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 学 经 典 导 论 万 平教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国学经典导论”是成都大学为本科段大一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国学是指我们中国人原创的学问,是一个凝聚着无数先辈的智慧和心血,具有浩瀚文献以及其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的思想、学术体系。,2500多年来,它不仅深刻持久地影响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走向,提供了中国士大夫和普通民众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要养分和依据,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所有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民族始终能够维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其许多思想和情愫能跨越千百年时空,至今依然富有生机和活力,而且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对其他文明也广泛辐射并发生深刻影响。,国学主要
2、来自中国古典文化,它的内涵博大精深,主要文献分类有经、史、子、集,核心思想为儒、释、道三部分,主要支撑平台是文、史、哲。其中儒家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主张阳刚有为,积极进取,理性取舍,是传统中国学术文化的主体,并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具有最重大最全面的影响;,释道为重要补充,其中释(佛教)主要解决人与自己心灵的关系,是外来但中国化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的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影响尤大,但人生态度相对最消极;,道家主要解决人与自然(含人的肉体)的关系,人生态度也有些消极,但作为认识世界、避祸和应对、解决矛盾的思考充满智慧,尤其是其“道法自然”(即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特别具有现代意义。,为避免
3、课程泛泛而论,避免与其他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保证教学质量,使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针对性,本课程改革采用专题讲座方式,共八个专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莘莘学子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明显加深,培养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构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树立高远志向与人生追求,升华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做人做事的品位;探索成都大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内涵。,三、教材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谭平、万平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学经典导论(2010年版)。,第一章 孔子与论语,第一节、孔子其人 一、孔子的身世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
4、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孔子,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二、孔子高尚的人格品质,孔子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人格精神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一直深刻
5、地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 活动中体味 到无穷乐趣, 是典型的 现实主义和乐 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2.安贫乐道,粪土富贵 在孔子心目 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 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 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 义: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 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却十分谦虚地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厌其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我认为我是
6、做到了的。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生性耿介,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 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 他认为,作为君子,应 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 容忍别人,容纳各 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 得失。 而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则不可能成为君子。,5.与人为善,成人之美 孔子创立 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 学说,他自己也是 一个很善良的人, 富有同情心,乐于 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三、儒家经典论语,论语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当时孔到新的世纪。子的言行记录整理而成的儒家经典著作,约成书于战
7、国前。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是一部传世之作。二千多年来,人们不断地研究论语,认识、发掘其思想,渊远流长,经久不衰。这种研究一直延续,论语一书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第一手材料,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但它并不是孔子亲手所写,而是在孔子去世以后,由他的学生们根据笔记和记忆加以整理、汇编而成。其中主要记我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学生的言语行事。,第二节、孔子思想学说 的主要内容,孔子作为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乃至人类屈指可数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其思想学说有集大成的性质。最基本的就是他的思想学说是“集”了中国上古以来文化的“大成” 。,孔子思想学术上集大成的认识主要有这么几个含义: 一是集伯夷、
8、伊尹、柳下惠这样的三圣之事为一大成之事;,三圣之事,伯夷,伊尹,柳下惠,二是孔子既圣且智,孟子通过所谓金声玉振,始终条理来比喻和说明; 三是集三代及其以上圣王德业的大成; 四是集古代思想学术的大成。,孟子,一、仁者爱人,注重自身修养,孔子的“仁”,应该具有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的意思。 首先是伦理道德层面的“仁”。 其次是政治思想层面的“仁”。,(一)孔子对执政者提出了“正己”的要求 孔子认为,在任何一 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执政者 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而在二者当中,孔子又最注重执政者的作用,认为执政者的好坏决定了社会治理的好坏。因此,他对执政者的政治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是“正”
9、。,(二)克己复礼为仁 社会各阶层应当“克己”,“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纲要,涉及到了礼、仁,而以“克己”作为复礼归仁的实践要求。,(三)顺从父母,尊重兄长孝悌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 理家族内部两大 关系的基本要求。,(四)爱人是修己之学的根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与人关系时要爱人,爱人是修己之学的根本。这里的“人”是一种泛称,是一个类概念,是超越了阶级、种族的局限。孔子认为“爱人”的具体表现和方法就是“忠恕”。对己,要求“克己”;对人,要求“爱人”。二者统一于“仁”之中,是修己之学的两个支点。,
10、(五)实施“仁”的途径 尊五美、屏四恶,子张 问于孔子曰: “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这些是对君子从政的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要求,是以“中和”为原
11、则,融道德与政治为一体,混修己与治人为一团,是其后儒家修齐治平的先导,对中国士人政治思维影响深远而巨大。,二、为国以礼 以礼乐教化安邦治国,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 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一)尊重周礼的基本原则,适当增损以益当世,孔子是十分崇尚“周礼”的,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己对西周礼乐的向往。 孔子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形势,一方面维护周礼,另一方面他对周礼也有许多不满之处,并在推崇周礼的前提下,对周礼进行了许多“损益”。,孔子通过对周礼的损益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思想,使之他整个思想体系
