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验研究报告摘要 如何帮助学困生重树学习信心,找回学习兴趣?怎样才能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导地位,使教师的教能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带着这些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我尝试走课堂上分层学习、分层留作业、分层单元达标,以优带差的分层教学之路,它对开发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面对学生之间的显著差异,面对学困生占多数的客观事实,通过一年的实验证明,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合理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促使全体学生都获得良好发展。关键词 学困生 分层教学 高中数学一、 问题的提出一个班级的学生,
2、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产生的情况是:学生分化严重,相当一部分学力差的学生渐渐掉队,这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差,学习自信心不够,在课堂上表现为思维不够活跃,注意力不能集中,知识技能不能及时掌握,并形成恶性循环。我校作为广州市公办普通高中唯一的一所区一级学校,录取分数
3、是最低的(属于第六组),接收了一大批在初中掉队的学生,而学生进入我校就读也常常是迫不得已的行为。他们的共同点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不理想,是整个初中部分的中下层。整体素质不高,行为习惯不规范,自我约束能力和意志力薄弱。在数学学习上,高中数学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要求较高,而我校大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运算能力也亟待提高,更遑论更高 层 次 的 要 求 。 在实际教学中,每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各异、薄弱点不尽相同,不能笼统的“一刀切”,否则,只会让学困生学习起来更困难。为 此 , 我 尝 试 以 分 层 教 学 模 式 培 养 学 生 的 自 学 意 识 、 合 作 意
4、识 ,进 而 帮 助 学 生 养 成 良 好 的 学 习 习 惯 , 以 此 来 改 变 “教 师 教 得 无 味 , 学 生 学 得 无 趣 ,教 师 教 得 辛 苦 , 学 生 学 得 痛 苦 ”的 现 状 , 解 决 “高 耗 低 效 、 缺 乏 有 效 教 学 策 略 ”这一 教 与 学 最 突 出 的 问 题 。 努 力 寻 找 最 适 合 本 校 师 生 的 教 学 模 式 , 形 成 有 效 教 学 策略 , 用 以 指 导 学 生 进 行 有 效 学 习 , 最 终 达 到 教 学 效 果 的 最 优 化 。二、 实验的理论依据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
5、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先后达到大纲的要求。分层教学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老师鼓励竞争,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这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内动力。一方面,教师重点辅导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为他们学习扫清障碍,不盲目批评学生,有利于促进成绩稍差的学生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教师适当引导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他们进一步探索知识指明方向,有利于他们不断进取。因此,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心
6、理,使每个学生都乐学、会学、善学,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幸福”的成功愉悦。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95%的学生可以达到教学规定的要求,其差异仅在于掌握的快慢,而不在于能否学会。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去求得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具有学习潜能,教师的教学要有利于发展和开发学生的潜能。自我意象学认为:发现、了解和掌握人的自我意象就能更全面的认识自我,挖掘自我潜力,从而带来更多的成功。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生的“自我意象” 。所谓“自我意象”是建立在自我信念基础上的自我评价。有些学生之所以成功,是
7、因为他体验了很多成功,得到了很多肯定和赞扬;失败的学生恰恰是因为体验了太多的“失败” 。要改变学生“失败的自我意象” ,就得让学生战胜失败、多体验成功。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学生的学习是以现有的认识发展水平为出发点,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在不断地产生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适当的困难,使学生有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而克服困难的机会,有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失败与成功的亲身体验,这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保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8、,应该在分层教学的多个层面都有相应的要求。三、 实验的主要目标1实验总体目标:(1)通过实验,有利于全体学生各有所得,共同提高。(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素质。(4)通过实验,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2.实验具体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实验,使多数学生找准自己的学习起点,增加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机会,改变学困生“陪读”现象,增强学习自信心,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大幅度提高教学
9、质量、使优秀生吃饱、中等生进步、学困生合格的目标。四、 实验步骤及主要措施1准备阶段。 (2009 年 9 月-2009 年 10 月)新生入学后,通过问卷调查(见附表 1)的方式,我了解了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状态等方面的信息。我发现我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不扎实、成绩不理想;听课、作业、复习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问题;欠缺一些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培养的数学能力;没有与老师、同学主动交流的习惯;学习态度较为被动。但同时通过调查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于高中的数学学习是有期待的,愿意把高中作为一个新的开始,学好数学。更可喜的是,在我校大面积的学困生的包围中,仍然存在一小部分能
