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32474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感染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感染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感染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感染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感染性腹泻的实验室诊断,王跃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腹泻的定义,排便次数的增加:排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次;粪便的量和性状的改变:粪便量明显增加,每24h排便量150200g或粪便含水量超过200毫升;粪质稀糊或水样,含有粘液、脓血或大量脂肪颗粒和未消化食物。,病例讨论,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腹泻的病因,肠道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最常见。食物中毒:生物毒性物质(细菌外毒素、蛇毒、毒蕈)或化学药物(砷、汞、铅)全身性感染:败血症、肠热症等其他器官或系统感染:胃部疾病、肠道非感染性疾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药物副作用、神经功能紊乱等,腹泻的病理生理,1.

2、消化功能紊乱:因肠蠕动亢进,肠道消化功能减低而致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2.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呕吐、腹泻使大量的水和电解质丢失,引起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低钾血症等。少数慢性腹泻病合并营养不良患儿,也可出现低镁血症。,腹泻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炎症性腹泻及分泌性腹泻两大类: 1.炎症性腹泻 指病原体侵袭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致的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见有较多的红、白细胞。,2.分泌性腹泻,指病原体或其产物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病人多不伴有发热,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

3、、白细胞。,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由各种病原体感染肠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肠道传染病。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夏秋季更为多见病原种类多,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感染性腹泻的致病机制,1.细菌产生毒素;内毒素、外毒素等; 2.对人体组织的侵袭性; 3.抗生素治疗破坏宿主的正常菌群。,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资料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多发。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去不发达地区旅游史。如为食物源性则常为集体发病及有共进可疑食物史。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等)、肠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EPEC)、A组轮状病

4、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则可在婴儿室内引起爆发流行。,2.临床表现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及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3实验室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血便或脓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亦可有少量或无细胞。 病原学检查: 病原确诊必须依据从粪便检出有关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特异性核酸,或从血清中检测出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一、细菌,1.霍乱弧菌2. 志贺菌3.沙门菌:伤寒和副伤寒、其他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等)4.致病性大肠埃希菌5.其

5、他弧菌(副溶血弧菌、拟态弧菌等)、6.空肠弯曲菌肠炎、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8.其他细菌,二、病毒,1.轮状病毒(rotavirus,RV):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1973年在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儿童的十二指肠粘膜切片中首次发现,197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正式命名。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3亿婴幼儿患轮状病毒腹泻,造成87.3万人死亡。,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包括AG 7个血清群,其中A群最为常见。婴幼儿腹泻:由A群RV引起,因其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故亦称秋季腹泻。患者以4月龄2岁婴幼儿多见,症状从轻度腹泻到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脱水腹泻不等。成人腹泻:由B群RV引起,无明显季节性,患者

6、以2040岁成年人多见。,2.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V):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是引起婴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原体。,3.诺沃克(Norwalk)病毒:1969年在美国Norwalk市流行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的粪便中发现的,故得名。 成人与年长儿流行性非细菌性肠炎的主要病因。 尚不能在体外细胞中培养,无敏感动物模型。,4. 星状病毒( astrovirus):1975年从婴儿腹泻粪便中分离鉴定,引起胃肠炎。易感者为5岁以下婴幼儿和老年人,5%20%为隐性感染。,三、真菌1.白假丝酵母菌:是真菌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多发生于营养不良及长时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腹泻易呈迁

7、延性。2.隐孢子虫:引起肠道感染日渐增多,是迁延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四、寄生虫(一)阿米巴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为最重要的致病虫种。估计全球有5亿人感染阿米巴原虫,其中10%即5000万人表现为阿米巴病,每年死于阿米巴病者达411万人。,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碘染),(二)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呈全球性分布,全球感染率为1%20%左右,已被列为全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十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滋养体扫描电镜照片,病史摘要,患者男性,五岁半,幼儿园大班孩子,发烧26h,腹泻17h,抽搐1次。入院前26h自觉

