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60 篇及答案1班昭续汉书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 ,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班彪:当时著名学者。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文化常识女文史家。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
2、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思考与练习】1 解释: 竞_辄_2翻译: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师事焉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 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 ”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 】 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当:判决。文姬:蔡文姬。 使驿:使者。文
3、状:文书。明公:对曹操的敬称。原:原谅,此指赦罪。文化常识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初嫁卫仲道。夫亡后归母家。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 12 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有话剧蔡文姬 。思考与练习1解释:诣 _徒_厩 _虎士_2翻译: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诚实相矜;济垂死之命。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3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4、何不炳烛呼?”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2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汉刘向说苑)注释 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炳烛:点燃蜡烛。文化常识“师旷”及其他。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 旷” ,但不姓“师” ,因为他是当时著名乐师,所以叫“师旷” 。这种以职业为姓的现象在春秋时还有:有个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称“匠石” ,有个著名的制作车轮的师傅名扁,世称“轮扁” 。思考与练习】1解释:暮 安敢 善2翻译: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3、上文“臣闻之”中的“之”属代
5、词,它指代_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_4 薛奎识范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绾 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行步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 ”(选自 宋史范镇传 )注释范镇:宋朝人。绾 (wn):留。帅客:此指太守的宾客。伟人:不平常的人。文言知识“阳”与“阴” 。古代山的南面叫“阳” ,山的北面叫 “阴” 。上文“华阳” ,即华阳县,它当在华山之南;又, “华阴” ,当在华山之北。而水的南面称“阴” ,水的北面称“阳” ,恰与山相反。江苏省的“江阴”市,当在长江的南面;“淮阳”县当在淮河的北面
6、。思考与练习1解释:俾 _益_退_ 趋_逾_2翻译:薛奎守蜀_;及还朝,载以俱_ ;当以文学名世_ 。5芮伯献马贾祸 周厉王使芮(ru)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 ”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释 戎: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名称。晓:争吵。文言知识伯仲叔季。 “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老大往往取名为“伯” 。上文芮伯,
7、看来是老大。老二叫“仲” 。孔子排行第二,故取名仲尼,后人亦称之为孔老二。老三叫“叔” ,老四叫“季” 。上文“芮季”看来是芮伯的小弟了。月份是以“孟仲季”排列的,如春季第一个月为“孟春” ,第二个月为“仲春” ,第三个月为“季春” ,夏、秋、3冬以此类推。思考与练习1解释:帅_捐_厌_卒_逐_2理解:“将以献于王”中省略了介词宾语_; “荣夷公果使求焉”中省略了宾语_; 当以文学名世_。3 翻译:子无以应之_;是贾祸也_;遂谮诸王_;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_ 。6及之而后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
8、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选自魏源集)注释 一足:走一步。估客:此指来往于海上的商人。一啜(chu):尝一口。文言知识说“及” 。 “及”是个会意字,本指后面的人伸出手抓住前面的人,因此它有“接触到” 、 “达到” 、 “够得上”的意思。上文“及之而后知”中的“及” ,就解为“接触”,句意为接触它之后才能知道(它的情况)。成语“望尘莫及” ,意为看着车后卷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比不上别人。科举考试中的“及第” ,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达到名次,意为及格、录取。思考与练习1解释:乌_披_2 “五岳”是指_、_、_、_、_五座高山。3翻译:履之而后艰_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
