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方法与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317695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方法与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方法与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方法与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方法与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方法与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三化学选择题备考策略与方法指导一、20152016全国高考选择题考查内容双向细目对照表2016 2015题号(乙)卷 (甲)卷 (丙)卷 卷 卷7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性质与用途关注化学与生活燃料的燃烧与大气污染关注化学与环境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关注化学与生产、生活古文中蕴含的“化学”关注化学的发展历史化学物质与食品安全关注化学与生活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判断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应用、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的判断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判断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有机物的分子式与有机重要反应9常见有机物的名称、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的判断元素周期律与元素

2、周期表元素推断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溶解、气体的净化与收集、物质的分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定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元素推断10实验基本操作有机物的分离、气体收集、溶液配制、气体的除杂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思维有序性考查简单有机物的机构特点知识的迁移应用化学实验的操作、现象与结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判断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11电极原理与应用三室电解原电池原理与应用新型电池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可逆电池的充放电分析原电池原理与应用新型电池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思维有序性考查12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滴定曲线的理解离子反应的应用常见物质的鉴别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

3、与元素周期表元素推断海水的综合应用离子反应、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3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化学实验的操作、现象2表元素推断离子浓度、平衡常数稀释曲线的理解与结论一、有关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类选择题1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受PM2.5污染的空气不一定是胶体。2一级能源与二级能源一级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例如:天然气,煤,石油,水能,太阳能,风能;二级能源是指需要依靠其他能源(也就是一级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例如:电能,一氧化碳等。3常见的环境问题及它们对

4、应的污染物环境问题 污染物酸雨 SO2(主要)及NO x光化学烟雾 NOx及碳氢化合物臭氧层空洞 氟氯代烃及NO x水体富营养化 含氮、磷的化合物温室效应 CO2及H 2O、CH 4等烃类化合物白色污染 有机难降解塑料废电池 重金属盐4STSE解题“四步曲”(如右图)5解答STSE试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回归生活:掌握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维生素C的还原性,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区别。(2)了解环保知识: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而非pH7的降水;CO 2既不会导致酸雨,也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3)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如氯水的性质、漂白粉的作用、明矾净水原理、纯碱的

5、工业制备等。6、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典例导语 审题指导(去伪存真)题干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键词:正确选项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 老化的本质是什么?增塑剂的3生了加成反应 挥发;长链断成“小分子”。发生加成反应本质因素是什么?聚乙烯中有双键吗?B.煤经过气化和液体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煤的“气化”和“液化”是表象“名不副实”,化学中这样的名词还有很多,如

6、:碱石灰、淀粉溶液、高分子化合物等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能简单类比,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均为化学变化答题模板答题模板 关键信息(关键词、重实质)第一步:明确题目要求判断“正确”还是“不正确”;“一定”还是“可能”明确物质的分类标准从属关系(包含、交叉、并列)第二步:识别题目所设陷阱俗名:是否名副其实(如纯碱属于盐)性质(如显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简单类比,以偏盖全二、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判断类选择题1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判断类试题的解题要领(1)“一个中心”

7、:以物质的量为中心。(2)“两个前提”:在应用 Vm22.4 L mol1 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3)“三个关系”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关系;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原子)质量间的关系;“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离子或分子)数之间的关系。2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的几个易错数据(1)明确下列常见微粒的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和相对分子质量:D 2O、D 37Cl、CH3等。特 别 是 D2O考 查 较 多 , 其 电 子 数 、 质 子 数 、 中 子 数 和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分 别 为 10、 10、1

8、0、 20。(2)掌握下列常见物质的结构和化学键数:烷烃(C nH2n2 )分子中含共价键的数目是(3 n1);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1molP 4(白磷)中含6molP-P键、1mol晶体硅(或金刚石)中含2molSi-Si键、1molSiO 2含4molSi-O键(3)熟记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得失电子数的关系:1 mol Na 2O2与足量水或CO 2反应转移电子1 mol;当生成1 mol O 2时转移电子2 mol1 mol Fe与 足 量 氯 气 反 应 转 移 电 子 3 mol; 1 mol Fe与 足 量 稀 硝 酸 反 应 转 移 电 子 3 4mol;1 mol Fe与少量稀

9、硝酸完全反应转移电子2 mol1 mol Cl2与足量铁完全反应转移电子2 mol,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1 mol。3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选材热点(1)适用条件22.4 L mol1 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常温常压下4.48 L N2的物质的量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2)物 质 状 态 在 标 准 状 况 下 非 气 态 的 物 质 如 H2O、 SO3、 Br2、 CHCl3、 戊 烷 、 苯 、 CCl4、 HF等。(3)物质组成与结构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离子等)的数目,如Ne、D 2O、羟基、氢氧根离子、Na 2O2等;最

