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烦恼——康熙后期储位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3206 上传时间:2018-04-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帝王的烦恼——康熙后期储位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帝王的烦恼——康熙后期储位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帝王的烦恼——康熙后期储位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帝王的烦恼——康熙后期储位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帝王的烦恼——康熙后期储位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人文教育帝王的烦恼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选题的背景近几年,清朝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不断引发研究者的兴趣,出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的是,学术界对于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的研究虽多,但是他们过多把注意点皇四子胤禛的继位是否合法性的研究上,缺乏对于清朝储位制度演变和康熙后期为什么储位问题斗争特别激烈等问题的研究。因此,从这个视角进行相关研究,有助于该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近30个较有规模的王朝。一个王朝要发展,皇位的传承便是头等大事。王朝中各个利益集团,也将它视为改变原有权

2、利分配格局的良机,以种种方式影响、干预皇帝对储君的选择。因此建储与皇储矛盾,是困扰历代帝王的一个烦恼。其中以清朝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为之最。它不仅是康熙皇帝最难以启齿的一件事情,也使康熙后期的朝局起起伏伏,动荡不安。康熙皇帝是一位文治武功皆成就很大的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时即刚毅果敢、沉静机智地清除了专擅妄为的鳌拜集团。此后平定三藩之乱,收复统一台湾,抵抗沙俄扩张,剿灭噶尔丹,改善满汉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社会生产,研究治理水患,刻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守城而兼创业。但是在康熙晚年的时候,有件事情使他殚精竭虑,甚为苦恼,那就是储位问题。康熙是一位多产的帝王,一生共有35个儿子

3、,但有的早夭,排序的有24人。按照中国人的风俗,多子应该多福,但是在康熙朝却变成了一种灾难。在康熙后期随着皇储矛盾的不断激化与爆发和诸皇子分封受爵,储位争夺愈演愈烈。2、选题的意义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不过是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中历王朝关于储位问题的一个映射。通过对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反思历王朝的储位争夺是怎样的惨烈与残酷。康熙后期的储位争夺中皇太子胤礽的失败,表明实施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通过对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的研究,我们从中推导研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的缺点以及当时满清关于继承人的传统旧俗。康熙后期的储位争夺中皇太子胤礽的失败,体现了皇权与储权之间的矛盾。在两千多年的封建

4、历史中,皇权与相权、储权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明太祖朱元璋解决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但是没有涉及储权。皇权与储权的矛盾一直到康熙朝都没有解决,并困扰着一代明主康熙皇帝。通过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使康熙皇帝的继承人雍正皇帝意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有利于雍正皇帝着手解决皇权与储权之间的矛盾,建立秘密建储制度。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从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入手,从这些研究中获取大量的原始资料,从中获得清朝储位制度的变化的资料。阅读大量清朝人物传记,从中提取康熙皇帝及诸皇子的人物性格。阅读大量的清史古文资料,像清圣祖实录、康熙朝的起居注册等等,因为这些资料是研究本文最真实的资料,从这

5、些资料中,我们可以更准确的知道当年事情的真相,以及康熙和诸皇子对于储位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本文主要分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清朝康熙皇帝以前的储位制度第一节康熙皇帝立皇太子第三部分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第一节康熙皇帝第一次废皇太子与胤禩夺嫡的初次失败第二节胤礽第二次被废第三节胤禩继续谋立和嗣位无望第四节皇十四子胤祯觊觎储位及美梦落空第五节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第四部分结语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通过校图书馆、电子数据库、互联网等方式搜集、查阅一切可以利用的相关资料,有比较地将这些资料逐一筛选、分类,然后有重点地进行阅读,进而探寻研究的切入点。在掌握足够充分的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寻找创新点,并形成一

6、条明确的思路,以特定的角度来审视和评价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将杂乱的材料汇成一个合理的体系。再根据体系的要求,从材料中提炼要点,组织论文提纲,从材料中总结出康熙后期皇储矛盾及诸皇子之间争夺储位。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年11月19日2010年12月6日,收集资料,确定课题题目;2、2010年12月7日2010年12月21日,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所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包括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探求可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3、2010年12月2226日,在插于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2011年1月2011年2月。撰写论文初稿,为进一步修改奠定基础;5、201

7、1年2月,将撰写完毕的初稿交给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论文;5、2010年3月,将修改好的二稿交给老师,针对老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论文;6、2010年4月,定稿,并根据要求整理成册打印,准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王思治清代人物传稿M上海中华书局,19862韦庆远明清史辨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郑天挺清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4戴逸简明清史(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冯尔康康熙朝储位之争和胤禛的胜利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36范金明康熙十四子胤禵J安徽师大学报,199127景国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J文史知识,200228杨珍缱绻父子情康熙皇子生病之后J紫禁

