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版教材).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310984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152 大小:6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版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版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版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版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版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学要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在 19 世纪 40 年代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科学性 革命性 行动指南 当人类即将迈入 21 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 行 过 一 次“千 年 思 想 家 ”网 上 评 选 。 结 果 , 马 克 思 位 列 榜 首

2、 。 在 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 “过时论” 、社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这个评选结果的确发人深思。在人类社会刚刚走过的 1 000 年中,思想大师群星璀璨。马克思逝世已 100 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 150 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正像邓小平所说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于 19 世纪,但没有停留于 19 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

3、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从 不 同 的 角 度 , 我 们 可 以 对 什 么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作 出 不 同 的 回 答 。 从 它 的 创 造 者 、 继承 者 的 认 识 成 果

4、 讲 , 马 克 思 主 义 是 由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创 立 的 , 而 由 其 后 各 个 时 代 、 各 个 民族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不 断 丰 富 和 发 展 的 观 点 和 学 说 的 体 系 。 从 它 的 阶 级 属 性 讲 , 马 克 思 主义 是 无 产 阶 级 争 取 自 身 解 放 和 整 个 人 类 解 放 的 科 学 理 论 , 是 关 于 无 产 阶 级 斗 争 的 性 质 、目 的 和 解 放 条 件 的 学 说 。 从 它 的 研 究 对 象 和 主 要 内 容 讲 , 马 克 思 主 义 是 无 产 阶 级 的 科 学世 界 观 和 方 法 论

5、 , 是 关 于 自 然 、 社 会 和 思 维 发 展 的 普 遍 规 律 的 学 说 , 是 关 于 资 本 主 义 发 展和 转 变 为 社 会 主 义 以 及 社 会 主 义 和 共 产 主 义 发 展 的 普 遍 规 律 的 学 说 。 马 克 思 主 义 是 由 一 系列 的 基 本 理 论 、 基 本 观 点 和 基 本 方 法 构 成 的 科 学 体 系 , 它 是 一 个 完 整 的 整 体 。 其 中 , 马 克思 主 义 哲 学 、 马 克 思 主 义 政 治 经 济 学 和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不 可 分 割 的三 个 主

6、 要 组 成 部 分 。马 克 思 主 义 这 一 概 念 早 在 马 克 思 在 世 的 时 候 就 已 经 使 用 。 从 狭 义 上 说 , 马 克 思 主 义即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创 立 的 基 本 理 论 、 基 本 观 点 和 学 说 的 体 系 。 至 于 为 什 么 以 马 克 思 的 名 字命 名 这 一 理 论 , 恩 格 斯 在 1886 年 曾 经 作 了 说 明 。 他 说 : “我 不 能 否 认 , 我 和 马 克 思 共 同工 作 40 年 , 在 这 以 前 和 这 个 期 间 , 我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独 立 地 参 加 了 这 一 理 论 的

7、创 立 , 特 别是 对 这 一 理 论 的 阐 发 。 但 是 , 绝 大 部 分 基 本 指 导 思 想 ( 特 别 是 在 经 济 和 历 史 领 域 内 ), 尤其 是 对 这 些 指 导 思 想 的 最 后 的 明 确 的 表 述 , 都 是 属 于 马 克 思 的 。 我 所 提 供 的 , 马 克 思 没有 我 也 能 够 做 到 , 至 多 有 几 个 专 门 的 领 域 除 外 。 至 于 马 克 思 所 做 到 的 , 我 却 做 不 到 。 马 克思 比 我 们 大 家 都 站 得 高 些 , 看 得 远 些 , 观 察 得 多 些 和 快 些 。 马 克 思 是 天 才

8、 , 我 们 至 多 是 能手 。 没 有 马 克 思 , 我 们 的 理 论 远 不 会 是 现 在 这 个 样 子 。 所 以 , 这 个 理 论 用 他 的 名 字 命 名 是 理所 当 然 的 。 ”从 广 义 上 说 , 马 克 思 主 义 不 仅 指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创 立 的 基 本 理 论 、 基 本 观 点 和学 说 的 体 系 , 也 包 括 继 承 者 对 它 的 发 展 , 即 在 实 践 中 不 断 发 展 着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