10、简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NO 2和N 2O4、乙烯和丙烯(或环烷烃)等;一些特殊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石墨、P 4、甲醇、晶体硅、二氧化硅等。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 2、 CO、C 2H4等(4)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得失)数目和方向的问题,如Na 2O2与H 2O或CO 2反应、NO 2与H 2O反应等。(5)隐含的可逆反应常见的可逆反应(如2NO 2 N2O4、3H 2N 2 2NH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等。(6)物质的溶解性如: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Cl 2H 2O HClHClO,1 mol Cl2与H 2O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 NA,而氯气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

11、溶解度很大:Cl 22NaOH=NaClNaClOH 2O,1 mol Cl 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NA。4、解答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类题目的“三”个步骤(1)看:看所给数据是体积、质量还是物质的量。如果所给数据是质量或物质的量,该类数据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2)定 : 确 定 对 象 是 气 体 、 固 体 还 是 液 体 。 如 果 是 气 体 , 要 注 意 外 界 条 件 是 否 为 “标 准 状况”。(3)算:根据所求内容进行计算,在求算时要注意:不要直接利用溶液的浓度代替指定物质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角色”可能不同,电子转移数目也可能不同,不能一概而

12、论。三、有关电化学类选择题做题模板:1、先判断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2 、判断两极3、分析电极反应4、对照选项1两池(原电池、电解池)判定规律首先观察是否有外接电源,若无外接电源,则可能是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 析 , 判 定 思 路 主 要 是 “四 看 ”: 先 看 电 极 , 其 次 看 是 否 自 发 发 生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 再 看电 解 质 溶 液 , 最 后 看 是 否 形 成 闭 合 回 路 。 若 有 外 接 电 源 , 两 电 极 插 入 电 解 质 溶 液 中 , 则 是电 解池。52电极反应(1)原电池: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去电子,发

13、生氧化反应。(2)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3)充电电池:负接负为阴极,正接正为阳极。放 电 时 的 负 极 和 充 电 时 的 阳 极 发 生 氧 化 反 应 ; 放 电 时 的 正 极 和 充 电 时 的 阴 极 发 生 还 原 反 应。3粒子移动(1)原电池:阴离子负极,阳离子正极。电子从负极到正极(2)电解池:阴离子阳极,阳离子阴极。电子从负极到阴极,从阳极到正极。4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步骤(1)“放电”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依 据 条 件 , 指 出 参 与 负 极 和 正 极 反 应 的 物 质 , 根 据 化 合 价 的 变 化 , 判 断 转 移 电 子 的 数

14、目;根据守恒书写负极(或正极)反应式,特别应注意电极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共存。(2)“充电”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充电时的电极反应与放电时的电极反应过程相反,充电的阳极反应为放电时正极反应的逆过程,充电的阴极反应为放电时负极反应的逆过程。5、判断溶液PH的变化:如果判断的是整个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就要分析总的化学方程式,生成或消耗酸碱的情况。如果判断的是某极区溶液PH的变化,就要分析这个极区的电极反应,生成或消耗H+或OH-的情况。6电解规律(1)阳极产物的判断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性电极作阳极,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溶解(注意:铁作阳极溶解生成Fe 2 ,而不是Fe 3 );如果是惰性电极,则需

15、看溶液中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阴离子放电顺序为S 2 I Br Cl OH (水)。阴极产物的判断直接根据阳离子的放电顺序进行判断:Ag Fe 3 Cu 2 H (6)恢复原态措施。电解后有关电解质溶液恢复原态的问题应该用质量守恒法分析。一般是加入阳极产物和阴极产物的化合物,但也有特殊情况,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 4溶液,Cu 2 完全放电之前,可加入CuO或CuCO 3复原,而Cu 2 完全放电之后,应加入Cu(OH) 2或Cu 2(OH)2CO3复原。(2)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根据阴、阳离子放电顺序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电解水型(如电解Na 2SO4、H 2SO4、NaOH溶液等);电

16、解电解质型(如电解CuCl 2溶液盐酸等);放氢生碱型(如电解NaCl、MgCl 2溶液等);放氧生酸型(如电解CuSO 4、AgNO 3溶液等)。四、有关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类选择题做题模板:“先推后判”;破题关键:“会背会推”背会“短周期”元素的结构特点,背会周期和族所含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递变规律,会利用元素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周期表结构特点,推理元素名称。1速断简单粒子半径大小“三看法”一看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6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2元素金属性

17、强弱的判断方法(1)理论推断:原子结构: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相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同周期元素由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2)实验标志:单质从水或非氧化性酸中置换出H 2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溶液中盐与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单质的还原性或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与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相反。原电池中的正、负极,一般,负极大于正极。3、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同周期元素由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2)实验标