8、城,199529陈晓东胤禔与明珠关系考证J满族研究,2003210阎崇年康熙教子J紫禁城,1980411唐忠民雍正曲线谋皇位J现代交际,2008512姜相顺康熙帝晚年立储之谜J满族研究,1995113高兴宇看透人性的密信J百姓,2003814文裁缝诏书解开雍正即位玄机J科学大观园,2009215阎学仁雍正并非篡权雍正继位考辩J河北大学学报,1983216刘若芳从清宫档案看雍正继位的历史真相J档案学通讯,1998617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M香港三联书店,198118王钟翰清世宗夺嫡考实M清史杂考,195719YANGZHENONTHEPOWEROFTHEGROWNPRINCEINQING

9、DYNASTYJSTUDIESINQINGHISTORY,2002120DUJIAJITHEIMPERIALPATRIARCHALCLANANDTHEINHERITANCESYSTEMINTHEQINGDYNASTYSTUDIESINQINGHISTORY,2005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人文教育帝王的烦恼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研究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国内文化界也呈现百花争鸣的状态。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一直疑云重重,他为什么要两立两废太子;在康熙最后时期他对于储位问题是怎样考量;皇四子胤禛为什么会获得最后的胜利;皇四子胤禛是否合法继位等。这些问题一直为一些学者研究的对象。国内也出现

10、许多著作和论文。二、目前学者对康熙后期储位问题研究现状(一)研究康熙后期储位问题的相关著作1、戴逸(1984)编著的简明清史中,作者用半节讲述了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特别是皇权与太子之间的斗争。在文章中作者说到康熙皇帝立太子是为了防止争斗,但是康熙皇帝没有预想到,过早的预立太子,导致在太子门下聚集了许多大臣,无形中产生第二个权力中心。随着太子的成长和权力的增长,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导致太子被废。但是太子被废后,诸皇子之间的储位争斗明朗化。诸皇子之间的储位斗争使康熙皇帝愤懑抑郁,心力交瘁。在康熙皇帝最后阶段,争斗储位最有利的人是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祯,但是皇四子胤禛善

11、于隐藏实力,揣摩圣意。最后作者对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进行了探讨,他对雍正继位是否合法抱着怀疑的态度。(第6276页)2、王思治(1986)编著的清代人物传稿中,用了三节分别介绍了康熙皇帝玄烨及其他的两个儿子胤礽和胤禔。在介绍康熙皇帝时,作者说到储位问题是康熙皇帝晚年的苦恼,因为储位问题是他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损伤。在介绍康熙皇帝嫡长子胤礽时,作者讲到康熙皇帝早年极喜欢胤礽,立他为皇太子,并请名师教导他的文治武功,他能一代明君。皇帝亲政或者出巡都命皇太子胤礽代理国事。但是随着胤礽权势的增长,他与康熙皇帝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导致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废太子。但是随着太子的被废,诸皇子之间积极争夺储位,康熙皇

12、帝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与康熙四十八年被迫再立胤礽为太子,胤礽被复立为太子后不久又固态萌生,培植他的势力令康熙皇帝很不满,于康熙五十一年再一次被废,此后胤礽郁郁而终。在介绍胤禔时,作者讲到,胤禔三次随康熙皇帝三次出征噶尔丹,并被多次派往各地巡视河工,是康熙皇帝纵儿子中足迹最广的一位皇子。胤禔也对储位有着极大的企图心,但是康熙皇帝一直提防,处处压制他的势力,使得胤禔郁郁而终。(第3061页)3、韦庆远(1989)编著的明清史辨析中,作者在文章中写道清朝初期皇位继承是由八旗贵族会议推举。但是到了康熙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康熙帝立其嫡长子为太子。但是随着太子权力的增长,皇帝与太子的矛盾不断升级,到最后不得

13、不以废太子为下场。废太子失败事件暴露出两千余年预立嫡长子为皇储制度的缺陷。康熙朝后期的储位问题争得诸皇子你死我活,雍正继位以后从中获得教训,创立了“秘密建储”制度。(第351358)4、郑天挺(1989)编著清史中,作者主要讲述了康熙晚年两次皇储废立,康熙皇帝为了加强皇权,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并尽心尽力培养他,希望他成为一代明君,但是随着太子权力的加强,康熙皇帝和太子胤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导致两次被废。太子被废后,诸皇子围绕储位进行争夺,导致康熙皇帝身心受创。到康熙皇帝驾崩前,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祯最具可能性,其中皇四子具有独到的政治谋略和行政才能,并依靠他的朋党最后获得胜利,登上皇帝的宝

14、座。并且作者简单分析了对于雍正篡改遗诏的说法,认为这种说法不可信。皇四子胤禛登基称帝后,从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中吸取教训,创立了“秘密建储”制度。(第348358页)(二)研究雍正皇帝是否合法的著作与期刊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研究雍正皇帝即位是否合法的风气。许多学者文人发表文章。对于雍正皇帝是否合法继位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雍正皇帝是篡位。主要文中有1、孟森(1935)在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中得出雍正实系“篡位”的学术观点针对雍正在大义觉迷录说的康熙召见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宣布传位皇四子胤禛一事,认为根本没有康熙召见皇子和隆科多宣布继嗣末命的事,这是雍正捏造的企图说明其继位合法的谎言

