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胚第一章 绪论1(MJ)组织是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人体的组织可归纳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类型。2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 HE 染色法。苏木精染料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和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称为嗜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的成分着粉红色,称嗜酸性。第二章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特征:1. 排列紧密、形态规则,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2. 有明显的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3. 有基膜4. 上皮内无血管5. 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感觉等功能第一节 被覆上皮类型和分布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内表面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
2、腔面单层立方上皮 肾小管、甲状腺滤泡单层柱状上皮 胃、肠、胆囊、子宫等腔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呼吸道内表面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的内表面角化:皮肤表面复层柱状上皮 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等变移上皮 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腔面单层扁平上皮: (MJ)内皮: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的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MJ)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腔面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核圆形,位于中央分布:甲状腺、肾小管单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核呈三角形,染色深,近细胞基底部分布:胃肠、胆囊、子宫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柱状细胞(最多) 、梭形细胞、锥形细胞、
3、杯状细胞构成分布:呼吸道粘膜复层扁平上皮:基底细胞只有一层,呈矮柱状分布:角化的:皮肤表面(无核)变移上皮:分布:膀胱、排尿管道第三节 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一上皮细胞的游离面1. 微绒毛(MJ)是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向腔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如小肠柱状上皮的纹状缘,肾小管的刷状缘) 使细胞面积增大,促进并参与细胞吸收物质的功能。2. 纤毛(MJ)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长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功能。二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基膜(MJ)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基膜结构:1光镜:HE 染色呈粉红色2电镜:基板(又分透明层和致密层)和网板组成第三章 结缔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
4、织特征:1. 细胞的种类多,数量多,无极性2. 细胞外基质多由基质和纤维构成3. 功能多样,主要为连接、支持、保护、防御、运输和营养4. 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演变而来第一节 固有结缔组织(MJ)固有结缔组织分布广泛,按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一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基质:(MJ)组织液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的部分血浆成分,其中含有血液中的多种营养成分。纤维:1胶原纤维(最多):新鲜是呈白色,又称白纤维。HE 染色呈浅红色。光镜:纤维粗细不等,分支交织成网,化学成分主要是型和型胶原蛋白。电镜: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细丝(胶原原纤维)组成,再粘合为胶原
5、纤维。呈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胶原纤维的韧性大,抗拉力强。2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维。HE 染色呈淡红电镜:核心部分由弹性蛋白组成,外周包裹微原纤维,主要是原纤维蛋白弹性纤维弹性强3网状纤维:HE 染色不易着色,用银盐可染成黑色,又称嗜银纤维细胞(肌纤维是细胞)1成纤维细胞: 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功能:可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构成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各种纤维和基质。2巨噬细胞: 核小,着色深,呈酸性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功能:吞噬功能;抗原提呈作用3浆细胞: 结构:光镜:呈卵圆形或圆形,胞浆丰富,呈嗜酸性;核圆,多偏于细细胞一侧,异染色质粗,分布于核膜出,呈车轮状电镜:浆细
