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转本古诗词阅读训练 2017年07月16日,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书咏怀二首(其一) 李贺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注】,李贺写此诗时,因不得举进士而赋闲在昌谷家中。长卿:司马相如的字。他在景帝时任武骑常侍,武帝时拜孝文园令,都是闲职,与他的才华、抱负极不相称。后来他弃官而去,闲居茂陵家中。一简书:汉武帝在司马相如去世后才把他的封禅书奉为至宝,躬行实践。,问题:,(1)诗歌最后一联,哪个字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试分析。(2)诗歌写到了司马相如的人生遭遇,诗人借此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译文:,司马相如安居茂陵,绿
2、草蓬蓬垂入石井。一边弹琴一边看卓文君,只见春风拂动她的鬓影。可叹梁孝王和汉武帝,把他看得像断梗一样弃置不用。死后只留下一卷文书,武帝却照着行封禅礼登上泰山顶。,【赏析】,李贺因不得举进士,赋闲在昌谷家中,尽管家乡山水清幽,又能享受天伦之乐,却难以排遣苦闷的情怀,因而借司马相如的遭遇,发抒自己的感慨。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西汉著名文学家。景帝时任武骑常侍,武帝时拜孝文园令(管理皇帝墓园),都是闲散官职,与他的才华、抱负极不相称。他闷闷不乐,终于弃官而去,闲居茂陵家中。,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写茂陵家园的周围环境和司马相如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绿草垂石井”五字,勾勒出一幅形态逼真、情趣盎然的画面,
3、烘托出清幽雅洁的氛围:修长的绿草从石井栏上披挂下来,静静地低垂着,点出这儿远隔尘嚣,甚至连风的干扰也没有,真是安谧幽静极了。“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在茂陵赋闲的日子里,司马相如不仅有清幽秀美的景物可供赏心悦目,还有爱妻卓文君朝夕相伴。面对知音的妻子,用琴声倾诉心曲,望着她那在春风吹拂下微微晃动的美丽鬓影,不禁陶然欲醉。,司马相如才智过人,有着远大的抱负,竟僻处一隅以闲散为乐。后四句说明这是当权者不重视人才造成的结果。他在世时才气纵横,梁王与武帝却“弃之如断梗”,把他当成断残的草梗弃置不用,而他去世以后,“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汉武帝才把他遗留下来的那篇封禅书奉为至宝,躬行实践,登泰山而
4、祭天,至梁父而祭地。“金泥泰山顶”,那仪式和场面是何等的庄严肃穆,显示出封禅书的价值和威力。而“惟,留一简书”的“惟”字,又揭示了这种景况的凄凉可悲:难道满腹经纶的司马相如,其全部价值只在于这篇封禅书吗?他那学富五车的大才和这笔少得可怜的精神遗产是多么的不相称啊!作者词斟句酌,用最经济的笔墨从各个侧面充分而准确地反映了司马相如生前的落寞和死后的虚荣。这首诗旨在抒发自己的怨愤之情,却从描写司马相如的闲适生活入手,欲抑先扬。,前后表达的感情迥然不同,犹如筑堤蓄水,故意造成高低悬殊的形势,使思想感情的流水倾泻而下,跌落有声,自有一种韵味。,解析:,参考答案:,(1)惟。这一字,含蓄地表现了司马相如所
5、遭受的凄凉辛酸,似乎他留给后人的,就只是这篇封禅书,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作者用最简练的笔墨,准确地反映了司马相如生前的落寞和死后的荣光。,司马相,(2)司马相如看似怡然自得实则落寞的生活,也是李贺闲居生活的写照,而司马相如被当权者弃用,不得志,这和李贺的遭遇又何其相似。诗人借司马相如以自比,借写司马相如的人生遭遇来抒发自己赋闲在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采桑子 晏几道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赏析:,上片忆当年西楼月下初见,泪粉而偷匀,歌罢而还颦,细腻地描绘出歌女的处境、神态和
6、心情。起首两句写一次夜间的宴集,词人在月下与她相见 她正偷偷地抹干珠泪,重整铅华。“泪粉偷匀”,初次见面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也许是终生不忘的,何况那是一位正在流泪的姑娘!“匀”,谓匀粉,把脸上的粉搽匀。“偷匀”二字,中含几许辛酸。“歌罢还颦”,她匀脸后还要继续唱歌,唱完了歌却又皱着眉头,郁郁不乐,那神,态可惜隔着袅袅的炉烟,未能看得真切。“看未真”三字,意味深长。其实,淡薄的香烟,不能阻隔人的视线,词人所“恨”的只是坐处与她隔开,未得亲近,尤其是无法知道她为什么流泪悲伤。上片着力在“泪”字与“颦”字。歌女的凄凉身世,痛苦心情,词人对她的同情和爱慕,都在这里表达出来了。如俞陛云所说的:“不过回忆从