10、学习自主性强、自觉性高的学生,虽然这样的学生在我校并不多,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完全可以为树立良好学风可以起带头作用。在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我决定选一个班作为分层教学实验班,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另外两个班作为对比班。在实验班将学生分层时,我主要考虑两方面标准:1、学习成绩为主要分层标准;2、影响学习成绩的各项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辅助分层标准。根据这两个标准,我把本班学生分为 A、B、C 三层,A 层为高层学生、B 层为中层学生、C 层为低层学生。分层的同时我设立了学生分层档案,目的在于具体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包括成绩和能力,有利于跟踪实验过程中的每个学生的动态变化。2实践研究。 (2009
11、年 10 月-2010 年 1 月)在一切就绪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分层教学,我主要进行了这几个方面的分层:1)教学目标分层 课堂教学目标是支配课堂教学进行的主线,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现行教材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除了安排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外,也为程度较好的学生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了“观察与猜想” 、“阅读与思考” 、 “探究与发现” 、 “信息技术应用”等拓展性栏目。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同时要体现大纲要求,可以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类。如在讲“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制订的教学目标如下:基本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空间几何体
12、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 能够直接应用公式求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较高教学目标: 能够独立推导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 使学生掌握表面积与体积公式的一些常用技巧,会将简单组合体分解为常见空间几何体去寻求难题的解法。 要求 A 层学生达到“较高教学目标” ,做相应练习,C 层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 ,B 层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较高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备课分出层次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依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设计教法。重点考虑排除学困生的学习障碍,提出对优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分层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备
13、课,配备资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比如,在大多数题目相同的基础上,再增补几道检查不同层次教学效果的题目,依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C 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 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A 层学生要求在 B 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如“线面平行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C 层学生能说出线面平行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证明;B 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线面平行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A 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性质的推理过程,培养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逆向思维的
14、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 3)提问、设问要有层次性、针对性 课堂提问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趣。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是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使用权不同层面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基础题总是先让 C、B 层学生回答:对于逻辑性强、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则由 A 层学生回答,这样既能使用权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同时采用小组集体讨论并由 C 层学生回答的方式激
15、励各组相互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特别是 C 层学生有了优先回答的机会同时得到了同组学生的帮助,以及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大激发了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A 层学生负责本组的讨论、学习并对 C 层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他们感到有压力也决不敢放松,从面能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4)作业练习分层 如果说课堂教学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基本手段,那么作业分层就是分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很多学困生在课堂上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能听懂课,回家却有可能因为力所不能及的作业而再次遭受打击,产生“失败的自我意象” ,并可能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加重抄袭现象。因此,我摒弃过去一个班级同样作业的做法,作业分必做和选做,C 层学生作业本必做、
16、同步选做、练习卷选做;B 层学生作业本必做、同步必做、练习卷选做;A 层学生作业本、同步、练习卷必做,提高题选做。同时每周也可增加一些智力题、创造性作业供有余力的学生去做。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两类或三类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其中一或两类。两类题一般分基本题和提高题。 5)测试、评估分层 测试是对教学方面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它具有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的功能、层次反馈功能等。每次测试我都会针对不同层次,设定不同标准,对于没有达标的学生,先自己改错,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到自身知识仍存在漏洞的地方,互相取长补短。然后再对这部分未达标学生进行测试,对比前后两次测验的成绩,评价时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