6、胞胞质内含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浅染区内有高尔基复合体和中心体功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来源于 B 淋巴细胞4肥大细胞: 光镜:细胞较大,圆形,呈嗜酸性;核小而圆染色深(紫蓝色) ,位于中央功能:内涵肝素、组织胺和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织胺和白三烯可使平滑肌收缩和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反应。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收嗜酸粒细胞聚集到过敏反应。二致密结缔组织: 1规则致密结缔组织2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3弹性组织三脂肪组织:分为黄色脂肪组织(单泡脂肪)和棕色脂肪组织(多泡脂肪,产热比黄色脂肪多)四网状组织:1(MJ)由网状细胞、网状
7、纤维和基质组成。2分布:骨髓、脾、淋巴结第二节 软骨和骨软骨组织的结构:1软骨细胞包埋在软骨基质中,所在的腔隙称软骨陷窝(MJ) 。同源细胞群(MJ): 位于软骨中部,由一个幼稚的软骨细胞分裂增生而成的细胞群,称同源细胞群。软骨组织的类型: 1透明软骨:新鲜时呈半透明;就有较强的抗压性,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2纤维软骨:新鲜时呈不透明的乳白色;韧性强大3弹性软骨:新鲜时呈不透明的黄色;具有较强的弹性二骨骨组织的结构: 骨组织的细胞:1骨细胞(最多):骨陷窝(MJ)骨细胞胞体所在的腔隙称骨陷窝。骨小管(MJ)突起占的腔隙称骨小管。2骨祖细胞 3成骨细胞 4破骨细胞长骨的结构:1骨干(MJ)主要由密质
8、骨构成,在骨干的内外表层形成内环骨板和外环骨板,在中间形成哈弗斯系统和间骨板。2哈弗斯系统(MJ):又称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长骨的主要支持结构。第三节 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浆、血液; 血细胞、血小板、血浆;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2血液染色法:瑞特染色法(Wright 或 Giemsa 染色法)二血液的有形成分红细胞:1结构:呈双凸盘状;无核也无任何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2网织红细胞(MJ):新生红细胞内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不成熟的红细胞)白细胞: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无粒白细胞:单核细胞、
9、淋巴细胞1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中最多的一种,占 50%70%结构:细胞呈圆球形,直径 10-12um充满均匀分布的小颗粒,呈浅红或浅紫色核呈杆状或分叶状,叶间有细丝相连,一般为 2-5 叶2嗜碱粒细胞:数量最少,占 0%-1%结构:直径 10-12um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蓝紫色嗜碱颗粒核分叶,呈“S“或不规则形3嗜酸粒细胞:占 0.5%-3%结构:直径 10-15um充满粗大、大小相等、分布均匀的橘红色嗜酸性颗粒核分两叶4单核细胞:体积最大的白细胞,占 3%-8%结构:直径 14-20um胞质呈呈灰蓝色,内含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即溶酶体核多呈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的不规则形5淋巴细胞:占
10、25%-30%,按直径大小可分为小淋巴细胞、中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结构:直径约 5-20um胞质少,仅在核周围形成一窄带,具较强的嗜碱性,染成蔚蓝色核为圆形,一侧常有浅凹血小板:1来源:骨髓巨核细胞胞质2结构: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无细胞核呈双凸圆盘状,直径 2-4um中央部有紫色颗粒,称颗粒区;周边部呈浅蓝色,称透明区第四章 肌组织第一节 骨骼肌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呈长圆柱形;核呈扁椭圆形,位于基膜下;有明暗相间的横纹肌节(MJ):相邻两条 Z 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由 1/2 I 带(明带)+A 带(暗带)+1/2 I 带(明带)组成,它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1、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肌原纤维:只有细肌丝是明带,只有粗肌丝是暗带横小管(MJ):是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肌浆网: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第二节 心肌一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并相互吻合成网多数心肌只有一个核,少数双核,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呈明暗相间的规则性横纹第三节 平滑肌一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呈长梭形;细胞中央有一个杆状或椭圆形的核;无横纹第五章 神经组织1尼氏体(MJ):光镜下强嗜碱性,位于胞体和树突内。电镜下,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2神经原纤维(MJ):在镀银染色切片,可见神经原纤维在胞体内,呈
12、棕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内,直达神经末梢。电镜下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3突触(MJ):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传递信息的结构部位称突触。4化学突触:结构:电镜下,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三部分构成。5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少突胶质细胞(参与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 、小胶质细胞(具有吞噬能力,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室管膜细胞(产生脑脊液)6神经纤维(MJ):由神经胶质细胞包裹神经元的轴突或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构成。可将其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7郎飞结(MJ):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一个施万细