15、;雍正害死康熙得位,诸兄弟不服,于是迫害允禩、允禟等人,而允祉无意于政治,也被忌恨遭到囚禁;康熙要传位给允禵,雍正用川陕总督年羹尧钳制他,后来诛杀年羹尧、隆科多就是怕他们暴露夺位的秘密所谓杀人灭口。2、王钟翰(1957)在清世宗夺嫡考实、胤祯西征纪实中以胤祯西征的历史进一步说明康熙属意这个儿子,把篡位说研究推进一步。3、金承艺(1978)在从“允禵”问题看清世宗夺位、胤祯一个帝梦成空的皇子、胤禛非清世宗本来名讳的探讨这些文章中,在允禵史方面做文章,认为雍正原来不叫胤禛,为篡位夺了乃弟胤祯的名字,将康熙遗昭“皇位传十四子胤祯”改易为“皇位传于四子胤禛”,因而形成他的“盗名改诏”说。4、许曾重(1

16、982)在清世宗胤禛继承皇位问题新探中,认为康熙皇帝是被隆科多、胤禛合谋毒死的。胤禛捏造了七皇子同受遗诏之说。5、杨珍(1985)在关于康熙朝储位之争及雍正继位的几个问题中,则认为康熙皇帝是心脑血管病,突然死亡,为留一言。故七皇子和胤禛都未受遗命。本文同意七皇子未受遗命之说。第二种观点认为雍正继位是合法的。1、吴秀良(1979)在通向权力之路康熙和他的法定继承人一书,从康熙继位一直谈到雍正承嗣,提出以康熙重视孝道作为判断他选择继承人的线索,认为允礽因不仁不孝而见废,允祉、允禩皆以不孝而不中意或被斥责,惟独雍正的诚孝被选中了。2、杨启樵(1981)出版雍正帝及其奏折制度研究一书,次后写出“雍正篡

17、位”再论等文,与篡位说的孟森、王锺翰、金承艺诸氏一一辩论,赞扬雍正的优点和政治能力,相信康熙传位于他的史料,把年羹尧、隆科多被戕归咎于他们破坏雍正密折制度,而不是什么杀人灭口。3、杨启樵(1981)在康熙朝的储位之争和胤禛的胜利、康熙十四子胤禵改名考释、曾静投书案与吕留良文字狱述论、雍正传等文章中,把雍正嗣位放在康熙后期和雍正前期的政治斗争中来考察,从康熙对雍正的一贯态度,以及与对其他皇子态度的比较中,认为取中了他,说明年羹尧、隆科多之狱,系他们擅权、妨碍皇权所致,害死允禩、允禟是储位斗争的延续,具有保卫皇权性质,曾静大狱和大义觉迷录出笼是雍正在政治成功之后,争取社会舆论认同的性质。三、结语通

18、过查阅档案文献资料、相关著作或专著、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利用网络上各种资源,对目前康熙后期储位争夺基本了解得基础上。在上述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我将通过康熙皇帝为什么要立太子;康熙皇帝为什么要两废太子;康熙为什么要降皇八子胤禩的爵位;在康熙晚年,他心目中最佳继位的人选是谁;皇四子胤禛为什么会获得最后的胜利登上皇位的宝座;皇四子是否合法继位等方面来讲述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主要参考文献1王思治清代人物传稿M上海中华书局,19862韦庆远明清史辨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郑天挺清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4戴逸简明清史(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冯尔康康熙朝储

19、位之争和胤禛的胜利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36范金明康熙十四子胤禵J安徽师大学报,199127景国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J文史知识,200228杨珍缱绻父子情康熙皇子生病之后J紫禁城,199529陈晓东胤禔与明珠关系考证J满族研究,2003210阎崇年康熙教子J紫禁城,1980411唐忠民雍正曲线谋皇位J现代交际,2008512姜相顺康熙帝晚年立储之谜J满族研究,1995113高兴宇看透人性的密信J百姓,2003814文裁缝诏书解开雍正即位玄机J科学大观园,2009215阎学仁雍正并非篡权雍正继位考辩J河北大学学报,1983216刘若芳从清宫档案看雍正继位的历史真相J档案学通讯,1998617杨

20、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M香港三联书店,198118王钟翰清世宗夺嫡考实M清史杂考,195719YANGZHENONTHEPOWEROFTHEGROWNPRINCEINQINGDYNASTYJSTUDIESINQINGHISTORY,2002120DUJIAJITHEIMPERIALPATRIARCHALCLANANDTHEINHERITANCESYSTEMINTHEQINGDYNASTYSTUDIESINQINGHISTORY,20051本科毕业论文(20届)帝王的烦恼康熙后期储位问题研究目录中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外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前言1二、康熙皇帝立太子1(一)皇太子胤礽第一