9、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早在 14 世纪末 15 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

10、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美洲大陆的发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拓了新的活动场所,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从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资本原始积累为建立机器大工业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财富,工场手工业的长时间发展,分工的日益发达和深化,为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创造了必

11、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在这样的基础上,18 世纪 60 年代后,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劳动生产率有很大的提高。到 19 世纪 30 年代末 40 年代初,英国已成为第一个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1820 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一半,1830 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从 1770 年到 1840 年的 70 年间,英国工人每一个工作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0 倍。法国于 19 世纪初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机器迅速增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快。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虽然落后于英国和法国,但到了 19 世纪 30 年代,也已开始进入

12、了工业革命的阶段。此外,欧洲其他国家如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等国,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到了 19 世纪上半叶也都先后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生 产 力 的 这 种 巨 大 发 展 , 既 促 进 了 新 兴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统 治 的 确 立 和 巩 固 , 也 使 这 种制 度 开 始 显 示 出 它 所 固 有 的 深 刻 的 内 在 矛 盾 。 这 不 仅 表 现 为 生 产 技 术 发 生 了 飞 跃 , 而 且表 现 为 以 机 器 大 生 产 和 雇 佣 劳 动 制 度 代 替 了 封 建 社 会 古 老 、 陈 旧 的 生 产 方 式 , 引 起 了 生产 方 式 的 巨

13、 大 变 革 , 推 动 了 近 现 代 工 业 文 明 的 发 展 。 但 是 , 在 生 产 力 巨 大 发 展 的 同 时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下 生 产 力 同 生 产 关 系 的 矛 盾 也 开 始 发 展 、 激 化 , 周 期 性 地 爆 发 的 生 产 过 剩危 机 就 是 这 种 矛 盾 的 突 出 表 现 。 在 英 国 , 自 工 业 革 命 开 始 后 , 就 先 后 于1778、 1793、 1797、 1810、 1815、 1819 年 多 次 发 生 过 局 部 性 的 经 济 危 机 , 1825 年 则 爆 发了 第 一 次 全 国 性 生 产 过 剩

14、 危 机 。 此 后 于 1836 年 和 1847 年 又 相 继 爆 发 了 波 及 欧 洲 各 主 要 资本 主 义 国 家 的 经 济 危 机 。 每 一 次 经 济 危 机 的 爆 发 , 都 给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造 成 巨 大 的 破 坏 。 经济 危 机 周 期 性 地 爆 发 , 表 明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所 固 有 的 生 产 社 会 化 同 生 产 资 料 资 本 家 私 人 占 有之 间 的 矛 盾 已 经 成 为 这 种 制 度 难 以 克 服 的 痼 疾 。 正 如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指 出 的 : “资 产 阶 级 的生 产 关 系 和 交 换

15、关 系 , 资 产 阶 级 的 所 有 制 关 系 , 这 个 曾 经 仿 佛 用 法 术 创 造 了 如 此 庞 大 的 生产 资 料 和 交 换 手 段 的 现 代 资 产 阶 级 社 会 , 现 在 像 一 个 魔 法 师 一 样 不 能 再 支 配 自 己 用 法 术呼 唤 出 来 的 魔 鬼 了 。 ” 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

16、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 着 机 器 大 工 业 对 工 场 手 工 业 、 雇 佣 劳 动 制 度 对 封 建 生 产 关 系 的 取 代 和 发 展 , 社 会日 益 分 裂 为 两 大 阶 级 。 工 业 革 命 在 创 造 了 一 个 大 工 业 资 本 家 阶 级 的 同 时 , 也 创 造 出 了 一 个与 大 工 业 相 联 系

17、 的 人 数 众 多 的 无 产 阶 级 。 社 会 化 大 生 产 的 发 展 , 工 业 中 心 城 市 的 形 成 和 工厂 制 度 的 建 立 , 不 仅 使 无 产 阶 级 数 量 迅 速 扩 大 , 而 且 使 无 产 阶 级 和 资 产 阶 级 的 矛 盾 在 社 会生 活 中 的 地 位 日 益 突 出 。 机 器 大 工 业 在 资 本 主 义 基 础 上 的 发 展 , 不 仅 没 有 使 工 人 的 劳 动 条件 和 生 活 境 遇 得 到 改 善 , 相 反 地 , 却 使 工 人 日 益 成 为 机 器 的 附 庸 。 资 本 家 为 了 追 求 最 大 限度 的 利