13、胞包裹一段轴突或长树突,相邻的施万细胞不完全连接,位于神经纤维上的这一部分较狭窄,称郎飞结。8感觉神经末梢:游离神经末梢、有被囊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肌梭)9运动终板(MJ):位于脊髓前角或脑干的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的长轴突,抵达骨骼肌时失去髓鞘,其轴突反复分支与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触连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第七章 循环系统第一节 心脏:1心壁的结构: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2心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心内膜下层构成。第二节 血管:血管壁结构:内膜、中膜、外膜一动脉:大动脉中膜:主要由 40-70 层弹性膜构成中动脉内膜:是一层内弹性膜中动脉中膜:由 10-40 层环形平
14、滑肌纤维组成二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结构:内皮、基膜、周细胞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内皮细胞的基底附于基膜上。在内皮细胞在基膜间散在分布有数量不等的周细胞。毛细血管的分类:1连续毛细血管:特点:内皮连接紧密,基膜完整,有大量吞饮细胞分布:结缔组织、肌组织、肺、中枢神经系统2有孔毛细血管:特点:有许多内皮窗孔,有连续的基膜分布:胃肠黏膜、某些内分泌腺、肾血管球3血窦(窦状毛细血管):特点:管腔大,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间隙大,或有窗孔,基膜不连续,无基底膜分布:肝、脾、骨髓、某些内分泌腺第八章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由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构成。第一节 免疫细胞:1淋巴细胞:
15、T 细胞、B 细胞、细胞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J):是指血液内的单核细胞、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内巨噬细胞、骨组织的破骨细胞、神经组织内小胶质细胞、肝巨噬细胞和肺巨噬细胞等。第二节 淋巴组织:1分为弥散淋巴细胞和淋巴小结2淋巴小结的结构:暗区 明区 小结冒第三节 淋巴器官一胸腺:胸腺的组织结构:1皮质2髓质:胸腺小体是胸腺髓质的特征性结构3血-胸屏障(MJ):血液内的大分子抗原物质不能进入胸腺皮质,表明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称血-胸屏障。二淋巴结:1皮质:位于被膜下方,由浅层皮质、副皮质区及皮质淋巴窦构成。2副皮质区(MJ):位于皮质深层,为浅层皮质与髓质之间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
16、由 T 细胞构成,又称胸腺依赖区。3髓质:由髓索及其间的髓窦组成第九章 消化系统第一节 消化管1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分为四层,依次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与外膜。2胃底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的胃腺,也是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胃腺,由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及内分泌细胞组成。结构:腺体呈分支管状,可分为颈、体与底部。颈部短而细,与胃小凹衔接;体部较长;底部略膨大。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3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主要分布于腺的体和底部。结构:具有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细胞呈柱状,核椭圆,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呈嗜酸性,该部位呈泡沫状。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4肠绒毛(MJ):小肠绒毛是由上皮和
17、固有层向肠腔突出而成。绒毛的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绒毛中轴为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其中含有中央乳糜管、毛细血管网和纵行平滑肌。小肠绒毛极大地扩展了小肠的表面面积,增加了小肠的吸收功能。5潘氏细胞(MJ):位于小肠腺的基部,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细胞较大,呈锥形,细胞顶部细胞质内充满了粗大的嗜酸性分泌颗粒。潘氏细胞分泌防御素,又称陷窝素、溶菌酶,对肠道微生物起杀灭作用。第二节 消化腺一胰腺:1泡心细胞:胰腺的腺泡腔面可见数个较小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泡心细胞。泡心细胞的胞质染色淡,核卵圆或圆形,是由润管起始端的上皮细胞伸入腺泡腔内所致。2人胰岛细胞:A 细胞:
18、又称甲细胞。功能:A 细胞分泌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细胞将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抑制糖原合成,使血糖升高,满足机体活动的能量需要。B 细胞:又称乙细胞、 细胞。功能:B 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脂肪细胞等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细胞贮存起来,从而使血糖下降。D 细胞:又称丁细胞、 细胞。功能:D 细胞分泌生长抑素,旁分泌方式直接作用于邻近的 A 细胞、B 细胞或 PP 细胞,抑制致谢细胞的分泌活动。PP 细胞:功能:分泌胰多肽,具有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及胆囊收缩等作用。二肝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长约 2mm,宽约 1mm。结构:肝板、肝血窦、胆小管1中央静脉:肝小叶中