21、次被废与皇八子夺嫡的初次失败2(二)皇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6(三)皇八子胤禩继续谋立和嗣位无望7(四)皇十四子胤祯觊觎储位及美梦落空7(五)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8参考文献12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I【摘要】康熙后期的储位问题一直是清朝历史中一大未解之谜。康熙拥有为数众多的皇子,在康熙后期众皇子围绕储位进行了残酷的争夺,诸皇子对皇位的觊觎所带来的政治斗争和政局动荡给康熙带来无尽烦恼。那么康熙皇帝心目中的继承人是什么样的,皇四子胤禛又具备了哪些特质,使他在这场战中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文章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关键词】康熙皇帝;储位;胤禛。II【ABSTRACT】THEQUESTIONONINHERIT

22、ANCEOFTHETHRONEINTHELATEOFKANGXIPERIODHASBEENANUNSOLVEDMYSTERYINTHEQINGDYNASTYHISTORYKANGXIHADMANYSONS,THEYCOMPETEDFORTHETHRONEINTHELATEOFKANGXIPERIOD,WHICHBROUGHTMANYTROUBLESTOKANGXITHENWHOWASTHESUCCESSORINKANGXISMIND,ANDWHATLEADTHEFORTHSONWHOCALLEDYINZHENBETHEFINALSUCCESSINTHECOMPETITION,WHICHWILL

23、BEDISCUSSEDINTHISARTICLE【KEYWORDS】KANGXIINHERITANCEOFTHETHRONEYINZHEN1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康熙大帝、雍正王朝、太祖秘史等一系列宫廷问题电视剧的播出,许多人对演义出来的清朝历史津津乐道,过去学界已经有丰硕研究成果的相关清史问题诸如顺治之死、雍正继位、同治之死等问题被再次提及。但如果重新审视这些看似已成“定论”的问题,就会发现在这些“定论”的表象下面,还有值得进一步发挥的空间。康熙后期储位问题研究就具有代表性。在中国历史上,除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斗争外,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时起彼伏。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倾轧排

24、挤是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内相互关系的常态。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为了争权夺利,发生冲突,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屡见不鲜。完全抛弃了天伦之间的温情关系,撕破了孝悌仁义的薄薄面纱,赤裸裸地暴露出狰狞、嗜血的本性。清朝,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同样存在着权力斗争,不过它和以前朝代中权力斗争的重点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清代的封建专制权力最为集中,皇权压倒了其他权力。清统治者鉴于前代的教训,对可能会侵犯或窃夺皇权的各种势力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母后、外戚、权臣、宦官、朋党、疆臣的权力和活动范围严格地受到压抑和控制,因此清代的三百年间除了晚清的慈禧太后干政以外,没有像汉、唐、宋、明那样严重的母后、外戚、宦官、朋党

25、、藩镇之祸。清朝前期和中期的皇帝一般都亲理政务,大权独揽,稳稳的掌握中枢的权力,既没有其他势力公开篡位弑君的威胁,也没有大权旁落,暗窃国柄,天子受操纵的情形。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主要表现在皇权的继承交替方面,老皇帝死去之后,由哪一个皇子继承帝位,在皇室内部往往发生激烈的争夺。皇太极和顺治的即位都曾掀起政治风波,而康熙至雍正的皇权交替更经历了长期白热化的斗争,酿成统治秩序的动荡不安。本文所要阐述和探讨的是首先,康熙皇帝心目中的继承人应具备什么条件,这一标准直接影响着诸皇子争夺储位的成败;其次,皇四子胤祯具备了哪些其他皇子没有的性格特点,为什么他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继承皇位。二、康熙皇帝立太子在康熙

26、皇帝以前的清朝历史上,从未有立太子的传统。清朝的统治阶层是满洲贵族,是少数民族,而立太子是汉族统治阶层的传统。那么为什么康熙皇帝会有立太子的想法呢究戴逸简明清史(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22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而且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汉化程度很深,他认为汉人虽然在军事上无能,但是在思想文化上却比满族人进步。所以康熙皇帝很可能学习汉族传统而立太子,为争取汉族民心作出一个虔诚的姿态。第二、从一六七四年(康熙十二年)开始,康熙皇帝进行了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达8年之久。长期的战争,使政治一度出

27、现不稳定。在宣布立皇太子之前的十个月内,清廷的军队在南部和西部与叛军交战接连受挫,蒙古的一个王公也在北部举旗造反。为了稳定人心,鼓舞士气,康熙皇帝可能会采取立太子的措施。第三、皇太子胤礽是康熙皇帝第一个皇后孝诚皇后所生,康熙皇帝和孝诚皇后是少年夫妻,两人结婚时不过11岁,孝诚皇后稍稍年长于康熙皇帝,她在两人之间的感情上不仅扮演着妻子的角色,同时还要充当姐姐和朋友的角色,因此康熙皇帝对她一直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胤礽是康熙皇帝和孝诚皇后的第二子,他们的长子不幸夭折了,孝诚皇后在生下胤礽后,就因难产而死。康熙皇帝很可能因为怀念孝诚皇后而把孝诚皇后为他所生的儿子胤礽立为太子。对于康熙皇帝立太子的原因,