17、发展变化,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谭嘉琦同学的进步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的成绩在入学考试中位于全班倒数第八。在多次测试中她都需要重新测试,在反复的练习中她逐步提高了成绩,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她的数学成绩位于全班第七名。这对她的鼓励很大。从此,上课时她总是认真思考,主动发言,作业质量也逐渐提高,她在周记中写道:“我终于找到了学数学的方法。 ”因此,在期末考试中,她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目标定为 A 层中的前三名,虽然这对她来说还是很不简单的,但起码她能挑战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有所要求,有了学习的兴趣和进取心,这正是我所期望看到的结果。伏尔泰说:“人类最可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希望减轻了我们的苦恼,
18、为我们在享受当前的乐趣中描绘出来日的远景。 ”分层测试让学生看到了自己发展的美好前景,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发展的潜能,强化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6)课后跟踪辅导具体化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分层教学重要的一环,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有效措施。 加强 C 层辅导,促差转优。由于我校学困生所占比例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或者说实验的关键就是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水平。为此在辅导中首先要尊重他们人格、采用作业过关法、作业面批,成立课外补课小组等形式,及时做好矫正和补救来消除他们学习上的障碍,同时利用小组学习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强化 A(B)层辅导,提优拔尖。对 B 层学生建立自学小组,参
19、加补缺活动,加强变化题指导;对 A 层学生成立数学兴趣小组通过各种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其个性特长;同时使他们成为一名数学“小教师”协助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3评鉴分析。 (2010 年 1 月-2010 年 2 月)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后,我将不同教学模式收到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及研究,列表如下: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成绩统计(表一)统计项目 实验班 对比班 差值平均分 68.6 62.3 +6.4优秀率 0 0 0及格率 16.2% 1.6% +14.6离散度 19.5 14.9 +4.6第 一 学 期 期 末 数 学 成 绩 柱 状 图020406080实 验 班 (%)对 比 班 (%)实
20、 验 班 (%) 8.1 43.2 32.4 16.2 0对 比 班 (%) 9.7 62.9 25.8 1.6 00-39 40-69 70-89 90-129 130-150从表一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他因素所起作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实验班的平均分以及及格率明显高于对比班。从表中看到,实验班的离散度略高于对比班,说明实验班的两极分化情况不可忽视,部分 C 层学生没有适应分层教学模式,仍处在班级的末端位置,没有感受到进步的成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增加对 C 层学生的关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 C 层学生的数学成绩的目的。通过柱状图可以看到,两个班的学生都集中于 40-69 和 7
21、0-89这两个分数段,不同的是实验班在这两个分数段的分布较对比班均衡一些,这也正是实验班平均分高于对比班的原因。这一结果充分验证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分层教学通过学生分层,掌握学情,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通过目标分层,把握全体,共同提高;通过教学内容分层,顺利达到目标,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任务分层,使学生能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得到应有的训练,从而取得进步;通过评价体系分层,使学生得到合理的评价,感受教育教学的公平,以及教师对其的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分层教学关注全体,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有效的教学模式。4修正方案再实施
22、。 (2010 年 3 月-2010 年 7 月)经过第一学期的实验,分层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我继续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的信心。我深知分层教学模式必须长期坚持才能收到效果,因此我在第一学期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修订研究方案,在第二学期继续采取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第一学期期末八区统考情况来看,实验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离散度大,即两极分化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摸清几个成绩处在末端的 C 层学生的心理,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在课堂上跟不上,有畏难心理,看到周围同学都能学好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在了解原因之后,我策划了“A+C”活动,即在分层之外,让
23、A、C 两层学生自由组合, A 层学生充当 C 层学生的小老师,负责监督和帮助 C 层学生的学习,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两次期末统考成绩对比(表二)020406080实 验 班 1 8.1 43.2 32.4 16.2 0对 比 班 1 9.7 62.9 25.8 1.6 0实 验 班 2 2.8 13.9 36.1 44.5 2.8对 比 班 2 1.7 25.9 25.9 46.4 00-39( %)40-69( %)70-89( %)90-129( %)130-150( %)上图是实验班和对比班参加的两次期末统考各分数段分布情况,可以看到:实验班低分段人数大幅度下降,0-39 这个分
24、数段的人数所占比例从 8.1%下降为2.8%,而 40-69 这个分数段的人数所占比例更是从 43.2%下降为 13.9%,说明C 层的学生成绩有明显提高。而 A 层学生在帮助 C 层学生时,巩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成绩也有所上升,优秀率从无到有,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五、 实验的主要成果及评价1客观评价:两次统考成绩对比统计图(表三)统计项目 实验班 对比班 差值平均分 68.6 62.3 +6.3优秀率 0 0 0及格率 16.2% 1.6% +14.6%第一学期期末统考离散度 19.5 14.9 +4.6平均分 91.1 84.0 +7.1优秀率 2.7% 0 +2.7%及格率 48.6% 4
25、6.6% +2.0%第二学期期末统考离散度 20.3 20.8 -0.5平均分 22.5 21.7 +0.8优秀率 2.7% 0 +2.7%及格率 32.4% 45% -12.6%变化量离散度 0.8 5.9 -5.1两次统考成绩对比图表020406080100实 验 班 第 一 次 统 考 68.6 0 16.2 19.5实 验 班 第 二 次 统 考 91.1 0 48.6 20.3对 比 班 第 一 次 统 考 62.3 2.7 1.6 14.9对 比 班 第 二 次 统 考 84 0 46.6 20.8平 均 分 优 秀 率 % 及 格 率 % 离 散 度从表三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比班