18、志:单质与H 2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溶液中非金属与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单质的氧化性或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与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相反。注意: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指分解的难易程度与氢键无关。4、化学键的判断:凡金属和非金属构成的化合物(除氯化铝外)都是离子键,凡非金属构成的化合物(除铵盐外)都含共价键。A-A型共价键为非极性键,A-B型共价键为极性键.五、有关实验类选择题1化学仪器上的“0”刻度(1)滴定管:“0”刻度在上面。(2)量筒:无“0”刻度。(3)托盘天平:“0”刻度在刻度尺最左边;标尺中央是一道竖线非零刻度。(4)容量瓶、移液管等只

19、有一个标示容积的刻度,没有零刻度。2注意几种定量仪器的精确度:滴定管的读数保留小数点后2位,量筒、托盘天平的读数保留小数点后1位,广泛pH试纸的读数为整数。3易被忽略的实验操作的“第一步:(1)检查装置气密性气体抽取、气体性质验证等与气体有关的实验。7(2)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有活塞或瓶塞的玻璃仪器。(3)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4)润湿用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检验某些气体时先润湿,但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不能润湿。(5)调零托盘天平的使用。(6)取样,溶解用化学方法检验、鉴别固体物质。4容易忽视的4个实验安全问题:(1)有毒气体的尾气必须处理。通常将H 2

20、S、SO 2、Cl 2、NO 2等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2)易爆气体如H 2、CO、CH 4、C 2H4、C 2H2等在点燃之前必须要验纯。(3)用H 2、CO还原CuO、Fe 2O3等实验时,应先通气,等体系内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若先加热后通气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实验完毕,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H 2或CO。(4)加热制取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完毕,应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发生装置而使发生装置破裂。5化学实验中的九个先与后(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4)用石

21、蕊试纸、淀粉KI试纸等检验气体的性质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而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时不能将试纸润湿。(5)做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盛装液体前要先用标准液润洗。(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溶解或稀释后的溶液要先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7)检验气体的先后顺序:一般先检验水蒸气,再检验其他气体。(8)气体除杂和干燥顺序:若用洗气装置除杂,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若用加热装置除杂,一般干燥在前,除杂在后。(9)做证明淀粉水解的实验时,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 2悬浊液前,要先加入NaOH溶液,把溶液调节到碱性;做证明氯丙烷水解的实验时,应先加酸中和

22、过量的碱,再加AgNO3溶液。6分离(提纯)时的注意事项(1)过滤时要用到漏斗、烧杯和玻璃棒,且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2)蒸馏时,冷却水从下口流入,从上口流出,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侧支管附近,最后面接收馏分的锥形瓶不能加塞子;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3)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外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7不同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8(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固 固 加 热 升 华 法 例 如 : NaCl和 I2的 分 离分 解 法 例 如 :除 去 Na2CO3中 混 有 的

23、 NaHCO3固 体氧 化 法 例 如 :除 去 氧 化 铜 中 混 有 的 铜 )加 水 结 晶 法 ( 互 溶 ) 例 如 : KNO3和 NaCl的 分 离过 滤 法 ( 不 互 溶 )例 如 : 粗 盐 提 纯 )其 他 特 殊 法 例 如 : FeS和 Fe的 分 离 可 用 磁 铁 吸 附 分 离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固 液 互 溶 萃 取 法 例 如 : 海 带 中 碘 元 素 的 分 离蒸 发 例 如 : 从 食 盐 水 中 制 得 食 盐蒸 馏 法 例 如 : 用 自 来 水 制 蒸 馏 水 )不 互 溶 过 滤 法 例 如 : 将 NaCl晶 体 从 其 饱

24、 和 溶 液 中 分 离 出 来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液 液 互 溶 蒸 馏 法 例 如 : 酒 精 和 水 、 苯 和 硝 基 苯 、 汽 油 和 煤 油 等 的 分 离不 互 溶 分 液 法 例 如 : CCl4和 水 的 分 离 )(4)“气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气 气 洗 气 法 例 如 : 除 去 Cl2中 的 HCl, 可 通 过 盛 有 饱 和 食 盐 水 的 洗 气 瓶其 他 法 例 如 : 除 去 CO2中 的 CO, 可 通 过 灼 热 的 CuO )六、有关电解质溶液类选择题1解答此类试题,要抓住三个关键词:微弱、平衡、守恒,即溶液中存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

25、衡和盐类的水解平衡,且都是微弱的(水解相互促进反应除外),微粒浓度之间存在守恒关系。弱酸稀释时PH变化小;越稀,弱电解质的电离的程度增大,越稀,盐类的水解的程度增大。2溶液中微粒浓度的三个等量关系(1)电荷守恒关键:只与溶液中离子种类有关,带几个电荷乘“几”例如:Na 2CO3溶液NaHCO 3溶液Na 2CO3和NaHCO 3的混合溶液 Na 2CO3和NaOH混合溶液,它们的离子种类相同电荷守恒表达式相同都可以表示为:c(Na ) c(H )2 c(CO ) c(HCO ) c(OH )23 3(2)物料守恒关键:只与溶质有关,溶质中某些元素之间满足的守恒关系,根据溶质中粒子之间满足的关系