28、正如史书所言“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这就促使康熙皇帝在一六七六年(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将年仅十八个月的嫡长子胤礽立为皇太子。为了把皇太子培养成一代明主,康熙皇帝是不遗余力的。皇太子幼年时,康熙皇帝亲自为他传授“四书”、“五经”。尔后,又多选名师,以为辅导,理学名臣如张英、李光地、熊赐履、汤斌等,皆先后聚集于太子门下,授以性理诸书。为了提高皇太子在朝中的威信,又从礼仪上加以崇重。每逢国家大典,诸王百官先向皇帝朝贺,然后去东宫礼拜。这样随着皇太子年龄的增长,才能和威信也日益提高。当时在北京宫廷供职的法国神父白晋称赞说“皇太子博览群书,熟诣汉学”,“他那英俊端正的仪表在北京宫廷里同

29、龄的皇族中是最完美无缺的。他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皇太子,以致在皇族中,在宫廷中没有一个不称赞他”。三、康熙后期的储位争夺(一)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与皇八子夺嫡的初次失败清圣祖实录卷五八(法)白晋康熙帝传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2422433一个长期位于权力顶峰的年老的封建专制统治者,往往担心大权旁落,害怕出现一个自己所不能控制的权力中心,因此多疑善变,处处提防,办事反复无常,犹豫不决,难以用普通人的心理去忖度。康熙皇帝在对待皇太子事件上似乎就是这种心态。在皇太子年纪小的时候,康熙皇帝请名师贤臣培养,希望皇太子能成为一代明主。但是随着皇太子年纪和威信的不断增长,在皇太子周围出现一群依附和拥戴他的

30、势力,这股势力以索额图为首。索额图是索尼的儿子,皇太子胤礽生母孝诚皇后的叔父,康熙皇帝前期,索额图甚得信用,一门勋贵,势倾朝野,和另一权贵明珠相互倾轧。“索额图生而贵盛,性倨肆,有不附己者显斥之,于朝士独亲李光地。明珠则务谦和,轻财好施,以招来新近,异己者以阴谋陷之,与徐乾学等相结。索额图善事皇太子,而明珠反之,朝士有侍皇太子者皆阴斥去。荐汤斌傅皇太子,即以倾斌”。康熙皇帝察觉到这种现象后深感不安,对皇太子胤礽也开始出现芥蒂,处处不满其行为。一六九O年(康熙二十九年)乌兰布通之战,康熙皇帝亲征,路上生病,召皇太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觐见,其用意十分明显,万一病故,皇太子立即继位。皇太子等驰驿至行宫

31、请安,康熙皇帝以为皇太子起码会表现出忧虑关怀之情,对康熙皇帝来说,行孝是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先决条件,但是皇太子“略无忧戚之意,见于词色,上以胤礽绝无忠爱君父之意,心甚不怿,今即先回京师”。一六九四年(康熙三十三年)礼部拟定祭祀的仪式,将皇太子的拜褥放置奉先殿槛内,康熙皇帝命移置槛外,礼部尚书沙穆哈怕将来皇太子怪罪,请求将谕旨记档,这说明大臣对太子党的畏惧。康熙皇帝很不高兴,将沙穆哈革职。一六九七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又将“私在皇太子处行走”的膳房人花喇等处死。康熙皇帝与皇太子胤礽的关系在康熙三十七年进一步恶化。一六九八年(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大封诸皇子,皇长子胤禔封直郡王、皇三子胤祉封诚

32、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俱封贝勒,并使他们先后参与国家政务的管理。在我看来,康熙皇帝大封诸皇子的本意而言,未必想以此作为易储的准备,但是诸皇子有了爵位,也在积极培植自己的亲信,觊觎储位,蠢蠢欲动,使矛盾更加复杂,太子党人也更加惴惴不安。一七O二年(康熙四十一年),康熙皇帝带着皇太子南巡,至德州,突然宣布停止南巡,銮驾返回北京,理由是皇太子得病,留德州疗养,奇怪的是召命已退休的索额图至德州侍奉太子。这可能是发现太子党人的阴谋,召索额图审讯,南巡因此推迟了两个月。第二年(康熙四十二年),南巡刚刚结束,即拘囚索额图,罪名是“背后怨尤,议论国事”、“结党妄行,清史稿卷二六九

33、清圣祖实录卷一四七4威吓众人”、“助胤礽潜谋大事”。但是我想根本原因是胤礽、索额图等失去了康熙皇帝的信任,感到皇太子的地位已受威胁,因此大发牢骚,怨恨康熙皇帝,并且迫不及待地纠集党羽,有所企图。故康熙皇帝指责索额图“尔背后怨尤之言,不可宣说“,“朕将尔行事指出一端,可就在此正法”,“朕若不先发,尔必先之”,“施威恐吓,举国之人,尽俱索额图乎”不久,康熙皇帝就将索额图囚禁,直至到其死。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是长期积累起来的矛盾的爆发,一旦两个权力中心公开发生对抗,便不会有妥协调和的余地。皇太子胤礽处在上受康熙皇帝猜疑,下受诸皇子倾害的不利地位,下一个更大的打击必然会降落在他的身上。一七O八年十月(康

