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科技社会建制.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284954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章---科技社会建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12章---科技社会建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12章---科技社会建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12章---科技社会建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12章---科技社会建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建制化,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认识科学技术的三个视角之一”那么,科学技术的建制化又呈现出那样一些规律呢?本章,主要从科学技术的体制化、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等几个方面阐述科学技术建制化的特征和规律。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体制化一、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含义1、含义“科学技术活动确立为一种社会建制的过程。 ”“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旨在规范人类对自然力量进行探索和利用的社会组织制度” 。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组织化、系统化、规范化、形式化,是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主要内涵和标志。通过对科学社会建制的认识,可以了解科学技

2、术体制化的深刻内涵。社会建制(social institution )“组织编制和制度的总称,是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和制度体系,主要是指社会组织制度,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和物质支撑等要素。 ”这些要素互相依托、共存、促进,构成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稳定的、组织化的、系统的结构形式,并制约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发挥。22、构成1)价值观念“阐明科学技术建制化的终极目标或存在价值的理论体系,它向社会成员揭示出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存在的意义,使他们在充分理解制度目标的基础上,去遵循制度规范。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有关科学技术的社会目标和功能的理论中,

3、并集中体现在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中。 ” 2)行为规范“是制度运行过程中起行为约束作用的要素,是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人类特定社会活动行为模式的规定,也是人们要遵循的行为准则。 ”3)组织系统“是社会建制的实体结构,是制度和规范的载体,是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化实际运行的组织构成。 ”4)物质支撑“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运行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保障,是科学技术社会建制构成的硬件。 ”科学技术体制化程度的提高,是上述各要素相互匹配、协调、促进和制约,从而实现科学技术整体的目标、功能、效率;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有序化的结果。科学技术体制是一个多层面的,由运行机制、组织结构、相关制度等构成网络化的

4、系统,科学技术体制化也是一个从无到有并不断完善的社会过程。二、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历史演变理论,渊源于科学社会学研究。默顿,1938, 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分析了科学在当时当地的体制化和科学(作为一个慢慢出现的社会体制)与其3它体制之间的互动方式等问题,为科学技术体制化研究开辟了道路。英,贝尔纳,最早,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在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954, 历史上的科学 ,提出科学活动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会职业。分析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形成与演变过程,是讨论科学技术体制化进程的重要路径。1、孕育1)业余科学家古代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融为一体,没有专业分工,科学活动的主体

5、是一些具有科学气质和渴望探索自然奥秘的人。 “自然哲学家”但在古代他们不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从事的也不是专门的职业。2)古代工匠古代技术,技术活动与生产活动融为一体,主要形式是有关手工操作的、经验性的一些方术,缺少科学知识和文化的底蕴,主体是生产活动中的生产者、工匠。出身下层社会,传授技术知识大多局限于家庭内部或师徒之间。因此古代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古代科学技术:原始性、自发性,社会功能有限,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很低,无法形成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专门职业化的社会角色。但由科技本身继承性和社会进步自组织性决定,是后来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雏形。2、肇始重要标志:近代科学家、技术专家角色、科学技术

6、人员的职业化。1)科学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入,社会条件相对成熟,孕育专业化的科学家队伍的出现。4中世纪后期,欧洲大学(神学、医学和法学等,培养神职人员和医生、法官) ,逐渐出现学科分化和增多,出现靠讲授自然科学课程获得工资的专门教师,成了一种社会职业。另一部分成员,未经正规的大学培养,受工匠传统的熏陶,有丰富经验和科学洞察力,敢于探索和实验,对科学有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并且多才多艺。达芬奇大学的学术传统与工匠的实验探索精神相结合,科学实验也从生产实践中分离,出现分门别类的专门化的科学研究,职业科学家社会角色出现。各种专门性的学会组织的出现是科学体制化进程中关键的一环。英,率先迈出