9、一啜_4理解: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 _7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 ”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选自韩非子)注释 布帛:泛指织物。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戮:侮辱。文化常识“棺椁”及其他。上文有“材木尽于棺椁” ,意为优质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椁上了。 “棺”即棺材,装敛死人的器具;“椁”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说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贵族,生前富贵荣华,极尽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
10、且能无穷享受,因此十分讲究丧葬。尸体穿绫罗绸缎,甚至金缕玉衣。棺之外要加椁,棺与椁之间存放金银财宝及生前用具,可惜这些都成了日后盗墓者的目标。思考与练习1解释:无以_对_为_2翻译:齐桓公患之_ _;4禁之奈何?_ _;非名之则利之也_3比较上文的两个“夫”:“夫凡人之有为也”中的“夫” ,应理解为_;“罪夫当丧者”中的“夫” ,应理解为_。4理解:齐国人为什么好厚葬?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8董叔攀附权贵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 ”他日,董祁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 ”献子执而纺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
11、,欲而得之,又何请乎?” (选自国语晋语)注释 范氏:晋国正卿范宣子的女儿范祁。叔向:晋国大夫。系援:结交攀附。董祁:范祁嫁给董叔后便称董祁。范献子:范祁的哥哥。纺:吊、悬。文言知识倒置句 文言中有好几种倒置旬式。上文“不吾敬”是其中之一。 “不吾敬”要按“不敬吾”理解,意为不尊重我。这是一个否定句,有否定词“不”表示(其他否定词如“未” 、 “莫” 、 “毋”等),另外它的宾语是代词“吾”(其他代词如“我” 、 “尔” 、“之”等),因为有这两个前提,所以构成动宾倒置的句式。又如“勿之忘” ,即“勿忘之” ;“未之有” ,即“未有之” 。思考与练习1 解释:他日_执_2 翻译:范氏富,盍已乎
12、!_;子盍为我请乎?_;欲而得之,又何请乎?_ 。9王昭君出汉宫 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 宫人:宫女。和:和亲。指异族之间用婚姻关系来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文化常识王昭君出塞。上文说的王明君,即西汉时的王昭君,她名嫱,字昭君。晋朝违避司马昭的名字,故改王昭君为王明君或明妃。王昭君出生南郡秭(z )归(今湖北境内)。史书上说,她早年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 33 年),匈奴王单于来汉朝和
13、亲,她自请出嫁。按当时规定,和亲者应是公主,而王昭君是普通宫女,故上文说“充行”(充当而行)。入胡后称宁胡阏氏(ynzh)。阏氏是王后的意思。她对改善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起了一定作用。今内蒙古大青山麓尚有昭君墓。思考与练习1 解释:图_但_中_2翻译: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_;3理解:“其中常者,皆行货赂”中“常者”指_;“常者”向_货赂。54理解:“但名字已去”中的“去” ,应理解为_。10商於子驾豕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
14、先生日:“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是盖有激者也。 ”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注释 商於(w)子:作者虚构的人物。 豕(s h ):同“猪” 。轭():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淖(no):烂泥。服田:驾牲口耕田。牧:统治、管理。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文言知识说“以” 。 “以”既可作动词用,也可作介词、连词用。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上文
15、“子以予颠之倒之”中的“以” ,作动词用,解为“认为” 。有时“以”与“为”组合成“以为”或“以为” ,也解为“认为” 。上文“必以贤”中的“以” ,解为“任用” ,也作动词用。又,上文“无犊以耕”中的“以” ,作连词用;又, “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中的“以” ,作介词用,解为“把” 。思考与练习1 解释:犊_尤_过_ 应_几_顾_盖_2翻译:既就复解,终曰不能破一畦者耶?_; 吾悯而诏子_;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_3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是_110 答案1、班昭续汉书 答案:1解释:竟:完成辄:就2翻译: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汉和帝下诏命令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继承班固遗志完成汉书
16、 。师事焉:以老师之礼对待她翻译:扶风郡曹世叔,他的妻子是同郡(扶风郡)班彪的女儿,叫做班昭,字惠班。学识渊博文采很高。曹世叔去世的早,班昭守节讲究礼节法度。她的哥哥班固写作汉书 ,其中有八卷表记和天文志没有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命令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继承班固遗志完成汉书 。和帝多次下诏让班昭进宫,并命令皇后和贵人们以老师之礼对待她,班昭因此号称“大家(gu) ”。每当各地或外国有贡献来的奇异的东西,就下令让班昭写诗赋颂扬。当时汉书刚一发行,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同郡(扶风郡)的马融趴跪在楼阁下边,拜班昭为老师诵读传授汉书 。62、蔡文姬求情答案:1解释:诣:拜访,面见徒:空引申为光脚厩:马厩虎
17、士:勇猛的士卒2翻译: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译:表露的意思极酸楚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 诚实相矜 译:确实同情你(相,你) ;济垂死之命。译: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 被动词翻译:董祀作屯田都尉的官职,触犯法律被判决死罪。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他。当时大臣、名士以及从远方外国来的使者满满的坐在殿里。曹操对他的客人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门外,今天我请诸位见一见。 ”蔡文姬进来的时候,头发凌乱,光脚走路,向曹操磕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话音非常酸楚哀痛,众人都被她感动了。曹操说:“就算真的像你说得那么可怜,但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