34、熙四十七年八月),康熙皇帝在热河发出一道谕旨,指责诸皇子挞辱大臣,“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岂知大权所在,何得分毫假人。”这时,他的第十八子胤衸病重,康熙皇帝似乎有什么重大的事,急切的要赶回北京,匆匆启程回銮,行至途中,迫不及待地宣布废掉皇太子。他“召诸官,垂涕而谕今观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难出诸口,朕包容二十年矣仍其恶愈张,僇辱在廷诸王贝勒大臣官员,专擅威权,鸠聚党羽,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更可异者,伊每夜逼进布城裂缝,向内窃视。从前索尔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尔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尔图复仇,结成党羽,今朕未卜今日被鸠,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似此之人

35、,岂可付以祖宗宏业。谕毕,上复痛哭仆地”。由此可见权利的争夺使父子之间的关系恶化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皇太子胤礽被废,与其说是胤礽的悲哀,不如说是历史的悲哀。首先,康熙皇帝是一位多产的皇帝,到康熙后期,长大成人的皇子有二十四人之多。在这些皇子中,胤礽虽是嫡长子,但是与某些皇子相比较,聪明才智及心机都是远远落后的。再说胤礽当时所处的地位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离皇位仅有一步之遥。从小养成了骄纵,高人一等的性格。在诸多皇子中,只有皇三子胤祉与其交好,与其他皇子或多或少存在矛盾。这些与胤礽对立的皇子,在康熙皇帝与胤礽之间的关系上起了不好的作用。最后,康熙皇帝是一位长寿的帝王。康熙皇帝8岁登基,在位61年

36、,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在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时,也就是康熙四十七年,那时胤礽已经三十有五,古代人的寿命普遍比较短,五六十岁已是长寿之人。那也难怪胤礽会说“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到胤礽失去康熙皇帝信任后,胤礽产生抢班心思也是难免的,毕竟那个万万人之上的位子实在是太诱惑人了。清史稿卷二六九华东录康熙朝,卷七一华东录康熙朝,卷八一5太子被废,储位虚悬,诸皇子围绕储位的斗争日益激烈,第一个表现明显的就是皇长子胤禔。皇长子胤禔也深受康熙皇帝的钟爱,曾随康熙皇帝三次出征噶尔丹。他年长于皇太子,但因是庶出,未被立为皇太子。胤礽被黜,他痴心妄想,以为按照“立长”的规矩,皇冠将会落到自己的

37、头上。他露骨地怂恿康熙皇帝杀掉胤礽,对康熙皇帝说“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皇帝听后极为恼怒,斥胤禔为“乱臣贼子,天理国法,皆所不容”。这时向来与皇太子胤礽交好的皇三子胤祉向康熙皇帝揭发了胤禔曾请喇嘛用巫术镇魇胤礽,使胤礽精神失常的事情。康熙皇帝相信了胤祉的话,认为皇太子行为乖谬,是由于胤禔的镇魇坑害所致,所以革去胤禔郡王衔,监禁其终身。与皇长子胤禔相比较,皇八子胤禩更具有争储的实力。胤禩聪明能干,善于笼络人心。在其周围集结了一批王公大臣,如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祯、领侍卫大臣阿灵阿、散秩大臣鄂伦岱、贝勒苏努、大学士马齐等,形成所谓的皇八子党。皇八子胤禩和皇太子胤礽很早就存在着矛盾。

38、胤禩曾听从乳母之夫雅齐布的谗言,假公济私,责罚御史雍泰。胤礽揭发了这件事,胤禩因这件事对他怀恨在心,伺机打击报复。有一相面人张明德为胤禩看相,说他“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又说胤礽“行事凶恶已极”,他有十六条好汉,招来即可刺杀胤礽。这一事件被揭发,遭到康熙皇帝痛骂“八阿哥到处妄博虚名,凡朕所宽宥及所施恩泽处,俱归于己,人皆称之,朕何为者,是又出一皇太子矣如有一人称道汝好,朕即斩之,此权岂肯假诸人乎”“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党羽早相要结,谋害胤礽,其事皆以败露,著将胤禩锁拿,交与议政处处理”。皇八子胤禩争当皇太子最主要的障碍就是他母亲良妃的出身。良妃的父亲是内务