7、第一步。17 世纪 60 年代,英国皇家学会,科学研究活动专业化,科学家的职业角色得到英国社会的承认。牛顿、波义尔、胡克、哈维等。会员多属上层社会,不需依靠科研活动维持生计,本质上属业余科学家联盟。法,1666,巴黎科学院。院士,专职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 “带薪制度” 。科学家社会角色形成的重要步骤,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体制化的初始形态。19 世纪后,西欧各国效仿法国, “带薪制度” 。科学终于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是在德国。派人赴英、法进修、培训和学习;为从事高等教育和产业化的科学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职业岗位。1834,英,惠威尔首先提出 “科学家” (scientist) ,逐渐被社会接受

8、。标志着近代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真正诞生。2)技术专家(工程师)社会角色的诞生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16 世纪,欧洲,首先出现以道桥和从事测量为职业的土木工程师。17 世纪后,生产发展,生产规模扩大,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日益5提高,相继出现机械、冶金、采矿、电气、化工和管理等一系列专业化的工程师。欧洲的工程技术教育的普及化也是产生工程师社会角色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德,先后创办职业性教育的技术学院。随着工程师队伍的扩大,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提高、程度的加深、领域的扩展,技术科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技术科学和工程师互相促进、相生相长,推动了工程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并最终取代传统工

9、匠成为专业化、职业化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3、确立和成熟1)现代科学体制19 世纪,科学事业真正成为一种社会建制还远没有成熟。20 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对技术和生产的指导作用日益加强,科学和技术一起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科学技术体制得以确立和走向成熟。在科学家社会角色的确立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相对发展的比较早,也比较成熟。这与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经济体制、科学技术政策等因素有较直接的关系。美国走在了最前面。(1)改革大学和科研体制。分科的系、研究生院制度;(2)企业中工业实验室的大量建立。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创新直到新

10、产品开发于一身的机构。(3)国立科研机构。上述三方面的构成互相补充、协调和促进,既确立了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又完善了学科体制建设,形成了一个稳定、高效、良性运行的体制化的系统。其它发达国家的科学体制化建设也有许多与美国相似的地方:国家直属的科6研机构;类似的科学家培养模式和科研机制;设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与应用研究科学家的岗位等。2)现代技术体制现代技术专家角色的确立是和现代科学家角色的确立交织在一起的。科学家为了科研的成功常常需要做一些传统意义上属于技术性质的工作,而工程师在工作中为了实现创新也必须做一些传统意义上基础研究的工作,以寻求科学理论知识的支持。现代科学和技术由于学科相互交织,影响甚至

11、决定了学科体制的交织,也促使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职业岗位相互交织、重叠和融合。因此,在现代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和职业岗位中,实质上包含了技术专家的存在,再加上企业中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就构成了现代技术专家队伍。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有一个显著的特征,他们在社会生产中显现出来的比科学家更加直接和明显的经济功能,这也是技术专家社会角色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三、科学技术体制的构成系统本身,相对独立的自主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外部的联系和作用,将科学技术运行与社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的连接机制。构成:科学技术组织机构的构成、制度构成、政策、法律法规的构成等。具体表现:科学技术投入和拨款制度、开放和开拓技术市场制度、科技成

12、果推广制度,高新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业制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例制度、研究开发和设计机构、科技奖励制度,相关科技人员的人事制度,科学技术法律制度、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等方面。科学技术体制化内涵随科学技术活动从个体到集体,直到国家规模的发展不断深化。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科学技术体制是由科学技术活动的经济支持体制、科技结构比例、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与增加的体制、科学技术人员培养的制度、7科学技术活动的法律保障、科研管理体制等方面构成的复杂的大系统。1、活动的经济支持制度科学技术的投入机制。由政府拨款的财政性科技经费、金融机构科技贷款、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高校和科研机构自筹经费、社会风险和创业

13、资金、基金会基金或民间捐赠等组成。根据不同的科技活动的内容,各类资金的投入有不同的功能和投向。主要内容:研究与发展(R D) 、科技的转化和应用、科技服务。政府拨款财政科技投入:R D、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性研究、一部分对科技成果转化和研究活动开始阶段的启动投入。金融机构科技贷款、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活动。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资金:出现于 20 世纪下半叶,主要投向是支持高技术企业,是这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初始阶段的主要资金来源。美国其他科技投资或融资渠道: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自筹经费,创业投资机构的创业投资资金,吸收国内外机构或民间的捐赠资金等。2、研究的结构比例 结构

