我。板书设计遇险 千钧一发7、 船长 自救 殉职 以身殉职舍己为人 忠于职守 临危不惧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青铜峡市第二小学 吴楠【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 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
9、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12 课,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文章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剪纸赞人,剪纸喻理,剪纸传情2、小小的剪纸竟然有这样大的作用,请好好欣赏吧。3、欣赏完这些剪纸,你能用一个词来赞美这些剪纸吗?过渡:你想知道什么?作者笔下姥姥的剪纸又是怎样的呢?先来学习第一部分。二、学习 2-3 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 2-3 段。2、姥姥的心灵手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再读。3、小结:这两句都是写姥姥心灵手巧的,但写法却不同,指名说(一是正面描写,一是侧面描
10、写)三、学习 4-6 自然段过渡:姥姥心灵手巧,作品栩栩如生,怎能不深入人心呢?而“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偏偏喜欢“刁难”姥姥。你又想知道什么?1.那“我”是怎样刁难姥姥的呢?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自由读读课文46 自然段。2.交流:“我”是怎样刁难姥姥的呢?3姥姥如此高超的技艺是与生俱来的吗?请从文中找出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来回答。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你从这句话里读出了什么?哪些句子写出姥姥总在剪呢?出示:“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想象还有什么时候剪?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熟能生巧的事例,你能举出一些来吗?如果想练好唱歌:“熟能生
11、巧,总唱,嘴都 了!如果想练好写字:“熟能生巧,总练 , 了!如果想4小结,悟出的道理:熟能生巧。四、学习 7-12 自然段1虽然我是那么调皮,又是刁难,又是耍赖,但姥姥不仅没有生气,还借机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可见姥姥多疼“我”呀!你还从哪里读出姥姥爱我呢?2姥姥是用什么剪纸把我吸引住的呢?自由朗读课文 7-12 小节,找找,文中具体描写了几幅老牛与兔子的剪纸?用浪线画出剪纸的内容。3讨论交流:一共有几幅?每一幅分别是什么?(1)出示: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的背上。你能给这幅剪纸起个名字吗?从这一幅剪纸上,你读出了什么?(读)(2)出示: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你
12、能给这幅剪纸给个名字吗?从这一幅剪纸上,你又读出了什么?(读)4我被姥姥的剪纸深深吸引住了,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从开始的“拴”到现在的“缠” ,你体会出了什么?过渡:姥姥的剪纸拴了“我”多久?还将拴“我”多久,还能拴“我”多久?五、学习 13 自然段1 如果说童年时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什么?(对家乡、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牵挂。 )2教师配乐朗读第 13 小节。在这一段中,又写到了姥姥的剪纸,谁来读姥姥的这幅剪纸?姥姥寄给我的剪纸,想对我说什么?3作者更是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你读懂了什么?4师生齐读这段话。六、拓展练习1同学们,也许我们的姥姥、爷爷、
13、奶奶没有这样的绝活,但他们关切的眼神,疼爱的话语,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感恩。记住,亲人、故乡永远是你情归的港湾。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路幸福地走下去。2在收到姥姥寄来老牛望着远去的小兔子的剪纸后,作者心境肯定颇不宁静,眼前肯定会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时候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假如你是作者,该怎么给姥姥回信呢?试着写写。板书设计:赞人 心灵手巧姥姥的剪纸 喻理 熟能生巧传情 无限牵挂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青铜峡市第二小学 吴楠【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
14、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4、联系实际谈谈学了课文的体会,并试着写写自己的人生格言 【教学重点】 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希腊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再次聆听他的教诲。上文讲到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弟子们领悟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出示最后一段) 2、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这段话,如果有疑问,请
15、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指名说) 过渡:弟子们是在听了老师的话后,才悟出这个道理的,要想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关键在于读懂老师说的话,请同学们细读课文 1-6 自然段,划出苏格拉底说的话语。 二、解读第一句话 课件演示: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1、指名读,评议。 2、加上提示语读,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 3、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你听懂了老师的那些要求?指名说。 4、该怎样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我的要求呢?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 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于是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 三、
16、解读第二句话 “你们已经到头了。“ 1、苏格拉底说这话时,弟子们完成任务了吗?他们表现如何? 2、苏格拉底用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敲响了弟子的警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想象苏格拉底的心情。 白板出示:苏格拉底_说:“你们已经到头了。“(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3、弟子们如梦初醒,想想弟子们明白了什么? 4、弟子们不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 白板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5、这段话对弟子们进行了什么描写
17、?仔细体会弟子们的表现,揣摩弟子们的心理,呆会儿老师要进行现场采访。 6、采访不同表现的弟子,体会抓住时机的重要。 (埋头前行的;摘了又随手扔掉的;光看光摇头的;两手空空的) 7、随机采访麦地里的小麦,强化抓住时机的重要性。 (颗粒饱满的;比较瘦小的;准备嘲笑的;摇晃脑袋的) 8、我能理解弟子们此刻的心情,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固然我们可以像小麦一样嘲笑弟子们,但我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 9、小结 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四、解读第三句话 “这
18、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苏格拉底是怎么对弟子们说的呢?白板出示,以不同的语气指名读 2、明确两个“最大的麦穗“不同的含义 3、醉翁之意不在酒,苏格拉底仅仅在说“麦穗“吗?还在说什么? 如果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白板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_里肯定有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就是你们刚刚_的。“ 4、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五、解读最后段落 “人的
19、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齐读 2、体会分号的用法,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体会双引号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义 4、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 突出显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直接跟弟子们说了吗?潜移默化间给弟子影响,这种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诗形容。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
20、真是一个高明的老师! 5、老师示范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只有上好每一节课,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离我的追求更近! 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6、指名联系实际理解。(教师点评) 7、创设情境,多反复诵读:“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六、 欣赏创作,感悟内化。 1、欣赏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再次体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有过的错失良机的事。 3、创作名言,送给那些需要提醒的人。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 2、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