18、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于是派人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 3、炳烛而学答案:1解释:暮:迟、晚 安敢:怎么敢 善:好2翻译: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译: 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国君的呢?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译:点燃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3、上文“臣闻之”中的“之”属代词,它指代:“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译文:晋平公问晋国的乐师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乐师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 平公
19、说:“你这个做臣子的怎么能戏弄你的君王呢?” 乐师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像太阳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正午太阳的光芒;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点燃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 平公说:“你讲的好啊!” 4、薛奎识范镇答案:1解释:俾:使 益:更加 退:退让 趋:到、前往 逾:超过2翻译:薛奎守蜀:薛奎在蜀地做太守及还朝,载以俱:等到薛奎还朝时,用车带他一起进京当以文学名世:必然会凭他的文采而在世上出名译文:范镇,字景仁,是成都华阳人。薛奎在蜀地做太守,一见面就很赏识他,留在自己的府中,让他和学生们讲论学问。范镇自己更为谦虚退
20、让,常快步急走到薛奎的府中,超过了一年,人们不知道他是太守请的宾客。等到薛奎还朝时,用车带他一起进京。有人问薛奎进蜀得到了什么,回答说:“得到一个不平常的人,必然会凭他的文采而在世7上出名。5、芮伯献马贾祸 答案:1解释:帅:名词作动词,统帅,同“率” 。 捐:抛弃 厌:满足 卒:最终 逐:赶走 2理解:“将以献于王”中省略了介词宾语:以之献于王“荣夷公果使求焉”中省略了宾语:使人求焉;当以文学名世:名(于)世3翻译:子无以应之: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是贾祸也: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遂谮诸王:就在大王面前诬陷中伤芮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
21、伯的过错啊。译文: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攻打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主意。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在军队回来的时候献上马,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大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 ”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伯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说:“芮伯还有藏私啊!”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6、及之而后知答案
22、:1.哪翻阅 2.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 3.走了之后才知道艰难;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还不如厨师的尝一口。 4.实践第一。译文:接触了实际然后才知道真相,实地做了然后才知道困难,哪有不实践就能够知道的呢?翻阅五岳的地图,以为了解山了,实际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趟;谈论大海的广阔,以为懂得海了,实际不如做买卖的人在海上望一眼;讲说各种珍品的食谱,以为知道美味了,实际不如厨师尝一口。 7、管仲破厚葬答案:1.没有什么用回答作为、行动 2.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用什么办法禁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 3.句首语气词,无义;那些 4.非名之则利之也。译文: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产的布匹都被用
23、来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担忧这样的风气,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用什么方法禁止它呢?”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为了名声就是为了利益。 ”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的太高档,就侮辱那个死者的尸体,8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 ” 过了不多久,豪华葬礼的风气已经停止了。 8、董叔攀附权贵答案:1.往后的某一天抓起来 2.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你为什么不替我(这门亲事)!(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译文:董叔快把范氏娶