1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建立恰当的三者之间的科研经费分配比例关系,是科学技术体制的重要内涵。前提: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重视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并在这方面有较大的投入是必要的。但是,又不能忽视本来就很薄弱的基础研究,没有基础研究作后盾,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就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3、活动的法律调整8科学技术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调整科学技术活动中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家调动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为实现其科学技术发展目标而做出的科学技术的行为规范,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对研究与开发的成果,要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包括三个方面:- 通过立法保障科技发现发明( 知识产权);- 通过立法

15、保障对科技的有效投人;- 通过立法保障科技情报的正常交流和科技知识的有效传播以及必要的保密。二战后,立法几乎深入到人类科技活动各个方面。科技政策法制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规划、宏观政策,对于科学技术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纵向关系;国家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科学技术领域之间在科技研究、开发、管理和协作方面的横向关系;科研实体、经济实体、其他法人和公民在科技活动中结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现代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关系;现代科技活动中人们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例如原有科学标准、技术规范与最新科技成果的关系等。 4、知识的传播与增加的

16、体制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基本功能:科技人员的私有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实现其传递和扩散。科学技术知识传播渠道:各种学会,期刊、杂志、会报,发布研究报告,同行评议、专家评审、发表论文、评奖。科技传播系统: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传播效果,最重要的是传播者和传播渠道。9科技传播者:科技信息生产者(科技共同体) 、教育工作者、社会各类传播系统中从事科技信息采集、制作和编辑的工作人员(科技记者、编辑,以及有关政策的制定者和相关工作者) 。科技传播渠道:信息传播方式:声音、图片、文字、实物、电脑网络等。载体: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5、科学技

17、术工作者培养制度“由教育、科研、培训、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障、职业资格等方面制度和运行体制构成的制度体系,其核心是科技教育。 ” 我国,在教育体制、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上与先进的国家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教育体制条块分割、办学规模小、教育投入不足、资源浪费、办学主体单一缺乏自主权、人才培养缺乏竞争机制等。6、活动的管理体制“国家为了指导、支持与组织科学技术活动,必须建立有关的组织机构,以规划、统筹关于科学技术的教育、科研及经费使用、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的研究与发展方向等,这就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管理体制。 ”由各国科学技术基础决定。文化传统、科学背景、政策环境不同,科研管理体制也不同。发达国家三种情况:美,

18、多元化系,市场导向,没有强有力的全国统一的严密组织制度和中央协调机构,政府的总统科学顾问名义上是国家科学组织的最高行政领导人,但并不直接负责全国研究与发展事业的计划与管理;法,较集中的科研管理体制,国家对于战略和计划有明确目标要求;英、德、日等国,居于两者间,它们在发挥市场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导向功能的同时,也注意政府宏观的协调作用,以避免单一市场导向的弊端。我国改革,国家宏观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从具体项目管理向间接服务管理转变,10工作重点转移到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方面。微观层次的科研院所则进入市场,逐步成为享有充分自主权、实行科学管理的独立法人。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科学技术

19、现代化的体制保证。一、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职责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与物质生产的劳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区别:精神产品的生产,生产科学知识(技术工作者本质上仍然是精神生产) 。具有特殊的属性、内容和形式。物质生产:材料和能量的加工和转换;遵照已有准则、程序和规范。精神生产:信息搜集、获取、加工和处理; 不确定、未知性和复杂性, “探索”社会特征:协作性与个体性、计划性与灵活性、创造性与继承性的矛盾。科学技术劳动的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社会劳动中的社会职责。科学工作者:劳动是从课题的选择、实验观测到科学理论的建构,其历史使命是做出科学发现,为人类提供理论形态的科学知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世界,丰富人类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同时为技术活动准备知识基础。技术工作者:劳动是生产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实际运作,以及技术开发、技术研制和技术的引进、消化,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其社会职责是使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和实际应用,实现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科学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职责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二、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和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