18、 润 , 采 取 延 长 劳 动 时 间 、 增 大 劳 动 强 度 、 降 低 工 人 工 资 、 廉 价 雇 佣 女 工 和 童 工 等 手段 , 拼 命 压 榨 工 人 血 汗 。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工人们不甘心这种境遇,他们开始采取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等形式进行反抗和斗争。然而,破坏机器的运动遭到政府和资本家的残酷镇压,而且带来的是机器更加广泛的采用。斗争的实践使工人进而采取罢工等形式,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缩短劳动时间等展开经济斗争。但初期的这种斗争也还只是自发的、零散的。到了 19 世纪 30 年代,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有了重大转折。一是 1825 年以来的周

19、期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充分暴露,带来了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77278 页。关系的新变化。二是在 1830 年法国七月革命和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中,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又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开始成为居于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马克思指出,从 30 年代起, “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 1。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 世纪 30 至 40 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20、的斗争。1831 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 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8 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 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科 学 地 反 映 其 历 史 地 位 和 社 会 使 命 的 革 命 理 论

21、。 这 就 迫 切 需 要 总 结 和 升 华 无产 阶 级 在 长 期 斗 争 实 践 中 积 累 的 丰 富 经 验 , 形 成 科 学 的 世 界 观 和 对 现 存 社 会 进 行 革 命 改 造的 系 统 理 论 , 用 以 指 导 无 产 阶 级 的 解 放 斗 争 。 这 就 成 为 马 克 思 主 义 产 生 的 阶 级 基 础 和 实 践基 础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二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的 革 命 实 践 和 对 人 类 文 明 成 果

22、 的 继 承 与 创 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这种基础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没有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但是,只有这些客观条件还不够,还只能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才变成了现实。马克思(18181883)诞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家乡莱茵省是当时德国经济和政治最发达的省份,他后来上大学的波恩和柏林也是当时普鲁士专制政府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在中学时代,

23、马 克 思 就 立 志 选 择 “最 能 为 人 类 而 工 作 的 职 业 ” 2; 1841 年大 学 毕 业 后 , 马 克 思 在 莱 茵 报 上 发 表 多 篇 论 文 ,就积极为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进行辩护;而当他实现了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思想转变,就自觉地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就对“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 3的现状作了有力的鞭挞,对“把我们文明社会的这些野蛮人变成人类解放的实践因素”充满了信心。恩 格 斯 ( 18201895) 出 生 于 莱 茵 省 的 一 个 工 厂 主 家 庭 。 他 17 岁 时 , 由 于 父 亲 的 坚持

24、 而 辍 学 习 商 , 这 使 恩 格 斯 有 更 多 的 机 会 接 触 穷 苦 的 工 人 群 众 。 1842 年 他 写 作 了 英 国 工人 阶 级 状 况 一 书 , 揭 露 了 资 本 家 对 工 人 群 众 的 残 酷 剥 削 。 1845 年 , 在 英 国 曼 彻 斯 特 时 ,他 更 是 深 情 地 告 诉 工 人 们 : “我 愿 意 在 你 们 的 住 宅 中 看 到 你 们 , 观 察 你 们 的 日 常 生 活 , 同你 们 谈 谈 你 们 的 状 况 和 你 们 的 疾 苦 , 亲 眼 看 看 你 们 为 反 抗 你 们 的 压 迫 者 的 社 会 的 和 政

25、 治 的统 治 而 进 行 的 斗 争 。 ”4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4 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7 页。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59 页。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3 页。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从 19 世纪 40 年代后半期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创 建 “共 产 主 义