12、的制高点,并与“礼”配合,在修己的同时治人,在人的伦理道德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良好秩序。,(二)“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式, 又要注重精神实质,孔子认为玉帛、钟鼓是礼乐所不可少的,但只是限于形式上是不够的,要注重礼的精神。,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让”等方面。“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援仁入礼,以仁充礼,为孔子构建学说体系的最关键环节。,“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孔子主张“居处恭” ,“貌思恭”,但反对过分做作的恭顺,因此,要做到恭,必须依礼而行。,“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孔子主张敬父母,在孝养父母的同时要有敬,只养不敬不是真正的孝;敬上,赞扬子产“其事上也敬”
13、;敬友,赞扬晏子“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他自己也在行为上表现了以礼而行的恭敬。,(三)实现以礼治国必先正名,孔子把“正名”作为起始。他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一主张要落实在政治上,就是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此,在君臣关系上,他强调君臣之间要以礼相待,“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至于父子、兄弟、朋友之间,一句话,各种社会关系都要以礼为准则,甚至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三、和为贵在极端中寻求平衡的为人处世之道,(一)中庸即“治中”,目的是守礼 。 孔
14、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修养和认识原则,并且中庸之德起源很早,中断已久,在当时已经很罕见了。中庸与“允执其中”意思相同。 “中庸”也就是“用中”。,从论语有关记载可以看出,孔子把礼视为“中”,执中、用中是依存于礼的,执中即是执礼,中庸意即谨守礼制,不偏不倚,不激不随,恰当适中。礼记仲尼燕居载: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治中也。”礼的基本作用是治中,中的最大社会意义就是守礼。,执中、中庸的观念与“仁”也有密切关系。孔子还以“射”来作比喻,说明“中庸”,认为“射”的“中”与“不中”的关键在自己主观方面,必须“反求诸其身”,己心正则己身正,己身正在则矢无不正,射无不中。这里谈“中”,谈怎样才能“中”,实
15、际上已经揉进了“仁”的观念。,换句话说,“执中”应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应成为君子的自觉追求,而内心的“执中”就是仁。正己好比仁,射中好比礼,仁是内在修养,礼是外在标准,仁是前提,礼是目的,二者之联结,便是中庸之道。,(二)“中庸”的实质是 在极端中寻求平衡,孔子对“中庸”原理的实际应用,是在极端中寻求平衡。求“中”之方,首先在于通过考察事物对立双方的连接点来确定,寻求双方在更高层次上的平衡。,如孔子认识到当时社会贫富的对立,然而怎么来解决贫富之间的矛盾呢?他既不是简单地站在求富的立场,又不是简单地设法去贫,而是提出了一个“义”字,用“义”作为调整贫富矛盾的一个标准,对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寻求
16、双方更高层次的统一。,其次,避免“过”与“不及”。“过”与“不及”是事物趋于极端的表现,必须通过“执中”来维持事物的平衡。因此,孔子提出要避免过与不及。在政治行为上,更要避免过与不及。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再次,不可则止。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不要使行动突破质的规定性。为此,孔子提出不可则止。如孔子主张进谏,但认为不必强谏,谏而不听,臣应适可而止或退以洁身。他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在止。”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对于朋友也是一样,“忠告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三) 和而不同,“和同之辨”是当时思想家们思考和争论的一个话题。孔子主
17、要是就如何在处理社会关系来展开这一论题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把“和而不同”已发展为一种普遍原则,其实质便是追求一种多样性的统一。,孔子在社会政治思想中也贯彻“和而不同”的原则。在政治上,孔子的主导思想是“为政以德”,但又主张恩威并施,德刑兼备,宽猛相济,认为这样才能实现政治上的“和”。,在经济上,孔子从“保民”出发,抱着实现社会良好秩序的愿望,反对各国君主对百姓增加赋敛,过分压榨,提倡发展生产,节俭财用。在文化上,孔子以“和而不同”的观念整理西周礼乐文化遗产,又广泛吸收、改造春秋时代各种学问、思想观念,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四)和为贵,孔子对“和”的标准问题十分关注,强调
18、以“中”来建“和”。他是通过“和”与礼的关系来展开讨论的。在学而中,他的学生有子云:“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辨异”,即区分贵贱尊卑社会等级。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礼的分别辨异功能,就可能使社会中各方面不太和谐。因此,很有必要引进一个平衡性原则,这就是有子说的“和为贵”。,其实,在西周礼乐文明中,“乐”作为一种和谐血缘情感,协调“礼”所涉及的各种关系的手段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礼乐的崩坏,在春秋礼治思潮中,孔子和他的学生把礼的功用直接加以拓展,提出了“和为贵”的命题。,这一命题的首要意蕴是指礼的终极目的是要实现社会和谐。事实上,不仅是礼,仁也追求平衡和谐,以“和”为贵。论语中的
19、“仁”是一个包容了人伦、道德、政治为一体的复杂多义的观念体系。,实现“和”的途径便如中庸所云: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尔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有用其中于民。”这里,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便是求“和”的途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和”就是“中”。所以,正是在孔子这里,初步实现了“中”与“和”的融合,形成了“中和论”。,到了中庸,把“中和论”推到本体论高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中是天下的本根状态,和是天下的最终归宿,达到中和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本目的,天地各得其所,
20、万物顺利生长。,“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四、因材施教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即孔子所说的:“若藏武仲之知(智),公
21、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由于“不欲”含有“克己”之意,按“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法,“不欲”含有可达仁之意,故可解释为“仁”。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其社会作用,也重视其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
22、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二)普及教育的对象 不分等级贵贱的所有人,孔子的“有教无类”说,即指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孔子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
23、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的,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由于“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军事技能相当于现代军事体育,科学文化
24、知识就是智育。,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子在2500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三)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仅以“因材施教”方法而论,孔子就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 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
25、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里都有数。,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除此以外,更令人惊叹的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真可谓变化无穷。尽管“因材施教”这一概念并非孔子本人提出,而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方法时归纳出来的,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与从政事业相比较,孔子一生在教育领域取得
26、的成就要大得多。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被贵族垄断。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通过传授文化知识来培养从政人才,对随后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72 人。这批人在孔子死后继续游历各诸侯国,推动了各国政治体制由贵族制向官僚制的过渡。同时,他们从不同侧面发挥孔子思想、传播古典文献,为战国时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孔子通过四五十年的教学实践,一方面教出许多优秀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另一方面也总结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经验。,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不愧为“万世师表”。,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