7、前,而能手写之,便觉当时凄怨之神,宛呈纸上。”(宋词选释),下片写别后相思,,楼外柳、楼中人对举,全从倦客写去。过片两句,言自从分别过后,想那楼外垂杨,又该几度在春天更换枝叶。“垂杨”,在旧体诗词中,往往有着各种特殊的象征意义。古来有折杨柳赠别的习俗,因而见到杨柳便使人联想到别离;杨花柳絮,飘飏无定,又使人联想到身世的飘泊无依。“几换青春”,犹言过了几个春天。欧阳修朝中措词:“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青春。”青春,指春季,春季草木由枯而绿,故云青春。,在词中说青春几回更换,语意双关,亦暗示人的年华渐老。“倦客红尘”,犹言红尘中之倦客,词人自谓。上与“别来”“几度青春”相应,飘零岁久,故云“倦客”
8、;下连“长记楼中粉泪人”。“红尘”对照“楼中”,“倦客”对照“粉泪人”。“楼中粉泪人”。,【注】,泪粉偷匀:偷偷地抹去脸上的泪痕。倦客:作者自称。(1)下阕中的“几换青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2)试概括上阕和下阕的内涵。,2解析:,(1)青春,指春季,春季草木由枯而绿,故云青春。几换青春,字面意思是说,过了几个春天,词中显然还暗示人的年华渐老,与欧阳修的“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2)上阕追叙当年与歌女初相见的情景,通过对歌女神态和心理的描写表现了其不幸的处境。下阕写别后相忆,注意联系“垂杨(柳)”的内涵(柳一别离,思念;柳絮一漂泊)。,参考答案:,(1)运用
9、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是说已过春光几度,同时还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喟,暗示人的年华渐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歌女命运的牵挂。(2)上阕追叙当时情景,细腻地描绘出歌女的处境、神态和心情,凸显歌女强颜欢笑以助人取乐的可怜处境,只给人留下一个朦胧的形象;下阕写别后相忆,以“垂杨”和“红尘”为参照,反衬自己对歌女的深切思念,发“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上西平送陈合人 吴 泳跨征鞍,横战槊,上襄州。便匹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声吹起塞云愁。男儿若欲树功名,须向前头。 凤雏寒,龙骨朽,蛟渚暗,鹿门幽。阅人物、渺渺如沤。棋头已动,也须高著心筹。莫将一片广长舌,博取封
10、侯。,注释:,征鞍:犹征马。指旅行者所乘的马。横战槊:横持长矛。指从军或习武。襄州:襄阳,襄阳区位于鄂西北,地处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边缘。今天的湖北。便:骑,驾芙蓉:荷花的别名。凤雏:三国时期庞统的号。,广长舌:指佛的舌头。据说佛舌广而长,覆面至发际,故名广长舌。后用以喻能言善辩。,龙骨:龙:指的是卧龙,即诸葛亮。鹿门:鹿门山之省称。在 湖北省襄阳县。 后汉庞德公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后因用指隐士所居之地。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隐居于此。封侯:封拜侯爵。战国策赵策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史记卫将军列传: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注】,吴泳:南宋人,曾任秘书丞、秘书少监,起
11、居舍人,为官直言敢谏,不避权贵。襄州:在今湖北西北,南宋时与金交界。蹴踏:踩踏。(多高著:高明的招数。(1)阅读上阕。简要概括陈舍人的形象。(2)这是一首送友人赴任的词,与通常抒发离愁别绪的诗歌有何不同?,3解析:,(1)解题时要注意联系注释,要通读全词来把握。联系襄州的位置来看,“上襄州”便带有上前线的意味。“跨征鞍,横战槊”放在开头,醒目突出,联系下阕,在战局紧张、敌人不断骚扰的危急时刻,这就是一副“横槊立马”的出征形象。(2)根据作者对陈舍人形象的塑造,以及词中的“须向前头”“博取封侯”等字眼,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在送别时对陈舍人的鼓励。再结合注释对作者的介绍,也可感受到作者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参考答案:,(1)陈舍人所要去的襄州,在当时位于宋、金边界,去寰州也就带有上前线的意味;作者用“征”“战”分别修饰“鞍”和“槊”,制造了十分强烈的战斗气氛,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横槊立马”的出征者形象。,参考答案,(2)作者结合当时宋金对峙、金人侵扰的严重局势和裹阳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希望友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当然这也是诗人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全词没有离别的伤感。而是洋溢着一种男子汉干成一番事业的豪气和壮志,这是一种充满英雄气概的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