26、者 同 盟 ”开 始 , 经 过 60 年 代 中 期 创 立 和 领 导 第 一 国 际 ; 一 直 到 90 年 代 前 半 期 恩格斯晚年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的活动,关注欧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党的发展为止,在这半个世纪的历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处在开创和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的前沿,积极参与并领导了国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 级 和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的 斗 争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的 生 平 事 业 和 无产 阶 级 革 命 斗 争 所 具 有 的 这 种 紧 密 联 系 , 是 他 们 创 立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重 要 条 件 。科学学说的创立和发展需要站在巨人的肩

27、膀上,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 19 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和路费尔巴哈(18041872)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

28、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作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

29、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 1790) 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一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他们的“公正性”就荡然无存。一方面,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

30、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使得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充分地暴露出来。在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面对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难题一筹莫展、困惑不解时,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的取代资本主义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273 页。社会的“和谐”社会作了许许多多天才的构想。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法国的昂利圣西门(

31、17601825) 、沙尔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11858) 。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具有同资本主义旧制度决裂的理论勇气,具有为新世界的到来而努力奋斗的善良愿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问题,表达了对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热切愿望,并对这种社会的具体细节作了富有天才性的构思。但是,他们在对世界历史发展动力和资本主义社会前途等重大问题的理解上,仍然裹足不前。他们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但却不能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科学地阐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他们预见到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但却不能理解这一历史过渡的现实

32、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19 世纪 4060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

33、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他们通过革命的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凭空创造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地得到验证和发展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

34、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1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是西方科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从而形成资本垄断的局面。垄断组织的迅速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人类历史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

35、了帝国主义各国内部的矛盾,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统治的俄国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俄国在经济上实行农奴制改革以来,一方面,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另一方面,又带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的封建农奴制的特征。这使俄国变成为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当时俄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无产阶级、1 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99 页。农民群众与沙皇专制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相互交织,资本主义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民族矛盾、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等异常突出和激烈。沙皇的横征暴敛也使俄国成

36、了人民的大监狱。在这样的条件下,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集合点,并由此也成为帝国主义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这就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有利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 结 论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曾 经 强 调 : 无 产 阶级 “联 合 的 行 动 , 至 少 是 各 文 明 国 家 的 联 合 的 行 动 , 是 无 产 阶 级 获 得 解 放 的 首 要 条 件 之 一 ”1。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日益成熟的 革 命 条 件 , 是 抱着 “本 本 ”

37、不 放 , 拘 泥 于 经 典 作 家 针 对 当 时 情 况 作 出 的 个 别 的 论 断 , 还 是 从 变 化 了 的 实际 情 况 出 发 , 进 行 理 论 探 索 和 创 新 , 发 展 马 克 思 主 义 ? 列 宁 以 一 个 真 正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的态 度 , 深 刻 分 析 了 19 世 纪 末 20 世 纪 初 世 界 历 史 条 件 的 变 化 , 认 为 资 本 主 义 发 达 国 家已 经 发 展 到 帝 国 主 义 阶 段 , 出 现 了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生 前 不 曾 有 的 新 变 化 、 新 特 点 , 经 济政 治 发 展 的 不 平

38、衡 已 成 为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的 绝 对 规 律 。 由 此 , 他 科 学 地 剖 析 了 帝 国 主 义的 经 济 基 础 、 深 刻 矛 盾 和 统 治 危 机 , 提 出 了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可 能 在 一 国 或 数 国 首 先 取 得胜 利 的 论 断 。 列 宁 和 布 尔 什 维 克 党 不 失 时 机 地 领 导 俄 国 工 人 阶 级 和 革 命 人 民 夺 取 了 十月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的 胜 利 , 使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从 理 论 开 始 变 为 现 实 , 从 而 开 创 了 世 界 历 史的 新 纪 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

39、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2 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实现的,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

40、新中国,并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伟大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和丰富的经验。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纠正了探索进程中的错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没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引,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

41、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集中了亿万人民的智慧,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91 页。2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

42、991 年版,第 1471 页。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 证 唯 物 主 义 与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最 根 本 的 世 界 观 和 方 法 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

43、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正如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1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所以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2。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

44、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45、,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3。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

46、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1 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11 页。2 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11 页。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5 页。群众”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

47、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 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

48、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

49、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早在 1872 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1。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告诉我们,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必须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