24、进门,叔向说:“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董叔说:“想要结交攀附他们。 ”往后的某一天,董祁(范氏)向(她的哥哥)范献子哭诉说:“(董叔)不尊重我。 ”范献子抓起(董叔)把他吊在槐树上。叔向经过董叔处,(董叔)说:“你为什么不替我(向范献子)求情呢?”叔向说:“(你)要结交的已经结交了,要攀附的也已攀附了, (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9、王昭君出汉宫答案:1.画只是中途 2.想要召哪个宫女,就翻看容貌图召唤她。 3.容貌平常;画工 4.报出。王昭君出汉宫译文:汉元帝后宫宫女很多,就让画工描绘下她们的相貌,元帝想找哪个宫女,就翻阅图像召唤。宫女中姿色平庸的,
25、都向画工行贿。王昭君容貌姿态非常美丽,但她不肯苟且求画工,画工就把她的容貌画得很难看。后来,匈奴前来和亲,向汉元帝请求赏赐美女,元帝就让王昭君充当出行。召见以后,看到她那么美丽,又舍不得了。但是王昭君的名字已经送往匈奴,不好中途更改,于是王昭君就去了。 10、商於子驾豕答案:1.小牛责备错回答近于回头大概 2.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能耕一块地;我同情你才告诉你;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治百姓的人呢? 3.抨击统治者不用贤人。译文:商於子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向东而作。大猪不肯被套上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
26、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视但没搭理他。宁毋子先生说:“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我同情你才告诉你,您却发怒还不搭理我,是为什么啊?”商於子说:“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以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宁毋先生回头对弟子说:“这应该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人。 ” 911、魏收改武学文魏收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
27、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 郑伯调之日:“魏郎弄戟(j)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坐板床,随树阴讽诵,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 选自北齐书魏收传注释 魏收:北齐人。荥(x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调:嘲笑。(夏月:夏季。讽诵:背诵。文化常识“ 戟”及其他。上文郑伯嘲笑魏收说:“魏郎弄戟多少?”其中“戟”泛指所有兵器。 “戟”本是青铜制成的兵器,它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既有“矛”直刺的功能,又有“戈”横劈的作用。杜牧在赤壁诗中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其中说到的“戟”就是这种兵器。除矛、戈、戟外,古代进攻的武器还有刀、斧、箭、炮等。思考与练习1 解
28、释:及_辍_2翻译:颇已属文_ ;欲以武艺自达_;积年,板床为之锐减_;以文华显_3 “遂折节读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_就改变志向努力读书;因此跟随别人读书;于是埋头读书; 就斩断兵器致力读书。12申屠敦之鼎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 ,其文烂如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 ”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 ”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敦不平,辨数不已。众共折辱之,敦
29、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注释 申屠敦:复姓申屠。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 鼎:古代的炊具,三足两耳。后演变为工艺品。云螭(ch)斜错:云与螭(兽名,外形像龙而无角)互相掩映交错。10其文烂如:它的花纹斑斓。淬(cu):金属烧热后浸在水中或油中。辨数:多次争辩。辨,通“辩” 。折辱:挖苦。文言知识 说“诚” 。 “诚”可指“诚实” 、 “诚心” 。如“心诚则灵” ,又如“无诚意则去” 。上文“是诚非真也”中的“诚” ,解为“确实” 、 “的确” ,作副词用,句意为这的确不是真品。又, “吾诚章
30、某之子” ,意为我确实是姓章的儿子。它又解为“如果” ,如“诚能如此,则王业可兴矣” ,意为如果能这样,那么大王的功业可兴盛了。思考与练习1 、解释:布衣_焉_象_穴_略类_第_孰_次第_已_噤_2翻译: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 _;其形酷肖是_;吾今然后知势足以变易是非也_;士之于文亦然_。3本文主题思想是_13强弱之辩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 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有力。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
31、刚,金刚不辍其弱也。( 选自唐罗隐两同书 )注释 奉:尊重。此指陪衬。 御:支配,此指显出。 辍(chu):停。此指消除。文言知识 “然则”及其他。 “然则”在文言中是个固定词组,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 ,上文“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意为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又, “虽然” ,相当于“虽(这么说),然而” ,如“虽然,其事有本有原” ,意为虽这么说,然而那事情还有本源。又, “于是” ,相当于“在这个时候” ,如“于是暴雨,人皆避之” ,意为在这时候突然下雨,人们都躲雨了。思考与练习1 解释: 夫_宗_金_至_2翻译:岂怯懦之谓耶?_3本文的基本观点是_14诸葛亮传略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 ,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章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注释八尺:汉时 1 尺约合今 7 寸。扰乱:动乱。魏武帝:曹丕称帝后追赠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