39、府辛者库的一个包衣,其最高官职不过是个主事,一直到一七O八年(康熙四十七年)她都只是一个嫔。胤禩或许意识到这一缺陷,便不遗余力的设法抬高自己的地位,甚至不惜采用欺诈手段。他善于交际,不时利用有影响的人物竭力取悦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的兄长裕亲王福全曾称赞他“有才有德”,建议康熙皇帝将其册立为皇太子。就在废黜皇太子胤礽以后两个月,即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康熙皇帝命令朝臣商议立嗣,出乎康熙皇帝意外的是,朝臣们竟众口一词,保举皇八子胤禩为皇太子,其中有国舅佟国维,武英殿大学士马齐,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鄂伦岱、揆舒以及汉尚书王鸿绪等,还有皇室中的裕亲王保泰,安亲王的子孙玛尔浑、伍尔占、色亨图、贝子苏努、以及皇

40、九子胤禟、皇十子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三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三华东录康熙朝,卷八一6胤礻我、皇十四子胤祯。这种现象不仅没有使康熙皇帝感到高兴,反而引起康熙皇帝的猜疑。其实对于这种猜疑我们不难猜测原因,康熙皇帝为什么会废皇太子,就是因为皇太子纠集党羽,形成第二个政治权力中心,令康熙皇帝感到恐慌和不安。众大臣一致推举皇八子,正是触犯了康熙皇帝这个禁忌。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皇帝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康熙皇帝为什么会在这当口复立胤礽为皇太子,我猜测他也是迫于无奈,但这一措施却在大臣中造成混乱和恐慌,由于康熙皇帝征求立嗣的意见,大臣们公开表态,拥戴皇八子胤禩,结果康熙皇帝责怪他们结党营私,

41、又复立胤礽,大臣们感到不知所措,发出“两处总是一死”的叹息。连当时朝鲜使臣也议论康熙皇帝的措置不当,“乍废太子,旋复其位。殴曳马齐,仍官其子,处事已极颠倒”。“皇长子在囚四年,尚不许放此外诸子,多有不合意事,故皇帝心甚不快,频有乖常之举。大小臣僚如在针毡云”。至此皇八子胤禩第一次夺嫡也已失败而告终。(二)皇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胤礽自被复立以后,皇权与储权的斗争又重新开始。胤礽照旧纠集党羽,侵犯康熙皇帝的权力。在他的周围集结了包括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刑部尚书齐世武、都统鄂缮、副都统悟礼等一批实权人物。而皇太子胤礽长期养成的骄纵性格以及迫不及待的抢班的野心,也是极难改变的。据当时朝鲜人的记

42、载“太子性本残酷,百姓公传道之曰不忠不孝,阴烝诸妹。若其诸子之暴虐,乃甚于太子云“。“太子沈酗酒色,常习未悛,分谴私人于十三省富饶之处,勒征货赂,责纳美姝,小不如意,诉谗递罢。而近则上自内阁,下至部院,随事情托,必循其私而后已。”又说“闻太子性甚悖戾,每言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其性行可知”。康熙皇帝对于皇太子的行为也有所察觉。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和稳定朝臣,康熙五十年十月康熙皇帝开始审判托合齐等太子党人,康熙五十一年四月指责胤礽结党,“尤属无耻之甚”,九月拘执之,十月宣布胤礽罪状,十一月再一次废太子。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底在废太子的谕旨中说“胤礽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宏业,断不可托付此人”。“

43、胤礽秉性凶残,与恶劣小人结党。胤礽因朕为父,虽无异心,但小人辈惧日后被诛,倘于朕躬有不测之事,则关系朕一世声名”。胤礽第二次被废后,也曾试图为复立进行活动,但都是徒劳,因为围绕夺嫡的长期纷争,闹得康熙皇帝愤懑抑郁,心力交瘁,他手书谕旨昭告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十M上海中华书局,1980,42544281转引自戴逸简明清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68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十M上海中华书局,1980,42814323转引自戴逸简明清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68清圣祖实录卷二五O华东录康熙朝,卷九O7大臣说“二阿哥两次册立为皇太子,教训数十年不能成就,朕未宗社及朕身计,故严行禁

44、锢,所以不杀者,恐如汉武帝之后悔,致后人滋其口舌也。朕并无可悔之处,见今时常遣人存问,赍赐佳物,其子朕为抚养,凡此皆为父子之私情,不能自己,所谓姑息之爱也,人何得以此生疑耶”此后直到康熙皇帝去世,都没有再立皇太子,而且这一问题成了康熙皇帝心中的隐痛,不许人们议及。(三)皇八子胤禩继续谋立和嗣位无望经过两度废立,诸皇子争夺储位的机会和力量组合发生了变化。原皇太子胤礽和皇长子胤禔均遭失败,永被禁锢,虽然他们仍有所活动,希冀死灰复燃,但实际上已没有继承帝位的希望。胤礽再废后,另一个人以为又有机会了,那就是皇八子胤禩。就在胤礽再废后,皇八子党人却都得到了升迁。如揆叙由工部左侍郎擢为左都御史;马齐先因推