8、头昏,随后家长发现其低烧。入院前17h解水样便1次,无明显黏液脓血,伴阵阵腹痛,明显寒战持续1h,神萎。家长给予痢特灵、感冒清口服,效果不显。次日晨仍低烧,共腹泻10次,为水样和不消化状大便,仍无明显黏液脓血,无呕吐及无里急后重。入院前2h家长发现患儿额头烫手,故急来医院诊治。于门诊时患儿突然抽搐1次,呈双眼凝视,四肢强直,大便失禁,持续约1520分钟,查大便常规异常,立即给予鲁米那肌注和给氧处理,急诊入院。,体格检查,T41.1,P96次/分、血压 11/6Kpa(83/45mmHg)。 发育中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面色苍白,呼吸平稳,无明显唇周发绀,无皮疹,大腿周围可见少许大理石样花纹,

9、皮肤弹性尚可,轻度失水貌,眼眶略有凹陷。颈软,胸部无异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罗音,心音有力,率齐,无杂音,心界不大。腹软,不胀,肝脾未及,左下腹有压痛,移浊(),肠鸣音活跃,脊柱及四肢发育无异常,但四肢肌张力高,末梢循环较差。脑膜刺激征()。,病例讨论,指出该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病例讨论,本病例的初步临床诊断?,病例讨论,你认为该患者首先应当作哪些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黄、稀血()、脓()、黏液()、镜检WBC()、RBC()。尿常规:黄清、蛋白()、镜检()。血常规:Hb 119g/L、WBC 7.7109/L、中性 63,淋巴 34,嗜酸性 3。粪便培养:入院后三次培养出

10、痢疾志贺菌。药敏试验: 敏感 氨苄青霉素、氯霉素、SMZ 耐药 红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青霉素 用氨苄青霉素治疗后,出院前三次粪便培养均为()。,病例讨论,该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异常?有何临床意义?,病例讨论,志贺菌有几个种?国内最常见的是哪种?主要引起哪种临床疾病?,病例讨论,菌痢有哪些临床类型?,1急性细菌性痢疾 分为典型菌痢、非典型菌痢和中毒性菌痢三型。典型菌痢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水样便,后转为脓血黏液便,伴里急后重;非典型菌痢症状不典型则容易漏诊;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小儿,发病急,常在腹痛、腹泻未出现之前,呈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往往造成死亡。2慢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或机

11、体抵抗力低、营养不良或伴有其他慢性病时易转为慢性。病程在2个月以上诊断为慢性菌痢,其特点为迁延不愈或时愈时发。3带菌者 部分患者可成为带菌者,因带菌者具高度传染性,故不能从事餐饮业及保育工作。,病例讨论,本病例出现高热与血压降低的机制是什么?,病例讨论,如何对其进行病原学诊断?,病例讨论,什么是带菌者?常见类型有哪些?如何进行确诊与防治?,什么是带菌者?机体在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后,病原菌仍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向体外排菌,称为带菌状态(carrier state) 。该宿主称为带菌者(carrier)。带菌者是感染性疾病传播和流行中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带菌者的常见类型:恢复期带菌者慢性带菌者健康

12、带菌者,病例讨论,什么是微生态平衡?菌群失调与菌群失调症?怎样进行防治?,微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微生态平衡(microcubiosis):,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发生定量或定性的异常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当菌群失调出现了临床症状,称为菌群失调症。菌群失调也称比例失调。包括: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比例失调 厌氧菌比例下降,发生感染。耐药菌与敏感菌的比例失调 病人经抗生素使用后,敏感菌被杀灭,耐药菌相对增多,引起难治性感染。原籍菌和外籍菌的比例失调 体内原籍菌明显减少,外籍菌比例增大,常引起严重感染。,菌群失调分为以下三度:,一度失调 可逆性失调。 只能从细菌定量检查上发现有变化,在没有表现或只有轻微的反应,停止抗生素或其他化学疗法后,不加治疗,即可自然恢复。二度失调 不可逆失调。比例失调之后,即使诱发原因去掉了,仍然保留原来的失调状态。二度失调在临床上多有慢性病的表现。三度失调(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严重的不可逆失调。原来的正常菌群几乎全部消失。临床表现为急性状态,病情凶险。,微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抗生素的使用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因素,保护宏观生态环境保护微观生态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益生元,微生态失调的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