26、的平均分都有大幅度提高,对比班的及格率增幅超过实验班,但这是因为实验班的及格率本身就比对比班高。对比离散度,实验班的离散度变化量为 0.8,而对比班的离散度变化量为 5.9,这说明实验班的两极分化状态有了明显好转,也间接说明了实验班的平均分提高是因为 C 层学生的整体提高,说明分层教学对 C 层学生是有效可行的。2主观评价:通过一年来进行分层教学实验,虽然过程中付出的劳动比起传统教学模式要多得多,但也产生了一些让人欣慰的效果,主要有:1)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因为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教学目的更加具体,对各层学生的要求也更具体,以往课堂上差生晕车优生陪读的两级分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出现了“你追
27、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2)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由于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的教学措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并且充分认识到 “学有所用,学有所获 ”。特别是处在 C层的学困生们,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3)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通过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成绩的对比,我发现:由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学有所获,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懂,学得会,作业能完成,这就形成了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从而
28、促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4)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分层教学的实施,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的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从简单的灌输型转变为“以导为主”的“导教型” ,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品味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使教学切实面向每一个学生。同时,教师为使分层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必须认真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因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六、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发觉到了一些困难和不足。如:教师的备课量增加,批改作业量增加;学生往往需要抄不同层次的作业。有时作业会抄错;有时 A 累学生的作业量无形之中增加
29、,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其他学生;有的学生的自觉性都不是很高或责任心不是很强时,自己的作业都难保证正常完成,更别说是辅导 C 层学生;有的 C 层学生是行为很差,游离于教室、课堂之外不合作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在实验中采取的正确措施外,我认为还可以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让分层教学真正成为“因材施教”的有效模式。第一,教师要善于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中及时取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的要求、方法和手段,实现教与学的动态平衡,使各层次的学生得到锻炼,最大限度地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师要注意 C 层学生的心理不良反应,掌握教学主动权。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C 层学生在班里显性化,有可能会背上心理包
30、袱,学习态度消极,自由散漫。教师必须注意观察,留心 C 层学生的反应,要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耐心进行心理辅导。同时,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踊跃上进。总之,分层教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效率和成绩;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模式。附表 1:广州市高中生学习数学情况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为了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数学学习成绩,需要了解一下同学们对一些学习问题的真实想法。现在发给每位同学一张问卷,请大家按要求认真填写。1、你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吗
31、?A 非常喜欢 B 喜欢 C 不喜欢 D 无所谓 2、你认为自己的数学学得怎样?A 非常好 B 好 C 一般 D 很差 3、你在课堂上的学习习惯是:A 积极参与,不管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很乐意举手发言。B 能够独立思考,但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发言。C 听老师讲,听同学答,自己很少独立思考,不喜欢回答问题。D 有做小动作的习惯,听课效果不太理想。4、上数学课时,你是否常向老师和同学提出不懂的问题? A 总是 B 有时 C 难得 D 从来不 5每次数学作业你经常犯的错误是? A 计算错误 B 不懂怎么做 C 看题不细心 D 漏题或做错地方6、如果有难度不同的数学作业,你会选择? A 选择做难点的
32、 B 选择做容易点的 C 无所谓 D 服从老师的安排 7、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你还做其它的数学作业吗? A 每天做 B 经常做 C 有时做 D 从不做8、你总是觉得听懂了老师的讲课,自己做却总是做不出来。 A 完全符合 B 基本符合 C 完全不符合 D 不清楚9、你经常性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吗?A 每天复习 B 经常复习 C 偶尔复习 D 从来不复习10、你对高中数学学习的想法是:A 知识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难,我会更加努力。B 只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会取得好成绩。C 不是很喜欢,但数学很有用,仍会努力学好。D 无所谓,顺其自然。调查结果:A B C D第 1 题 10.81% 2
33、9.73% 5.41% 54.05%第 2 题 5.41% 21.62% 59.46% 13.51%第 3 题 8.11% 37.84% 40.54% 13.51%第 4 题 13.51% 40.54% 35.14% 10.81%第 5 题 45.95% 35.14% 13.51% 5.41%第 6 题 21.62% 27.03% 27.03% 24.32%第 7 题 2.70% 13.52% 40.54% 43.24%第 8 题 35.14% 43.24% 13.51% 8.11%第 9 题 2.70% 8.11% 78.38% 10.81%第 10 题 54.05% 40.54% 5.4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