45、举胤礽而罢官,乃至再废胤礽的当月就被命署内务府总管,到康熙五十五年复任大学生。皇八子党积极利用这种优势,谋取储位。他才能出众,党羽甚多,似乎很有中选的可能性,但他的势力太大,活动太积极,反而引起康熙皇帝的疑虑和憎厌,受到严厉的斥责。康熙五十三年的谕旨中说“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阴险,听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人谋杀二阿哥,举国皆知。与乱臣贼子等结成党羽,密行奸险,谓朕年已七迈,岁月无多,及至不讳,伊曾为人所保,谁敢争执,遂自谓可保无虞矣,朕深知其不孝不义情形。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朕恐后日必行同狗彘之阿哥,仰赖其恩,为之兴兵搆难,逼朕逊位而立胤禩者,若果如此,朕惟有含笑而殁已耳

46、。胤禩因不得立为皇太子,恨朕切骨,伊之党羽亦皆如此。二阿哥悖逆屡失人心,胤禩则瘘结人心,此人之险,百倍于二阿哥也”。在这篇谕旨中康熙皇帝用“父子之恩绝矣”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他与胤禩的关系,可见胤禩已经彻底失去了康熙皇帝的信任。至此,皇八子胤禩继位己彻底无望了。(四)皇十四子胤祯觊觎储位及美梦落空这时,最有希望成为皇位继承人的似乎只剩下皇十四子胤祯和皇四子胤禛。凑巧的是他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按理说,在宫廷斗争复杂的皇宫,一母同胞的兄弟就如同一条绳上的蚂蚱,应该同仇敌忾。但是皇十四子胤祯和皇四子胤禛,却因政见不合,各自为政。皇十四子胤祯年纪较小,参与争储斗争的时间较晚。一直到其年纪的增长,地位的提高

47、,清圣祖实录卷二五O华东录康熙朝,卷九四8在政治上大露头角。康熙曾称赞皇十四子胤祯“确系良将”、“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胤禟说他“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内皆不如”。皇十四子胤祯在众多兄弟中最敬佩皇八子胤禩,是皇八子党的重要成员。当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胤禩夺嫡而锁拿时,胤祯豁出性命保他,说“八阿哥无此心”,气得康熙皇帝拿佩刀欲杀胤祯。但康熙皇帝在处分胤禩时,却把上三旗所分给胤禩的佐领,全部转赐给胤祯,使之成为第一次废太子事件中得益最多的皇子之一。随着胤禩继位无望,胤祯日益受宠,皇八子党人逐渐转为推尊胤祯。一七一八年(康熙五十七年),由于准噶尔进兵入藏并侵犯哈密,西线紧张,胤祯被

48、任命为抚远大将军,主持西部军务,这是一项重大的任命,涉及青海、西藏和西北地区的安危和清朝统治的稳定。大将军的权力很大,礼仪规格很高。胤祯当时仅是一个贝子,可用正黄旗纛,亲王体制,称大将军王。这一任命给一些人造成了老皇帝意有所属的印象,故胤祯出兵时,胤禟说“十四爷现今出兵,皇上看得很重,将来这皇太子一定是他”。胤祯驻青海、甘肃四年,打败了准噶尔,立有功勋,因军务未竣,尚未班师回朝。这时北京突然发生变故,康熙皇帝病逝。一度看来似有继承可能的皇十四子胤祯远在西陲,鞭长莫及,取得皇冠的美梦落了空。(五)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在皇长子胤禔被幽禁、皇二子胤礽被废之后,皇三子胤祉和皇四子胤禛成为年长的皇子。康熙

49、皇帝素有嫡长的思想,对于年长的儿子也比较重视。皇四子胤禛在康熙三十七年受封贝勒,与胤祺、胤祐、胤禩同列,比胤禔、胤祉二郡王低一等,到康熙四十八年胤禛晋为亲王,超乎胤祐等郡王、胤禩等贝勒至上,地位明显提高。胤禛地位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晋封贝勒、亲王,而且还表现在很早就参与国家大事和宫中事务的管理。康熙三十五年,他没受封贝勒时,康熙皇帝就命其掌管旗大营;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废皇太子胤礽时,令其与胤祯一起看守废太子,而比他年长的胤祉却没有得到这个重大的差事;康熙五十一年再次审理太子党人案,康熙皇帝继续让胤禛与胤祉、胤祯、胤祐等共同参与办理;康熙六十年会试,下第举子以取士不公闹事,康熙皇帝命其与胤祉率领大学士王锁龄、原户部尚书王鸿绪等复查会试原卷,平息事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命其率领大臣勘查通仓和京仓。同时,胤禛参与祭祀活动次数也很多。其中比较重大的就有胤祯抚远大将军奏议J康熙五十八年转引自清史资料第三辑秦道然口供文献丛编第三辑J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三秦道然口供文献丛编第三辑J9十次,康熙皇帝凡大祀皆躬亲行礼,实在不得已,才令人代祀,六十年康熙皇帝亲自往遵化谒陵,而令胤禛去奉天祭祖陵,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九月,康熙皇帝病重,仍令胤禛代行郊祀大典。“国之大事,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