19、央有一条贯通其长轴的静脉,称中央静脉。2肝细胞:三种面,血窦面、胆小管面、肝细胞邻接面 结构特点:细胞大,多边形 核大而圆,居中,双核较多,染色浅 胞质呈嗜酸性,含嗜碱性团块 细胞器丰富而发达 包涵体(糖原,脂滴等)3肝血窦:结构特点:位于肝板之间,其腔大而不规则 内皮细胞薄,有大量窗孔,无隔膜 细胞间隙宽 无基膜 有肝巨噬细胞:位于肝血窦内,又称库普弗细胞。4窦周隙(MJ):为肝血窦壁与肝板之间的狭小间隙,宽约 0.4um。结构特点:为肝血窦壁与肝板之间的狭小间隙 充满了血浆 贮存维生素 A,产生细胞外基质5胆小管(MJ):是相邻肝细胞面的质膜局部凹陷围成的微细管道,在肝板内连接成网。门管区
20、(MJ):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称门管区。有三种伴行的管道,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第十章 呼吸系统一气管:管壁由内向外依次为黏膜、黏膜下层、外膜二肺肺导气部:包括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管壁结构变化规律: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逐渐变成单层柱状 杯状细胞逐渐减少至完全消失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消失 软骨组织由不规则片状逐渐减少至消失 平滑肌逐渐增多肺呼吸部:1呼吸性支气管:出现少量肺泡开口,故有换气功能2肺泡管:相邻肺泡开口之间有结节状膨大3肺泡囊4肺泡:肺泡上皮:型肺泡细胞 特点:a.单层扁平细胞 b.无增殖能力 c.覆盖肺泡约95%
21、的表面积型肺泡细胞 特点: a.呈立方形或圆形 b.许多板层小体肺泡隔(MJ):相邻肺泡间的薄层结缔组织构成肺泡隔,其内有成纤维细胞、肺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管、神经纤维和密集的连续毛细血管及丰富的弹性纤维,其弹性起回缩肺泡的作用。肺泡孔(MJ):是相邻肺泡间气体流通的小孔,肺泡孔起侧支通气作用。 (炎症扩散的通道)气-血屏障(MJ):是肺泡内气体和血液内气体间进行交换所进过的结构,主要由肺泡表面液体层、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构成。尘细胞(MJ):肝巨噬细胞有十分活跃的吞噬能力,吞噬了大量进入肺内的尘埃颗粒后成为尘细胞。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1肾单位(MJ):
22、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2肾小囊(MJ):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双层盲囊,内有血管球。足细胞电镜观察:从细胞体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又发出许多小的指状次级突起。相邻足细胞的次级突起相互呈抱指状相互嵌合,紧贴在血管球基膜外面。3近曲小管:特点: 光镜:上皮细胞为锥形或立方形 胞质嗜酸性 游离面有刷状缘 细胞基部有纵纹电镜:刷状缘由排列紧密的微绒毛组成 基底面有发达的质膜内皱 有许多侧突4球旁复合体(MJ):又称肾小球旁器,包括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三者位于肾小体血管极所形成的三角区。第十五章 男性生殖系统1支持细胞(MJ):又称 Sertoli 细胞,细胞呈不规则长锥形
23、,基部紧贴基膜,顶部伸向腔面。功能:对生精细胞起支持和营作用 分泌少量液体进入生精小管管腔,成为睾丸液,有助于精子的运输;而其微丝和微管的收缩可使不断成熟的生精细胞向腔面移动,并促使精子释放入管腔 精子成熟后脱落的残余胞质,被支持细胞吞噬和消化 合成和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与雄激素结合,以保持生精小管内有较高的雄激素水平,促进精子发生 分泌抑制素,释放入血,可反馈性的抑制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 支持细胞之间形成的紧密连接参与构成的血-生精小管屏障,防止有害物质侵入,形成并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还能防止精子抗原物质逸出到生精小而引发自身免疫反应2生精细胞和精子发生:生精细胞:自生精小管基底部至腔
24、面,依次有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精子形成期:核染色质高度浓缩,核变长并移向细胞一侧,构成精子头部的主要结构 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顶体泡,逐渐增大,凹陷为双层帽状覆盖在核的顶端,形成顶体 中心体迁移到顶体对侧,其中一个中心粒的微管延长,形成轴丝,成为精子尾部的主要结构 线粒体汇聚于轴丝近段周围,盘绕成螺旋型的线粒体鞘 其余的胞质集聚尾侧,形成残余胞质,最后脱落第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1门细胞还能分泌雄激素。2放射冠(MJ):最内层的卵泡细胞为柱状,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3透明带(MJ):在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之间出现一层均质状、折光性强、富含糖蛋白的嗜酸性膜,称为透明带。4排卵(MJ):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排卵。排卵时间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 14 天左右。5黄体(MJ):排卵后,卵泡颗粒层和卵泡膜向腔内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也伸入粒层,在 LH的作用下逐渐演化成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色黄,称黄体。6颗粒细胞分化为颗粒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膜细胞演化为膜黄体细胞,分泌雌激素。7闭锁卵泡(MJ):退化的卵泡称闭锁卵泡。8间质腺(MJ):膜细胞增大,形成多边形上皮样细胞,胞质中充满脂滴,形似黄体细胞,并被结缔组织和血管分隔成分散的细胞团索,称间质腺。9月经周期:包括月经期、增生期、分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