26、确定表达式。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或电离,离子种类有所变化,但原子总是守恒的。如K 2S溶液中S 2 、HS 都能水解,故S原子以S 2 、HS 、H 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 c(K )2 c(S2 )2 c(HS )2 c(H2S)。9注意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将 a mol/L的CH 3COOH溶液与 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物料守恒式如下: c(CH3COOH) c(CH3COO ) 。a2(3)质子守恒如Na 2S水溶液中质子守恒式: c(H3O )2 c(H2S) c(HS ) c(OH )或 c(H )2 c(H2S)c(HS

27、) c(OH )。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到。3、巧抓“五点”,突破微粒浓度关系(1).抓反应“起始”点,判断酸性或碱性的强弱。(2).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3).抓“恰好”反应点,生成什么溶质,溶液的酸碱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4)抓溶液“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5.)抓反应“过量”点,溶质是什么,判断谁多、谁少还是等量。七、有关有机化学类选择题1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1)取代反应特点:有上有下 类型:包括卤代、硝化、磺化、水解、酯化等反应类型。(2)加成反应特点:只上不下 加成反应常用试剂:H 2、X 2(卤

28、素)、HX、HCN、H 2O等。(3)消去反应特点:只下不上 类型: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消去。(4)加成反应:主要以烯烃和苯为代表,碳碳双键、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5)取代反应:烷烃、苯、乙醇和乙酸均容易发生取代反应。2有机反应中的“H 2”H2在有机反应中总是“扮演”加成试剂的角色,能与碳碳双键(C= =C)、碳碳三键(CC)、苯环、醛基CHO和酮基CO中的碳氧双键(羰基)以及碳氮双键和三键(C= =N、CN)等发生加成反应。每摩尔碳碳双键或醛基、酮羰基消耗1 mol H2,每摩尔碳碳三键消耗2 mol H2,每摩尔苯环消耗3 mol H 2。3烃的羟基衍生物比较CH3CH2OH CH3C

29、OOH与Na反应 能 能 能与NaOH反应 不能 能 能与NaHCO 3反应 不能 不能 能与Na 2CO3反应 不能 能 能104.有关官能团性质的规律方法、易混、易错点(1)注意苯环的结构与六元环的区别,不要看到含双键的六元环就认为是苯环。(2)蛋白质发生盐析是物理变化,可逆;蛋白质发生变性是化学变化,不可逆。(3)氧化反应包括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催化氧化反应和燃烧反应等。(4)不是所有的碳氧双键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如酯和羧酸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5)苯、液态烷烃等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但是能够发生萃取(物理变化)而使溴水层褪色。(6)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不一定

30、是醛类,还可能是:葡萄糖、麦芽糖、甲酸、甲酸盐、甲酸酯等。5区分三个易错问题(1)不能区分常见有机物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塑料的老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不是加成反应,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等。(2)不能灵活区分有机反应的反应条件。如苯与溴水不反应,只与纯液溴反应。(3)不能准确地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如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6牢记三种物质的特征反应(1)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2)淀粉:在常温下遇碘变蓝。(3)蛋白质:浓硝酸可使蛋白质变黄,发生颜色反应,盐析(可逆),变性(不可逆)。7同分异构体判断时必记的三个内容:(

31、1)甲基乙基都是1种,丙基(C 3H7)有2种,丁基(C 4H9)有4种,戊基(C 5H11)有8种。C3H6AA型有4种, C3H6AB有5种, C4H8AA有9种 ,C 4H8AB有 12种.(2)苯 环 上 有 两 个 取 代 基 有 3种 , 苯 环 上 有 三 个 相 同 的 取 代 基 有 3种 , 苯 环 上 有 三 个 取 代 基且 两 同 一 不 同 有 6种 , 苯 环 上 有 三 个 不 同 的 取 代 基 有 10种 , 苯 环 上 有 四 个 不 同 的 取 代 基 有30种。C 7H8O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酚类3种,醇1种,醚1种,共5种。(3)C 4H8O2的酯有4种,羧酸类有2种,即含-OH又含-CHO的有5种,含六元环的1种。C5H10O2的酯有9种,羧酸类有4种,即含-OH又含-CHO的有12种。 C5H10O2水解后的羧酸和醇重新组合形成的酯有58=40种8、根据有机物的特殊反应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官能团种类 试剂与条件 判断依据溴水 橙红色退去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酸性KMnO 4溶液 紫红色退去卤素原子 NaOH溶液,加热,AgNO 3溶液和稀硝酸 有沉淀产生醇羟基 钠 有H 2放出酚羟基 FeCl3溶液 显紫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