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长寿之最及李庆远《养生自述》.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323991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长寿之最及李庆远《养生自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世界长寿之最及李庆远《养生自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世界长寿之最及李庆远《养生自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世界长寿之最及李庆远《养生自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世界长寿之最及李庆远《养生自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世界长寿之最及李庆远养生自述历史记载中国长寿状元活了岁根据历史记载,我国福建的陈俊,生于唐朝,死于元朝,活了岁,创造了一项至今尚无人打破的长寿记录;高僧慧昭曾活到岁;唐代医学家甄权、王冰和药王孙思邈,百岁高寿仍能出诊治病和著书立说。巴基斯坦部落首领穆罕默德。阿齐夫活了岁,他父亲曾活到多岁。匈牙利一对夫妇,丈夫叫约翰罗文高寿岁,妻子叫约翰沙拉也活到岁,他们曾共同度过了年的恩爱生活。英国农民托马斯。帕尔一生中经历了个国王,活了岁,当他被宫廷召到首都后病死,据说死于饮食过度。另一个英国人叫弗姆。卡恩,竟然经历过个英国国王,死时已达岁。日本有个叫万部的农民,岁被天皇召见,当时他的妻子已岁,儿子岁,孙子

2、岁,堪称长寿之家。在当代人中,土耳其人托罗。阿加活了岁,他的一个儿子也活了岁。原苏联有个农民叫罕默德。埃瓦左夫活了岁,他有个儿子,其中个都超过岁。据说他岁时的照片被视为高寿人象征而制成邮票。我国在年人口普查时发现,百岁以上的老人有人,其中最高龄者达岁。这些长寿老人都曾活到一百岁至几百岁,证明人类是可以活到岁以上的。中国长寿气功养生家李庆远,他生于清康熙十八年,死于民国二十四年(- ) ,享年岁。李庆远原籍云南省,多岁时到四川省开县定居,一直到去世。四川省开县籍的刘成勋曾于年专程拜访过这位老人,刘的采访回忆文章发表在年第六期气功杂志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寿星李庆远口述的“长生不老决”约多字。老人去世

3、后,北京的一些报纸曾以“地球上最长寿的人”为题予以报道,但当时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怀疑和否认,后来经多方考证,才得到证实。中国贵州的龚来发,年去世时岁;四川青城山采药道人李青莲去世时岁;伊朗老妇穆赫辛,年岁;日本有个叫满平的,长寿岁,妻岁,儿岁,儿媳岁,孙子岁,孙媳岁。中国中医学者李庆远,年去世时岁。以上证明,人活到百岁、甚至二百岁已成就,无可非议。有关陈俊的故事:据清代乾隆十三年永泰县志卷记载:陈俊,字克明,福建永嘉山区汤泉村(今永泰县梧桐乡汤埕村)人,生于唐朝僖宗中和辛丑年(公元年) ,死于元朝泰定甲子年(公元年) ,终年岁。陈俊为人正直,乐为乡里做好事,受到乡人敬重。到了晚年,他无法自

4、食其力, “子孙无有存者,乡人轮流供养”。后来,老人年岁不断增高,肌体逐渐萎缩,身躯变得愈来愈小, “形如小孩” ,行动十分不便。于是众乡邻就用麻竹编制了一个特大的菜篮子装着老人,由供养人轮流抬着进出家门,因此乡邻们都称他为“菜篮公” 。陈俊去世后,乡邻们将他的遗骨塑像安放在汤泉庙作为纪念,并誉称为“小彭祖” (传说彭祖活多岁) 。陈俊生平事迹被刻在一块木牌上,从元朝一直保留到清代。 “菜篮公”的名字和传说至今仍在永泰县一带广为流传。当然,陈俊活到岁,只是县志中的记载,至于科学性如何,现在就不得而知了。但陈俊的奇特高寿,不管属实与否,至少给我们今天探讨的长寿问题留下了一片美好的憧憬。长寿之人,

5、必然引起人的好奇,希望其贡献长寿养生秘诀。李庆远在他岁这年,写了一篇养生自述 ,算是贡献出了长寿秘诀。全文如下,虽文言行文,但并不难懂:予年二百五十,而动作不衰,人其我为神仙乎?夫人寿之短长,元气之所禀也。元气有厚薄,不善育生者,虽禀气厚,滥用而戕贼之,亦足以促寿。如烛有长短,使其刻画相同,则久暂了然。若置长烛于风中,则其烬也自速。护短烛于笼内,则其灭也必迟。养生之道,亦如是也。然上古之人,百岁不为奇,寿长而动作不曾稍衰。今人则不然,未及半百,而龙钟衰老矣。岂时世不同,天地浑然之气有厚薄使然耶?非也。养生之道不同也!古之人,法于阴阳,调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相俱,泰然百

6、岁以上,不以为长寿者,职此故也。今之世,事物繁于古,机械甚于前;其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务快其心。如此,欲其度半百而不龙钟衰老,其可得乎?故山野之人,恒较城市之人为长寿。盖山野之人,作息有时,起居有常,无名利之系其心,无机械之乱其神,浑然天真,如葛天之民,故可以延年也。若城市之人,饮食无节,起居无时,机械生于内,名利扰于外,而狗马声色之事乱其神,富贵荣辱之念系其心。心无片刻宁,神无片刻安,胶扰不休,故足以促寿也。陆清献公尝曰:“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益寿延年。 ”

7、此真养生之妙诀、益寿之良箴也。得此可以长生,不必采灵药、炼金丹也。老子之言曰:“毋劳女形,毋摇女精。 ”毋使女思虑萦萦,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此中妙旨,庸人忽之。昔人有论致寿之道者,谓不外慈、俭、和、静四字而已。盖人心能慈,即不害物,即不损人。慈祥之气,养其天和也。老子以俭为宝。所谓俭者,非止财用,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蠲除烦恼。凡事省得一份,即受一份之益。和者,致祥之道:君臣和则国家兴盛,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夫妇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相互维护。故易曰: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所谓

8、静者,身不可过劳,心不可轻动也。苏老泉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右而目不瞬” ,此静之所致也。 道德经五千言,要旨亦不外乎此。此善养生者,所以必以慈、俭、和、静思字为根本也。眠食之事,于此亦大有出入。食不得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余生二百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与夫作长久之酣眠,盖以此也。且不仅此,凡细小之事,人最易急,皆足以致伤。喜怒哀乐,过度则伤。谈笑食息,失时则伤。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也。损伤之极,即可亡身。此古人之所以行不疾行、目不极视、耳不极听、坐不过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及饥极而食,不及渴极而饮。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福贵荣辱之动其念也。昔人曰:“饥寒痛痒,此我独觉,虽父母不能代也。衰老病死,此我独当,虽妻子不能代也。自爱自全之道,不自留心,将谁赖我?”此语警惕,足为养生者圭臬,谓非得个中三昧而能语此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